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狐 >

第157部分

官狐-第157部分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彰显所谓的政绩。当然,新官上任,谁都希望能够创一点政绩好让自己脸上光彩一些。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沉重教训的。我看,还是不要再劳命伤财,玩那些虚的了!我的话可能尖锐了一点,希望相关领导多包涵。”

两大实力派都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张千里也立即加入了反对者的行列。但是他对工业素无研究,只好随声附和道:“两位领导说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没必要再修新的了。”

罗源也说:“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盲目扩张会把好事变成坏事。既然现有的工业园还能够承受新招来的厂家,那就不必要再修了。”

周继民内心里对修建新的工业园是支持的,但是他一向都是与贾嘉华和白松华站在一边的,所以他说:“这个事情,我觉得修有修的道理,不修也有不修的道理。我看大家也不要急于做结论,多思考思考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贾嘉华向他投来不满的目光。白松华说:“周副书记,别骑在墙上啊!立场要摆明嘛!”

白松华如此咄咄逼人,让周继民颇为反感,但是他仍然不敢发作,强忍着一肚子不高兴,说:“还没有考虑成熟,再思考思考吧!”

第307章  互有进退

贾嘉华和白松华来势汹汹,有点出乎钟越和张明的预料。他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好建议都会招来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对。这并没有直接伤及到他们的利益啊?他们为何会这样呢?

张明看出来了,他们反对这个建议,并不是觉得这个建议不好。他们反对的不是建议,而是提建议的人。一旦他们准备反对你这个人了,你提的就算是金点子他们也会反对。

认人不认理,只讲输赢,不讲是非,这就是派性在起作用。

恒阳常委会的派别目前已经是很清楚的了。刚才发言的几个人就是一派。

贾嘉华看到几个主要的支持者已经表态支持自己了,想扩大一下战果,就盯着一向持中立态度的谢伟才:“谢部长,说说你的意见吧?”如果把这个一争取到,他们就是多数派了。周继民虽然说话含糊,但贾嘉华相信他最终是会站在他这一边的。

谢伟才一向不参与这样的斗争,他说:“这个我是外行,我想如果冒然表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看,还是再听听其他同志的意见吧!”

老滑头!想看看风向再表态。

剩下的几个都是支持钟越和张明的。他们感觉到今天的火药味很浓,对方的攻势很猛。必须要给予反击。但是他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希望有一个人来带个头。

宣传部长马小军决定带这个头,他说:“我的态度很明显,我坚决支持重建一个工业园。现在的工业园的情况大家应该是清楚的,虽然规模不算小,但是位置不好。主要是他不是在靠近省城的这一方,周围的住户比较密集,还有,里面入住的企业品质不大好,其中还有一个是污染大,噪音大的企业,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我想,那些新找来的企业不会看上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不重新建一个,很可能留不住这些企业。特别是像法国的司佩克这样的外资企业,他们对环境的要求可能要更高。如果不把梧桐树栽好,飞来的金凤凰可能还要飞走的。”

张明赞赏地看了看马小军,果然是个急先锋。

见马小军带了头,刘信也开始声援:“我也支持重建。我觉得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难道我们恒阳就永远只是目前这样一个小格局吗?我想不会。大家也看到了,张明同志担任县长以来,时间不长,我们县就引进了这么多的项目,给死气沉沉的恒阳经济注入了很强的活力,谁都可以看出,恒阳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只要我们把目前已经引进的项目把他留住,办好,就一定能让恒阳经济进入快速起步的通道,就一定能够招来更多更好的企业,促进恒阳经济的快速腾飞。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刀阔斧地前进,步子可以迈大一些。这不是冒进,这叫开拓进取。”

万家乐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年纪比马小军和刘信要大,锐气自然不能和他们相比。他虽然早已投向了张明这边,但是他还不想和贾嘉华和白松华公开决裂。他是知道他们的厉害的。

但是,这个时候又不能保持沉默,因为大家都看着他。

反复权衡之后,他觉得还是把话说含混一点好一些,支持张明,但是又不得罪白松华。他说:“我的意见是,大家不要急,这不是一个急促间能决定的事。我觉得还是要广泛争取意见,不妨召开一个县委会,或者干脆直接征询那些企业家的意见,让他们来做主。这样也许更好一点。”

万家乐的话,好像没有直接表态,但是意思已经在其中了。征求企业家的意见?那不是明摆着的吗?企业家们当然是喜欢新地方,喜欢大园区。

钟越看了看目前的局势,如果表决的话,输赢恐怕就决定于谢伟才的那一票。谢伟才投谁不投谁,的确还是一个未知数。冒然表决,如果没通过,就糟糕了。当然,谢伟才也有可能弃权。这样打个平手,也不太光彩。

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啊!钟越拿不定主意,她要听张明的。如果张明执意要表决,那她也只能一搏了。她说:“张县长,刚才大家已经都发过言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你觉得该怎么办?”

