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308部分

大凤雏-第308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山民闻言笑道:“庞某怎敢轻视曹丞相?正如公瑾所言,在庞某看来,奉孝此番回去,便要让曹操学我荆襄施政,使治下殷富,然而此举绝非一日之功,待江东事了,庞某便亲提大军,攻略青徐,与曹操会战于黄河两岸!”

    正如庞山民与周瑜二人所议论的那般,曹操虽遭连番打击,情绪不振,然而不久便重拾斗志,命二荀放手施政,而曹操则于河北大兴招贤之事,扩充军马,应对庞山民日后攻伐。

    曹操不欲学孙权那般,对荆襄畏之如虎,荆襄虽强,可曹操确认为日后若死守青,徐二州,待得数年之后,仍有机会与荆襄决一死战。

    至于主动攻伐荆襄一事,则被曹操抛之脑后,如今强弱异位,曹操也不会不假思索便以卵击石。

    庞山民于江东忙碌的这些日子,北地也没闲着,曹操新召数万青壮,随军屯田,二荀已有算计,若无大灾大害,河北只须一年时间,便可积攒大军征战所用数月军粮。

    两家诸侯都在忙碌,方向却大不相同,然而彼此之间又少有征伐,一时间汉家土地,倒也和谐的很。

    不知不觉,时已入秋,半年来船坞毫不停歇的建造大船,如今江东已新得大舰数架,而河北土地,风调雨顺,收割过粮草之后,曹操郁结了多半年的心情,也大有好转。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治下各郡粮草入库之后,曹操便大召群臣,勉励其这段时间的辛苦,并多有嘉奖。

    区区半年时间,二荀比之从前又清减不少,只是眼中精光却一如往日,河北恢复生产,得粮无数,曹操自然不吝赏赐,予二人加官进爵。

    荀彧对于这半年多来的成果也颇为满意,天公作美,将士辛劳,在荀彧看来,若荆襄依然这般按兵不动下去,则河北富庶,大有机会后来居上。

    虽郭嘉多番有言庞山民为政之道甚是厉害,然而荀彧始终认为发展商贾,工匠等并非正道,且细作打探近些时日,庞山民又于朝堂之上旧事重提,欲提高匠造之人的地位,授予官爵,如此行事,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若庞山民治下百姓连自身的地位都把握不清,还谈何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士农工商,这般定位岂是说笑?提高商人地位倒也罢了,商人被压榨太狠,且资财颇丰,稍稍提升一下其地位,也算是彰显恩德。

    然而工匠在荀彧看来,甚是粗鄙,荆襄工匠又有几人可如刘子扬这般,满腹经纶?

    于朝堂之上,荀彧自然不吝心中想法,趁曹操一扫颓唐,荀彧便将心中想法尽数与群臣说过,曹操闻言自然大喜,而郭嘉,贾诩二人,却眉头紧皱。

    荀彧极少见到郭嘉这般神情,对郭嘉道:“奉孝莫非不同意彧之见地?”

    “文若所言皆圣人之学,且文若王佐之才,嘉又怎会不同意文若所想?”郭嘉说罢,荀彧微微点头,却闻郭嘉话锋一转又道:“只是郭某心中不解,那庞山民行事屡屡有悖圣人之言,为何荆襄却会如此兴盛?”

    郭嘉说罢,荀彧愕然半晌,口不能言,贾诩闻言亦道:“奉孝所言极是,这些时日,老夫亦与奉孝一道琢磨荆襄能如此富庶,到底有何隐秘,其重商之策,居功甚伟!”

    贾诩说罢,郭嘉又道:“且其书院研制奇物,皆交由匠人手中制作,想必这便是庞山民提升匠人地位的缘由。”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再看荀彧,对荀彧道:“文若一直以来精于政务,依文若看来,奉孝,文和所言荆襄之事,对我河北可有借鉴之处?”

    “借鉴之处自然是有的……”荀彧说罢,嗟叹一声道:“只是那唐王手段,彧多有不识,若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我河北便是得不偿失!”

    “文若老成之言。”郭嘉说罢亦颇为感慨,荀彧说的不错,庞山民如何行事多有世人不解之处,若河北贸然依样画瓢,怕是又要如先前打造器械那般遭其算计。

    想到此处,郭嘉勉强一笑,对曹操道:“今日乃秋收大喜之日,郭某倒是扫了诸位兴致,文若,公达二人数月辛劳,的确成绩显著,当得起丞相这般夸赞!”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却闻荀彧叹道:“奉孝,这半年多来你足不出户,莫非也未能看破庞山民如何促成其治下殷富?”

