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124部分

大凤雏-第124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当乃辅佐江东三世老臣,于军中素有声望,善待士卒,豪气出众,江东士卒尽皆信服,如今韩当战死,江东老臣之中,只余程普,黄盖二人……

    见程普大哭,心神皆失,左右劝之不住,半晌之后,程普昏厥于地,身旁裨将,忙将程普扶起,却见程普身上,亦血红一片,左右心惊,忙命医者,前来诊治。

    吕蒙见城前军马,士气皆无,轻声一叹,心中暗道:如今我江东已无士气,不要说守御江夏,便是遁逃庐江,怕是也颇为困难了,如若不能转变眼下哀兵之势,这城中数万军马,难回江东啊……

 NO。278 小将吕蒙

    一夜鏖战,天色微明,江夏城外,血流成河。

    帅帐之中,庞统面色阴沉,便是他也没有料到,那江东出城救援一回之后,还敢再派援军,原本可将程普,韩当尽数留下的埋伏,如今未能全功,先前的筹谋也尽皆附之流水。

    如今小胜一场,倒也无损大军士气,只是庞统心有不忿,莫非江夏城中,那江东军马亦有智谋百出之人?

    庞山民见庞统一声不吭,不禁笑道:“士元何必于此纠结?为兄观之,那江东军马原本也未料到会遭逢埋伏,先前出兵,纯属偶然。”

    文聘闻言亦点头称是,对庞统道:“为将者于战时常会感到莫须有的危机之事,听上将军如此道来,文某以为,江夏城中,并未有人窥破军师之计,只是领军之人,感到程普救援,并不保险,才引军来救!”

    庞统闻言,点了点头,轻叹一声道:“战事莫测,庞某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想的不够周全,如今江夏城中军马这番举动,想必也是心中急迫,庞某如今不忧江夏之患,只是担心那庐江城中,若得了消息,必来救援,若其可与江夏城中军马,联结一处,倒也不可小觑。”

    庞山民微微点头,庞统所虑不无道理,这兵家之事,皆求先手,原本庞统已规划好引蛇出洞之计,如今却因失了先手,而与那江东,又回到了变幻莫测的局面,如今对荆襄军马而言,除了要围困城池,还要防备庐江军马的突袭,对此庞山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得命斥候再探要道,力求掌握庐江军马的行军路线。

    待天色大亮,庞山民与诸将再至江夏城前之时,已见城上士卒,尽皆缟素,且庞山民并未寻得程普,韩当二人踪迹,城头只余一银甲小将,遥望城下,庞山民观其形容,甚是沉稳,不禁暗赞,对左右道:“此是何人?”

    诸将尽言不知,庞山民见状笑道:“少年老成,倒是有些英雄之色。”

    那小将见城下阵中,庞山民诸人率众而出,眼神变的更加冷峻,对庞山民喝道:“韩将军大仇,吕某必报!”

    姓吕?

    庞山民思索片刻,眼前一亮,对城上小将道:“莫非是吕蒙,吕子明乎?”

    吕蒙闻言,不禁愕然,其于江东军中,声名不显,如今却被那庞山民所知,吕蒙心中暗道,这庞山民果然对江东军中境况,知之甚详。

    想到此处,吕蒙不禁笑道:“既知我名,安敢犯我疆界!”

    庞山民还未及回答,文聘恼怒,策马而出,铁枪遥指城上吕蒙,对吕蒙道:“手机下将也敢耀武扬威?若是有种,可出城与文某一战!”

    吕蒙闻言,心头恼怒,对文聘道:“吕某本欲搦战于你,可此事你提出来,吕某却偏偏不欲随你心意,若欲搦战,改日请早!”

    文聘闻言大怒,庞山民不禁笑道:“仲业稍安勿躁,此等小将,非将军对手,此人也只得嘴上逞能,庞某观其面目,只牙尖嘴利而已。”

    庞山民素有识人之明,待庞山民如此说来,那文聘心中怒火,倒是消去不少,吕蒙于城上却是羞怒异常,对庞山民道:“若吕某搦战于你,城前斗将,汝敢应否?”

    “你一武将欲斗我这文官,算何本领?”庞山民谑笑道:“再说你我军阶不等,若你欲搦战于我,先在你江东,混上朝堂再说,庞某若要斗将,可斗你家鲁肃,张昭,张纮数人!”

    吕蒙闻言,愕然无语,城下荆襄军马却纷纷大笑,吕蒙见状,心中愤懑,转身下了城楼,庞某见城上已无人领军,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好笑,身旁庞统亦大笑道:“没想到兄长堪堪数语,便把这江夏城头将校,尽数退去。”

    “只是笑谈。”庞山民心中虽微有得意,却并不表露面上,对庞统道:“士元,如今先手已失,且江东昨夜折了不少军马,这定计之事,士元可有打算?”

    庞统闻言,自信一笑,道:“昨夜庞某心中,已有定计,只是担心这江东军中,有人可窥破庞某心计,如今庞某已见了吕蒙此人,知其昨夜用兵,只是侥幸,既然如此,我大军可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便是强攻城池,这江夏亦可拿下!”文聘闻言,不禁愕然道:“此役可胜,为何要退!”

