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末之最强争锋 >

第39部分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39部分

小说: 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夔领命,接剑在手,踏步走到杨怀、高沛二人面前,道:“说吧,汝等只有一个机会。想死,还是想活?”

  杨怀、高沛心知加害过刘瑁,一旦刘瑁大权在握,定然不会轻饶他们,左右都是死,横竖活不成,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盎然答道:“有死而已,何必多问!”

  泠苞、邓贤面带犹豫,低头不语。

  那程畿反倒有些骨头,仰天大笑道:“想不到我程畿侍奉到头,竟是侍奉了这般见风使舵的主子!死便死耳,有何惧哉?杨怀、高沛二位将军,我程季然相陪!”

  程畿说完,双手倒背,迈步向大帐外便走。

  刘瑁喝道:“程季然果真不怕死耶?”

  “哈哈哈哈!”程畿笑道,“岂不闻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似此背主忘恩之事,畿宁死不为也!况且,畿死在家乡,于愿足矣!”

  程畿乃是巴西阆中人也。

  刘瑁早已发现,这程畿乃是个有识之士,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如何便舍得让他去死?

  遂起身上前,挽住其手,拉回帐内,躬身一拜,道:“程先生真乃丈夫也!瑁岂是背主忘恩之辈?敢问先生,谁是我等之主?汝又为谁之臣?”

  程畿见他问得古怪,竟双手倒背,傲然不答。

  刘瑁笑道:“先生不答,想必先生已然明白。献帝乃我等之主,我等皆为汉臣矣。此次进军汉中,名为主公刘季玉讨贼,实则为我汉家天下除害耳。一个益州牧,做不做又何妨?我自视为汉臣,所做之事,皆为汉皇矣!此时,程先生慷慨赴死,又为哪般?”

  刘瑁此番言语,让程畿面含愧色,不禁反问:“公子果真是为汉家江山?”

  “然也!”

  “如此,吾当思之。”

  “程先生无需多想,但看瑁言行是否一致便是。”

  刘瑁说完,又走向杨怀、高沛,令甘宁、黄忠将二人放开。

  那杨怀、高沛面面相觑,不知何故。

  刘瑁道:“汝二人可自行离去,是回益州城都,还是落草为寇,单凭尔等。”

  “公子不杀我二人?”两人讶然,“我二人曾于席间舞剑,欲刺杀公子也。”

  刘瑁笑道:“那全是赵韪诡计,与尔等何干?”

  杨怀又问道:“公子欲招揽我二人,以供驱使也?”

  刘瑁不答,反问道:“若论武艺谋略,汝二人比之兴霸、汉升、文长若何?”

  杨怀、高沛面色羞惭,应道:“不如也。”

  “既如此,招揽汝二人,能有多大用处?我之所以不杀尔等,不过是念在汝等乃先父部曲之将,也曾屡立战功,今日我若杀之,是为不义也,故而令汝等自去。休要多言,自去便是。”

  刘瑁说完,连连摆手,懒得再跟这二人多言。

  那杨怀、高沛见刘瑁胸怀宽广,仁义大度,不但未去,反而双双跪倒在地,感激涕零,情愿归附。

  对他二人,刘瑁这招欲擒故纵,并未抱有必成之心。

  他有一翻考虑。

  杀了二人,不过举手之劳,然则其部曲人心不定,实非良策。

  若是不杀,逼迫二人投诚。

  二人曾与赵韪交往密切,表面相投,必生异心,久后定成祸害。

  若要留下二人,更要以绝后患,只能感化其心,令二人心悦诚服,方保无虞。

  故而刘瑁采取释放二人之举。

  自然,刘瑁在众将面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若是杨怀、高沛拂袖离去,也只得由他们。

  在刘瑁看来,似杨怀、高沛此等三流之将,离开又能若何?翻不起大浪,早晚必定为其所擒。

  还好,杨怀、高沛终究为刘瑁感化,诚心归服。

  泠苞、邓贤见了,亦归附之。

  只有那庞羲,匍匐于地,不知如何是好。

  刘瑁亲手搀扶庞羲起身,并将他送到主将的位置上,命其坐下,悠悠言道:“庞太守,往日,你虽对我不敬,然我刘瑁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和你一般计较。你仍然是主将,我是副将。不过,行军打仗,你不如我。这印信佩剑么,暂且由我替你保管,代你行令,等到攻下汉中,再予奉还,若何?”

  庞羲哪敢不从?直说单凭公子吩咐。

  众将见此,皆哈哈大笑,方知刘瑁这是要让庞羲做个傀儡主将也……


第82章 围攻杨昂


  刘瑁收了三军帅印,自掌兵权,从此可以大展拳脚矣。

  设庞羲这个傀儡主将,不过是想一时迷惑益州刘璋罢了。

  此虽非长久之计,然能够欺瞒一时,进兵汉中胜算便会多一分。

  计议已定,刘瑁遂令魏延为先锋,吴兰、雷铜为前军,杨怀、高沛为左军,泠苞、邓贤为右军,沈弥、娄发合后,荀攸为军师,程籍为主簿,他自引中军。

  克日进兵,于巴西城东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刘瑁聚众计议道:“前边三十里便是巴西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诸位有何良策?不妨畅所欲言。”

  庞羲道:“我军智渡内水,挫败杨昂偷袭,那杨昂必然躲入城中,不肯出战矣。”

  荀攸笑道:“庞太守亦知兵法?”

