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狐 >

第79部分

官狐-第79部分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走后,袁缘也过来羞他:“有贼心!没贼胆!临门一脚时怎么腿软了!男子汉的气魄到哪里去了?”

张明说:“我不是没贼胆,主要是没起贼心。要不然,你已是我的囊中之物了,还能逃出我的魔爪?”

袁缘说:“还没贼心呢!我都看到了!还朗诵诗歌呢!”

张明知道她是故意装睡了,看来自己当时的“丑态”已被她一览无余。不过,看她的神色,不但没有责怪之意,反而比以往更添了一份柔情爱意。他一把拉过她,抱在坏里,说:“说实在的,我好后悔!不应该错过这个好机会的!你真美!”

袁缘羞涩地说:“是你的总是你的。先留着吧!等我哪天心理上准备好了,我就给你!”

“那今天就让我亲个够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对接班人要做好安排

马一鸣在羊角镇的总结大会上发出了精简人员和撤掉管理区的号召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中江进行一个大的人事改革和人事调整。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受到了张明的激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刚刚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在省里的后台出了问题,被双规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晴空霹雳。因为这意味着他的上升之路被堵塞了。

老领导在垮台之前曾许诺给他安排一个理想的位置,所以一再叮嘱他稳扎稳打,保证在最后的一年里不要出差错。没想到,老领导竟然也出了差错!这位号称官场不倒翁的领导终于晚节不保,倒在了临退休的前两年。

在马一鸣的印象中,老领导一直是个清正廉洁的人,但是没料到他会在最后的几年里开始疯狂敛财。他也许以为干部到了他这个级别就没有人查了吧!

中央反腐畅廉的决心看来是越来越坚决了。这一点从省部级干部的纷纷落马可以看出。不过,也有人在传,老领导的落马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问题,还与得罪了某位更大的人物有关。

后台一垮,升官的希望自然就很渺茫了。说不定还要受到连累。官场上的人是最势利的,见到自己的靠山垮了,有些人可能就要开始反自己或踩自己了。这是必然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官场。

他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一下自己面临的现实,现实是,自己虽然没靠山了,但自己并没有什么“案底”。可以说,基本上是正直清廉的,经得起检查。现实是,谨慎小心也好,大胆行事也好,自己都不会有一个理想的安排了。在中江已经担任了两届书记了,调走是必然的,但是去向难以预料。

与其庸庸碌碌的走,不如闹出一点大动静,让上上下下都对自己产生一个深刻的印象。也许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了搞好这次人事改革,他决定把张明调到县里来,协助抓好这项工作。

张明本来就是副县级的干部了,并且已经在下面锻炼了两年,提上来担任副县长或县长助理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亲自到地区去了一趟,汇报自己的人事改革方案。

扬专员已经退下来到政协去了,现任的专员叫成正和,他也正有实施人事改革的意图,本打算把这批县委书记换了后再实施,因为他觉得一个快要卸任的书记是不会动真格地搞改革的,只有新上任的官才会烧起这样的火。

马一鸣主动提出要实施改革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成正和也知道马一鸣是省里那位刚垮掉的领导的人,按照一般的逻辑,靠山倒了,马一鸣应该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很低调很内敛,应该更加温良恭俭让,应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是这位马书记却反其道而行之,有点不按牌理出牌的味道。

成正和不知他的意图,就诚恳地说:“马书记,人事制度改革我亦早欲为之,但是深知这项工作的敏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一直蓄势未发。马书记,说实在的,我不大明白你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还要趟这个深水?当此之时,平稳过渡是上上之策啊!”

马一鸣知道这位成专员这样说并无恶意,纯粹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他感激地说:“成专员,谢谢你能这样推心置腹地和我这个下级说话。这是对我的莫大的关心。不瞒您说,我一直以来也是这个保守的想法。之所以改变了注意,有两个原因,一是意识到自己真正能在政坛上作为主官的时间已经不太多了,将来一旦组织上安排我在二线岗位上工作,我就是想干点什么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所以我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很想在离任前干一件自己一直想干,但是一直没干的事。说起来惭愧啊,以前我做事时总是从是否有利于升官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有风险的事尽量不去做。现在,我放下了思想负担后,倒无所畏惧了!很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干点实事!”

