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71部分

大凤雏-第71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文聘闻言点了点头,道:“如今我荆襄军中,难有人可镇守江夏重镇,抗衡江东,如今这刘备,的确还有些用处。”

    二人商议过后,又把目光投向校场之中,文聘见台下校场之中,二将武艺平平,轻声叹道:“此番虽招得四将,比之江东人才济济,却如杯水车薪……”

    “仲业将军操之过急了。”庞山民闻言,也是一叹,对文聘道:“招贤一事,本就不可一蹴而就,庞某为这荆襄安定,可多出钱财,用于军中选贤,使这招贤,长久下去;数载之后,待得各方豪杰竞相来投,我荆襄军中将校,也未必比不过那江东,只是届时文将军可莫要吝啬军中官位才是。”

    “先生当文某何人?”文聘闻言,不禁笑骂,对庞山民道:“在文某心中,但凡入我营中,皆是袍泽,同为保九郡百姓平安,若能招得大贤,便是要文某这将军位,文某亦会双手奉上!”

    庞山民闻言,不禁肃然起敬,心中暗道,这荆襄重臣,果然忠直,只是九郡之中,这般可用将领,还是太少,若多上一些,以荆襄之富庶,又何须担忧江东窥觑?

    数日之后,庞家于江夏眼线便传回消息,言那刘备,徐庶已携张飞去了汝南,驻防江夏者,乃上将关羽,庞山民心中暗叹,此番这刘皇叔倒是言而有信。

    如今蔡氏已除,刘备遁走,这使荆襄内忧之事,尽皆不在,庞山民心中也不禁轻松了许多,去找玲儿盘算了一下时日,距于貂蝉相约为吕布守孝三年之期,已不足半月,庞山民心情愉悦,将招贤一事尽数交由文聘,带上玲儿祝融,归返长沙。

    “小叔叔,若你与二娘大婚之后,玲儿该如何称呼你啊?”

    一路上玲儿对此事颇为苦恼,若再叫叔叔,于礼不合,可是若称庞山民“父亲”,玲儿却叫不出口。

    “义父如何?”祝融与汉人相处日久,也多少了解了一些汉家的习惯,与马上对玲儿道:“反正你又不是庞先生亲生的。”

    “你这蛮人丫头,对我汉家习俗一知半解,勿要瞎出主意!”庞山民将头探出车窗,白了祝融一眼,对玲儿道:“叫叔叔便是,你叫着习惯,我听着也亲切。”

    玲儿闻言点了点头,庞山民见玲儿若有所思,对玲儿笑道:“丫头勿要多想,这叔叔,父亲什么的,也只是个称呼而已,何必为此耿耿于怀,你只需记住,你虽为温侯之女,亦是我庞家掌上明珠即可,叔叔只是与你二娘大婚,咱家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NO。161 美人之计!

    柴桑大都督府,鲁肃又至,周瑜于堂中看着神情疲惫的鲁肃,不禁笑道:“子敬又去了仲谋处为周某说项?”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自孙权使程普代周瑜都督位后,鲁肃就担心周瑜受不得辱,一气之下,不再为孙权谋划,程普治军虽是不凡,但比之周瑜之能,如天壤之别,且武将可图一城一池,却不善谋划大局,如今那程普于朝堂之上,屡次三番于孙权面前请战,欲重整旗鼓,夺下江夏,若不是鲁肃,张昭诸人苦苦劝住,如今江夏怕是已重燃战火。

    江东数月之前,刚损了战舰无数,如今再战,胜了还好,若吃了败仗,必然伤及根本,便是江东富庶,也难以支撑这连番大战。

    且镇守江夏者,如今已不是那无能黄祖,而是刘备义弟关云长,此人于北地征战多年,深谙兵法之道,鲁肃并不看好这重图江夏,可一战而定。

    周瑜见鲁肃苦恼,对鲁肃笑道:“仲谋不比伯符,伯符若在,可一力降十会,便是徳谋,公覆等三朝元老,亦要乖乖听话,可仲谋做领江东,皆仗伯符余荫,所以周某知道,仲谋那里,亦有难处。”

    “可那程德谋,于朝堂之上常言,要为文台公报仇雪恨!他就不用这脑袋想想,我江东上下,谁不想早日平定荆襄?”鲁肃闻言气道:“且如今荆南庞山民,励兵秣马,四郡战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若其坐大,早晚会是我江东大敌!”

    见鲁肃又提到那庞山民,周瑜笑道:“听闻那庞山民引子敬为友,可子敬却如此仇视于他,子敬,这不是朋友之谊吧?”

    鲁肃闻言苦笑,对周瑜道:“各为其主也,若日后我江东尽得荆襄之地,再与那庞山民为友,亦为时不晚。”

    说到此处,鲁肃忽然愣住,对周瑜道:“先前鲁某每每提及那庞山民,公瑾便神情不悦,怎么今日公瑾似乎,对前事已不再介怀?”

    周瑜闻言笑道:“心中仍有些愤懑,这些时日,周某于家中苦思,料想那南蛮之事,怕也是庞山民计策,如今那蛮人攻城半月,既无死伤,亦没破城,若真是两军对垒,会有这般景象?”