  众人哄笑。

  那庞羲急忙闭口,不敢再言。

  荀攸遂道:“启禀公子,来日可遣一将,城下搦战,一探虚实,再做打算可也。”

  刘瑁却道:“我瞧那杨昂,自恃武艺高强,定然刚愎自用,明日着魏延阵前搦战。若其不出,便令军士城下叫骂。若其出战,佯装败阵,将其引开城池,方好行事。”

  魏延领诺。

  来日,魏延领吴兰、雷铜于巴西城下开阔处摆开阵势,让军士前往城下搦战。

  刘瑁便于阵后山坡上远眺,探看情形。

  半晌,杨昂果然不出。

  魏延便令百十名军士,在城下轮番大骂。

  杨昂恼羞成怒,再不问杜濩、朴胡诸人劝阻,手提大刀,飞身上马,领五千军出城,欲与魏延拼个你死我活。

  魏延先令杨怀出战,战三十余合,杨怀抵敌不住,退回阵中。

  魏延又令高沛出战,两个直杀到五十余合,未分胜负。

  刘瑁担心那杨昂杀得久了,体力不支,逃回城中,便纵马舞刀,迎上前去,令高沛回归本阵,由他厮杀。

  杨昂以刀指之道:“魏延小儿,乳臭未干,也来挑战,莫非找死?”

  魏延并不发怒,笑骂道:“杨昂竖子,如此焦躁,莫不是急着去投胎?你魏延小爷这便送你一程!”

  魏延举起大刀,朝着杨昂兜头砍下。

  那杨昂也是使一口大刀,慌忙招架相迎,两个你来我往,展眼斗了十余回合。

  魏延担心,他放手大杀,杨昂招架不住,败回城中,若要再想将他引出,恐怕千难万难。

  故而魏延陪着杨昂走了二十几合,卖个破绽,佯装败阵,调转马头,领兵后退。

  杨昂杀得兴起,见魏延败阵,驱兵大进,紧追不舍。

  刘瑁见那杨昂上当,急令甘宁引一军,绕道南侧;令黄忠引一军,绕道北侧。

  两军于城门下会合,截断杨昂退路,翻身回杀。

  这边刘瑁亲帅大军,领上万士卒正面攻上。

  那杨昂正在追赶魏延,迎面看见刘瑁带领大军杀来,知道中计,慌忙退回。

  魏延带领杨怀、高沛二将回身大杀。

  那杨昂慌乱之中,不及恋战,回身便逃。

  刚跑一阵,忽抬头,见左边有甘宁,右边有黄忠,两个皆如天将下凡,纵马杀来,威风凛凛,势不可挡。

  杨昂不敢接战,斜刺里荒僻之处便走,想寻机逃脱。

  那甘宁和黄忠两个哪里肯放?纵马追杀,咬住不放。

  刘瑁远远望去,知这杨昂已是瓮中之鳖,定然难以逃脱。

  恰在此时,巴西城外,烟尘冲天。

  刘瑁看到一彪人马,穿着古怪,挑起土著舞蹈,竟向杨昂方向冲杀。

  那队人马约有三四千人,冲入甘宁阵中,竟如一把尖刀,迅速将甘宁手下之人一分为二。

  刘瑁不禁惊奇,实未想到,这杨昂手下竟有如此奇特勇猛士卒。

  那彪人马将甘宁阵脚撕开一道口子,直奔杨昂身边,将杨昂团团护住,杀条血路,便要撤退。

  荀攸急道:“公子,可再派两军前往,截断归路,定然不能让杨昂入城也!”

  刘瑁遂令泠苞、邓贤各引一军,协助魏延、甘宁,加攻杨昂。

  又令沈弥、娄发各引一军,迂回至巴西城下,截断后路,阻挡救兵,免得巴西城中再出奇兵救援。

  如此自晌午至杀到黄昏,甘宁、黄忠、魏延三个,威猛无比,杀入阵中,哪个阻挡得住?