    郭嘉闻言苦笑一声,对荀彧道:“庞山民治下地理与丞相土地大不相同,周遭山越南蛮,甚至羌人都被其慑服,其商道四通八达,自可与西域各国,广做交易,郭某之前已命文远,长驱晋阳,欲看有无道路,可截断其丝绸之路,然而文远上月归来曾言,唐王对此,早有防备……”

    “为何奉孝只想如何令荆襄疲敝,而不想如何令我河北富庶?”荀彧说罢,郭嘉面上笑容更苦,对荀彧道:“文若当知郭某所长,在于谋算,不在民政,治理州郡之能郭某怎可比之文若,就连文若都想不到如何适河北骤然便如荆襄一般富庶,郭某又哪来的这般本领?半年多来,文若,公达二位将河北治理成这般模样,在郭某眼中,已是偌大奇迹,便是让郭某为政,河北亦难有当下局面。”

    “且不提荆襄之事。”曹操闻郭嘉之言,摇头叹道:“曹某每每想起荆襄日渐势大,便头痛不已,奉孝今日且放过我等一回,让群臣恣意一天也好,这些时日辛苦诸位了,曹某心中已是感激不已。”

    曹操说罢,郭嘉连连点头。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总让群臣因荆襄势大而战战兢兢也绝非好事,如今朝堂之中已有不少人渐渐心思不定,这般举动亦被郭嘉察觉,郭嘉早已将此事禀告曹操,却得曹操敕令,勿要与之计较。

    臣服强者乃认知本能,若是连人心都丢了,还有何必要,与荆襄对抗?

    郭嘉当日闻言深以为然……

    曹操正命侍者予群臣送上酒宴,却闻堂外信使倏然而至,信使步入堂中,一脸惊惧,将手上信笺交由曹操,战战兢兢道:“丞相,此是唐王手书!”

    “唐王手书?”曹操闻言,心中大惊,却不动声色的摊开信笺,看过之后,对群臣道:“曹某说了,今日且不提政务,诸君当与曹某一道饮酒作乐!”

    曹操说罢,荀彧便劝道:“丞相勿要任性行事,饮宴一事,无论何时皆可,唐王手书非同小可,若牵扯战事,还当早作准备!”

    “青徐二州已屯重兵,更有仲达与稳谦镇守,便有战事,曹某何惧?”曹操声色俱厉道:“文若,莫非曹某堂堂大汉丞相,也不可任性一回?”

    荀彧还欲再言,却闻郭嘉低声劝道:“丞相心中有事,我等不当顶撞于他。”

    荀彧闻言点了点头,对曹操道:“一切全凭丞相心意。”

    说罢,荀彧退至一旁,堂上群臣皆心思不宁的陪曹操一道饮酒,只是堂中气氛无一丝欢快,反而处处透着诡异气息。

    曹操见状,索性命群臣退下,留郭嘉,贾诩,二荀四人一道商议对策。

    将庞山民手书摊开于案几之上,庞山民便看到纸上那熟悉的狗爬字迹,看过之后,郭嘉面上再无一丝笑容,一脸沉重道:“郭某也觉得兵不血刃逼江东束手,荆襄毫无损伤,如此这般荡平江东后,山民也该图谋丞相土地了!”

    “奉孝居然无所畏惧?”曹操见郭嘉说罢,很快便平静下来,不禁奇道:“奉孝已有对敌之策?”

    “不知荆襄兵马几何,何人统领,这般时候,郭某哪来的什么破敌之策?唐王与丞相约战于来年开chūn,莫非这狂徒想要每过一年,便灭一家诸侯不成?”郭嘉说罢,口中喃喃,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再观左右贾诩,二荀,皆神情凝重,久久不言。

    “想要一年平定河北?”曹操闻言,心中怒火勃发,冷哼一声道:“莫非庞山民当曹某孙权不成?还是这厮寄望于曹某被其兵威所慑,纳土归降?”

    “此书信本来便是欲乱丞相心绪,丞相也无需被其挑衅所激。”郭嘉很快便平静下来,对曹操道:“我军尚有数月时间准备,且便是两军交锋,也不见得是我河北必败!”

    郭嘉说罢,贾诩亦道:“奉孝所言极是,只是如今青徐只余程昱,司马懿二人,依诩看来并不妥当,还请丞相命诩往徐州走上一遭,若荆襄兵马异动,诩也可早报丞相!”

    “文和刚从襄平归返不久……”曹操话音未落,却被贾诩打断道:“事出从权,已来不急计较这等残支末节,诩即可便欲往徐州,为丞相分忧!”

    曹操见贾诩去意已决,点了点头,贾诩见状,当下便出了府衙,归返家中打点行装。

    贾诩离去,曹操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荆襄势大,而庞山民搦战手书,言辞坚决,曹操现在倒也能微微体会到之前孙权得荆襄战术后的心情了,这般煎熬,简直令人难以忍受。

    郭嘉见曹操愁眉不展,轻叹一声对曹操道:“丞相也勿要太过忧虑,且不说青徐之事,便是滔滔黄河,亦是我军一大壁障!”

    “此乃安慰之言……庞山民已得江东,江东水军自然归附于他,若与我军水战,曹某大军岂有胜算?”曹操说罢,郭嘉却道:“非是安慰,若造大舰,费时费力,江东舰队并非一蹴而就,就算经年累月,庞山民于黄河岸边广造战舰,也不可能使其舰队攻掠丞相治下城池!毕竟江东水军可称雄水上,丞相安身立命的根本,却在陆上!”