    鲁肃闻言,一脸惊讶道:“若如此,荆南蛮人,庞山民尽皆平定,日后若要图荆南之地,怕是更难!”

    “所以周某思前想后,觉得我江东当与那庞山民结盟才是,如今刘琦已去了襄阳,待刘表故去,便可接掌荆襄九郡,那庞山民稳坐荆南,若与我江东连结,平分其地,倒是一不错选择!”周瑜说罢,鲁肃却皱眉道:“先前公瑾已与那庞山民提过此事,被其否决。”

    周瑜闻言,点头笑道:“所以周某一直在想,既然如今庞山民之荆南,不可轻易图之,我江东若要得利,使其为我江东臂助,需事出有因!日前周某翻看兵书,心有所感,欲于那庞山民处,试上一试!“

    “公瑾有计乎?”鲁肃闻言,面上欣喜,对周瑜道:“我江东所虑者,除那荆南庞山民外,其余荆襄将校,尽皆庸碌之人,若可使那庞山民与我江东连结,最好不过!”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对鲁肃道:“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如今对那庞山民虽难以利诱,却不代表此人无懈可击!”

    鲁肃闻言默然许久,对周瑜道:“那庞山民,如今已是四郡隐主,还有何利,可使其动容?”

    “子敬当熟读《六韬》,岂不闻‘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于我江东,乱臣难找,美女却是易求,周某以为,对那庞山民行美人之计,当有所获!”周瑜说罢,鲁肃摇头笑道:“那庞山民对我江东,向来警惕,又如何使美人惑其心志?”

    “并非惑其心志,周某欲去仲谋处,代庞山民求孙尚香。”周瑜说罢,鲁肃愕然,对周瑜道:“只为那荆南与我江东联姻?”

    “原本周某想过,或连结江夏刘备,或连结荆南庞山民,二者其一与我江东连结,荆襄必然大乱,只是那刘备如今不在江夏,且其势力比之庞山民差了许多,所以周某才选定去向那庞山民,行此美人计!”

    “可鲁某听闻,那庞山民今日似乎正在准备大婚,若是尚香晚去一步,怕是只能做妾了……”鲁肃说罢,周瑜却是笑道:“尚香丫头为妻为妾,对我江东无甚影响,只要我江东与那庞山民有了姻亲,使其于荆襄朝堂,被群臣警惕,待其寸步难行之际,便是子敬策反之机!”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只是一想到孙尚香那暴躁脾气,鲁肃不禁摇头苦笑,对周瑜道:“此计怕是公瑾一厢情愿了些,且不说那庞山民未必能看上尚香,便是仲谋处,此事也难以说开……”

    “区区女子都舍不得,还谈何图谋荆南?”周瑜闻言,肃容道:“此事周某去和仲谋说项,至于尚香丫头,子敬去劝!”

    鲁肃闻言,连忙摇头道:“还是我去劝说主公好了……”

    “也好。”

    周瑜见鲁肃畏那孙尚香如虎,不禁笑谑道:“若可为这江东雌虎,找个好人家,仲谋当感激周某才是!只是此事还需劳烦子敬再去那荆南一趟,与庞山民将此事说开,尚香丫头脾气虽然暴躁了些,却姿容甚美,那庞山民也只是弱冠之龄,又如何受得了美女诱惑?”

    鲁肃闻言苦笑,对周瑜道:“但愿一切皆如公瑾所料,只是鲁某始终觉得,将江东大事,寄托在一女子身上,有些不妥。”

    “子敬诚实君子,可那庞山民却奸诈狡黠,为谋其土地,周某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子敬可好好想想,到底是万千士卒的性命重要,还是区区一女子的名节重要?”周瑜说罢,鲁肃无言以对,只得叹道:“如此便依公瑾之言,鲁某这边赶往荆南,与那庞山民说这联姻之事!”

 NO。162 亲上加亲,喜上加喜?

    推荐一本书,《求死》,书号2472829

    当体内有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命运天盘之后,他踏上了一条奇迹般的强者之路。但与别人不同,他拼死奋斗的初衷,却不是为了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而仅仅是为了求死。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了,还让别人怎么活?

    此是正文:

    长沙城外竹林,人声鼎沸,不知不觉,这竹林内的住户,越来越多,宛如一座小城,如今荆襄三老亦搬到这竹林居住,各家迁来的庄户,于林外造田耕种,于内搭建房屋,竹林之中,生趣盎然,宛如世外桃源。

    自玲儿与祝融去了襄阳,庞山民担心貂蝉独自一人留守家中,心中寂寞,于是致信黄承彦,请黄月英闲暇之时,亦去家中坐坐,二人皆性子清淡,相处数日,便极为投契。

    此番回到家中,庞山民便打算大婚之后,再出竹林去打理那世俗之事,只是与貂蝉谈及婚事,二人却见解相左,庞山民觉得,这娶妻之事,当大操大办,可貂蝉却担心其名节有缺,庞山民前程远大,若因为这婚事,影响其声名,反倒不好。

