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69部分

大凤雏-第69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话音一落,人群之中便有一年轻小将翻身上马,举枪遥指张飞,道:“南阳傅彤,来领教张将军武艺!”

    小将说罢,策马而来,庞山民见状心头大惊,急忙喊道:“张飞,只是比斗,勿要伤人,否则庞某便让你出不得这荆襄!”

    张飞闻言,面色一变,见那小将挺枪刺来,冷哼一声。

    “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话音刚落,两枪相交,傅彤虎口崩裂,铁枪险些把握不住,张飞见这傅彤双手滴血,却咬牙不退,对傅彤道:“能挡俺老张一击,算个人物,此番便饶你性命!”

 NO。156 当知耻后勇

    张飞的蔑视让一众荆襄豪杰群情激奋,击退傅彤之后,又有数名豪杰与张飞校场相争,却无一人是那张飞三合之敌,张飞战退四五人后,仰天大笑,校场诸人,尽皆面色羞惭,庞山民见这校场之内,众豪杰士气已坠,心头恼怒,却也不得不暗赞这张飞武艺了得。

    “此人不可力敌。”文聘说罢,眉头紧皱,对庞山民道:“山民先生,需调集军马,将这张飞,困于阵中否?”

    庞山民闻言叹道:“如今张飞亦是我荆襄将校,若将其射杀,那刘备必然恼怒,刘备镇守江夏重镇,若知张飞丧于我等之手,一旦连结江东,与我荆襄为敌,这荆襄九郡,怕是不得安宁。”

    文聘闻言,心有戚戚,只是张飞于校场耀武扬威,令其心中颇为不忿,待一众豪杰气势皆被张飞压下,校场之中再无人应战之时,文聘对张飞道:“张将军可是满意了?”

    “尚有余勇。”张飞说罢,不屑一笑,对文聘道:“文将军也要下来,教考一下俺老张身手不成?”

    文聘被张飞挑衅,正跃跃欲试,却听庞山民道:“将军何必与此莽夫计较。”说罢,庞山民目视张飞,对张飞道:“张飞,你坏我招贤一事,此账庞某已经记下,必有后报!”

    “俺老张等你。”张飞见诸人皆无战意,也没了再闹下去的欲望,对诸人道:“所以俺老张说,这荆襄招贤,就是笑话!都不敢与俺老张一战,算甚贤人?”

    说罢,张飞策马,欲出校场,一众陷阵士卒,皆等待庞山民军令,庞山民见状,叹了口气,令士卒为那张飞,闪开一条道路,张飞张狂大笑,离了校场,策马疾驰而去。

    校场之中,被这张飞闹了一番,鸦雀无声,庞山民命人为向宠,傅彤二人,查验伤势,待送走二人后,庞山民于校场高台,对一众豪杰道:“这张翼德,之前曾于虎牢关力战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你等不是其对手,并不奇怪。”

    庞山民说罢,一众豪杰面色稍霁,校场之中,亦有了交头接耳之声,庞山民看着台下诸人,微微叹道:“只是庞某很失望,张飞虽万人敌,可我荆襄英豪,居然无人敢与之对敌,若这张飞不是我荆襄将校,而是江东抑或北地敌将,难道诸位见此悍将,便引颈就戮了么?”

    庞山民的一席话,令营中豪杰尽皆无言以对,庞山民见诸人神情尴尬,又道:“先前庞某说过,我荆襄军马,不比别家诸侯强悍,所以欲从诸位之中,挑选能人,于军营之中训练士卒,强我荆襄防务,保九郡百姓平安,庞某亦说过,为将者,当知耻后勇,此番战不过那张飞,日后勤练武艺,学好统军之法,未必于沙场之上,会输与此人,诸位皆是我荆襄人士,须知一旦我荆襄军马,于沙场之上败于敌手,诸位身后的家人,亲友,很可能会遭敌军屠戮,所以庞某失望的不是诸位打不过那张飞,而是诸位皆不敢与那张飞,以命相博!”

    见台下豪杰默然无语,庞山民道:“于我荆襄军中,有奖有惩,此次权当法不责众,庞某不欲为难大家,只是这敢于面对那张飞,英勇作战者,当奖!先前与那张飞比斗者,皆授营中校尉一职,各统百名兵勇,赏百金,至于傅彤,向宠二位英雄,虽力战不敌张飞,其勇气可嘉,可领将军职,赏千金!”

    庞山民说罢,便令家仆推出数车银钱,对一众豪杰道:“如今我荆襄将才凋零,虽被这张飞闹了一通,但这招贤一事,还得继续下去,望诸位记得庞某适才所言,知耻后勇!”

