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狐 >

第43部分

官狐-第43部分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主意!”副县长和财政局长继续走着迎合路线。他们当官的诀窍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迎合领导。领导的决策如果是对的,他们有襄助之功,如果是错的,要负责任的也不是他们。

张明和常县长顶撞之后,内心里也很不安。在官场混了这几年,他深知领导们的习气。你一天到晚地巴结他们,他也不见得待见你,更不要说去得罪他了。

也许有人会幻想有胸怀宽广能容人的领导,但这样的领导在现实中难得一见。能容人的不是领导,是菩萨。

得罪领导的后果是什么?是打压,是挨整,是晋升道路的被封杀。日子可就不好熬了。

白云打来电话:“张明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意气用事?以前你不是很圆滑的吗?”

张明苦笑着说:“不是我不圆滑,是他实在太气人了!我是忍无可忍啊!“

白云说:“张明,不是姐姐要说你啊,他可是我们县仅次于马书记的实权派啊!说句庸俗的话,他应该是我们讨好的对象,你倒好,还顶撞他!真是不想进步了!“

张明说:“现在还谈什么进步啊!只要不退步就谢天谢地了!不过,说心里话,我这次还真不打算向他妥协!我就不信他能把我怎么样?大不了贬官!贬官算什么?贬官是好事!古往今来,一些名篇佳句不都是文学家们在贬官后写出来的吗?〈〈岳阳楼记〉〉呀!〈〈醉翁亭记〉〉呀!搞不好我也会弄出一篇什么记来流芳百世呢!“

白云被他逗笑了:“你别臭美了!不管怎样,你都要小心应对!别因为一时冲动,把自己奋斗多年的成果给毁了!”

不知是谁又把这事通知了柳全。柳全特意来教育局来看他。

柳全问清楚情况后,安慰他说:“张明,不要有思想负担。我帮去带带和,你也向常县长陪陪礼!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张明说:“柳总,非常感谢你的关心!我知道您为了我好,但是我现在思想还转不过弯来,过段时间再说吧!到时候如果在政界混不下去了,我就投奔你去!”

柳全不便勉强,他也很欣赏张明的这股倔气。但是他还是给常县长打了电话,请常县长大人大量,原谅张明。

柳全是全国人大代表,常县长也不敢驳他的面子,就敷衍道:“柳总,您都打招呼了,我还会生他的气吗?他毕竟还年轻嘛!再说,我也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可没打算原谅张明。

第九十章  消化政策

早晨九点;中江教育局里一片可怕的静默。

走廊里虽然偶尔有人走动,但都尽量做到轻手轻脚,尤其是局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工作人员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为什么呢?因为老板今天不高兴。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称自己单位的一把手为老板了。既然认他为老板,就必须看他的脸色行事。正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刚才,张明大发了雷霆,拍了桌子,骂了娘。这是他到教育局来后的头一遭。一个不轻易发脾气的人,一旦发了脾气,就会格外有震撼力。

县政府不顾教育局的反对,强行地通过了关于要求全县教师集资修建中江广场以及新转正民办教师缴纳一万员转正费的决议。

政府那边的口气十分强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不仅如此,措施也十分霸道:集资费直接由财政局在拨放教师工资的时候扣除!民办教师如果不缴纳转正费用,人事局就不给办理相关手续。指标过期作废。

张明知道,这是常县长的一石二鸟之计,既解决了他自己的财政危机,又为张明制造了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这个政令一旦公布执行,一定会在老师中引发一场地震。老师们不明底细,一定会大骂教育局,大骂张明。

张明之所以要大发雷霆,一方面是真的生气,真的义愤填膺,另一方面也向教育局的同志表明,自己对这项政策是十分不满的。

当一项不利于自己部门的政策要宣布与执行时,处在夹缝中的部门领导如果不善做处理,就会两头受气。

张明猜测教育局的职员和老师们知道这项政策时会对他有这样几种想法:

一:局长张明为了讨好上级,有意牺牲老师们的利益来向上级献殷勤,为将来自己加官晋级铺路!