成正和听这番话说得恳切,就说:“无欲则刚啊!老马,我很欣赏你的这种想法。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光想着做官,就不会真心实意地去办事。只有在放弃了私心杂念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去办事。刚才你说有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马一鸣不想完全暴露自己的意图,就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我手下的一个镇委书记的触动。他叫张明,是个副县级的干部。”

接着,他就向成专员介绍了张明的事迹。他说:“年轻人这种虎气和活力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敢想敢做,高效平稳地把一项我们以为会带来很多麻烦的改革完成了。我想,我们这些占据着更重要舞台的人是不是也要像他那样?可以说,是他的朝气刺激了我,让我觉得自己必须尽快驱除身上越来越沉重的暮气了。”

成正和说:“我好像在报上看过他的事迹,的确很不错。这样的同志应该尽快地提拔起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啊!”

马一鸣说:“我也正是这样想的,我想让张明同志先顶上来,担任县长助理。不知道组织上意下如何?”

成正和说:“行。过几天我叫组织部的同志去走走程序。至于你们县人事改革的问题,既然你热情这么高,我看可以实施了。就把你们县作为试点单位吧,成功了之后,我们再在全地区铺开。”

成正和是这样想的,既然你主动要求干这件吃亏不讨好的事,就让你发挥一下余热吧!

马一鸣今天来的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就起身告辞。

成正和将他送到门口,说:“一鸣同志,好好干!干好了,我为你请功!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将来之事还是未知之数,还大有可为啊!组织上提拔干部,主要还是看政绩看能力的。”

成正和想,对马一鸣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当前,改革的试点工作还仰仗于他,更要给他加点油。如果他真的把这件事办好了,今后自己还是可以为他说上几句话的。

马一鸣回来后,就跟张明把底交了。

“张明同志,县委准备提拔你为县长助理,协助常县长开展工作。目前羊角镇的书记暂时挂着,但是具体工作就交给下面的同志代理吧!。一旦上任,屁股就要坐到县里来了。你去做一下安排吧!”

张明问:“由谁来代理我的工作,县委有没有明确的意向?”

马一鸣笑道:“这件事你看着办吧!想好后,报组织部备个案。要本着对发展有利,对稳定有利的原则,推荐合适的干部上来。不要你一走,地方就乱了。羊角镇这两年发展势头良好,要保证政策的延续性。这里面的关键在于选好干部。虽说是代理,并不是正式任命,但也要讲究严肃性。绝大多数代理干部最后都是转正了的。”

张明回到羊角镇,就分别找汪四海和汪军谈话。

他的安排是让汪四海代理书记,汪军代理镇长。汪四海虽然在自己刚上任时和自己做过对,但是被自己打败之后还算老实,不但没有和自己明争暗斗,反而对自己惟命是从。再加上他的资历和盘根错节的关系,让他过过一把手的瘾也是应该的。如果贸然然让别人上,恐怕驾驭不了他。

不足的是汪四海的江湖气太浓,觉悟不高,水平较低,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弥补他的不足。汪军是自己一直都想提携的人,对自己的施政意图理解得较深,有他在,应该能给汪四海一些好的建议,确保羊角镇的航船不偏离航向。

当然,对汪四海的想法要摸一下底,要对他作好政治交代。

他对汪四海说:“老汪,马书记想让我到县里去当县长助理,可是我又放不下这里的工作。很担心我一走之后,人走政息,辛辛苦苦换来的成果又葬送了。”

汪四海说:“恭喜您,张书记,我早就知道羊角镇这个池子太浅了,藏不住你这条蛟龙。羊角镇是在你的一手领导之下走上富裕之路的,其中的甘苦我最清楚,因为我是亲历者和见证人。今后不管是谁来当书记,只要我有三寸气在,我决不允许谁来瞎指挥,乱鼓捣,破坏我们镇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张明说:“四海同志,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已经向马书记汇报了,由你来代理书记,由汪军代理镇长。今后的工作就靠你和汪军同志了!”