张明笑道:“我觉得虽然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但是每个同志的话都有道理。最起码,我们每个同志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我们都是为了恒阳好。大家说是吧?”

谢伟才、周继民、万家乐等三个人连忙点头称是。刚才他们的态度有点含混,所以很喜欢听这种求同的说法。按张明的这种说法,气氛就平和多了。

贾嘉华说:“这个是自然的。”

白松华说:“谁还希望恒阳坏不成?”

张明说:“但是究竟是修,还是不修,我们一时还不能有个明显的答案,谁对谁错,要等到以后才能检验。大家说,是不是?”

这又是一句大家不能反驳的话。真理要靠实践检验,这是被实践检验过了的真理。谁能反对?

大家都不明白张明要说什么。连钟越都有点糊涂了。

张明不紧不慢地说:“但是,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不能拖的,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怎么办呢?我想,既然在我们这个层次不能作出决断,我们何不去请示上级?上级说怎样,我们就怎样?我们听组织的,应该没错的。错了也有人为我们顶着嘛?”

这下大家没话说了。听上级的,当然没错。

贾嘉华和白松华都知道,如果请示上级,那张明的意见肯定是可以通过的,一般情况下上级是不干预地方的经济活动的。这个张明还真狡猾。他没有选择直接和自己斗争,也算是明智。

白松华问贾嘉华:“贾主任,你觉得这种小事有必要向上级请示吗?”

贾嘉华感觉到今天把张明逼得使出了向上级请示这一招,已经达到目地了。自己的力量已经显示出来了,你们如果敢不尊重我们,我可以让你们每干一件事都困难重重,让你们寸步难行。今天只是给你个颜色看看。

再说,这个要不要建新的工业园的问题,他自己反对起来也觉得心虚。万一矛盾搞激化了,传出去大家会认为自己无知,传到上级那里去了,也有可能认为自己在搞胡搅蛮缠,对自己不利。

他说:“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也还没有考虑成熟。正如张明同志所说,支持也好,反对也好,都是为了恒阳好。究竟怎样做才好,我觉得我们下去再思考一下,我个人打算到工业园去看看情况,我建议大家也去看看。明天再做决定。耽误一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明天我们再来开一次会。如果到时,反对的人还是比较多,就去请示上级。如果意见趋于一致了,就不必了。钟书记,张县长,这样可不可以?”

钟越听出他退让的意思来了。这个结果来之不易,当然应当珍惜。她说:“贾主任这个意见好。我们尽量不要去惊动领导为好。我们是个强有力的班子,应该有能力处理好这样的问题的。那就散会吧!我们明天再议。”

散会后,等大家都走了,钟越说:“还是你的鬼点子多!想到了请上级做主这个办法。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可是我们习惯了自己当家作主,尽然完全忘记了这个办法。”

张明说:“动不动请上级做主,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尤其是像这钟不算太大的经济活动,你把他往上级那里一请示,就是暴露了班子的矛盾,就是显示出班长的掌控能力有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出此下策。但是,今天,不这样不行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妥协。只能在上级面前丢这个人了。这叫背水一战。”

钟越说:“贾嘉华他们其实也不请愿我们把这个个问题上交。因为他们明显地没有道理。所以我估计明天他会改变主意。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

张明说:“我觉得我们赢得很勉强。他们只是稍微发了一点力,我们就要费老大的劲,就要使出浑身解数。这说明他们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我一点都不高兴。我觉得我们没有赢,要说赢,都是他们让的。”

第308章  心病

钟越说:“这就不错了!你不知道你没来以前,情况更糟糕。当时,万家乐也是看他们颜色行事的,马小军和刘信势单力薄,也常常随声附和,没有办法,我只能仰人鼻息,忍气吞声,收藏起自己的个性。你来之后,居然这么快就收拾起了半壁河山。连我也被你征服了。”

