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

第93部分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9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汜水关,胡轸惊骇与华雄被孙坚斩首,又见袁绍挥军攻过来,胡轸与徐荣都不愿冒着汜水关被趁机攻下的危险,在败逃的董军还没有跑回一般的情况下,还有数千人马在挤在关门处,胡轸就果断下令关门。足足有五六千兵马被胡轸挡在关外,门下的士兵冲城上不停的叫喊,可是胡轸只当没有听见。那边袁绍指挥盟军气势如虹的过来,这数千董军只怕凶多吉少了。孙坚随着大军进攻,见胡轸关上城门,不由对胡轸的狠辣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其实胡轸又何尝想这样,城下自家士兵的叫喊哭闹,对城上的董军士气打击可不是一点半点,但是胡轸没有办法,要怪只能怪死去的华雄。

汜水关城下数千董军的命运可想而知,十几万盟军虽然不能一次性的挤进来,但是密密麻麻的大军瞬间就将这数千董军杀得一个不剩。盟军冲到城下的时候却遭到了胡轸猛烈的弓箭打击,盟军顺势攻城,汜水关上也开始了激烈的守城。都说汜水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却不是说假,短短的一段关墙,胡轸只用了万余士兵在城上,便将盟军挡住,盟军死命攻关,却只能死伤惨重。到最后,所有牧守不愿意让自己的士兵排在前头了,都想着躲在别人身后,袁绍不傻,却无能为力,在自己的渤海军死伤一部之后,袁绍不有假惺惺的说:“今日杀得董军两万余,众军疲惫,不如收兵吧。”来势冲冲的十几万盟军就如流水一般哗啦啦的退下。

陈林回到关下之时,恰好遇到袁绍撤兵,话不多说,陈林也随着大军徐徐后退。回到大营之后,当晚自然是给吴匡设宴,此乃汉中军自己的事情,外人只懂得汉中大营闹了一宿。第二日,斥候冲冲来报:“禀主公,盟军大营之后新来了一支大军,有四五千之众,据说是颍川太守,如今与长沙军合做一营驻扎。”

陈林奇怪了,对于这个颍川太守,陈林只知道叫李曼,连表字都不懂。贾诩出声道:“据说这颍川太守与孙太守有旧,颍川大军后来,与长沙军合兵一处也就不出奇了。”陈林心道原来如此。刚说完,又有来报:“禀主公,营外长沙太守部下韩将军求见。”韩当?陈林赶紧命人接进来,果然是韩当,只见韩当:“拜见太守大人。”陈林与韩当也不陌生,而且因为孙坚,孙坚部下对于陈林都亲切。此时韩当到来,陈林自然高兴,急忙哈哈大笑。完了韩当正色一道:“陈大人,此番前来却是因为某主公新得颍川相助,知道陈大人粮草也不多了,某家主公特命末将给陈大人送来五日粮草,就在大营之外,望陈大人接受。”

孙坚送粮草来了,陈林等人无不是欢喜异常,陈林更是哈哈大笑:“文台高义啊,某与韩将军同回去,亲自向文台道谢才是。”不料韩当却说:“大人,某家主公已经与李太守回成皋了,某主公觉得这汜水关容不下十几万盟军,不如从黄河之北,攻入河东,某主公因为有李太守在,不能来向陈大人告辞,望大人勿怪。”

陈林又是大吃一惊,孙坚走了,从河内攻河东去了?萁关也不是那么好攻取的啊,要想从河内进入河东,必先过萁关啊。送走韩当,陈林与众将领议事,贾诩说:“孙太守只怕对盟军是失望了,十几万大军却毫无作为,孙太守北渡黄河,说明这一次颍川太守的确是给孙太守带来了不少支助,起码粮草不少,想不到孙太守还能给我军留下五日粮草,此也仗主公恩情啊。”没有人会说孙坚自私,有了粮草就独吞远跑。而是因为孙坚真心要讨董,而盟军的行为却让孙坚不再信任,仅此而已。