    数日以来,二人于此事之上,谈过数次,庞山民却始终无法说服貂蝉,不禁感叹,这世上最无懈可击者,便是如貂蝉这般无欲则刚的女人了,威逼他舍不得,利诱又不好用,任凭庞山民想破了脑袋,却也依然无法令貂蝉转变心意。

    于竹舍院中,庞山民长嘘短叹,貂蝉于窗前见庞山民此般模样,掩嘴轻笑,眉目之间,尽是柔情。

    庞山民似是感受到貂蝉目光,侧目望去,苦笑一声,对貂蝉道:“夫人,此事须听我的!好歹庞某如今于这荆南,也有些名声,若教外人得知,庞某大婚却未宴请宾客,岂不怪庞某失礼?”

    貂蝉微微摇头,对庞山民道:“妾身喜清静,若客人怪罪,便让其怪罪妾身便是。”

    庞山民闻言,摇头不语,心中暗道,若是再说下去,又会如往日一般,得不出个结果,与其苦苦劝说,倒不如现在就张罗婚事,届时木已成舟,无论貂蝉愿不愿意,总要与他,同见宾客。

    想到此处,庞山民微微一笑,正欲起身出门,却听那窗前貂蝉笑道:“夫君之前曾言,不会逼迫妾身,大丈夫当言而有信!夫君此去,莫非是去安排大婚之事?”

    庞山民只得讪讪笑道:“只是站的久了,欲四下转转。”

    “妾身以为,拜堂成亲之事,只需高堂在场,少许挚友同贺即可,若夫君同意妾身所请,下个吉日,你我便成婚如何?”貂蝉说罢,展颜一笑,庞山民呆呆的瞅着貂蝉,心头一热,愣了许久之后,却苦着脸摇了摇头道:“庞某亦想早日成婚,只是……若如夫人所说这般,父亲大人,亦饶不过我,之前父亲已与庞某商议,欲在此大婚之际,将庞家家主之位,传位于我,届时我庞家双喜临门,岂不更好?”

    貂蝉闻言默然,对庞山民道:“公公那里,妾身去与他商议。”

    怕是父亲大人,也不是此女对手……

    想到此处,庞山民心中无奈,对貂蝉道:“此事且从长计议,庞某已经等了一年,亦不差这数日之期,迟早庞某会将你说服!”

    “夫君为何如此固执?”貂蝉闻言叹道:“妾身虽感激夫君情深意重,只是世人皆有喜好,妾身早已答应夫君,成婚之后,便作庞家妇,操持家务,奉养高堂,这大婚只是形式而已,夫君又何必于此事上,耿耿于怀?”

    庞山民闻言,不知该如何劝说,半晌无言,却听院外玲儿娇笑道:“蛮女,拿钱来!之前我就说过,这一物降一物,小叔叔虽然千般本领,却不是我二娘对手!”

    庞山民循声望去,见两个丫头从竹林中探出脑袋,笑骂道:“目无尊长,你二人又拿我消遣?”

    祝融却未回答庞山民的话,不情不愿的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交予玲儿,对玲儿道:“你汉人忒是麻烦,若我蛮人两情相悦,住在一起,便是成婚!”

    庞山民闻言,白了祝融一眼,道:“汉家蛮家,皆有习俗,我不欲与你这毛都没长齐的丫头理论!”

    “夫君常说这蛮汉亲如一家,你我大婚,倒可按这蛮人习俗,妾身听着,也觉得很有趣呢!”貂蝉说罢,庞山民却道:“夫人无非就是想让庞某打消先前念头,如此小计,庞某岂会不知?且看你我,此次谁先将谁降服!”

    庞山民说罢,哼哼唧唧的出了小院,径自向竹林而去,貂蝉见庞山民态度坚决,秀眉微蹙,口中喃喃:“要不这次,再听他一回?”

    玲儿闻言,点了点头道:“二娘与父亲亦未操办这婚事,玲儿亦想看看,二娘穿上这红妆,是何模样!”

    “不可……”祝融闻言却道:“若是随了你小叔叔的意思,咱俩还用啥打赌?”

    行至竹林谷口,见一士卒飞马而至,待那士卒下马,庞山民对那士卒笑道:“长沙又有何事?先前庞某不是与蒋大人说过,庞某筹备大婚,不理政事么?”

    “非是蒋大人之命。”士卒闻言,对庞山民道:“是那江东鲁肃又至,欲与先生相见,如今正于太守府堂中静候。”

    鲁肃?

    庞山民闻言,神情愕然,心道自夏口一役,荆南与江东关系已不似先前那般热络,鲁肃若是为竹纸,典籍而来,那蒋琬便可做主,与之交易,可是如今鲁肃却指名道姓,前来求见,难道这江东又要再伐江夏不成?

    “不应该啊……”

    庞山民摇了摇头,从士卒手中接过缰绳,道:“你且于庄内休息,待庞某回来,将马还你!”

    庞山民说罢,翻身上马,直奔长沙而去,一路上,庞山民百思不得其解,暗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