    “代价过于高昂。”庞统闻言,微微一笑道:“庞某最先想要吃下的,乃是江东前来救援江夏之军马,江东此番匆忙拿下江夏,看上去得了便宜,实则要吃大亏,如今江夏城中,粮草不济,可那孙权,偏偏舍不得这其中厚利,我荆襄可以此为诱饵,广诱将军军马,来一支,杀一支,待江夏城中粮绝之时,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再得此城!”

    文聘闻言,思索片刻,不禁皱眉,对庞统道:“须提防江夏狗急跳墙,突围而出!”

    “所以才退避三舍,于城外远处扎营,城内军马无法窥得我营中虚实,若让其只可窥见我方营寨,却窥不得我军军马便是!”庞统说罢,庞山民恍然大悟道:“士元欲转道去攻庐江?”

    “兵法有云:攻敌必救。那孙权既然已下定决心,将江夏看作他江东土地,我等有怎可放弃如此良机?庞某之前便说过,这犯我荆襄,是要收利息的!”

    “可据文某所知,守庐江者,乃是孙权帐下,蒋钦,周泰二人,此二人弓马娴熟,勇力不俗!”文聘对庞统此番计划,颇有顾虑,之前文聘只想过夺回江夏,可如今庞统已想到去掠江东土地了,如今于荆襄而言,若遭逢大战,并非好事。

    “仲业将军勿要担心,庞某只欲见机行事。”庞统见文聘面带忧虑之色,不禁笑道:“若庐江军马前来援救,中我埋伏,便趁势夺下庐江,若其不救,我等亦可困这数万江东军马于江夏城中,救或不救,只在那孙权一念之间,若孙权不贪,倒可不丢土地,若其贪心,庞某当予其厚报!”

 NO。279 孙权恼怒,鲁肃被囚

    如今长沙水军已占住沿江水道,且江陵军马再出,驰援江夏,将江东军马牢牢的困在江夏城中,不得动弹,孙权得知江夏消息之后,惊恐不已,忙召群臣于堂上议事。

    “江夏一郡,怎会使荆襄军马如此决绝……”孙权口中喃喃,心思难定,待群臣上朝之后,孙权对堂上诸人道:“如今程老将军被困江夏,我等当如何援救?”

    孙权说罢,堂下诸人半晌无言,如今诸人已知,那二庞连环用计,已败了程普一回,且将江夏,围得水泄不通,朝堂之上如今无人心有把握,可解江夏之围。

    若出水军夺夏口,要过甘宁这关,从陆上救援,倒是可行,可那文聘所率军马数万,且与江陵军马与江夏水军,已成掎角之势,要救江夏,没有数万军马相助,根本就解不了眼下程普之围。

    孙权见堂下诸人,尽皆不言,心中恼怒,对诸人道:“尔等欲见死不救?程老将军乃我江东三朝元老,如今有难,怎可不救?”

    “主公稍安勿躁……”张昭见孙权恼怒,对孙权道:“我等非是不救德谋,而是在想如何去救,那二庞诡计多端,文聘行事严谨,若贸然救援,必遭其害!”

    “只逞匹夫之勇,难以力挽狂澜。”诸葛瑾闻言亦道:“若主公欲救德谋,也要有个万全之策。”

    “孙某又岂会不知,救援德谋,其中困难?”孙权闻言长叹一声,口中不禁骂道:“这江夏也是从那关羽手中所得,关荆襄何事,不如遣使与那庞山民说明厉害,好歹此人与我孙家,有些姻亲!”

    孙权说罢,堂上众人皆不再言语,鲁肃见堂上气氛凝重,轻叹一声道:“主公欲救德谋,鲁某可荐一人。”

    孙权闻言,瞪了鲁肃一眼,对鲁肃道:“若子敬欲荐公瑾,还是莫要再说下去的好。”

    鲁肃闻言不禁心中恼怒,如今江夏城中数万江东士卒,只余数日之粮,孙权却不思悔改,为了于朝上一言九鼎,而抵制周瑜再入朝堂,莫非那数万江东儿郎的性命,还比不得区区面子?

    想到此处,鲁肃颇为不忿,拂袖而去,满堂文武见鲁肃就此离去,尽皆愕然,便是孙权也未想到,这平日里向来和颜悦色的忠厚之人,此番竟会有如此态度。

    愕然半晌,孙权勃然而怒,对左右道:“将子敬给孙某带回来!”

    宋谦,贾华闻言,忙引护卫而出,不多时,鲁肃便被二人捉回堂中,鲁肃于江东素有声望,二人也不敢过分得罪,将鲁肃带回之后,宋谦神情讪讪,对鲁肃拱手道:“子敬大人,得罪了。”

    鲁肃毫不介意的摆了摆手,整了整散乱衣冠,对孙权道:“主公召鲁某前来,还有何事?”

    孙权闻言,瞪了鲁肃一眼,对鲁肃道:“欲治子敬堂上失态之罪。”

    “请主公治罪!”鲁肃风轻云淡的样子,让孙权心中火势更旺,阴沉的看了鲁肃一眼,孙权道:“将子敬先行收押,待退了我那妹婿军马,孙某再与子敬计较!”