  那魏延势要建功,径向杨昂冲杀。

  巴西城中,救援人马,为首之人,死命相护。

  刘瑁带领中军,缓缓向前推进,早看清从城中杀出救援兵马,为首之人,正是杜濩。

  刘瑁传令,让人捉了那杜濩便是。

  军令到处,黄忠抖起威风,冲入阵中,不三合,便将杜濩手中大刀磕飞。

  杜濩便要于腰间取挠钩,黄忠轻舒猿臂,早将杜濩一把揪来,掷于地上,让人捆了。

  那杜濩乃巴夷賨(cong)人,能够冲散甘宁军阵,便是依靠賨人超强的冲杀之能。

  关于巴夷賨人,刘瑁是有所了解的。

  賨人又称寅人、板楯蛮,主要居住于巴郡阆中和宕渠一带。

  《舆地纪胜》卷一六二记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賨人勇猛彪悍、喜欢歌舞、精于冶炼,商周之后,直至两晋,留下了不少辉煌战绩。

  据《华阳国志·巴志》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刘瑁常对这段战争描述做过想象,临阵之际,賨人载歌载舞,这对对手来说,该是怎样一种威慑?又是怎样具备浪漫情调和勇猛气质的一个族群?

  刘邦灭秦之时,便常常让賨人作为前锋。

  賨人在阆中人范目的率领下,手执牟弩、板楯,高唱战歌,跳起巴渝舞,竟至灭秦。

  楚汉相争时,萧何、吕雉极力推动寅人参战,为刘邦大战建立了人马、粮草、武器的大后方,方才取胜。

  賨人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刘邦下诏免除賨人中罗、朴、杜、鄂、度、夕、龚七姓的租赋。

  东汉时,羌人数攻汉中,朝廷发賨人击败之,号为“神兵”。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賨首领杜濩、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便成了今日之势。

  刘瑁故知賨人英勇善战,只能以为援,而不能尽除之。

  刘瑁眼见得黄忠捉了杜濩,便传下令去,勿要继续厮杀,放那杨昂回城便是。

  众将得了号令,随即撤兵……


第83章 策反杜濩


  魏延擒了杜濩,回至营中,将其带至刘瑁面前。

  刘瑁亲释其缚,以衣衣之,方问:“汝在张公祺帐下任何职?”

  杜濩转头不应。

  刘瑁又道:“吾素闻张公祺在梁州传播五斗米道,蛊惑人心,自号‘师君’。学道者,初为“鬼卒”,受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汝之部曲,巴賨族人,英勇善战,实在难得,汝定为‘治头大祭酒’吧?”

  杜濩面色有愧,讪讪道:“某不才,不过一武将,何敢奢望?吾乃一祭酒而已。”

  “既如此,汝何不投我麾下?不日我得了汉中,便令汝为将军太守,岂不强过尔如此为张鲁卖命?”刘瑁欲招降于他。

  杜濩嗤之以鼻,道:“投靠于你?敢问刘公子,莫非汝攻打汉中,不是为一己之私?”

  “这是自然!”刘瑁大义凛然,道,“某不才,出兵汉中,实非为我益州,更非为吾弟刘璋,皆为我汉家天下也。汝先祖自春秋战国时,便建立寅国,可谓英雄了得。高祖灭秦,楚汉相争,巴賨族人,皆立下汗马功劳。今日如何便要助纣为虐,背弃朝廷耶?”

  “哈哈哈哈!”杜濩一阵苦笑,“实未想到,方今之际,天下大乱,朝纲崩坏,民不聊生,刘氏族人,竟还有人记得朝廷,虽难能可贵,然又能奈何?莫非凭尔一人之力,还想力挽狂澜乎?”

  “如何不能奈何?”刘瑁朗声道,“杜首领若肯助我一臂之力,我刘瑁非大言欺世,定会扫平天下群雄,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刘瑁如此一翻言语,令那杜濩不禁低头沉思。

  荀攸趁机劝道:“杜首领,退一万步讲,我等带兵,来伐张鲁,皆因张鲁背信弃义,对益州牧毫无恩义可言。背叛朝廷,断绝斜谷道,斩杀朝廷使者,图谋不轨。似此等背主忘恩,图谋自立之贼,杜首领又何必违反天道而助之?若汝先主泉下有知,岂能瞑目耶?”

  刘瑁、荀攸以大义说之,果然杜濩满脸愧意。

  刘瑁见其脸色,知其心意,继续言道:“若首领诚心投靠于我,并帮我取了巴西,我即刻封汝为巴西太守,令汝治理巴賨地界,为朝廷出力,如此岂不是好?杜首领何必依附张鲁逆贼,仰人鼻息?”

  杜濩睥睨笑道:“刘瑁莫要欺我!我岂不知?益州出兵之日,那刘璋已将巴西太守之职许了庞羲也。”

  刘瑁笑而不答。

  坐在主位的庞羲,慌忙应道:“杜首领不必多虑,我如何敢与首领相争?首领若诚心归附公子,我当即相让。”

  “果真?”杜濩心动。

  刘瑁指众人道:“皆可作证。”

  杜濩道:“既如此,愿效犬马之劳。”

  刘瑁本以为杜濩乃賨人,刘璋又在此经营三年,不好说服,不但以大义说之,更以高官诱之。

  双管齐下,果然管用,那杜濩当即便应允下来,这倒是让他喜出望外。

  杜濩归附之后,刘瑁令魏延引其下去歇息。

  不想,那杜濩言道:“不消歇息。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