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280部分

大凤雏-第280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隆冬之际,贾诩就算有万般手段,也不可能于徐州再作停留,如此一来,这半数曹操大军,除耗粮秣之外,再无任何作用。

    如此这般,贾诩对周瑜于庞统那边的威胁,也尽数解决了……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才是重中之重,这两万五千军马能否抵御倍于自己的曹军,关乎整个战局的胜负。

    翌日天明,曹军军马再至,却发现土山外已挖数尺壕沟,战壕内枪兵无数,以防曹军骑兵重逢,且土山之上,皆立shè手,贾诩见诸葛亮这般布阵,又是一阵愕然。

    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贾诩暗暗腹诽诸葛亮这般严谨的阵势,简直就是将地形之利用到了极致。仅一小小土山,就守得如铜墙铁壁,莫非诸葛亮打算倚仗这山抵抗曹军数月不成?

    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贾诩暗骂一声,便对张合,乐进二人道:“且冲杀一阵,今日不求一举歼灭敌军,却好歹也要将那战壕抹平!”

    骑兵重逢,就畏惧战壕中隐匿的长枪甲士,贾诩说罢,张合,乐进二人齐齐色变,贾诩见状冷笑一声,对二人道:“二位将军当知贾某毒士之名,贾某对敌人毒,对自己人亦毒,若可将其战壕抹平,便可冲杀上山去,一举擒拿敌酋,之前贾某没有防备,那诸葛孔明连夜设渠,据我大军,如今这般计策已被贾某窥破,待二位踏平壕沟之时,贾某今夜便可命人,滋扰其不得再筑工事!”

    贾诩说罢,二将知晓贾诩心意,回过神来,忙领命而去,见二人各引部兵马悍不畏死的冲杀上前,贾诩遥望敌阵,阴霾一笑道:“无非是以伤换伤,以命易命而已……我曹军六万大军,经得起少许损失,而你诸葛孔明,凭什么与贾某相互消耗?”(未完待续。。)

正文 NO。570 围困土山,毒士的手段

    诸葛亮于土山之上,遥遥望见山下曹军悍不畏死的冲杀而来,心中倏然闪过“对子”二字,顿时眉头大皱。

    贾诩这般欲以兵多之利而不计战损的攻势,与诸葛亮之前预料大不相符,在诸葛亮看来,贾诩麾下兵多,然而其日后须驰援兖州,所以贾诩用兵当谨慎才是,如今见曹卒汹涌杀来,宛若疯狂,诸葛亮顿时便明白了贾诩打算,暗道好在之前将土山之上的守御阵势,已布置妥当,不然仅曹军这第一波的攻伐,怕是也守之不住。

    张郃,乐进二人遵贾诩将令,引麾下精骑疾驰而来,且面对山下战壕,骑兵毫不退避,不少精骑被壕沟之中的长枪甲士连人带马,一并贯穿,然而亦有骑兵,跨越战壕,与山下的荆襄守军,杀成一团。

    曹军这第一波的攻势,看似损失不少,然而却令半山腰上的shè手们进退两难,此时若一通劲shè,的确可杀伤曹军,然而奋战的荆襄士卒,却也要被箭矢覆盖。

    诸葛亮迟迟没有下令shè手放箭,只是神情严峻的看着山下混战,关羽见状,心中焦急,对诸葛亮道:“军师可令关某引本部兵马,救援山下将士,待关某至,可保曹军不得寸进!”

    诸葛亮闻言,思索片刻,对关羽道:“且再等等,贾文和或有后手!”

