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81部分

大凤雏-第81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表心诚。”大乔说罢,却听那庞山民道:“夫人乃伯符之妻,亦是庞某嫂嫂,这礼物一事,勿要再提,庞某好歹也是这绍儿姑父,当为其谋个前程。”

    “可使此子,于荆南为将,军中历练一番,方可有伯符昔日风采。”那董衡亦道:“如今此子只笼中之鸟,若不刻苦历练,怕是再难一飞冲天。”

    孙绍闻言,面现欣喜之色,目视大乔,请其应允,大乔朱唇轻抿,许久之后才点了点头,道:“若是伯符在世,亦会让绍儿投身军旅,只是还望二位多多照应,毕竟伯符如今,只余这一丝骨血。”

    “夫人大可放心,便是从军,绍儿还须过了我家丫头那关。”庞山民闻言,对孙绍道:“若想去荆南从军,对你来说,并非易事,你这心中还须做好准备才是……”

 NO。184 他乡故知,诸葛子瑜

    庞山民入江东已有三日,自相见饮宴之后,孙权便时时关注庞山民的行程,庞山民先去太史慈府,后又拜见大乔,孙权对庞山民此番举动,已心有芥蒂,常暗想,此人先连结江东上将,又去寻旧主之子,莫非庞山民此番与孙尚香联姻之余,还打算祸乱江东不成?

    若是寻常之人,杀也杀了,可是联姻之事,乃孙权一手促成,此番庞家送来厚礼,于江东广传,若将庞山民诛杀于此,岂不被天下人非议孙家不顾信义?且孙尚香如今与那庞山民如胶似漆,孙权之前也未想到,庞山民居然有本事制住妹子那雌虎性子,如今孙权这心里,颇为后悔听从周瑜先前联姻之策,亦心中疑惑,庞山民此来江东,心中到底如何打算。

    于堂上苦思许久,孙权便命宋谦去请诸葛瑾,欲使庞山民这之前同窗,去旁敲侧击一番,庞山民所欲何为。

    孙尚香府,颇为热闹。

    如今那孙绍已师从庞山民,董衡二人,亦被董衡带至府上,教导武艺,只是董衡这家传枪法,乃是双枪,孙绍学家传枪法已久,虽未得孙策指点,却也练的有些火候,董衡亦不忍其尽弃先前所学,一时间倒不知该如何因材施教。

    庞山民见董衡困扰,心中好笑,对董衡道:“庞某之前听闻黄老将军与兴霸论及武道,老将军曾言,这技法招式,皆是死物,战阵之上,武将相争,拼比的多为气势,勇力。如今绍儿对这家传枪法,已有些领悟,董将军何不教其疆场搏杀之道?”

    董衡闻言,豁然开朗,不禁出口赞道:“山民,你若学武,只这悟性,便比旁人,强上不少。”

    “可惜便是绍儿那杆铁枪,山民都舞之不动……”庞山民说罢,那孙绍亦笑,对庞山民道:“先前公瑾叔叔曾对吾父言之,若战场杀人,谋者之道,比之武者之道更为狠辣,武者只可斩将夺旗,而谋者却可决胜千里,姑父此言,当是过谦才是。”

    “你这小子,休要作怪,先随董将军练好武艺,待回了荆南,姑父再授你谋者之道。”庞山民话音刚落,却听使者通传,说昔日书院故友求见,庞山民微微一愕,继而笑道:“必是孔明兄长,诸葛子瑜。”

    行至堂中,庞山民便见堂上一人,青衣纶巾,形容儒雅,与那孔明有五分相似,心中不禁倍感亲切,忙上前对诸葛瑾拱手一礼道:“自子瑜投了江东,已有数年未见,今见子瑜风采依然,山民这心中,甚为喜悦……”

