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末之最强争锋 >

第108部分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108部分

小说: 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孙策也不去接鲁肃手中的羽殇,他也不去接,只是望着孙策,听他之意,再做打算。

  那孙策看到刘瑁如此冷静,也知晓眼下刘瑁帐下武将如意,便是在皖城之中,大军也有二三十万,绝非他能对敌。

  孙策只得将手一摆,道:“好!既然如此,此时不必再提!程将军、黄将军、众位将军,既然大将军不想为我等做主,我们又何必为难大将军,走!”

  孙策说完,竟然转身带着众人离去。

  鲁肃也忙放下羽殇,向刘瑁拱拱手,转身离去。

  刘瑁盯着孙策及江东诸将转身离去的背影,眼睛越发眯了起来。

  此时,刘瑁大军大多驻扎在皖城之外,只有赵云、刘云一万兵马及两千青龙卫在城中护卫,而孙策大军大多驻扎在皖城之内。

  这一夜饮宴,刘瑁已然看出,孙策乃江东猛虎,早晚必反,就算今夜不收拾他,也不能不防。

  于是,刘瑁叫来赵云、刘云,暗中叮嘱安排一翻。

  刘瑁下榻在皖城府衙之中,孙策早将地方腾出来,住在城中江东大军军营之中。

  夜半三更,忽然城中喊杀震天。

  刘瑁早知这孙策不会心腹,也知道那周瑜不会失去这样一个偷袭的机会,今夜必定趁他在城中,趁机杀他。

  刘瑁怎么可能连这点防备也没有?

  当城中喊杀震天,赵云一万大军,将府衙围得铁桶一般,孙策大军暂时无法攻击过来之时,刘云已经过来回报:“大将军,子龙将军带兵将外抵挡,典韦将军就守在门外。”

  刘瑁道:“嗯,那你可以出动了。”

  刘云道:“是。”

  刘云带着两千青龙卫,在府门外集合,从赵云大队人马后边,杀出重围,直到城门之下。

  他这一路人马,宛如离弦之箭,势不可挡。

  刘云打开城门,马超、张任、严颜带领大军冲入城中。

  此时,在府衙门外,正在上演一场生死较量。

  刘瑁早已披挂整齐,胯下踏雪火龙驹,手中龙吟霸王枪,在典韦的保护之下,走到阵前。

  那孙策手下部将孙辅正在与赵云交战,不出五六个回合,被赵云一枪搠于马下,顿时了账。

  孙贲、黄盖见孙辅被杀,大怒,两人左右加攻,攻向赵云,三人转灯儿厮杀。

  孙策看到刘瑁,大喝一声,便要上前,亲自刺杀刘瑁。

  刘瑁抬枪一指孙策,道:“孙伯符,早知道你会趁机杀我,竟敢反叛朝廷,死期至矣!”

  孙策还想上前,典韦迎上前去,双铁戟和孙策手中长枪磕在一起。

  嘭!

  一声巨响,全军震惊。

  两人还没来得及硬战,忽听得远处喊杀震天,接着周瑜叫道:“主公,城门大开,快快撤离……”

  

第232章 真假焦光

  孙策见大势已去,在一帮武将的保护之下,只得掉头逃出城去。

  刘瑁率兵追赶,黑夜之中,只追出十余里,担心孙策设下埋伏,止住大军,停止追赶,返回城中。

  天亮之后,流星马探报,言说孙策于五十里外的无为县屯驻兵马。

  刘瑁还想带兵带兵攻打,忽听得军士来报,言说营门外来了一位先生。

  刘瑁叫迎进来,竟然是孙策帐下鲁肃。

  刘瑁坐在府衙主位,众文武位列两边,鲁肃施礼毕,向刘瑁请罪,言说孙伯符报父仇心切,鬼迷心窍,方才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举,望刘瑁赐罪。

  孙策已经逃离,进兵攻打,这家伙必然逃往江东,一时之间一样难以捉拿。

  若是那样,损耗巨大。

  且连日用兵,不得休整,大军疲惫不堪,士卒多有怨言。

  刘瑁板着脸,冷哼道:“孙伯符忒无礼也!得寸进尺,凶残不仁!非要将黄射赶尽杀绝,岂有此理!提出此等无理要求,倒还罢了,我姑且看做他报仇心切,然其竟然敢深夜动兵,进攻府衙,莫非要置我于死地耶?这岂是报仇心切这么简单?这简直是谋逆!情节之恶劣,野心昭然,堪比袁贼!”