    郭嘉一番言辞令曹操心中稍安,只是如今曹操也不知道荆襄已发展到了何等程度,思索半晌,曹操便知遐想无用,对郭嘉道:“曹某心绪已乱,这军中一切事务,曹某暂交奉孝……”

    郭嘉闻言,心知再劝无用,点了点头对曹操道:“那郭某这便归返府中,好好盘算一下有何计策可以弱胜强!”

    曹操闻言,神情微振,对郭嘉道:“奉孝,莫非你就没有想过曹某有朝一日,会败在那庞山民手上么?”

    “郭某从未想过!”郭嘉闻言,一脸坚定道:“丞相,事已至此,纠结无用,我等若与荆襄大战一场,才可死中求生,若一味畏惧,河北怕是也要迟早变成下一个江东!”(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608 复仇贾诩,争功徐州

    庞山民并未料到曹操接到书信之后,反应居然如此敏感,即刻便命贾诩去往徐州,接替防务。

    贾诩至徐州后,便迁徙百姓往青州之地,坚壁清野,整肃军务,摆出一副大战即将来临的样子,这般动作令庞山民心中明了,曹操果然不是孙权,并不是区区书信相逼,便可将其信念消磨。

    不过庞山民也并不担心与曹操决战一场,荆襄会有何闪失。

    这段时日二荀于河北的“改革”皆被庞山民看在眼中,河北风调雨顺,粮食丰产,倒也弥补了之前曹操因与荆襄大战一场的缺粮窘境,不缺粮草便不失民心,河北百姓也无须如之前几月,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因诸侯征战,而不得温饱。

    只是在庞山民看来,河北仅丰产一年远远不够资格成为荆襄的对手,若说河北农业做的不错的话,那荆襄便是手工业与商业大步发展,多了江东这新得倾销渠道,荆襄财政又有井喷式的增长,数月以来二蒯面上笑容的从未断过,每逢庞山民便与其畅言唐王当大兴土木,如今朝堂之中余钱不少,也该将襄阳府衙推到重建了。

    这已经是钱多的没处花的节奏……

    不过庞山民并未同意重修府衙一事,二蒯虽擅政务,然而其眼光却受这个时代的局限,庞山民宁可将更多财帛投入到江东新建的船坞之中,也不愿去休几座华而不实的府衙,且不说如今天下未定,便是平定河北,庞山民也不愿做这般面子工程,府衙即便造的气势宏大,也并不能够代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要说这数月来最大的变化,还属江东。

    而周瑜如今也是知晓,为何庞山民之间蛊惑江东,跨海与曹操一战了。

    海上航行,风浪不定,之前周瑜引舰队往青州一行,途被风浪所袭而倾覆的战舰便不在少数,如今荆襄书院与江东船坞倾力合作,也造出了不少远超从前的大舰,船上装投石强弩,看着一艘艘这般水上利器,周瑜不禁嗟叹若江东数年之前,便有此舰船,何惧荆襄水军。

    这些新造的战舰也令原本心灰意冷的江东诸将,仿佛看到了黎明般的曙光。

    江东覆亡,不少江东水军将校士卒皆以为日后再无用武之地,攻伐河北与水军并无太大关系,水军能够做的也仅仅是将陆上军马运过黄河,然而新舰的制成以及庞山民对南洋,倭国的野心,令江东上至将校,下至士卒人人振奋。

    “待新舰制成,编作舰队,庞某便拭目以待江东水军与荆襄水军纵横四海……”

    这便是庞山民之前离开建业之时,与水军诸将所言。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和平盛世,就如这些军中将士而言,沙场征伐的生活才叫做有滋有味,甘宁,周泰等人,本为水寇,若是让他们过安生日子,显然比杀了他们更叫他们难受,金戈铁马的生活,在这些将士们眼中,才是血性男儿应当选择的生活。

    庞山民之前倒也没想过无心插柳的新编舰队居然解决了一众江东,荆襄水军的肄业问题。

    不过这几日朝堂之中议论最多的还是贾诩抵达徐州一事。

    作为曹操身边极为倚重的谋士,贾诩的本事无需多言,其镇守徐州,荆襄人马也不敢轻易寇边,如今马超屯兵陈留,陆逊屯兵寿chūn,皆毗邻徐州。

    庞山民自得知晓贾诩已至徐州,便发书信严令马超不得滋扰,西凉军马虽勇,可若被贾诩算计,以马超匹夫之勇,难免不会中计,至于陆逊,庞山民倒还放心,陆伯言虽年少英杰,然而其心思缜密,比之诸多沙场老将亦不遑多让。

    “曹操为保青,徐二州,屯集重兵,主公可有想过,在我大军攻伐河北之前,先将这二州兵马,一并端掉!”庞统言辞之间,杀伐之气显露,在庞统看来,如今天下间可与其沙场相争之人少之又少,贾诩,司马懿皆心思深沉,智计百出之辈,正当是庞统大敌,如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