    “山民,你我昔日同窗,何必如此客气?”诸葛瑾说罢,二人皆笑,分宾主落座之后,诸葛瑾道:“数月之前,瑾曾致信二弟,邀其同往江东,却被其婉拒,不想其如今已于荆襄为官,如今山民兄亦是荆襄之臣,倒是与瑾之二弟,相处融洽。”

    “非也,某只是荆襄商贾,书院学子,唯山民最不成气。”庞山民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庞某受不得这心中诱惑,亦无法安心于朝堂。”

    诸葛瑾闻言,不禁失笑道:“山民勿要欺我,汝为荆南隐主之事,众人皆知,商贾之说,瑾只当山民笑谈。”

    庞山民闻言,不置可否,对诸葛瑾道:“子瑜此来,所为何事?山民便为这荆南隐主,亦是一无官无职之人,当不得子瑜这江东重臣夸赞……”

    诸葛瑾闻言,苦笑一声,对庞山民道:“瑾受仲谋将军所托,欲问山民,此来江东,先去子义将军府上,又去拜会伯符遗孤,皆所为何事?”

    “怎么?仲谋将军对庞某此番行事不满?”庞山民闻言皱眉,对诸葛瑾道:“去见子义,乃是夏口战时,庞某仰慕子义威风,而孙绍之事,仲谋将军亦应知道才是,此事庞某先前已知会子敬,莫非子敬未将实情,报知仲谋?”

    “仲谋将军知山民如此行事,乃是为了江东日后着想,只是山民这几日拜见之人,皆我江东紧要人物,仲谋将军心中紧张,也并不奇怪。”诸葛瑾闻言叹道:“如今山民已为仲谋将军妹婿,仲谋将军本不该相疑,只因山民非我江东臣属,瑾以为,此事山民当持重一些,便是不欲在我江东为官,亦不要总惹仲谋将军不快……”

    “这便惹仲谋不快了?”庞山民闻言,不禁皱眉,对诸葛瑾道:“子瑜,你家主公这气量,未免太狭了些吧。”

    诸葛瑾闻言默然,许久之后,对庞山民道:“此只是瑾之猜测,非是仲谋将军量小气狭。”

    庞山民冷哼一声,对诸葛瑾道:“子瑜此来,只为此事?”

    “非也,仲谋将军欲使瑾再说山民,转投江东,只是今日见之,瑾自知无力说服,所以也就没有再提。”诸葛瑾说罢,轻叹一声道:“某本以为,刘表非立世之主,所以于书院学成,便来了这江东,却不想书院众位同窗,如今皆为荆襄官吏,这世间造化,当真弄人啊!”

    “若子瑜在这江东不顺心了,荆南自有高官厚禄,凭子瑜任选。”庞山民闻言笑道:“届时诸葛一家,齐聚荆南,对子瑜而言,也是乐事!”

    “先前瑾还欲劝山民,怎么如今却成了山民劝瑾了!”诸葛瑾闻言,摆了摆手道:“忠臣不事二主,且仲谋将军待瑾不薄,瑾安可弃之?此事山民还是勿要再提的好。”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对诸葛瑾道:“既然瑾兄已做出选择,庞某亦不会多说,只是这江东朝堂,以庞某观之,并不安定,子瑜如今,当韬光养晦才是。”

    诸葛瑾闻言轻声叹道:“山民慧眼如炬,如今江东柱石之臣,与仲谋将军二人,皆心有芥蒂,若战时,二人虽可一心御敌,可如今安定之际,二人这关系如同坚冰一般,非我江东之福啊。”

    “好在有鲁子敬从中调和。”庞山民闻言亦道:“不过此是江东家事,庞某不愿牵扯,子瑜此来,庞某欣喜,还请子瑜稍待,于此饮宴一番,如何?”

 NO。185 欲求陆逊,陆绩作梗

    庞山民出言相邀,诸葛瑾欣然从命,酒过半酣,庞山民对诸葛瑾道:“既然今仲谋心忧庞某四下拜访江东之人,那庞某就事先与子瑜打个招呼,翌日庞某还将拜会陆府家人,好教子瑜知道,庞某此来,心怀坦荡。”

    “陆府?”诸葛瑾闻言一愣,对庞山民道:“山民是说那昔日庐江太守陆康府上?”