  鲁肃见刘瑁盛怒,两班文武等着他,唬得魂不附体。

  不过这鲁肃还算有些本事,一边想刘瑁道歉,一边将皖城奉上,作为赔罪,还说,愿江东大军在无为县休整数日,回江东去,再不敢与大将军对敌。

  大军已经逃出,刘瑁也要休整整合大军,最终应允。

  刘瑁和孙策大军和解,刘瑁总算占领了庐江皖城,太史慈甘宁大军也得以进军柴桑和皖城。

  刘瑁集合众将,整顿士卒。

  留荀攸在荆州,黄忠、魏延、闫忠一路在荆州,文聘已经投降,纳入黄忠麾下。

  许褚、褚燕二军镇守许昌,徐庶随军参谋军机,抵御曹操。

  孟达带领五千士卒,守住江夏。

  徐和、张横带领五千士卒,守住柴桑。

  太史慈带领蒋钦、周泰及三万水军,甘宁带领沈弥、娄发、任夔、何曼及三万水路混编的大军,尽皆集结在庐江皖城。

  刘瑁在皖城集合众将,赵云、马超、太史慈、甘宁、杨任、严颜六路大军皆在。

  经过整编,除去荆州黄忠当年有四万大军,许褚、褚燕当前有八万大军,他在皖城得水陆大军足足三十余万。

  按照戏忠建议,当务之急,便是奏鸣天子,将打下的各州郡派驻官员镇守,免得再出事端。

  刘瑁遂令戏忠、董昭、郭嘉、法正、司马懿等拟定派驻各地的人员名单,镇守治理各地。

  这个他便不消多问了。

  过了十数日,流星马探得,孙策大军多半已经回撤江东,孙策和周瑜二人及少部分江东将士依然停留在无为县。

  刘瑁和众位谋士都觉得奇怪,不知何故。

  刘瑁叫继续打探。

  流星马又来回报,言说孙策和周瑜不知去向。

  刘瑁大惊,莫非这家伙在此地有什么阴谋,做什么坏事?

  不得已,刘瑁派出刘云手中的王牌玄冥使,暗中在皖城四周百余里内搜寻。

  果然,不出两日,刘云探得消息,言说孙策、周瑜带领士卒两千人,还备了很多厚礼,前往焦山之中,不知何为。

  别人不知为何,刘瑁心中却是一震。

  那“焦光”不是正住在焦山之中么?孙策、周瑜一起前往,定是有什么东西牵动了他们之心。

  刘瑁越想越不对,除了二乔之事,还有什么能够拴住这两位盖世英雄之心?

  “不行,老子可不能坐以待毙!”刘瑁暗道,“一定要走到这两个孙子前边,得到二乔芳心。”

  刘瑁想好,当即带领刘云、典韦、赵云及两天青龙卫,前往焦山之中。

  这里山峦起伏,树木丛杂,道路崎岖,沟壑纵横,溪水潺潺,云雾缭绕,怪不得他上次到此,追上来便不见了那焦光一家身影。

  原来这里的确是避世隐居的好去处。

  刘瑁一边走,一边让众人打听,此处是否有个叫做焦光的居住。

  方行之间,抬头忽见山路尽头有一块巨石,巨石之上,端坐一人,松形鹤骨,相貌清气,正在打坐吐纳。

  他们一行人半日不见人影,见到此人,典韦忍耐不住,将手中铁戟一指,高声叫道:“哎,那道人,醒醒,此处是何地?”

  道人自是不出声。

  刘瑁急忙阻止典韦,走上前去,站在大石之下,躬身施礼,问道:“我等是山外之人,来此寻访故友,不幸迷失路径,敢为道长此乃何处也?”

  刘瑁彬彬有礼,那道人方才微微睁开眼睛,悠悠念道:“皎皎高贤疑是仙,深心难测孝然边。智推三诏逍遥洞,幽僻山门自在天。……”

  刘瑁一听,心中一怔,这不是当初他见到“焦光”之时,曾经吟诵的那首诗么?

  刘瑁遂接着吟诵道:“云雾阁中宜独坐,蜗牛壳里好安眠。清风袖底如知己,得傍瓜庐又一年。”

  刘瑁吟罢,暗暗瞧着巨石之上道人。

  那道人双眼圆睁,怔怔望着他,言道:“你是何人?如何会吟诵这首诗?”

  刘瑁心中明白得很,这首诗乃是他上次到达皖城,遇上那个焦光之时吟诵的。

  此诗明明是后人所作,来表达焦光归隐生活的。

  这人既然能够吟诵出来,又不是上次他见到的那个“焦光”,那说明此诗定然和那个“焦光”有关。

  刘瑁遂道:“在下刘瑁,自如意。请问先生和焦光先生是何关系?”

  “焦光?”此人又是一怔,问道,“你知道焦光?”

  “当然。”刘瑁道,“某曾经和焦光先生有一面之缘。”

  “那这么说,你是认得焦光喽?”那道人又道。

  “正是。”刘瑁道。

  那道人哈哈笑道:“我却不信。焦光明明在你面前,你却认不出,你还敢说你认识焦光?”

  “什么?你是焦光?”刘瑁差点没把眼珠子跌出来。

  “怎么?我不像么?”焦光问。

  “可是……怎么可能?上次相见,明明不是……”刘瑁讶然。

  焦光又是一阵哈哈大笑,道:“定是有人冒充我也!我已知他是谁了!……”

  

第233章 独孤求败

  刘瑁听了大喜,眼前之人既知谁冒充了他,也就是说,他很可能遭到了古故人。

  如果遭到了以前他救过的故人,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找到了大乔、小乔两位角色佳丽。

  凭借他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赢得芳心,当是易如反掌。

  只是现在,他得到消息,孙策、周瑜已经进入山中多时,若是这两个家伙提前找到了大乔、小乔,并且向她们求婚,再赢得两人的芳心,那还有他什么事儿?