孙坚突然离去,不仅陈林大吃一惊,盟军之中也是所料不及,盟主袁绍尤为震怒,要来就来,想走就走,全然不把自己这个盟主放眼里,袁绍就要率兵去追孙坚,被一众亲信劝下。其他的牧守人人心中都开始打算盘,结盟到现在两个多月,除了荥阳三县,连个屁都没有伤到董卓,就连荥阳三县,虽说是由陈林孙坚率先进驻的,但是谁都知道,这是董卓主动撤兵了,要不然就连这三县都不是那么好攻取的。

盟军心散,汜水关也不见得平静,胡轸虽说挡住了盟军的进攻,但是华雄死了,这总要给董卓一个交代的,于是胡轸只好急忙快马向董卓回报。胡轸这一回报,在洛阳又是轩然大波,就连董卓李儒都是震惊不已,以为汜水关的形势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了,想不到关东盟军那么猛烈。董卓与李儒连夜研究,该怎么办。李儒:“主公,关东联军起兵,无非是嫉妒主公在洛阳的势力,儒斗胆假设,若是联军进入洛阳之后,必定不能像现在这般齐心合力。那时,关东联军之中必定会出现争斗,因为人人都想要洛阳,都想要皇宫里面那位,主公,不若我军退出洛阳,回守长安,主公又有西凉为后盾,待关东联军瓦解,再一举返回洛阳,那时断不会还有联军出现,只要没有联军,任何一家牧守都不是主公对手,天下,才是主公说了算。”

李儒的分析,董卓一直在静静的听,之所以没有打断,是因为董卓也感觉到了关东联军带来的危机,急切间董卓需要一个解决的方案。李儒说完,董卓又想了好久好久,才开口说道:“要走可以,皇帝一定要跟着走,但是迁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文优可先行做好准备,让天下人觉得迁都乃是大义使然,以减少迁都阻力。”

李儒知道,董卓还是没有能下决心离开洛阳这个繁华之地,李儒也理解,放在谁身上,谁都不舍得。于是李儒只好为可能的迁都做准备,不日洛阳街头便出现一首童谣: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第二十八章:桥瑁死

这一日兖州刺史刘岱与陈留太守张邈二人聚在一起商议,只听刘岱说:“如今我兖州与陈留都是断粮了,盟主又迟迟不发粮草,将之奈何啊?”张邈与冀州韩馥有交情,因此知道冀州已经不给盟军供养了,张邈:“如今盟军已经失去了冀州粮草供给了,南阳一地又是袁氏地盘,自然要先养着袁氏三人,袁氏三人的兵马就占了盟军一半之多。孙文台已走,颍川的粮草也多半被孙文台带走了,二十万盟军在我兖州、陈留地界胡闹两个月,如今兖州人人抱怨,陈留之民每日奔走他郡,不愿再在陈留受苦,如此以往如何是好啊。”

刘岱想起东郡桥瑁来,东郡乃是兖州一个大郡,但是桥瑁从来不服兖州这个刺史刘岱,两人颇有积怨,刘岱狠声说道:“东郡太守处近日攻城伤亡颇大,粮草定然剩下不少,不若问其要些,要是知趣给了粮草便罢,要是不给,哼。”张邈也知道刘岱与桥瑁的恩怨,并不出声。刘岱见张邈不说话,也不为难这个老好人,张邈为人忠厚,极少与人结怨,对刘岱也是毕恭毕敬,所以刘岱还是觉得张邈是个可靠的人的。于是刘岱起身走出大营,回到兖州军营内,张邈以为刘岱不过说些气话而已,也没有在意。

