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

第69部分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在第二日,毕岚便派人来报,说解决了翻土大块的问题,造出一样新农具,取名“耙”。陈林大喜,当即赏赐毕岚师徒黄金百两,同时令阎圃与毕岚同心协作,将此,全郡使用。阎圃也急急来拜见,说:“主公,毕先生真乃鬼斧神工,圃去见过,果然较之前耕作快了一倍有余,只是毕先生说主公所说的那耕犁费力,尚未有法解决,望主公恕罪。”

陈林哈哈大笑:“毕先生立了大功,怎会罚他。还有,之前植之所说阴平设县之事,某心意已决,就在阴平设一县,植之全权负责相关事宜,之前平定汉中之时派往修官道的俘虏期限已过,植之可挑选部分前去阴平落户,想必其一罪人,也不敢太过挑剔。”

阎圃知道陈林事前好问计众人,听取众人意见,但是一旦决定了,谁也说不动陈林,于是阎圃只好领命,着手安排阴平县的建设以及官员的任命。就这样,三个月后,汉中便有多了一县:阴平县。坐落定军山之西,阴平小道入口处。

第四十四章:刘府血案

正当汉中郡一切顺利,众人喜庆忙碌的时候,褒中县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互市官刘华满门被杀,刘华下落不明。传报之人乃是褒中县小吏,陈林等人正在郡府之上议事,听闻噩耗,贾诩最先反应:“诸位,今日议事到此结束,各归其位吧。”诸人转而望向陈林,陈林不知贾诩是何意,但是多年的合作让陈林十分的信任贾诩,于是对众人说:“正是,众官退下吧,按之前所说行事。”一众文武就要退出去,陈林突然叫住:“高顺、植之留下。”高顺和阎圃止步等候。

待众人退出去后,陈林一把抓过案上的茶具狠狠的往地上一摔,茶具瞬间四分五裂,陈林转眼暴怒不止,在厅上急速的走动,口中满是怒气:“好,好,好的很啊,本官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竟然敢杀我互市官,明日就敢攻我褒中县。”

厅上几人见陈林怒气冲天,都眠着嘴不敢说话,贾诩低头斜着眼偷偷看了一下,正好撞上陈林的目光。陈林也是气在头上,见贾诩如此动作,突然噗的一声觉得好笑,转而阴着脸对众人说:“诸位见谅,某实在是怒不可解。”贾诩知道是时候发话了:“不怨主公,此事实在是令人发指,不知主公如何打算?”

陈林立即回话说:“某留下高顺就是想让高顺整军备战,此事绝不会就此罢休。”阎圃急忙阻止道:“主公不可啊,此时汉中郡正在发展之关键时期,不可轻易开展啊,不然这一年多的休养就白费了主公。”阎圃满是痛苦般的劝阻。陈林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阎圃,问道:“难不成就让他们这样继续下去,纵容下去,来日必成我汉中心腹大患啊植之。”

阎圃一时无语,只是左右为难的向贾诩救助,陈林见阎圃眼光,也望向贾诩,想要知道贾诩有何妙计。贾诩又望望高顺,见高顺一副只等陈林下令,任你天堂地狱都要挥军前进的模样,贾诩说:“主公,此时绝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我们一直都漏了一个关键,奸细。”陈林和阎圃都一脸迷惑的看着贾诩,几乎同时出声道:“奸细?”那边高顺也是稍微头转动了一下,向贾诩望来。

但凡谋士的通病,贾诩见自己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心中有些得意,但是脸上不敢表露,说道:“主公试想,刘大人是在自己府中出事,刘府上下数百口无一生还,又是在夜间,那可是在褒中县城之内啊主公。”陈林听到此急忙说话:“莫非文和怀疑褒中县县令?”贾诩摇摇头:“不一定,若是褒中县令是奸细,想必不会这般行事,因为就算最终成功了,刘府血案发生在褒中城内,他县令也逃不了干系。但是若说县令没有嫌疑也不可能,刘府数百口人瞬间被灭口,连褒中县兵都来不及反应,直到次日响午才被发现,几乎可以说是无声无息。诩料想刘府上下必是中了毒药,被人害死,不然数百人不可能没有一点抵抗,即便对方派来过百的刺客也不能。”

陈林听贾诩分析了一遍,又在心中想了一下,说:“文和所说并非无道理,只是如今一切不过是推测,真相如何有待调查。植之所说也有理,此时汉中郡不宜开战。”陈林说道这里时看了一眼阎圃,阎圃松了一口气,陈林接着阴狠的说道:“但是却不代表本官就这样让他们为所欲为,本官势必要为刘大人和汉中讨回一个公道。”

此时贾诩心中又转了一圈,更加断定有奸细的说法是正确的,听到陈林的狠话,贾诩心中祈祷,只希望这次牵连的人不要太多,因为贾诩知道陈林是真的发怒了,这次牵连的人只怕是死定了,无论是谁。