  刘瑁想到此节,心中猫爪般急。

  “焦先生世间大贤,山中隐士,谁敢冒充您的威名?莫不是皖城乔玄乎?”

  这最后一句,可是刘瑁猜测的。

  刘瑁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个冒充之人曾经叫出过大乔、小乔的名字,这说明冒充之人很可能是大乔、小乔的父亲乔玄。

  此时刘瑁将乔玄之名说出,也是猜测。

  若是错了,认错便是,又有何妨?

  若是对了,定会让这焦光惊讶。

  因为那人敢冒充焦光之名,可见和焦光定是极为熟识的。

  若是他能说出那人之名,岂不是凭空和焦光拉近了距离?

  这无疑是说,咱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都是一家之人。

  果然,刘瑁提出乔玄的名字,那焦光讶然,惊道:“你竟然知道他?”

  “不知。”刘瑁道,“只是听过乔先生大名而已。只是乔先生为何冒充焦先生大名,便不知了。”

  焦光听到刘瑁认识乔玄,果然亲近不少,起身走下巨石,飘飘然若老仙下凡尘,向刘瑁作揖,道:“敢问大将军到此,所谓何来?”

  刘瑁道:“如意刺来,便是想拜访贤者也。”

  焦光呵呵笑道:“山野之中,何来贤者?怕是大将军屈尊枉驾了。”

  刘瑁道:“已然遇到焦先生这般大贤,已然不枉此地一游。只是,刘瑁早闻得乔先生大名,久欲拜见,不得时机。今翻到此,既然焦先生和乔先生相识,敢情焦先生引荐引荐。”

  焦光又是一阵大笑,道:“大将军帐下谋士如云,猛将无数,见乔玄并非为求贤吧?请恕老朽大胆无礼,莫非将军也看上了他家中两个女儿?”

  刘瑁故作惊讶,反问道:“哦,焦先生是说,乔先生有二女?焦先生何出此言?如何便说我看上了?”

  焦光见他一脸懵懂,反问道:“你竟不知皖城有二乔?”

  “我为何要知?”刘瑁心知肚明,故作反问。

  焦光灿然一笑,道:“那好吧。不知好,不知好,不知无烦恼。若是知道了,英雄也折腰!既然不知,那大将军可有幸随我前往乔玄庄上,****一醉?”

  刘瑁当即答应。

  沿着山道,左绕右绕,走出三五里,忽听得前方山口内管弦悠扬,丝竹喜庆,刘瑁不由得打马加快了脚步。

  将到乔玄庄上,刘瑁等人远远望见前方人头攒动,显然有很多兵卒模样的人,在寸头值守。

  那些人腰间都系着红丝带,一副喜庆模样儿。

  刘瑁心中打鼓,暗道:“莫非二乔要出嫁?若是被孙策、周瑜两个老小子捷足先登了,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不过,很快刘瑁又明白过来,暗道:“亏得老子消息灵通,及时到来,只要不如洞房,就一定有机会夺过来。”

  刘瑁止住队伍,叫赵云带领五十青龙卫隐身在村外树林之中,只青衣文士打扮,带领刘云、典韦两人,随同焦光进庄。

  焦光不解其意,刘瑁解释道:“先生明鉴,刘瑁带领的乃是朝廷军卒,万一惊动世外乡民百姓,心中着实过意不去,故而将士卒留下,只带领随从二人前往便是。”

  焦光点头道:“大将军处处为民着想,真乃仁义之人也。”

  刘瑁笑着谦虚道:“先生过奖了,便请先生前头引路。”

  四人进庄,庄口处,数名士卒见焦光四人到来,竟要上来盘查。

  焦光一副古怪形容,满脸傲气,道:“喂,尔等是何人帐下小卒,敢来阻拦我老人家毛驴?”

  那士卒见焦光身后刘瑁器宇轩昂,又见典韦凶神恶煞,心中越发起了戒备之心,道:“汝等到底是谁?可不是哪里来的细作?”

  典韦早怒发冲冠,跳下马来,上前一把抓住那名小卒子的衣襟,一拉一送,早将小卒子送到两丈开外,摔得那小卒子呲牙咧嘴,半天起不得身。

  他这一动手,四周哗啦啦围上来数十名健卒和两名校尉摸样的人。

  典韦哪里怕他们,一人独挡十数人,在前边较力,饶是如此,那典韦双臂较劲儿,两腿乏力,竟将十数人全部推倒在地。

  其中一名校尉冲上来,抽到要砍典韦,被典韦一把抓住刀背,生生将大刀折断,丢在地上,又上去一把抓住衣领,一把抓住校尉腰部,将校尉高高举过头顶,便想要摔在地上。

  若是典韦这双臂较力,使劲儿摔下去,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