    对面曹军阵中,贾诩见麾下士卒奋勇争先,面上阴霾之色也散去不少,曹军士卒虽死伤惨重,然而一举将诸葛亮守山阵势破坏,才是贾诩的根本目的。

    荆襄悍卒虽勇猛善战,然而也只是凡人,凡人皆畏惧死亡,贾诩便是料定这点,才有了这般疯狂的攻势。

    于禁于贾诩身侧,见麾下儿郎们死伤无数,心痛不已,对贾诩道:“军师,这般战法,怕是难以持久,儁乂,文谦虽攻势勇猛,然而敌军阵势,并未散乱……”

    “文则勿急。”贾诩闻言只淡然一笑,对于前方将士的死伤混若未见,冷笑一声,对于禁道:“荆襄亦不敢放箭,再战下去,便可破其阵线!”

    只要山下阵线一破,贾诩便打算再命于禁,引本部轻骑奔杀上山,届时倚仗轻骑疾速,箭矢威力亦当大大减小,只要可冲至半山腰处,贾诩便可命大军合围,将诸葛亮困死山上,届时便是此战损伤数万军马,在贾诩看来,也是值得!

    山脚下两军将士的呼喊奋战之声不绝于耳,两军士卒宛若疯狂,皆杀出了魔性,原本用于抗拒曹军骑兵的战壕,渐渐被两军将士的尸体填平,战壕成了血渠,即便如此,荆襄士卒们依然死死咬住曹军,曹军可过沟渠者,寥寥无几。

    关羽见不得麾下将士受难,连番请战,诸葛亮见山下战事已远脱掌控,轻叹一声,遂命关羽引本部军马,驰援山下戍守士卒。

    关羽话不多说,跨上战马便高呼一声:“儿郎们,遂关某杀敌!”

    说罢,关羽麾下数千士卒,呼啸而出,左右亲兵更是紧紧跟随,不过须臾,关羽便沿山路而下,直奔战场,其左右校刀手,更是逢敌便砍,曹军刚冲破战壕的将士,还未及汇聚一处,便被关羽所率军马,从中截断。

    关羽一路奔来,不理曹军士卒,专寻曹将厮杀,所过之处,皆一刀杀敌,这等杀神,令曹军将士尽皆惊惧,适才剧烈的冲势也因关羽此来,而消减不少。

    贾诩遥望战场之中那威风凛凛的绿袍武将,心中暗恨。

    若诸葛亮麾下未有此人,跨越战壕的曹军早已杀之半山腰处,怎至于如当下这般,难有寸进,想到此处,贾诩寒声喝道:“文则,速引我军shè手,至山下百步!”

    “军师,山下奋战之人,多有我军将士!”于禁闻言,心中大惊,贾诩却念头不改,对于禁道:“若不倚仗暗箭,如何可败关羽?”

    于禁闻言,无言以对。

    昨日三将合斗关羽,且战之不下,如今山下又无人是那关羽一和之敌,若想于战场之上,胜那关羽,怕是唯有趁其不被,暗箭伤人了……

    想到此处,于禁颇为无奈的看了贾诩一眼,道:“谨遵军师号令。”

    说罢,于禁飞马奔出,引阵中shè手,奔向山下,诸葛亮于山头之上,遥望山下曹军动向,心中大惊,忙呼传讯士卒,命其告知关羽,引山下奋战大军,缓缓退却山腰,暂避一时。

    传讯士卒一骑奔出,直奔山下,于乱军之中,觅得关羽,将诸葛亮命令,尽数告知。

    关羽闻言,遥望曹军军阵之中,旌旗连动,于禁引一众shè手,列阵而来,当下便明白贾诩这般恶毒想法,恨声骂道:“贾文和,果然毒士,连自家儿郎性命亦不顾惜!”

