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129部分

大凤雏-第129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纮意见与张昭无二,若是吴夫人未质于长沙,江东或可与荆襄对抗到底,可那庞山民奸诈,步步紧逼,趁江东示弱之际,得寸进尺,如今江东无论朝堂还是军中,皆无战意,张纮与张昭之前便已商议数日,所得的结论令二人颇感悲凉……孙权见二人垂头丧气,心中虽是黯然,却也暗自庆幸,如今江东世家,并未将孙氏抛弃,对二张道:“既然二位已有决断,那便予了荆襄钱粮……昔日勾践可卧薪尝胆,我孙仲谋又如何不能忍辱负重?待解了眼前困局,孙某当休养生息,重用公瑾,此般纠葛,孙某心中已然记下,早晚必与我那妹婿,讨还公道!”

    二张闻言,眼中异彩连连,张昭心中亦是暗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荆襄此般羞辱可让孙权振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那庞山民胸中格局有限,两军交兵,儿女情长,且便是这议和之策,亦充斥着商贾之色,比之孙氏,这庞家先天不足,行事不够大气,若予江东数载时光,这两家诸侯争霸,胜负难料。

    想到此处,张昭已抛却近日胸中阴霾,一脸豪情道:“我江东上下,谨遵主公号令!”

 NO。290 孙权悔悟,励精图治

    半年江东税赋虽让孙权难免心疼,可是作出决断之后,孙权却轻松不少,二张见孙权一脸思索之色,亦不出言打搅,二人皆以为,江东遭如此变故,或许孙权于为人主一道,亦有所得。

    想起之前与庞山民会面,孙权并不认为庞山民心智比他这久镇江东者强上多少,而荆襄可两年殷富,兵强马壮,孙权认为,此事值得好好思索一番,为何在他眼中,一平凡之人,却可做得如此大事?

    若说荆襄富强,皆赖庞山民点石成金,孙权不以为然,这竹纸,典籍,虽使荆襄获利无数,可奇淫技巧本是小道,且竹纸,典籍皆非民生必须,虽关乎世家传承,可是之前竹简,布帛记事,也无碍世家发展。

    孙权以为,荆襄有此变故,关键之处在于那庞山民有识人之明,昔日蒋琬,石韬,孟建等人,皆碌碌手机之辈,可跟随庞山民后,却可将一郡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之前荆襄贤臣,全赖二蒯,可如今二蒯只须坐镇中枢,近两年以来,荆襄少年英杰如雨后春笋,连绵不绝的输入朝堂,而江东却只可依靠先前老臣,苦苦支撑,朝堂之上,除周瑜之外,并无人可接掌都督帅位,后继无人。

    此等境况,不禁令孙权开始反思,于吏治一道,他这个君主,到底做错了什么?

    江东朝堂,自孙策死后,便分作三重势力,少壮派多孙权提拔,谨遵孙权号令,中年将领多仰慕周瑜,一旦遭遇战事,此般将领,乃江东中流砥柱,而江东老将,如今仅存程普,黄盖二人,可二人于军中声望,无人能及……

    如此看来,江东亦有精兵强将,可是于荆襄面前,为何屡屡受制?

    孙权思索许久,似有所得,对二张道:“子布,子纲,孙某欲放权公瑾,使其代孙某统江东军马,一应军务,皆由公瑾决断,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张昭闻言,悚然一惊,对孙权道:“主公欲与公瑾冰释前嫌,只需复公瑾尊位即可……”

    “吾观那荆襄庞山民,手中亦无多少统兵之权,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皆可调动军马,便是文聘,甘宁等人,亦有军马无数,而荆襄二载以来,却无人作乱,以孙某观之,这放权于朝中贤良,亦是强兵之举。”孙权说罢,张昭犹豫许久,微微点了点头,张纮面色欣喜,对孙权道:“主公既有所得,便当尝试!”

    孙权闻言,颇为欣慰,一脸感慨道:“孙某之前待公瑾甚薄,今已悔悟,之前我江东危难之际,全赖公瑾震慑荆襄,不日公瑾归来,孙某当于公瑾面前立誓,公瑾不负孙氏,孙氏必不负公瑾!”

    二张闻言,尽皆称是,孙权见二张神情喜悦,对二人道:“那庞山民效仿北地曹操,广纳贤人入朝为官,如此良策,我江东亦当效仿,这招贤一事,孙某欲拜托二位,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谨遵主公号令!”二人说罢,对视一眼,心中皆暗道孙权这放权一事,并不是说说而已,如今将招贤一事,亦放手二张施为,看来孙权已下定决心,改善江东吏治了。

    张昭见孙权如此改变,颇为欣慰,对孙权道:“半年江东税赋,换主公醍醐灌顶,于我江东,乃是幸事!”

    孙权闻言微微点头,对二张道:“近日便有劳二位操持招贤一事,孙某还有些事情,就此离去!”

    孙权说罢,离席而去,张昭,张纮二人,面面相觑,许久之后,二人相视大笑,张昭对张纮叹道:“虽失了不菲钱粮,这庞山民也算帮了我江东一把,若主公励精图治,我江东终有一日,逐鹿中原!”