她看到张明又笑了起来,说:“不准往歪处想。”一边暗自责怪自己,怎么老说这种有暧昧意味的话呢?不过,这句话还真是一句实话,自己的确是被张明征服了,工作上服了,心儿也服了他,唯一保住了的是自己的身子还没有沦陷。就连身子也不是绝对的守住了,抱也被他抱过了,在一个床上也睡过了,只剩下最后的防线了。这道防线其实也很脆弱,一旦自己放弃硬撑着,一旦张明展开强攻,自己马上就会丢盔弃甲。

张明忍住笑,说:“我没有笑,你接着说。”

钟越说:“现在的局面是,我们已经能够和他们对垒了。只要再争取两个人,就可以形成多数了。”

张明说:“这不是什么难事。等我把眼前的几桩大事办好了,我再来摆平这件事。我们还是听毛主席的话,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打击极个别。相信可以取得胜利。现在我们继续韬光隐晦,前几天露了一点锋芒,他们就感到了痛,就开始了反攻。进一步让我感觉到进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今天的结果,可以说,我们双方都妥协了。我们都很理性地回避了赤裸裸的对决,但是又都亮出了自己的剑。”

钟越说:“看看明天他们的做法,会不会和我们预计的相同。”

张明说:“我想会。”

当他们两人在商议的时候,贾嘉华和白松华也在一起商议。

白松华说:“依老子的脾气,和他们撕破脸得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贾兄,你何必要退让?”

贾嘉华说:“松华,不是我退让。我寻思着把这个事情交到上面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主要在这个事情上我们的道理不充足。我想,打压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就行了。在他们把我们逼急之前,我们也不把他们逼急。你说呢?”

白松华说:“也有道理。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我听你的。老贾,不管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我都支持你。谁叫我们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呢?”

贾嘉华说:“不过,我们的退让也是有条件的。化肥厂的项目和工业园项目,我们必须从中分一杯羹。”

白松华说:“这倒是很实惠的。就这么办吧!化肥厂的地产项目你儿子可以插手建材供应,工业园那边就交给我弟弟松涛。”

贾嘉华:“就这么办。我们分头说。好不好?”

白松华说:“行。明天开会前我们先给他们通通气,看他们的态度。”

贾嘉华回到家里,在书房里静坐良久,忽然哭了起来。老伴何双华听到后,走了进来,安慰他道:“怎么啦?今天又是谁惹你不高兴了?”

贾嘉华用手抹了一把脸,说:“谁惹我不高兴?还不是你那不成器的儿子!要不是为了他,我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吗?白松华什么东西?我即使不和他斗争,也不会和他同流合污啊!但是你看现在,我居然和他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不得不和他一个鼻孔出气。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想我贾嘉华原来也是一个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好干部,但是活着活着活到了自己的反面。”

何双华也抽泣了起来,她说:“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劫数啊!儿女就是我们的债主,他来我们家的目的就是向我们讨债啊!我们是前世里欠他的。”

贾嘉华暴怒起来,说:“每次说到这事你总是要说这一套。知道这是什么?这叫迷信。老子不信这唯心主义的一套。你这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分明就是你溺爱导致的恶果。”

何双华哭得更伤心了,她抽噎着说:“都说慈母多败儿,果然如此。我承认我没有教好涛儿,但是也不能把全责任推到我头上啊!你难道就没有问题吗?你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吗?你总是说自己忙,看你都忙出了什么?工作没搞上去,自己的儿子却成了一个败家子。这就是你革命一辈子的下场。”

贾嘉华恼羞成怒,啪的一声,打了何双华一耳光,说:“不允许你侮辱我的过去!过去,我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这一点我问心无愧。都是你和你那不争气的儿子害的,我有时候都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我生的?怎么一点都不随我呢?”

何双华大哭起来。

贾嘉华骂道:“鬼嚎什么?你给老子住嘴。”何双华还是怕他的,立即停止了哭泣。

这时,儿子贾润涛回来了,在外面敲门。何双华连忙止住哭泣,用衣袖擦干眼泪,出去开门。

贾润涛是贾嘉华的独生儿子,今年三十一岁,结婚后又离婚了,目前是单身一人。他在公安局担任科长,但是却从不上班,专门利用老爷子的关系做生意。

这个贾润涛,在二十岁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