不料刘岱却不是说起话,回到兖州大营之后刘岱当即命令队伍集合,率领五千人马直奔东郡大军而去。东郡军营之中,桥瑁自然不知道刘岱的心思,又觉得现在是关东联军结盟讨董之时,于是对于刘岱带五千兵马出现并不在意。本着礼仪,桥瑁出帐迎接刘岱,刘岱劈头就问:“我军粮少,元伟何不拨出一万石粮草来与某。”桥瑁大惊,一万石,别说桥瑁真的没有,就算有,也不可能给那么多啊。数千前,天公作美,一个小县都能亲而易取的拿出一万石粮食来,但是近几年来,饿死的人多了去了。

桥瑁:“大人,你我同为盟军,哪有这么多粮草啊。”桥瑁说的是实话,但是刘岱却火冒三丈,料想这个郡守连连不听自己这个刺史的号令,刘岱当即发飙,突然大喝:“杀。”身旁刘岱的亲卫早得到刘岱的吩咐,此时一听到刘岱喊话,二话不说,趁着桥瑁惊愣的时候,急急提刀冲过去,冲着桥瑁就是一顿猛砍。可怜桥瑁还没弄清楚是什么事情呢,就被刘岱的亲卫剁成肉酱。大营之外的五千兖州大军也顺势攻入东郡大营,桥瑁死了,桥瑁的亲信才猛地反应过来,大喊一声:“为太守报仇。”整个东郡大营不明所以,但是四处喊道桥瑁死了,所有人即惊慌又震怒。一波又一波的朝着刘岱攻过去,刘岱也料不到会是这种结果,原以为自己一喊出兖州刺史的名头,就能镇住东郡兵马,可惜他错了。东郡兵马浑不怕死的要同刘岱拼命,刘岱身旁的亲信才大声说道:“主公,东郡兵马不明所以,却是主公没有抗来兖州旗帜啊,东郡兵马被少数有心之人利用了。”

刘岱才猛地醒悟,自己大声喊自己是兖州刺史,可是有几个人能听得到啊,于是急忙命人结队竖起大旗,同命兵马认真查看,谁在东郡大军中怂恿兵马攻击刘岱,立即重点攻击。很快,混动的局面慢慢得到控制,不少东郡士兵对于桥瑁的死虽然不爽,但是对于刘岱的身份却是认可的。刘岱不管有的没的,直接给桥瑁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最后又以兖州刺史的身份接收了东郡剩下的近万大军。可是刘岱却没有从东郡大营得到多少粮草,可是刘岱斩杀了桥瑁,心中舒畅,粮食的事情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桥瑁死的快,消息也传得快,瞬时间就传遍了盟军大营,袁绍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当一次又一次探子回报都说是的时候,袁绍信了,也怒了,突然又听到消息说,河内太守王匡率兵会河内了,汉中陈林也正在拔营。袁绍一口怒气接不上来,昂头就倒在地上,众人急忙救起,只听到袁绍挣扎着说:“完了,盟军完了,四世三公的英名啊,毁在此处了。”袁绍是该气该怒,身为四世三公,肩负盟主重任,举兵讨伐董卓,可是现在连洛阳的影子都没有见到,盟军就七零八乱的散了,那袁绍的名声大受打击啊。

却说陈林这一边,初听到刘岱入营斩杀桥瑁的事情,也是吃了一惊,急忙与贾诩商量,贾诩:“主公,如今盟军已经互不信任,而我汉中军与盟主还有袁公路都有间隙,而此二人都兵多于我军,主公宜远离此地,以观静变。”陈林深觉有理,尤其在曹*与孙坚相继离开盟军之后,陈林就觉得盟军注定要成为笑柄,此时昔日的盟友竟然没死在敌军手中,反而死在同胞刀下,陈林也感到一阵心冷。于是急忙下令,全军拔营,先回荥阳,荥阳还有数百汉中军士在守着,算是汉中军临时的基地。于是陈林等人冲冲收拾,突然又听说河内大军已经开出大营,往北而去了。

贾诩:“主公,只怕这河内大军是要回家了。”陈林想起方悦,说道:“定国,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汉中大军冲冲赶路,突然身后冲过来一队骑兵约有百骑,陈林却认得,乃是袁绍部下的骑兵,袁绍也有一队千余人的骑兵,但是极少使用,此时出来,不知为何。只听那骑兵统领喊道:“陈太守,盟主派末将来请问陈太守这是要去何处,我等聚兵讨董,董贼未灭,陈太守就要背信弃盟否?”