    “正是。”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子瑜知庞某如今身为商贾,于江东多有往来,家中下仆曾言,陆大人府上,有一少年俊杰,聪慧异常,庞某见水镜先生如今还未得高徒,所以欲去陆府,说那少年,与我同往荆襄。”

    “山民所寻之人,可是那陆绩,陆公纪?此人以为我江东官员,若与山民,同去荆南,怕是仲谋那里,不好说话。”诸葛瑾闻言皱眉。

    “非是陆绩,而是其亲族兄弟,陆逊,陆伯言。”庞山民闻言笑道:“此人如今声名不显,仲谋那边,亦说不得我,再者,庞某只欲为老师求个弟子,子瑜不会连这点方便,都不予庞某吧。”

    诸葛瑾闻言苦笑,对庞山民道:“若是手机之辈,山民便去求贤,瑾亦不会多说,只是山民切记,勿要再生事端,以某观之,山民此番来我江东,肆无忌惮,已遭朝堂之上多人所忌……”

    庞山民闻言,点头笑道:“只再从你江东,寻一师弟,庞某便老老实实,于尚香府中,等老夫人传唤,不知子瑜,以为如何?”

    诸葛瑾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但愿山民说到做到。”

    离了孙尚香府,诸葛瑾便去回报孙权,这庞山民欲再去那已故庐江太守,陆康府上一行,孙权闻言,得知那庞山民亲寻陆逊,心中不解,对诸葛瑾道:“陆逊何人?竟可引我那妹婿亲身拜访?此人莫非我江东大贤不成?”

    “瑾亦不知,若主公对那陆逊心中好奇,何不招公纪前来详询?”

    诸葛瑾说罢,孙权忙命人去寻陆绩,不多时,陆绩便于堂上,与孙权见礼,当孙权提及陆逊之时,陆绩神情微变,对孙权道:“主公亦知绩之族弟?”

    孙权闻言,摇了摇头,那诸葛瑾却道:“公纪以为,你这族弟,才华如何?”

    “非是至亲,并不相熟。”陆绩说罢,对诸葛瑾道:“只是不知子瑜先生,为何会有此问?”

    “主公妹婿庞山民翌日欲去你陆府拜访,亲求此人,同去荆南,且欲将陆逊引荐于水镜先生面前,收为弟子。”诸葛瑾直言相告,那陆绩却是神情大变道:“先生是说,山民公子欲使我家中陆逊,为水镜先生高徒?”

    诸葛瑾闻言,点了点头,那陆绩却冷哼一声,道:“不想伯言这庶子,却如此好命。”

    诸葛瑾知陆绩心中因未被庞山民看上,心中吃味,且水镜先生这金字招牌,足以使天下士子,趋之若鹜,想到此处,诸葛瑾灵机一动,对陆绩道:“瑾知公纪对主公心中赤诚,既然那庞山民欲于你陆家求贤,公纪何不于其面前,展示才华,令庞山民改变主意,届时于水镜先生处得其所学,再归返江东,从仕主公?”

    孙权闻言,面上大喜,对陆绩道:“公纪若能学成归来,权自当高官厚禄,凭公纪任选。”

    陆绩闻言大喜,躬身拜道:“翌日与大庞公子相见,绩定一展所学,令其倾心,待学成归来之后,再报主公知遇之恩。”

    陆绩说罢,躬身一拜,便离了大堂之中,孙权与诸葛瑾二人相视一眼,尽皆大笑。

    “若可使陆绩师从水镜先生,学得一身本领,待其归来,我江东无忧矣。”孙权说罢,那诸葛瑾亦点头道:“昔日三位老师帮衬刘表,虽未尽全力,荆襄亦有十数年安稳,如今公纪年幼,若其学成,主公可用其为肱骨之臣。”