    孙权离了朝堂,径往鲁家而去,门前侍者见孙权亲至,忙去通报鲁肃,鲁肃卧于榻上,一脸憔悴,艰难起身去迎孙权。

    孙权待见了鲁肃,双目泛红,如今回想起来,若昔日听鲁肃,周瑜二人之言,江东又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只两年时间,便被荆襄欺凌,见鲁肃面色苍白,孙权忙上前,握紧鲁肃双手,一脸唏嘘道:“子敬,孙某愧对于你!”

    鲁肃闻言,苦涩笑道:“身为臣子,当为主公分忧,只是鲁某无能,此番大病,怕是不久于世!”

    孙权闻言,蓦然惊悚,对鲁肃道:“子敬怎可弃孙某而去?孙某如今,幡然悔悟,正欲重用子敬,公瑾,匡扶我江东朝政!”

    鲁肃一脸疑惑,待孙权将今日与张昭商议之事,尽皆说过之后,鲁肃面上亦有喜悦之色,口中连连赞道:“主公此举,定可兴盛江东!”

    “我江东如今态势颓然,还须子敬出力……”孙权亦被鲁肃喜悦之情感染,对鲁肃道:“还望子敬,原谅孙某昔日之过!”

    “主公无须如此,若主公以为,肃于江东还有些用处,肃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肃说罢,面上病色似乎也好了不少,孙权见状,颇为感叹道:“之前孙某还怨天尤人,如今看来,江东有今日之难,败予荆襄,孙某输的不冤!”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鲁肃见孙权苦闷,不禁劝道:“今主公已应那庞山民所求,亦鲁某观之,这两家大战,戛然而止,亦鲁某观之,那庞山民极厌行险,主公以半年江东税负,换数载江东安宁,乃是良策,如今庞山民握二州之地,财雄势大,我江东不可硬撼其锋,鲁某愿为使节,去许都一行,当面予那曹操言明厉害,若可联结曹操,同据荆襄,此消彼长,我江东日后,定当有报仇雪恨之日!”

    “一切待子敬身体康健之后,再作计议!”孙权闻言笑道:“如今那庞山民已予了我江东休养时机,不差这数日时光,孙某还欲待公瑾归来,商议之后,再定我江东发展大计!”

    “如此甚好!”鲁肃闻言,收敛神情,一脸郑重道:“主公之命,鲁某定当遵从!”

 NO。291 面见孙母,畅言家事

    三日未到,顾雍又至,言江东愿两家罢兵,已同意庞山民所求,数日之后便将一应财物,送往长沙,庞山民送走一众江东使节,心中不免疑惑,不知这孙权为何一反常态,居然答应的如此痛快。

    思索许久,庞山民不明所以,索性也不再想,留文聘镇守江夏,安抚百姓之后,便与孙尚香一道,往长沙而去。

    吴夫人至,于情于理都是要去拜会一下的,虽然与孙权不睦,可是庞山民对岳母大人却颇为敬重,昔日于江东求亲之时,江东强而荆襄弱,吴夫人却从未为难,如今吴夫人已至长沙,庞山民并不打算与吴夫人闹僵,若言明此事来龙去脉,吴夫人或许也可以理解,庞山民难做之处。

    一路舟车,庞山民发现这段时日,他与孙尚香之间比之从前,似是多了一重隔阂,二人虽相聚一处,笑颜相对,可是比之往日,孙尚香事事谦让,原本那泼辣性子,消弭殆尽,倒是让庞山民有些怅然若失。

    庞山民也不想尚香于孕期这般心事重重,可是屡屡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劝解,孙尚香于江夏解开了程普之围,将庞山民摆了一道,如今随行军中,士卒敢怒不敢言者甚众,旁人皆以为,孙尚香已为人妻,便应心向夫家行事,如今救下程普性命,非为人主母者所为,荆襄,江东本是世仇,于江夏时,本来有报仇雪恨的机会,却因孙尚香肆意妄为,将之前荆襄大军的一切努力,尽皆抹杀。

    庞山民越是宽慰,孙尚香越是自责,沿途庞山民多番努力,却也未曾将二人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隔阂打破……

    大军回归长沙之后,庞山民当即便领着孙尚香,去驿馆拜见吴夫人了。

    驿馆因吴夫人至,蒋琬将其焕然一新,待与吴夫人相见之后,庞山民见吴夫人面有戚色,不禁苦笑,索性开门见山,对吴夫人道:“岳母大人莫非以为,庞某欲以夫人为质,胁迫仲谋?”

    吴夫人闻言,不禁愕然,之前吴夫人心中确有此般想法,只是对庞山民所为,吴夫人自认为还是有些理解的,诸侯相争,姻亲之情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吴夫人倒不怎么怨恨庞山民此番所作所为,而是对孙权弃母之举,颇为失望。

    “老妪并未胡思乱想。”吴夫人冷淡道:“不知上将军遣老妪至此,所为何事?”

