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235部分

大凤雏-第235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一路上的言谈举止,待刘备回家之后,数刻便由侍者之口,传入庞山民耳中,庞山民思索片刻,微微冷笑,刘备入长沙后,果然如先前庞山民与诸葛亮猜测那般,一反常态。

    刘备似欲与庞山民尽释前嫌,可之前庞山民掠刘备基业之事,刘备如何轻易忘却?

    刘备此番举动,并非其胸怀宽广,其中做戏成分不小,庞山民如今也有兴趣,看看刘备如何再演下去,待入了江夏,关羽,张飞另有任用之时,庞山民倒想看看,荆襄之中还有何人,愿与刘备沆瀣一气。

    先前只因曹操利诱,便有不少世家趋之若鹜,改投中原,如今又来了一个刘备,倒也可假借刘备之手,剪除一些隐藏在盛世之下的荆襄祸患了,在庞山民看来,内部的腐烂远远要比诸侯的挑战,对于荆襄的危害更大,对外征战,荆襄如今人才济济,可荆襄朝堂之上,庞山民一直小心翼翼的打理着世家,寒门,异族之间的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庞山民如今虽贵为唐侯,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思索片刻,庞山民便不再理会刘备之事,于案几之上摊开纸张,作书一封,上表许都。

    将信笺封于信封之中,庞山民轻笑一声,心中暗道近些时日,倒是没少麻烦丞相大人,这“五虎上将”可得,这借粮之情,曹操那边差不多也还的干干净净了,两家罢兵还剩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怕是再难去找曹操帮忙了。

    信使日夜兼程,往许都而去,待曹操得书信后,已是五日之后。

    这些时日,曹操最为关心的还是青州战事,如今江东军马已遁逃徐州,郭嘉,贾诩二人却并未追赶,入徐州后,江东军只是遁逃,却不似先前入青州时那般四处祸害,江东军马如此行事,倒也让曹操安心不少。

    那可是两万多军马,肯老实一些,归返庐江的话,曹操也不愿逼得周瑜,困兽犹斗。

    不过庞山民的来信,倒是让曹操微微错愕,拆开信后,曹操看着信上那些许轻佻的言语,不禁苦笑连连。

    “五虎上将?亏这竖子能想的出来!”

    身为一世枭雄,庞山民这点小小算计,曹操又如何看不出来?荐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为五虎上将,无非是收买人心,欲三人舍弃刘备,为他所用,只是曹操心中对庞山民这点心计,不以为然。

    昔日“汉寿亭侯”都无法令关羽死心塌地,如今这“五虎上将”又有何大用?

    这等名号虽听上去威风无比,可在曹操看来,也只是那群荆襄武者自欺欺人罢了,这五人于朝堂之上,撑破天也只是一杂号将军,便是授他们五人,“五虎”名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曹操却不愿成为庞山民与天子之间的传声筒,庞山民只为些许小事,便请托圣上,莫非他现在还没弄清楚,挟天子号令诸侯的,乃是当今丞相,却不是荆襄唐侯!

    想到此处,曹操便欲回书一封,拒绝庞山民的请托,却发现信笺之中,还有一截信笺,适才未看。

    曹操又抽出信笺,看了几眼之后,口中喃喃念道:“若不允庞某‘五虎’请托,便请丞相引中原强将,汝南相会,届时两家上将相争,丞相也可见我荆襄‘五虎’威风!”

    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曹操念罢,将信笺扯的粉碎,继而轻叹一声,离了相府,往朝堂方向而去。

    虽庞山民说的轻佻,可是以曹操对庞山民的了解,这荆襄竖子绝对是说到做到之人,那关,张二人勇武绝伦,朝中除却许褚,难有人可与之相争,万一庞山民意气之争,劳民伤财的带着“五虎上将”于边境寻衅,届时为难的便是他曹操了。

    若与之相斗,胜之不易,一旦输了,却又成全了“五虎”名声,与其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还不如痛痛快快的应下庞山民的请托,也好过日后徒生事端。

    得圣上敕封之后,曹操便一脸阴郁的回归相府,回书一封,信笺之上文辞犀利,与庞山民告知:五虎之事再遂唐侯心愿,曹某与唐侯借粮一事,如今已两不相欠,日后唐侯若有请托,于曹某处还是免开尊口的好!

第一章 NO。483 五虎上将,齐至襄阳

    刘备入长沙后,庞山民并未命其速速往江夏赴任,如今无论孙,曹两家皆不敢轻启战事,江夏安宁,倒也无须担心,且刘备与兄弟重逢,庞山民虽厌恶刘备,却也要给关羽,张飞一些颜面,近些时日,也未曾找刘备丝毫麻烦。

    如此行事,也是因为庞山民想要看看,刘备能够隐忍到何等程度,庞山民自然不信,些许挫折会让刘备将心中大志,抛之脑后,且庞山民最为关心的还是关羽,张飞二人的态度,会不会因刘备的到来,发生改变。