    庞山民说罢,家仆便向先前挑战张飞者,分发钱财,其余豪杰虽是眼热,却也不得不叹服庞山民赏罚分明,文聘见校场之中,事态渐渐平息下来,对庞山民道:“此番全赖山民先生,将此危机,化于无形。”

    “文将军谬赞了。”庞山民闻言,摇头叹道:“庞某心中忧郁,欲先行告退,这招贤一事,须将军多多担待一些。”

    “先生还在想那张飞之事?”文聘闻言,皱眉道:“此事文某待这招贤之后,便回禀大公子,大公子必会与那刘备,讨个说法。”

    “此事将军还是莫要再提的好,被一人乱我襄阳校场,本就不是光荣之事,且那刘备诡计多端,大公子敦厚,不是那刘备对手。”庞山民说罢,面色一冷道:“至于讨还说法,还是由庞某来做,最为妥当。”

    文聘闻言,点了点头,庞山民躬身一礼,便从高台走下,去后营之中,探望玲儿,于营房之中,庞山民见玲儿坐于床边,目光恍惚,心中一疼,对玲儿道:“丫头受伤了?”

    玲儿闻言,看了庞山民一眼,摇了摇头,不肯吭声。

    “被那张飞吓住了?”

    玲儿闻言,瞪了庞山民一眼,只是眼中锐气,很快又涣散起来,许久之后,玲儿叹道:“那张飞虽是张狂,却勇武绝伦,玲儿这一生,怕是打他不过了。”

    真是个有志气的丫头,还想着日后可力敌张飞呢……

    庞山民闻言不禁莞尔,对玲儿道:“张飞悍勇,便是温侯想要胜之,亦颇为不易,不过玲儿你可否想过,那曹操亦打不过温侯,为何温侯却会被那曹操所擒?”

    玲儿闻言,默然许久,对庞山民道:“小叔叔,你又说让我伤心的事情了。”

    “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庞山民见玲儿神情已不似先前那般郁结,对玲儿道:“张飞之事,还是交由叔叔来做吧,庞某之前已经说过,要与那张飞,慢慢清算。”

    玲儿闻言,面上一喜,对庞山民道:“叔叔已经有了办法,惩治张飞?”

    “倒是有些想法。”庞山民说罢,见玲儿一脸期盼之色,对玲儿笑道:“只是此事还需与孔明,士元商议一下,比较妥当,虽难以谋害那张飞性命,却亦可让那刘备军中人马,绝不好过!”

 NO。157 三管齐下,毁其民望!

    张飞大闹校场一事很快便于襄阳城中传扬开来,不多时,诸葛亮与庞统行色匆匆,联袂而至,于校场后营之中遇得庞山民,二人见庞山民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心中皆惊。

    “兄长,切勿因张飞一事,乱了方寸!”庞统见状,忙出言劝道,“此并不是我荆襄军马,挥军江夏之际。”

    “那刘备如今戍守江北之地,还有些用处。”

    二人说罢,庞山民愕然半晌,不禁失笑,对二人道:“你二人把为兄当成什么人了?我又不是那张飞,岂会这般冲动?”

    庞统见庞山民神情,不似作伪,心中稍定,对庞山民道:“那可未必,若那张飞此番伤了玲儿,兄长怒发冲冠,届时怕是我与孔明,皆劝之不住。”

    庞山民闻言,不置可否,对二人道:“此番张飞张狂,当予他个教训,为兄心中思索许久,并无好计,正好你二人同至,且帮为兄想个办法,治上那张飞一治!”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听说那张飞伤了向宠,其兄长向朗,于这襄阳素有名望,声讨张飞一事,可由向朗代劳。”

    诸葛亮话音刚落,庞统亦道:“亦可借张飞大闹校场之事,向景升公宣扬刘备已有不臣之心,待到三人成虎,刘备便有千般解释,亦无法取信荆襄之主。”

    庞山民闻言连连点头,思索片刻,对二人道:“还可于襄阳城中,张贴告示,细数张飞大乱校场之罪,引我荆襄豪杰,同仇敌忾之心,届时只要那刘备,张飞,敢入襄阳,必使其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此三管齐下,倒是不错!”庞统说罢,诸葛亮亦点了点头,庞山民见状,对二人道:“那我三人,便各自行事,为兄以为,此番那张飞大乱校场,未必不是那刘备暗中授意,若果真如此,不消数日,刘备便至。”

    虽未将活字带来襄阳,可庞山民使家中下人,连夜忙碌,亦赶制出不少檄文,声讨张飞、刘备,翌日天明,家仆便于襄阳城中各繁华之处,将告示四下张贴,一时间,襄阳城中,群情激奋。

    原本荆襄百姓对刘备印象颇佳,刘备得江夏太守之位,担守土之责,其声威足以震慑江东,不敢轻易寇边,可如今,那张飞大闹校场,不但连伤襄阳将校,还对襄阳豪杰,不屑一顾,告示之上,更是声称,那刘备早先于曹操帐下为官,后投袁绍,穷途末路之时,才得景升公收留,授其官职,只是这白眼狼终归是养不熟的,如今刘备已得江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如此一来,襄阳城中对刘备憎恶之百姓,一时间不计其数,虽亦有人起初不信这告示所言,可一想到这作书之人,乃庞家嫡子,之前从未听闻庞家与那刘备之间,有甚纠葛,且庞家富可敌国,根本就没有抹黑刘备的必要。