    说罢,关羽便命偏将收拢各部士卒,缓缓退避,将山下战壕尽数让予曹军,张郃,乐进二人见荆襄军马虽退,却阵型不散,亦不敢贸然追击,待于禁至,三将合于一处,尽皆欣喜不已。

    总算是与荆襄一战,占了些便宜,虽说曹军攻山,死伤远多于荆襄,然而此处大势,却被曹军所得,且六万军马,面对这万余战损,尚可接受,而荆襄军马死伤数千,却已伤筋动骨。

    关羽引败军回归山上,见诸葛亮后,躬身拜道:“关某无能,未能杀散敌军,还请军师治罪。”

    “非是云长之罪,而是亮先前也未曾想到,这毒士竟如此狠毒,为求战果,不顾麾下将士性命。”诸葛亮闻言,轻叹一声,对关羽道:“我军损伤虽是不少,然而再坚持一日,我大军便可突围,如今曹军初夺山下战壕,暂且也没了再战之力,云长当早作歇息,翌日还须云长,为我大军破开一条血路!”

    关羽闻言,一脸慎重的点了点头,对诸葛亮道:“军师放心,曹军虽多,想要围困我等,却是异想天开,关某对此间路途,甚为熟稔,待翌日军师下令,关某便一路杀出,破敌重围!”

    PS:感谢水底吐泡泡鱼同学投出的月票。(未完待续。)

正文 NO。571 突出重围,辎重的去处

    见荆襄军马退避,如此良机贾诩又怎会放过?当下便命麾下士卒,逼近土山,将山顶的荆襄军马团团围住,另派使者上山,劝降诸葛亮与关羽二人。

    山下一战,荆襄军马虽折损不少,可在关羽看来,尚有一战之力,翌日突出重围,当问题不大。

    得见曹营劝降使者之后,关羽冷笑不已,对使者道:“贾诩老儿竟敢如此托大?莫非他真以为吃定了关某不成?”

    信使难抵关羽虎威,不敢多言,诸葛亮见状却道:“云长,何必与一介使臣计较。”

    说罢,诸葛亮目视曹军使者,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且归去,告知贾文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逐退曹军使者,诸葛亮便思索起翌日突围一事,曹军此番人多势重,而那贾诩显然是不达目的不罢手之人,翌日再战,也要严防贾诩如今日这般冷血手段。

    将麾下将士性命置若罔闻的谋者,诸葛亮还是初次遇到,贾诩这连番动作,可谓凌厉之极,事到如今,诸葛亮也有些明白贾诩的想法了。

    若可将荆襄军马尽数歼灭,寿chūn合肥无兵可用,难以久守,贾诩此番违背曹操号令,便是想于徐州以及扬州的战场,为此番曹操大举南下,打开局面。

    这等筹谋,当真胆略非常,想到此处,诸葛亮反而不似先前那般,对贾诩冷血行为,气愤莫名了……

    两军相争,各为其主,虽手段不同,目的却是别无二致的。

    只是贾诩这般狠辣,令诸葛亮亦觉得颇为棘手,思索许久,诸葛亮道:“好在先前已命文长离去。”

    “文长若在,五千军马也可与曹军再争长短。”关羽闻言,颇为不解,对诸葛亮道:“我军目前兵寡,可军师为何说,文长离去,却是好事?”

    “云长勿要忘记,文长所携军马乃运粮队,其辎重甚多,行动迟缓,若被曹军围困,必难脱逃……”诸葛亮说罢,关羽恍然大悟。

    关羽又见诸葛亮一扫面上阴霾,心中一喜,对诸葛亮道:“先生已有破敌之策?”

    诸葛亮闻言,微微摇头,道:“于土山击破曹军,并不现实,彼方兵力甚众,我等只可已巧破拙,若与其持久一战,想必贾诩依然会用今日这般大巧不工,以伤换伤的方式,歼灭我等。”

    关羽闻言店了点头,却见诸葛亮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只是突出重围,当问题不大,贾诩并不知晓我军中补给多被文长带走,若翌日再战,其定然以为,我军粮队,当为破绽,我大军若无粮草,必难走远……”

    “可粮草已被文长带走……”关羽说罢,心中一喜,对诸葛亮道:“先生早就算到今日之事?”