    “庞某与尚香成婚,夫人亦是庞某岳母,此番只论家事,不言国事。”庞山民轻叹一声,对吴夫人道:“请岳母大人此来,其一便因尚香有孕,庞某以为,尚香孕期若有岳母大人为伴,可心情舒畅。”

    吴夫人闻言,一脸激动,来到孙尚香身侧,轻抚其手,对孙尚香道:“尚香有孕了?”

    “庞某已命数名医者查验,此事定当不假。”孙尚香一脸羞涩,庞山民见状,不禁扬起笑容,对吴夫人道:“此事庞某不知该如何与仲谋言之,所以只得请岳母大人亲至,岳母大人当知,如今荆襄,江东两家境况,并不太好……”

    吴夫人微微点了点头,庞山民此番言语,似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之中,连母亲都可送与他人为质,孙权性情令庞山民不喜也在所难免,只是吴夫人心中对于孙权,亦有憧憬,如今她与孙坚之子,于世上仅存孙权一人。

    想到此处,吴夫人不禁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若老妪没有猜错,山民是怕仲谋日后以老妪胁迫尚香,归返江东?”

    庞山民点了点头,苦笑一声,对吴夫人道:“庞某虽不欲看轻仲谋,可是仲谋数次行事,颇令庞某不喜,诸侯相争,当堂堂正正,仲谋却以庞某家人相胁,此事做的,不够大气呐。”

    吴夫人轻叹,闭口不言,庞山民观其神情苦楚,不禁叹道:“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是庞某亦知,道不同不相为谋,江夏一役,庞某因尚香而放了程普一马,尚香也因此事,颇为纠结,庞某算是怕了仲谋,所以只得请岳母大人至此,以绝后患,还请岳母大人勿要见怪。”

    吴夫人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庞山民此番说辞,对庞山民道:“既如此,老妪于荆襄这段时间,望上将军照料。”

    “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庞某也愿岳母大人常住于此,可日夜聆听教诲。”庞山民说罢,看了一眼身旁因吴夫人至而一脸欣喜的孙尚香,不禁笑道:“尚香,勿要再因江夏一事,耿耿于怀了……此事庞某心中,并未怪你……”

    “可是……”孙尚香还欲再言,却被庞山民出言打断,庞山民对孙尚香一脸郑重道:“你我夫妻日久,当知庞某性情,庞某若要成就大业,就不会介意这区区万余江东军马,如今事已发生,尚香可引以为戒,只要之后不插手庞某军政之事,庞某便心满意足。”

    孙尚香闻言,眼眶微红,默默不言,吴夫人见庞山民对孙尚香用情颇深,心中安慰,亦出言教诲道:“尚香当知,出嫁随夫,日后切不可莽撞行事了,至于诸侯战事,就交由你夫家去做吧。”

    孙尚香微微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多谢夫君宽容,这数日以来……是尚香错了。”

    “庞某心中早已不怪。”庞山民见孙尚香似是心结已解,心情稍好,忙命人去城外竹林,使貂蝉同至,欲于太守府中家宴,以庆吴夫人此至荆襄。

    不多时,貂蝉便至,当得知孙尚香于江夏大闹之事,貂蝉忍俊不禁道:“未曾想过,尚香妹妹居然有如此胆魄。”

    庞山民见貂蝉冲他微微眨眼,便知貂蝉出言调侃,只欲活跃席间气氛,亦展颜笑道:“诸人皆知庞某运道不错,可娶江东雌虎,雌虎当有虎威,若尚香有子,当为小虎!”

    孙尚香闻言,面色羞红,不理庞山民调侃,而是与貂蝉闹作一团。

    吴夫人见庞山民家中和睦,心中忧愁也散去大半,庞山民殷勤相劝,吴夫人也应下于长沙久住,待孙尚香产子之后,再决定是否归返江东。

    席间觥筹交错,就连往日不擅饮酒的吴夫人也因心情舒畅,与貂蝉,孙尚香二人多饮了几杯,直至窗外月色通明,庞山民见吴夫人面带疲乏之色,才命人送吴夫人去后堂休息。

    看着两位笑靥如花的妻子,庞山民心中满足,对二人道:“二位夫人,夜已深沉……”

 NO。292 诸侯们都很忙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吴夫人已在太守府安心住下,用过早饭,庞山民带着二位娇妻去吴夫人处请安之后,亦将他欲如何处理江夏之事,大致的与吴夫人说了一下。

    江东损了半年税赋,对孙权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孙权可以引以为戒,两家安定数载,这区区财帛损失,江东自可弥补回来,吴夫人知道这是庞山民想要使她安心久居于长沙,心中也对庞山民一番安排,颇感安慰,几人相谈甚欢,吴夫人也告知庞山民,这逐鹿之事,全凭各自本事,她虽为妇人,却看得开,若是江东无立世之命,自然也不会怨天尤人。

    一个开明的老太太。

    这便是庞山民对吴夫人的评价,只是这种乐观心态的背后,吴夫人又有多少痛楚,就不为人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