二:局长张明无视教师利益,没有为教师据理力争,没有注重维护教师利益,是一个对教师没有感情的家伙。

三:局长张明软弱无能,不能保护教师的权益。

这三种想法将会同时存在。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轻则使他失去教师的信任,重则使他蒙受骂名。

为了先在教育局机关消除一下这种影响,他故意发了这通脾气。

脾气发过之后,他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如何既把这项政策执行下去,又不让老师将怨气出在自己身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他想,在执行这项政策前,必须先向老师们吹吹风,让老师们有个心理准备。到时候真执行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就不会过激了。

张明果断地成立了五个小组,由几位副局长牵头,以检查校园危房为名,到各个学校去进行吹风。

张明说:“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地消化这项政策。也是为了在执行政策前搞一下投石问路。吹风的要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首先告诉大家这是政府行为,不是教育局的决定。然后,将政府要集资的数目先抬高一倍,再然后说教育局正在和政府谈判,要求减少款项。”

大家都心领神会。都佩服张明这步棋走得好!好处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告诉大家教育局只是一个执行者,这样教育局的责任就撇清了。要怪就怪政府去吧!。

二是告诉大家教育局的领导正为此和政府谈判,表明教育局是能够为民请命的。

三是先把数目说高,到后来执行时却减下来了一半。老师们会在心理上有一种轻松感,会有一种犯人减刑了的喜悦。老师们还会因此感谢教育局。这样有利于政策的推行。

张明特别强调,吹风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在正式的会议上讲。最好是以一种小道消息的形式进行流传。

王生礼对这个安排不大理解,他说:“张局长,我觉得在会议上讲效果要好一些,为什么要通过传播小道消息的形式呢?”

张明笑而不答。

童副局长说:“王局长,平时那么精明,今天怎么犯糊涂了。我们给大家讲的信息,与上面的精神出入很大,再加上我们是在把责任往上级身上推,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这样的话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宣讲?上面知道了是要追究我们的责任的!”

王生礼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说:“不好意思!瞧我这脑袋,真够笨的!”

黄义忠补充道:“你可别小看小道消息啊!有时候,它比正规的会议精神传播的速度要更快,传播的面要更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人是最喜爱打听小道消息同时又最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

大家就分头下去吹风去了。

张明叫林彤把这一批转正教师的名单拿过来给他看。不一会,林彤就拿着一份文件进来了。

她走到张明跟前,回头看了看门外,估计半分钟内不会有人进来,就闪电般的吻了一下张明。

然后又闪电般的和张明拉开了一点距离。

这意料之外的一吻,让张明感觉到格外刺激,格外甜美!男人在工作压力增大的时候特别需要女人的抚慰的。这一吻,犹如春风一样吹走了他心头的愁云。

张明看着正含羞带笑地站在他面前的林彤,小声地问:“想我吗?彤彤!”

这是林彤第一次听张明喊他“彤彤”,心里美滋滋的。她含情脉脉地点了点头。

要不是在办公室,张明真想把她揽入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一边和她温存,一边看看文件。那该是多么惬意啊!

他想起这段时间和林彤几次都是在差点修成正果的时候被一些意外的事情搅散了,心里感觉到格外地惋惜。

这时,林彤将文件递了过来,张明乘机握了握她的小手。虽然是短暂的肌肤相亲,却在两人心中都激起了快乐地浪花。

办公室里的这种见缝插针的亲昵行为给人的快乐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这个环境里即使交换一下眼神也需要瞅机会,很难得的。

张明一边看文件一边问:“罗春芳上了吗?”

林彤说:“上了!在第二页的最后一排!”

张明翻到第二页,果然看到了罗春芳的名字。他叹口气说:“好事多磨啊!”

林彤听他说到好事多磨。也禁不住想起了几次和张明亲热都功亏一篑的情形。听他说起罗春芳,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在蔬菜大棚里看到的那副很黄很刺激的画面。她懊恼地想:“要不是这个罗春芳,那天在塑料棚里上演激情戏的肯定是张明和自己了。也不知真有那事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像罗春芳那样叫得那么放肆欢畅。

她说:“这个罗春方,挺讨人闲的。你那么关心她干嘛?不会是看上她了吧?”

张明没想到她会吃罗春芳的醋,就说:“说哪里去了?我是想将好事做到底!这次转正教师要交一万元,也不知她交不交得上啊!”

林彤连忙说:“开玩笑的!我哪会那么小心眼!她家那么困难,估计交不上。县政府真是不通人情!收刮民财不择手段,连民办老师都不放过!”

张明说:“我也是回天乏力啊!总觉得有必要帮帮这些民办教师,尤其是像罗春芳这样的特困民办教师!”