    诸葛亮闻言苦笑,对关羽道:“事事料敌于先,那不是军师,而是军神……亮之前也未曾想到贾诩会如此难缠。只是我军兵少,于山林与敌周旋,胜算更大,所以才命文长早作准备,屯粮剿匪于群山之中,我等已挡曹军二日,想必文长于山中,也有一番作为。”

    关羽闻言,连连点头。

    关羽深知,魏延的武艺虽稍逊于他,然而统军本领却不可小觑,况且此人外表粗豪,心中却屡有奇策,只是其行事素来激进,所以庞山民才将魏延归于诸葛亮帐下,想要消磨一下这员上将的暴躁之气。

    命魏延督粮,起先关羽也认为诸葛亮有些大材小用,如今看来,却是人尽其才,昔日魏延驻荆南之时,屡屡同各部蛮人作战,对于林战,颇有心得,区区山贼草寇,无论如何怕也不是魏延对手,两日时间,足够魏延为荆襄大军,开拓出大片的隐匿之地了。

    两军主帅各有心思,贾诩命营中将士于山下安营之后,亦召张郃,乐进诸将,共议战事。

    此番胜绩,虽损伤不少麾下士卒,却将荆襄军马困于山上,此等局面,便是张郃等人,也都觉得贾诩这般计策,甚是划算。

    如今合围之势已成,若可将山上军马困至粮尽水绝,诸葛亮与关羽二人怕是唯有投降,才可活命,若此役可将庞山民最为倚重的卧龙凤雏折断一臂,五虎上将五去其一,荆襄必震动不已。

    届时曹军此番收复失地,大事可成,贾诩也可顺道取寿chūn,合肥,报之前连番失地的一箭之仇!

    贾诩见诸将尽皆振奋,心中亦喜。

    只是贾诩深知诸葛亮不可小觑,若来日再斗,亦是一场血战。

    贾诩之所以将荆襄军马重重围困,便是料定其辎重难行,就算突围而出,不及归返寿chūn,亦要粮绝。所以在贾诩看来,诸葛亮此役最大的失算,乃是两军相遇突然,诸葛亮唯有依托这微小的“地利”与曹军周旋。

    先前深挖战壕,严防曹军骑兵冲山,无非是黔驴技穷,想以凛冽阵势,令曹军惊惧,不敢贸然强攻。

    然而贾诩不计战损,令其先手已失,贾诩认为如今只要将荆襄军马,围而不攻,亦可得一大胜。

    战事至此,贾诩也不想再大量消耗将士性命了,毕竟围上数日,便可建功,且日后还要引军驻扎合肥,寿chūn,若只为争取早胜几日,再造成大量伤亡,并不值得。

    想到此处,贾诩便敕令麾下三将,各守一方,贾诩亲率中军,将土山四面围困。

    且贾诩告知三将,一旦敌军突围而出,无需追击,命各将皆将此战的重点放在焚毁敌军的粮草之上……

    三将闻贾诩之言,尽皆领命而去,直至翌日清晨,山脚曹营军阵之中,再度响起隆隆鼓声。

    只不过此时搦战的并非荆襄,而是贾诩。

    张郃,于禁,乐进三将各领本部兵马,于山下纵横驰骋,耀武扬威,关羽于山腰见三将这幅德行,心中暗道小人得志。

    曾几何时,轮得到他们叫嚣?

    关羽心中虽颇为恼怒,却也知晓此刻不是与这三人清算之时,昨日得诸葛亮命令,关羽便整顿军马,准备突围,于山腰策马徘徊,也正因关羽欲寻敌军阵势疏忽之处。

    观测许久,关羽拍马而回,至山中营寨,翻身下马,对诸葛亮道:“军师,麾下儿郎们已准备妥当,关某观于禁驻扎之处,曹军最少,其阵势虽说严谨,关某想要突破,却是不难。”

    诸葛亮闻言微微点头。

    得悉贾诩此番四面围山,诸葛亮便心知计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