    兼之正午之时,朝堂之上又传来向朗于刘琦面前哭诉之事,言那张飞鲁莽,昨日于校场之中,击伤向朗之弟,向家兄弟于襄阳城中素有名望,乃谦谦君子,却遭如此厄运,于是百姓皆不得不信,那告示之上,张飞所行之事,乃刘备授意,且对刘备,心中更是厌恶。

    不出庞山民所料,刘备与徐庶二人,此时已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了。

    二人坐于车中,徐庶依然眉头紧锁,此番张飞行事鲁莽,其勇力虽可震慑荆襄豪杰,然而破坏庞山民招贤大计,必遭其记恨,依着庞山民睚眦必报的性子,不得不让他心中警惕。

    “主公,那日你当劝住翼德才是。”徐庶摇头叹道:“翼德此举,虽可令那庞山民招贤一事,毁于一旦,却亦使荆襄豪杰,与我江夏对立。”

    刘备闻言,淡然一笑道:“元直,若翼德不去襄阳,我江夏便可招得贤才?先前那庞山民于二蒯府上,羞辱你我,备心中愤恨不已,既然我江夏招不得贤才,便让这襄阳,亦招不得贤才。”

    “可那庞山民睚眦必报,且有卧龙凤雏相辅,若其算计我等,避无可避!”徐庶闻言急道:“主公,唯今之计,当想方设法与那庞山民修好才是,我等欲坐稳江夏,还需此人从旁相助。”

    “元直何必长他人志气?”刘备闻言,颇为不忿,对徐庶道:“于备看来,元直之智,比那卧龙凤雏亦要强上数筹,且元直大可放心,翼德此人,粗中有细,此番让那庞山民吃个暗亏,使其知我江夏态度,日后看他还敢如先前一般,张扬无忌么?”

    徐庶见刘备心意已决,也不再劝,只是面上愁苦之色,许久不散,与诸葛亮,庞统二人相交多年,徐庶自是知二人厉害,且还有那庞山民,行事不拘一格,更是让人难以防范,看着刘备“大仇得报”的笑脸,徐庶心头,一阵黯然。

    “元直,莫要忧心,翼德如今一闹,便可使备有借口,去见那刘琦,届时与那刘琦理论一番,备乃其叔父,那暗弱竖子,还敢为难其叔不成?”刘备说罢,大笑起来,徐庶闻言点了点头,对刘备道:“但愿一切皆如主公所言。”

    一行军马进了城池,刘备与徐庶正待小憩片刻,面见刘琦,却听车外人声鼓噪,喝骂之声,不绝于耳,且时有士卒惨叫之声,传入车中,刘备心头疑惑,打开车帘,却见数十百姓,将其军马围住,阻其前行,且四面八方百姓见状,皆向此处奔来,刘备心中疑惑,正欲开口相询,却听百姓中一皓首老者破口骂道:“刘备奸贼,景升公待你不薄,你却使你结义兄弟,伤我荆襄豪杰!”

    “这位老丈……”刘备还未及说完,又有数名百姓破口大骂,左右士卒忙护住车驾,严阵以待,城门之处,百姓越聚越多,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荆襄士卒,亦出言不断叫骂。

    刘备见状,心中大惊,忙钻入车中,一脸愕然,对徐庶道:“世人皆知备爱民如子,此间百姓,却缘何如此?”

 NO。158 檄文发威,刘备为难!

    刘备正失神间,一士子于客栈雕栏旁,揭下告示,目视刘备,神情冷然。

    刘备愕然,对那士子道:“先生何人,之前备与先生相识?”

    那书生理都不理刘备,将目光投向手中告示,高声念道:“刘备此人,身为皇叔,与许都时,明知曹操挟制天子,却不加劝阻,反助纣为虐,是谓不忠!”

    “讨董之时,此人曾于北平太守公孙瓒帐下为官,交情甚笃,后公孙瓒兵败袁绍,自焚而亡,刘备不思为旧主报仇,反倒再投袁绍,是谓不义!”

    “刘备于白门楼曾应温侯,于曹操面前出言说项,其后却与操言:‘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遂曹操斩杀吕布,此是无信!”

    “此人走投无路来我荆襄,景升公仁厚,将其收留,刘备却纵容义弟张飞,祸乱我荆襄军中招贤,遥想此人之前所为,想必其谋逆了徐州之后,又欲来祸乱我荆州,莫非刘备欺我荆州无人乎?”

    “北地群雄割据,刘备之前数次与曹,吕为敌,屡战屡败,其智不过中人之姿,其勇全赖帐下关张,此不忠不义不信不智不勇之人,又有何颜面,趁景升公大病之际,占我江夏,入我襄阳?”

    ……

    士子慷慨陈词,百姓群情激奋,书生念罢,刘备惊愕半晌,冷汗淋漓,喉头一甜,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跌入车中。

    徐庶于车内亦听闻外面叫嚷之声,见刘备失魂落魄,忙对刘备喊道:“皇叔勿要中那庞山民之计!”

    刘备满面颓然,对徐庶道:“那庞山民断章取义,抹黑于我,百姓皆不知其事出有因,备百口难辩,如之奈何?”

    徐庶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