陈林一听,心中好笑,心想袁本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陈林急忙说道:“请将军回报盟主,我汉中大军缺少粮草,此不过暂时回军荥阳,并非弃盟而去。”说完不理会那队骑兵,继续往荥阳走。袁绍骑兵无奈,又不敢冲撞陈林,只好无奈的驻马看着汉中大军走远,而后才想起回去给袁绍复命。

陈林与王匡的动作都很快,桥瑁死了一会,就已经离开了盟军大营,还不等袁绍反应,这时候袁绍急坏了,急忙唤来袁术袁遗二人,袁绍说:“此非常时刻,我三人同为袁氏一族,往日恩怨都应抛开,同心协力围护讨董盟军,倘若今日盟军一散,我袁氏一族都要蒙羞,望两位贤弟相助。”

袁术、袁遗虽然时有浑劲,但是此时都能看到盟军的局面,于是点头同意袁绍的话。袁绍很是欣慰,家族利益大于一切啊,于是接着说:“如今连洛阳都未能去到,盟军断不能散走,之前孙文台远走,某却是宽恕他了,若是孙文台走时某能下令严惩此人,此时必不会出现这样的局势,任何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哼。公路与伯业,立即回去调遣大军,盟军之中只要还有任何人想要离去的,牧守可以走,大军却要留下。”

这一回,袁氏三兄弟却是统一的很啊,齐齐将各自的兵马拉出来列阵,要说三人加起来足有七八万大军,其他人诸如鲍信等人,见到袁绍三人气势冲冲的模样,大为惊慌,只见袁绍笑嘻嘻的出来说道:“诸位,莫慌,不久前盟军之中出现了董军奸细,妖言惑众,迷惑人心,盟军之中人人惶恐,今日本盟主已经将一干奸细斩杀,望诸位大人今后莫要轻信这些闲话,我等同心协力攻克洛阳,为国除贼,建立不世功名。”

刘岱最为不喜袁氏的跋扈,但是此时瞧见袁绍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又想起自己斩杀桥瑁一事,只要袁绍不来寻找刘岱的麻烦,刘岱却也不欲为难袁绍,于是刘岱只是心中忿恨,却没有说话。韩馥等人却纷纷表示,愿意服从盟主的安排,日后尽力攻打董军。袁绍一清点,还有八路大军在,分别是:袁绍自己、袁术、刘岱、孔由、韩馥、张邈、袁遗和鲍信这八路大军,也还有十四五万大军,总算维持了袁绍的面子。

要说这帮人都是一方牧守,谁也不服谁,因为都是朝廷之前正式任命的,而袁绍这个盟主不过是众人推崇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官威,要不是为了所谓的名声名望,谁也不会听袁绍半句话。袁绍收拢了八路盟军,大舒一口气,当即就命令大军攻汜水关,以表明自己讨董的决心。同时给陈林快马送信,言语还是以盟主自称,也就是说袁绍并没有将陈林排除在盟军之外,这让陈林有些意外。

陈林听说袁绍强制收拢了八路盟军,自己已经回到荥阳了,桥瑁的死让盟军诸位牧守互不信任,但是却在袁绍强大的军事前面依旧聚拢攻关,这不得不说袁绍也是有能耐的。回到荥阳之后,陈林心想,刚好有时间让自己把军队从新整顿一遍,三千洛阳兵也是时候分到各部去了,要不然像现在杨任等人,都只是带着几百兵马而已,像什么将领。

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