    男人的承诺与兄弟情谊。

    这对于关,张二人,怕是难以抉择,只是以庞山民对这二人的了解,还是更愿意相信二人已放下先前辅佐刘备,中兴汉室的想法,毕竟于荆襄这半年多来,耳濡目染,百姓皆知唐侯却不知汉帝,民心如此,这二人便是有些许头脑,也当更多的考虑一下,在理想的岔路口上,选择哪边。

    大汉确实是腐朽不堪,皇室既无威严,对百姓亦无恩德,三大诸侯鼎足而立,无论哪家都不会理会当今圣上的态度,曹操虽挟制天子,却也当发现,如今的汉帝远远没有十年前那般好用,如今的许都朝堂,也只有在授予官爵方面,摆摆样子,这也是垂暮的大汉朝,留存于世间最后的一块儿遮羞布了。

    正如庞山民料想那般,刘备的确没有放弃心中的志向,只是如今荆襄的形势,与刘备预料并不相同。

    与关张二人重逢,见二人安然无恙,刘备心中自然欣喜,只不过二人对庞山民的态度,倒让刘备有些意外,刘备之前也不是没有效力过别家诸侯,可那时关张二人皆以刘备,马首是瞻,刘备知晓二人软硬不吃,忠心耿耿,可却未曾料到,入荆襄后,这二人却对庞山民这汉贼,颇为敬服。

    如此形势,使刘备不得不谨言慎行,毕竟日后若要再战天下,关,张二人还当是他最为亲近,倚重的兄弟,可这数日以来,刘备却蓦然发现,关羽,张飞二人居然对荆襄这种安逸的生活,乐在其中,且与荆襄军中将校,相处的也极为愉快。

    刘备也知道庞山民不同于其他诸侯,索性收敛心中急躁,打算慢慢看看这荆襄繁华的缘由,刘备心中深知,若日后欲取庞山民而代之,首先便要保障庞山民帐下的官员,以及诸多世家等利益阶层的利益。

    既然庞山民放任他于长沙久留,那便趁此机会,多结交一些荆襄官员,刘备征战乱世至今,一直是处于无人可用的局面,既然荆襄贤才不少,刘备也不想错过与之结交的机会。

    又过数日,庞山民便得曹操手书,与之同至长沙的还有朝堂敕令,庞山民上表五虎上将一事,已得朝廷应允,如今关羽等人于当今天下,声名更盛。

    此举虽为得关羽,张飞,赵云三人效忠之人,却也引起了不少荆襄将领的疑惑,不多时候,庞山民便得汉中,长安以及西川各路将领的书信,信上多有对三人不服之意。

    三人虽武艺了得,却未有功勋,庞山民自然理解魏延等人的疑惑之处,只是其中详细,庞山民却不足与外人道之,总不能告知诸将,如此行事只为结好三人,使其效忠吧。

    于是趁着如今四境皆无战事,庞山民便欲召诸将其至襄阳,安抚各路将领,也让五虎一聚,使新入荆襄的将校们,混个脸熟。

    庞山民诏令一出,各路将领齐往襄阳而来,庞山民也与诸葛亮一道,同车而行,往襄阳而去。

    至襄阳后,庞山民却发现魏延,董衡二人早至,董衡于魏延身边,屡屡劝慰,言关,张有过人之处,庞山民如此安排,另有深意,可是魏延心中愤愤难平,庞山民前脚刚入朝堂之中,却见魏延颇为不忿的走上前来,对庞山民道:“山民,魏某为何不为五虎!”

    庞山民未及开口,却听董衡喝道:“文长,五虎自然是应对无人,且文长勇武,的确不及汉升老将军!可余下四人,皆能与疆场之上,与老将军分庭抗礼!”

    庞山民闻董衡之言,摆了摆手,对魏延笑道:“文长何必在乎这区区名号,五虎上将之名,也只因庞某知此五人,当世难逢敌手,文长若是不信,可以于校场,验证一下……文长此言,莫非是欲与庞某讨要官职?对汉中太守一职,有所不满?”

    魏延闻言摇了摇头,郑重其事道:“不劳山民提醒,魏某也要试试几人武艺,只是山民勿要误会,魏某对今时地位并无不满,数年之前,魏某还是一巡城校尉,今时今日,魏某已保一郡平安,山民厚待,魏某怎会忘却?”

    “若只为验证武艺,文长却要早些做好心理准备……”庞山民说罢,微微摇头,显然是不看好魏延能胜这五虎,在庞山民看来,五虎上将便是除吕布后,这天下间顶尖的战力了,得此五人,于任何时候都可以与另外两家诸侯,沙场斗将,再也不用像先前汝南城下那般,受曹操欺负了……当日但有这五虎之中,一人在侧,又怎会被夏侯兄弟逼到那般地步?

    魏延不是蠢人,见庞山民与董衡二人,对五虎上将如此盛赞,也收起了先前对关羽等人的轻视,若说这五虎之中,魏延心服口服之人,唯有黄忠一人,只是如今多出四个与黄老将军并列之人,魏延总觉得矮人一头,所以先前才会心情焦躁。

    如今静下心来,魏延却也想到,那董衡与他武艺不相伯仲之人,都对这五人如此盛赞,想必庞山民所言不虚,只是魏延也不是寻常武者,不输志气,颇为不忿的看了庞山民一眼,对庞山民道:“那魏某便要试试,山民盛赞之人,有何能耐!”