汪四海大喜:“感谢张书记,我一定不辜负你的重托,保护好羊角镇的改革成果。”

张明说:“我是充分相信你的。当然,我到县里之后,仍然会高度关注这里的发展的。你一定要团结好同志,尤其是要多征求一下汪军同志的意见。”

汪四海答应不迭。他知道,能够代理书记一职,离正式担任书记就只有半步之遥了。到时候活动一下,就可以转正了。而自己能否转正,张明肯定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一定要把他巴结好。

张明和汪军的谈话更有一种政治交班的味道。虽然以前张明就暗示过要提拔他,但汪军没想到会有这么快。而且是一个跨越式的提拔。从宣委到镇长还隔着几个阶段呢!一般情况下还要担任一两届副书记或者副镇长才轮得上。乡镇干部中有的一辈子就在拦在镇长这一级前止步不前了。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了:“张书记,感谢你的提拔。您对我有知遇之恩啊!”

张明说:“别这样说,这都是你努力工作的结果。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和你就直话直说吧!我调走之后,最担心的是我们以往的那些好的政策能不能延续下去。对汪镇长我并不是百分之百地放心,他的思想觉悟和施政理念决定了他不可能完全把我们以前的政策一如既往地执行下去。但是因为资历的关系,现在只能让他来当一下过渡性的领军人物。过渡!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需要你在镇长这个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汪军更加激动了。汪四海既然是过渡性的人物,那就意味着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取他而代之了。

他说:“没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我一定完成好您布置的任务。”

第一百五十九章  美女送好礼,乡民齐挽留

马一鸣在和常新宇等几个主要的常委沟通了之后,就在常委会上抛出了进行人事改革的意见。通过几年的经营,马一鸣在中江已形成了绝对的权威。所以但凡他提出的意见,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通过。即使有意见,也是建设性的,为的是把事情办的更好。属于补台性的,不是拆台性的。

这一次也是这样,常委们首先是一致同意马书记的提议。一方面,他们已习惯了对马书记惟命是从,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县里来这样一个大动作。有了大动作,他们就可以从中玩一些小动作。小动作上是大有油水可捞的。不是要搞人事改革吗?人事改革说通俗一点就是裁人和整人。裁谁不裁谁,整谁不整谁,这些常委是有发言权或决定权的。这种权力就是他们捞油水的资源。

同意归同意,但一句话不说就显得没有水平了。

所以大家都提了些不痛不痒的建议。什么要注意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啊,什么要加大宣传力度啊,什么要严明纪律防止人事改革中的腐败啊!

常新宇也一直把张明当做自己的人。马一鸣在会前已经提前授意他提出张明的提拔问题。像这样的双簧他们已经唱了好多出了。一个提出来,另一个予以支持。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不给人一言堂的感觉,二是给人一种书记与县长团结和睦互相支持的感觉。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目的达到了。地区行署在评价辖区里班子团结问题时,就把中江作为了正面典型。

有不少县的书记和县长都是矛盾重重的,有的甚至到了尖锐的地步。

所以在人事改革的方案通过之后,常新宇就开腔了:“人事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的战略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第一步就是精简管理区,精简乡镇政府机关的临时人员。这项工作,羊角镇的张明同志已经提前做了,并且做的非常出色,为我们的人事改革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建议将张明同志调到县里来,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一来他有经验,二来目前县委和县政府的班子成员都各有分工,手里的工作都放不下来,需要有一个相应级别的同志来专门抓这项工作。张明同志本来就是副县级,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马一鸣接过话头说:“我看行。张明同志年轻有为,工作既有魄力又有创造性,一定能够完成好这项工作。我们今天在座的就是人事改革领导专班的成员,我是组长,常县长担任副组长。专班之下设办公室,由张明担任办公室的主任。当然,为了方便他开展工作,我建议任命他为县长助理。”

任命下达之后,张明就一一地和裴珊、袁缘,张惠,白云等人打招呼。

高兴的是白云和袁缘,因为张明进城后,和她们的距离更近了。

裴珊和张惠则是在喜悦中有伤感。

裴珊想到,张明回县城之后,他们相见的机会肯定要大大减少了,张明升官之后围着他的美女肯定更多,也许张明会慢慢地忘记自己这个半老徐娘。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她扑在张明怀中哭了起来。

张明说:“瞧你,又不是生离死别,怎么搞得这么伤感?”

裴珊说:“你回到了那灯红酒绿的城里,哪还会记得我这乡村里的婆娘?”

张明说:“不会的。我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我会经常来看你的,你也可以去看我嘛!再说了,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