    “亦可使公纪为公瑾分忧……”孙权说罢,那诸葛瑾虽口中称是,心中却不禁暗叹,这江东臣主失和,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周郎并未有谋逆之念,而仲谋对其忌惮如斯,如此态势对江东而言,绝非益事。

    翌日一早,庞山民便备好礼物,驱车赶往陆府拜见,于府前停下车驾,庞山民便见其中门大开,一年轻士子纵容走来,躬身一拜道:“吴郡陆绩,见过山民公子。”

    “公纪大名,早有耳闻。”庞山民见主人家郑重其事,亦不好失礼,对陆绩笑道:“想必公纪已从子瑜处听得消息,庞某此来,所为何事了吧?”

    陆绩点了点头,引庞山民进了厅堂,对庞山民道:“公子此来,乃为水镜先生择徒。”

    “那还请公纪将伯言引荐于庞某。”庞山民说罢,那陆绩神情,微微不悦,对庞山民道:“先生此言,厚此薄彼,且伯言乃我家中庶子,并无待客之权。”

    庞山民闻言皱眉,对陆绩道:“可是公纪当知,庞某此来,只为寻你族弟陆逊。”

    “为何是那陆逊?公纪虽学问浅薄,却胜那庶子多矣,若山民公子代师择徒,非才高者不能任之!”陆绩说罢,对庞山民道:“山民先生可教考陆某,若陆某入不得先生法眼,再去请那陆逊不迟!”

    庞山民闻言,心中不耐,道:“公纪之才,江东皆知,且公纪如今已于这朝堂之上,从事仲谋,若公纪前去求学,荒废政事,终是不妥。”

    “仲谋将军亦愿我与公子同去荆南。”陆绩毫不气馁道:“且江东多高才,少了区区陆某,无甚影响。”

    庞山民闻言,收起面上笑容,对陆绩道:“公纪当知,庞某这性子,向来说一不二,庞某要寻之人,只是你家陆逊,至于公纪学问如何,与庞某何干?”

    “若山民先生执意如此,那也怪不得绩不予公子方便了!”陆绩闻言恼怒道:“陆某虽年少,却因家父早丧,如今为这陆家家主,若陆某不允伯言离家,便是先生,亦左右不得陆某决定!”

 NO。186 陆绩吐血,陆逊登堂

    陆绩亦是少年,年纪轻轻,却因父早丧,继承家业,所以如今不知轻重了些,庞山民心中却也理解其行事骄狂,只是庞山民心里有些后悔清晨出门之际,未允尚香同行,若尚香在此,以她雌虎威风,倒也可少了这番纠葛。

    想到此处,庞山民叹道:“既如此,公纪可请伯言同至,待庞某教考二位,不知公纪以为如何?”

    “先生可先考陆某,如今绩已知先生,心向伯言,忧心先生不公,若绩无法作答先生,再令伯言至此,才算公道。”陆绩说罢,庞山民点了点头,心思一转,便对陆绩道:“此番庞某来江东前,于长沙水寨,江东凌统将军刺杀我水师都督甘兴霸一事,不知公纪可知?”

    “此事绩已知之。”陆绩闻言,点了点头。

    凌统刺杀甘宁一事,之前已被黄盖于朝上说漏,江东朝臣,皆知此事,那孙权如今已经去了凌统官职,令其于家中反思,以安庞山民心。

    “那庞某想听听公纪是如何评价那凌将军的?”

    庞山民说罢,陆绩愕然,陆绩之前不曾想过庞山民会以此事为题,片刻回过神来,对庞山民道:“凌公绩,悖逆之臣也。”

    见庞山民不置可否,陆绩笑道:“公子欲往江东,与我主联姻之事,关乎两家日后安定,凌统却以一己之私,刺杀甘都督,坏我主大事,其人行事莽撞,理当治罪,只是我主仁慈,宽其罪行,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