    “老夫也与魏将军想法,别无二致!”

    几人正谈笑间,又有一老将军踏入殿上,庞山民循声望去,却是西川老将严颜,庞山民见严颜后,对严颜笑道:“老将军杀伐之气,不逊当年啊!”

    严颜闻言抱拳一礼,对庞山民笑道:“近年来多与南蛮交战,老夫长刀,却未生锈!只是如今南蛮消停不少,老夫此来,除为见一见这五虎威风,还想请唐侯再与老夫,另作安排,不瞒唐侯,老夫还想趁着如今可提得动刀,再为唐侯立些功勋!”

    庞山民闻言笑道:“如今南蛮安定,此番召各路将领而来,庞某亦有调动各地守将的打算,庞某虽与曹操有了三年之约,可雍凉新得,自有诸位将军,用武之地!”

    “如此甚好!”严颜闻言,不禁朗声大笑,对庞山民道:“斗过蛮子,正当再斗羌人!”

    严颜笑声未落,堂外又有一人喝道:“谁这般大言不惭呢?你这老头儿,居然敢小觑蛮子,且让俺沙摩柯来会会你,叫你知道蛮子厉害!”

    庞山民闻沙摩柯吼声,不禁苦笑摇头,严颜也知晓荆襄如今,汉蛮一家,自知失言,往厅堂门口望去,便见一铁塔壮汉,虎步入堂,见庞山民后,咧嘴憨笑道:“山民,打仗的事儿怎么少得了俺呢!若俺不来,还不知道会被你们汉人如何编排,你都说蛮汉一家了,可这五虎之中,却无蛮人,甚不合理啊!”

    庞山民闻言不禁苦笑,之前却没想到,五虎之名会对武者有这般诱惑,就连沙摩柯也想过来挑战一下五虎威严,只是沙摩柯这厮连魏延都斗之不过,又何必去关羽,张飞那边,自寻苦恼呢?

    不多时候,各路武将纷纷而来,新得五虎之位的五人,也尽皆立于堂上,庞山民见麾下上将济济一堂,心中暗道:如此战力,可保荆襄四境再无忧患。

    见诸人望向五虎上将的目光颇为复杂,庞山民轻笑一声,对诸将道:“今日诸位齐聚一堂,也是我荆襄难得盛事,庞某知晓各位对庞某表奏五虎上将之事颇为疑惑,如今适逢其会,庞某也当予诸位一个交待。”

    庞山民说罢,一众武将皆道不敢,那张飞却咧嘴笑道:“俺老张倒是觉得,男子汉大丈夫,怎么想的便怎么说,既然能来,你们也当是有胆之人,不服俺老张的,先打过再说!”

    张飞说罢,刘备急道:“翼德,怎可出言无状!”

    庞山民见状却摆了摆手,对张飞笑道:“无妨,今见荆襄武风兴盛,庞某心中亦喜,召诸位其至,除庞某欲变更各地防务外,亦有让诸位探讨一下武艺的想法,另外庞某也不想丢了这识人之明的名声,庞某表五虎之事,总要让诸位心服口服才是,翼德将军话糙理不糙,庞某也想看看,我军中诸位上将,武艺如何!”

    “既然如此,还等什么!不服俺老张的,随我去校场,试试身手!”张飞说罢,却见庞山民摆了摆手道:“翼德勿急,此荆襄盛事,庞某另有安排,且各位将军保境安民,这较量武艺一事,也当让荆襄百姓一道做个见证!庞某欲使军民一道,于襄阳校场,见证我荆襄武力之盛!”

第一章 NO。484 争五虎

    庞山民于堂上大摆宴席,宴请各路来将,刘备见荆襄之中,将才济济,眼底闪过一抹热切,暗道若这些人皆可为他所用,何愁大事不成?

    欲结好诸人,又怕引起庞山民警惕之心,见庞山民与诸将连连对饮,心情愈加复杂。

    难与争锋,这便是刘备心中蓦然间产生的想法。只是刘备心中却颇为不忿,为何庞山民可得如此能臣强将,诸般青睐?若论家世,刘备为大汉皇叔,那庞山民只是书香门第,后又自甘堕落,化身商贾。

    论才学,刘备师从卢植,虽谈不上才华横溢,胸中亦有沟壑,而这庞山民却涉猎奇术小道,不堪造就……刘备心中越想越是忧愤,关羽察觉刘备面上神情有异,将手中酒盏放下,对刘备低声道:“兄长勿要失态。”

    刘备闻言,猛然惊醒,意味深长的看了关羽一眼,却见关羽目光与他一触即离,刘备心中一凛,暗道莫非如今连云长都改变心意了么?

    这庞山民到底凭什么得如此多人,诸般厚爱?

    一顿酒宴,群臣皆欢,唯刘备一人心情郁郁。

    翌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