第二日清晨,褒中县县令早早的在城内跪着,脸上满是悲伤,身后一众官员也是个个惶恐不安,因为他们都从自己的渠道得知昨日陈林一整天的脸色,互市官刘华的血案只怕褒中县数十官吏人人自危。不一会远方滴滴塔塔的跑来了近百骑兵,任谁都知道那就是太守大人的骑近卫,陈林出行向来只带八十骑近卫,那五百步卒近卫极少出动。

陈林在雾气中瞧见褒中县城门的模样,回头冷笑着对贾诩说:“文和,这褒中县倒是会做作,哼。”说完便加速打马跑去,眼见就要撞上跪在前头的县令一众人,陈林丝毫没有停马的意思,近百骑兵就这样轰隆隆的冲过去。褒中县一方瞧见此景,心中惊骇,不少官吏都蠢蠢欲动,想要避开,只见县令也先是一阵惊愕,转而凄惨一笑,又低下头,犹如待死一般。已经有几个胆小的官吏站起身来逃到一边去了,尚有十余丈之时,陈林猛地一提缰绳,身后骑近卫也是熟练精湛的将马拉住,陈林跑在前头,恰恰在县令头前数尺停下,高大的战马呼出的热气都吹在了县令散乱的头发上。

周围只有马匹喘气的声音,谁也不敢大声呼气,陈林斜着头看了一下拜马头挡住的县令,冷冷的说:“回去闭门思过吧。”头低不见脸的县令闻此忽的猛抬头,满脸泪花的看着陈林,嘴中哽咽:“大人……”就要哭出声来,陈林看着一阵冷漠又说道:“没有本官命令,不许踏出府邸半步。”县令站起身来,脸上看不出神情,像是悲戚,又像是悔恨,还有一丝愤怒,谁也不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一步步的往回走,出了一众跪着的官吏群中,立即有几名家丁模样的人过来扶住跌跌撞撞的县令,被县令一把推开。

陈林看也不看县令的离去,地上跪着的众官心中更是冰凉,陈林笑了笑:“谁是县尉?”就在刚才县令跪地的后面一点点,一人武将模样的人回应:“末将在。”声音洪亮之中带着清晰的愤怒,陈林记得清楚此人刚刚也是如同县令一样,纹丝不动。陈林又说:“汝也回去闭门思过吧。”那员武将猛抬起头,看了一眼陈林,又闭上眼,咬了咬唇转身离去。

陈林罢免了褒中一文一武,转身对地上的数十人大声说:“即日起,褒中县由本官亲自治理,除了这几人,其余人等各司其职,散了。”陈林说完指着刚才惧怕而躲避的那几人。众官急忙慌乱的起身后退进城去,只有那几人如遭巨雷,哭着喊着跪下,爬到陈林马前,又怕高大的战马踩踏,不敢向前。陈林心中一阵厌恶,一挥手,身后骑近卫跳下几人伸手就将这几人提开。

陈林一拉缰绳,飞马进城,只留下一缕烟尘。陈林直奔县府而去,府衙之前的军士认得陈林,急忙过来安排,让陈林等人下马入衙。此时府衙之上几乎所有的官吏都在,刚才在城门前可是吓得不轻,接着一路小跑回到府衙,陈林就到,又急忙来拜见。陈林干脆就开起了县议事,一众官员两列站好,陈林高位正席坐定,贾诩也坐在旁边。

陈林:“本官亲置的互市官刘大人满门血案,乃是褒中县的失职,念汝等往日真心为民之功劳,本官愿让汝等以戴罪之身仍居原职。”一众官员急忙跪下大呼该死之类的,陈林又出声:“刘府血案,何人站出来与本官说说?”

陈林说完,立即站出来一人:“禀大人,下官乃是褒中县丞。”褒中县丞说了许多,可是都没有什么新鲜的情报,尚不及贾诩密探上报的多。陈林大失所望,连连挥退众官。贾诩明白陈林的失望,说:“主公,切不可*之过急,这是与数方势力的较量,岂是轻易可得。”

陈林听完叹一口气,也知道贾诩说得有理,才来褒中第一天就想破案,哪有那么简单。于是转而对贾诩说:“文和,如今密探组发展如何?”贾诩:“主公,密探非是一般人所能,如今只有百来人,不过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由此次传递回来的情报可知。”

陈林:“某是担心刘大人啊,刘大人为互市开通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让追随于某的众人如何想。”贾诩:“刘大人为人耿直,精于商务,在巴山夷人中名望极高,自从被主公任命后便脱离了商贾的身份,一心一意为主公打理互市,公正严明一丝不苟,这次遭此大难,也是刘大人的威望让某些人恐惧所致。”

贾诩一说,陈林又想起了刘华经营的互市,无论是巴山夷还是汉中民,在互市上都有想耍诈的人,刘华统统按法办理,丝毫不惧,任你是夷王寨主还是汉中权贵,统统按照一般人来对待。为此没少受到投诉,陈林一看,不仅不责罚刘华,还给刘华赏了一百匹上等布料,从此不再有人敢在互市闹乱。刘华的公正严明得到了一向被欺骗的夷人的极大认可,所有下山交易的夷人无不是对刘华尊敬有加。正当陈林要将刘华委以更大的重任时,却传来了刘府的惨事,怎能不叫陈林愤怒。