林彤说:“你这么有心,那我给她捐点钱怎么样?五千块,少不少?”林彤的父亲是个小老板,家里经济条件很好。

张明说:“林彤,你的心真好!”

林彤说:“不是我的心好,我帮的不是她,是你!你少超一点心,就会多一点时间想我!”

这是她的真心话!一个女人只要真正地爱上了一个女人,她会毫不吝啬地为他奉献。

张明有点感动,说:“彤彤,你的心我明白!我会好好珍惜!不过,现在暂时还不要你出钱,我先想想办法。如果我想不出办法来了,再让你帮忙,好不好?”

这时,宋小莲进来找张明签字。

林彤就说:“那好,张局长,您先忙吧!”然后出去了。

宋小莲意味深长地看着张明,酸溜溜地说:“现在是小姑娘的天下了,我们这些半老徐娘只能靠边站了!”自从被迫和张明断了关系之后,她很失落。人好像比以前憔悴了一些。

张明不想和她多纠缠,也不和她辩解,快速地签了字。宋小莲见张明神色冷淡,知道他不想理自己,就怏怏地走了。

第九十一章  安民有术

吹风小组回来后,向张明反馈了情况。

老师们是一片骂声,不过大多数是在骂县政府,骂县长常新宇。很多人嚷嚷着要上告,要上访。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寄希望于教育局的领导能够劝县政府收回成命,如果不能收回,能将数额减少也行啊!

几个副局长反映的情况与局信访科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已经有许多老师打电话来问情况了。诉苦的有之,请愿的有之。

这正是张明想要的效果。常新宇啊常新宇,你自己造的孽,就让你承受骂名吧!

童副局长说:“幸亏我们做了些手脚,不然,我们教育局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不说你这一把手,我们几个班子成员也不好意思出门啊!民愤是最厉害的一种东西!”

谢启大建议道:“张局长,我突然来了一个灵感,我们可不可以借助民意,让老师们来个游行什么的活动,逼一逼政府,政府说不定就收回成命了。”

张明对于下级的意见向来持审慎的态度。特别是这种剑走偏锋的建议尤其要慎重考虑。

考虑什么?首先要考虑建议人的动机。他是为你好,好是想给药你吃?

把这弄清楚之后,再考虑建议本身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在张明的心目中,谢启大应该是个老实人,不会有暗害自己的心机。所以,张明对这个幼稚的建议并没有进行批评。只是笑了笑,不予评价。

这个建议的幼稚性是很明显的。发动群众与政府做对,这是什么性质?这是一根高压线,谁都不能触碰。退一步讲,就算不是你发动的,你所在的部门出现了大型的群体性事件,主管领导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玩忽职守或者无能的表现。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目前,自己已经成了县长大人的眼中钉,他出这道难题本身就是想为难自己,天天都在等着自己犯错误。常县长看起来是一个武夫,但出手也暗合了兵法。你把他布置的事办好了,对他有利;你办不好,也对他有利。因为这样他就有了处置你的借口。

当年周喻为了杀死诸葛亮,就是给诸葛亮出了个十天造十万支箭的难题。完不成任务,就要将诸葛亮军法从事。

幸亏诸葛亮来了个草船借箭,不但没有被周喻害死,反而为自己扬了名,将周喻气了个半死。

所以,在这个时候,张明的明智选择不是抗命,也不是煽动抗议,而是将事情办好。

谢启大见张明不做声,知道自己这个主意不对领导的胃口,就干笑了两声说:“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成熟,不成熟啊!”

张明为了不让他难堪,就说:“畅所欲言嘛!说的不好没有关系。现在是非常时期,正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的时候。各位工作经验丰富,不妨多提提建议,我们集体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把这件事平和稳妥的办好,争取不出任何问题。我们之前做的一些手脚,不是想和上级唱反调,而是一种技巧和策略。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其实张明早就有了一套方案,但当领导的不能搞一言堂。那么如何在面子上装的民主,而又能将自己的意见贯彻下去,就必须要在征求意见时进行巧妙的引导。这和老师教学一样,所有的答案早就设好了,为了让学生答出那个已预设好的答案,就要你巧妙地设问,引导他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

黄义忠说:“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是正式发布消息,将教师的集资款和转正费用明确下来,这个数字比我们先前传言的要少一半,我想这样可以迅速地安定一下民心。否则,时间长了,会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