    孙权说罢,堂上诸人忙出言相劝,孙权收拢大权,对江东文武倒影响不大,可是如今周瑜不在吴郡,鲁肃又被孙权所囚,江东可统筹全局者,再无他人,且鲁肃与周瑜乃至交好友,二人于朝野素有声望,若孙权一意孤行,江东必然大乱。

    孙权闻诸人之言,心知此番为难鲁肃,的确是有些过分,只是孙权左思右想,也不明白为何鲁肃此番于朝堂之上,与他针锋相对,想到此处,孙权对鲁肃道:“子敬,你可知罪?”

    鲁肃闻言,正欲反驳,心中却想起之前孙策,周瑜二人所托,轻叹一声,微微点头,道:“鲁某失仪,望主公莫怪。”

    孙权闻言,面色微微好转了一些,张昭见状,对孙权道:“既然子敬知罪,主公还是莫要计较的好,如今大敌当前,我江东当团结一心。”

    孙权微微点了点头,又道:“子敬欲荐公瑾还朝,可是得了公瑾授意?”

    鲁肃闻言,面色一变,江东群臣,尽皆愕然,鲁肃目光悲戚,呆呆的瞅了孙权许久,对孙权道:“孙仲谋,勿要欺人太甚!”

    “贼子尔敢!”孙权闻言,不禁大怒,对宋谦,贾华二人喝道:“将此人拖下去!”

    鲁肃对孙权暴怒,恍若未闻,潸然泪下道:“不用相送,鲁某知道我江东牢房所在。”

    说罢,鲁肃便往堂下而去,孙权见堂上诸人神情,心知此番对鲁肃之事,有些暴躁,却又不愿认错,只得见鲁肃身影,于朝堂之上,越走越远。

    “子敬今日到底为何如此行事?”孙权见鲁肃离去,对堂上群臣喝道:“莫非我江东没了那周公瑾,就解不了江夏之围了?”

    堂上群臣闻言,尽皆不语,许久之后,黄盖于人群而出,对孙权遥遥拱了拱手,道:“黄某可领军去救德谋……”

    孙权闻言,心中安慰少许,对黄盖笑道:“老将军出马,我江东无忧矣!”

    黄盖却未接孙权话茬,轻叹一声道:“如今荆襄势大,黄某此去,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尔,若黄某救不下德谋,也可死得其所……”

    黄盖说罢,不等孙权多言,拱手而去,孙权见状,心中亦有些恼怒,对诸人道:“孙某心思已乱,诸君先行散去吧。”

    说罢,孙权离席而去,一众江东群臣面面相觑,许久之后,张昭叹道:“不知子敬今日为何,如此激烈。”

    “或因主公薄待公瑾,子敬心中有怨吧。”张纮说罢,对张昭道:“于主公处,我等当多作劝慰,公瑾离去数月之久,我江东于兵事之上,的确是有些混乱。”

    “何人可替公瑾统筹全局?”张昭说罢,群臣尽皆默然,于诸人眼中,周瑜才华,冠绝江东,若周瑜不在,程普声望盛隆,可统筹江东全局,只是如今程普却遭了荆襄围困……江东此时,居然无人可用了。

    想到此处,张昭思索许久,对张纮道:“子纲,先与我去寻子敬,商议一番吧。”

 NO。280 急召公瑾

    自孙策死后,孙权于江东顺风顺水,内有张昭,外有周瑜,孙权并未受过任何挫折。

    后见周瑜势大,孙权想方设法夺其权柄,本来也不算什么过错,鲁肃先前对孙权所为,听之任之,皆因鲁肃心中明了,这江东离不开周瑜,更离不开孙权。

    如今孙绍已随庞山民去了西川,孙家骨血,只余孙权,孙权于政务一道,也颇有建树,只是其心胸狭隘,倒是让鲁肃颇感为难,今日于朝堂之上,孙权话一出口,鲁肃勃然作色,只因鲁肃已忍耐许久,周瑜处处相让,孙权频频紧逼,作为周瑜的至交好友,鲁肃有些看不过去了。

    就像是先前长沙一战,周瑜铩羽而归,其关键之处,不在于周瑜军马调度,而是孙权未予周瑜,建功机会,若那时孙权肯授周瑜权柄,一举夺下长沙,还会有这江夏被围之事么?

    可是待还朝之后,周瑜自请罪责,孙权收回权柄之后,还于百官面前,数落周瑜一顿,彰显自己的先见之明,自那时起,鲁肃心中便对孙权,有些埋怨,可是作为朝中重臣,鲁肃不欲与孙权计较,只是此番于朝堂之上,那孙权不但对鲁肃所提周瑜不屑一顾,还欲出言污蔑周瑜,鲁肃心中难忍,所以才会如此决绝。

    于囚牢之中,鲁肃思索良久,心中也有些后悔,如今已入牢房,朝堂之上肯为周瑜仗义直言者,怕是更少,且如今程普身陷重围,鲁肃心知,此时追究孙权过错,时机不对,若再起争执,也是使亲者痛,仇者快。

    若再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