此时刘华到底在哪,是生是死呢,谁知道。

第四十五章:谁的阴谋

刘华血案一个月前。

陈林决定在阴平设立一个新县,将部分当年的俘虏搬迁到阴平为自由人,并让新来的他郡流民也安排到阴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在阴平聚集了近千人尚余,并且陆陆续续的添加。陈林在郡府内听取阎圃的汇报,连连点头,问:“植之,眼见这汉中阴平县就要成规模,植之可要认真着选官员派遣,近日就将名单送上来,某看看。”阎圃急忙应是。

贾诩一笑:“主公,说道官员任命,诩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陈林呵呵笑:“文和,几时学会了这般,说吧。”贾诩也是呵呵一笑,说道:“主公,自从在褒中县设立互市后,我汉中郡与巴山夷人关系日益亲近,此次新设阴平县,诩想让主公让巴山民出任阴平县的职务。”贾诩一说完,陈林就从席上跳起来,一脸兴奋的说道:“文和,这。”贾诩点点头,虽然陈林并未说破是什么,但是两人心知肚明,于是不由相视哈哈大笑。

这边阎圃也明白陈林二人密谋何事,只是忧虑着说:“主公,这,夷人出仕,只怕有难度,极大的难度。首先乃是朝廷之上,夷人出仕只怕会让天下指责主公败坏伦常;其次乃是阴平县之民能否接受夷人在上的现实;再次乃是夷人自己,是否愿意下山出仕。主公当三思而后行啊,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甚便将主公推至万丈深渊啊。”

阎圃一说完,陈林与贾诩都是脸色一黑,陈林见贾诩也是这般模样,心中明白,看来智如贾诩也是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看来真应验了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古话。陈林于是急忙对着阎圃一拜,嘴上:“幸得植之提醒啊。”贾诩羞臊不已,但是见陈林也是如此坦荡的认错,于是也大大方方的对阎圃一拜。

夷人出仕,多天真的想法,别说蛮夷,在大汉你若不是师出名门或者士族子弟,都难以出仕,连普通庶人都是难于登天,更何况蛮夷。但是陈林极为不甘心,陈林明白贾诩提这个建议的用意。巴山夷已经越来越认可汉中郡了,只要近一步交融,巴山之上几万夷民迟早能为汉中所用,贾诩这一计无疑是极大的加快了这个速度。现在却发现根本不可行,陈林急躁不已,贾诩终究是贾诩,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说:“主公,诩还有一计,绝对可行。”陈林正是心急火燎,不由惊呼出声:“快快说来。”

贾诩:“夷人出仕不行,但是夷人从军却行,我朝就有胡人骑兵,主公,不若以利诱之,许巴山夷人以利益,组建一支夷人军队,为主公所用,天长日久,岂不是也能使其与汉中民融为一体。”陈林想了想:“文和此计似乎可行,只是这,就如我大汉虽有胡人骑兵,可是并不是十分听从指挥,某断不可如此容忍一支不听从指挥的军队在汉中横行。”

贾诩呵呵笑:“主公所虑有理,然而却不全对,北方胡人与我汉中的局势大为不同。巴山夷人不过三五万,不似胡人那般庞大,况且诩还有一计,那便是希望主公下令汉夷通婚,将未婚妇女许配给下山从军的夷人,使其在此定居,再缓缓以汉军兼并夷兵,最终汉中只有汉军没有夷军。”贾诩这一击可算是想彻底的同化巴山夷,并且听起来似乎并非不可行,让陈林心动不已,但事关重大,一时间又难以下决定。于是陈林望向阎圃,阎圃见陈林问计,于是说:“主公,此事主公不妨问计于一人,事关夷人,只怕汉中郡内无人能及其左右。”

陈林与贾诩一听,先是一惊,再者一愕,继而呵呵笑,陈林说:“植之有理,哈哈哈,来人,传令互市官刘大人速速来见。”

时间回到刘华血案后。

褒中县府衙内,天色已黑,陈林等人暂住县府之中后院,屋外尽是陈林的近卫,屋内只有陈林贾诩并黄燕周仓共四人。恰好是贾诩说话:“主公,刘大人生死未仆,这组建夷军之事难以继续。”

陈林:“某以为刘大人出事,夷人嫌疑最大,普通夷民对刘大人是尊敬有加,但是却让三部十七寨的首领厌恶不已。此次刘大人又接手组建夷军的事情,想必是三部十七寨的首领不能容忍,故而下手。”贾诩见陈林一口咬定是夷人所干,不直接否定陈林,说:“主公所说大为合理,我汉中郡互市的开设日久,夷人首领也意识到我等在减弱其统治力度,若是夷人首领没有一丝反抗反而不合理了。只是诩担心此乃是他人借机挑起我军与夷人的争斗,好坐收渔人之利,也不可不防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