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末之最强争锋 >

第79部分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79部分

小说: 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瑁拜过童渊,又拜赵云为师兄。

  赵云唬得什么似的,直说:“我虽为师兄,然则师弟受枪法于祖师,且身为我之主公,后不可如此称呼也,但叫我子龙便是。”

  刘瑁还要坚持称呼师兄,童渊亦认为赵云所言是也,刘瑁只得从其言。

  那黄月英打趣道:“嘿嘿,小师弟,这回你可要称我一声师姐了吧?”

  “呸。”刘瑁啐道,“你虽入门较早,但终究年岁小于我,只可称为师妹。”

  众人大笑。

  一切准备妥当,第四日一早,众人起行,黄月英有心要随刘瑁而去。

  然刘瑁私下说起,若是这般随他而去,一则童渊师傅无人送回襄阳,实为不妥;二则,她的父亲黄承彦老前辈,定然说他蛊惑女儿私奔,还不气死?

  黄月英知刘瑁所言甚是,只得与其含泪话别,随童渊纵马绝尘而去。

  众人辞别童渊,刘瑁带领众位先生将士,朝向西南,本洛阳方向而去。

  此时已是金秋天气,金风送爽,纵马踏歌,好不快哉。

  刘瑁看着身边十数员大将,以及数位智谋之士,几位满足。

  这大半年来,他总算没有白费时间。

  有了这些当世顶尖人才,害怕不能成事?

  不过这次出行,任务尚未完成,还要继续努力。

  刘瑁令张辽领郝萌、成廉及三十名青龙卫为前军,令魏延领任夔、何曼及三十名青龙卫为后军,黄忠、太史慈、蒋钦、周泰居左,许褚、甘宁、徐和、张横居右,赵云领刘云、吴凤及众位先生居中。

  此时,刘瑁身边,除去青龙卫尚有一百五六十人,其并无士卒。

  这一百五十余人中,蒋钦、周泰原先部下及许褚族人占据绝大多数。

  其它泾县选拔青龙卫、徐和部曲等,一路行来,近乎死伤殆尽。

  此时这一百五十人,虽说人数极少,然可谓身经百战,公平比试,以一敌十,不成问题。

  若是战场杀敌,怕是一人斩杀数十人都不在话下。

  将士不在多,而在精。

  刘瑁看着眼前这个队伍,十分满意。

  方行一日,刚到赵国地界,忽然一彪散兵游勇飞奔而来。

  刘瑁急令扎住阵脚,派人打听何处人马。

  很快郝萌回报,说是黑山军,像是打了败仗。

  刘瑁叫抓个散兵过来询问。

  不一时,郝萌、成廉一个败兵抓来,问过方知,张燕带领黑山军在赵国地界劫掠,被袁绍上将丑杀散,败逃而走。

  而且黑山军败兵还说,那丑杀散黑山军后,已带兵退回安平国。

  张燕带领残兵败将,向南逃亡毛城方向去了。

  石韬言道:“公子若急于回汉中,必然过毛城,前有黑山军,如之奈何?”

  徐庶道:“广元无需多虑,谅一帮乌合之众,何足道哉?”

  赵云拱手谓刘瑁道:“公子,黑山军危害乡里,今赵云随公子而去,若不铲除黑山军,心中不安。赵云讨令,带领三十名青龙卫,前头先行,杀散黑山军,一则为乡里除去后患,二则保诸位过境!”

  刘瑁见赵云如此仁义,大喜,赞道:“好!子龙带人先行,我等随后接应,无比根除黑山军之患。”

  遂令徐和、张横及五十名青龙卫一起前往。

  刘瑁还想多派遣几名大将一起前往,赵云不许。

  赵云带领徐和、张横及五十名青龙卫纵马而去,刘瑁等人在后相随。

  过了半日,眼看到毛城之下,刘瑁见赵云等人竟在城下等待。

  见刘瑁到来,赵云纵马相迎,拱手禀报道:“黑山军已破,败军四散,只捉得张燕帐下大帅四营屠各在此。”

  刘瑁与众位先生相视而笑。

  那刘瑁叹道:“子龙果然勇猛,如此便已杀散黑山军也!”

  刘瑁叫将四营屠各带上来,道:“屠各,黑山军乌合之众,难成大事。接连被袁绍、吕布所破,公孙瓒又已败回幽州,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四营屠各寻思一翻。

  刘瑁见他面带饥色,亲释其缚,叫人端上饭菜来于他吃。

  那四营屠各吃罢,跪地请降。

  刘瑁允准,令其为随军屯长。

  忽听得城外一声号炮响起,不多时,流星马来报:“启禀公子,黑山军带兵攻城……”

看书说明(必读)


    本书过于传统,前边两卷,情节铺陈会让读者感觉到十分憋屈,这是我功夫不到家造成的,若是读的不爽,在此致歉。

  一路行来,一路被骂,作者压力山大,数度想要放弃此书,然因为前边对读者的一句承诺,还是坚持写到现在,坚持要写到完结。

  于我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书不火,定有不火的原因,我会努力学习,继续查找,还请各位看得憋屈的口下留情吧。

  读书建议:

  新读者读了最初四章,便不必读前边两卷了,可以从第三卷开始读,甚至从第四卷开始读即可。

  从此书,五度深感,情节铺陈还是不够大胆,脑洞不够开放。

  当前的网文界,创意转换很快,有些应接不暇,没有跟上时代,就需要努力学习。

  这本书总体来说是,对于爽点把握不够,主角遭遇让人过于憋屈,放出的长线收回太慢,尤其在最前边放出的线索。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网文真的可以定性为快餐文化,节奏要快,虐人要爽;主角可以遇到问题,但决不可从情感上被虐,至少被虐不能超过一章,反击不能超过三章;理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感受!

  这点一定要用成为下一步的指引!

  最后,再次感谢那些骂过此书的朋友,但作者不想再看到骂!

  更感谢那些冷静提出问题的朋友,是你们让我进步!

  也感谢那些鼓励的朋友,是你们给我前进的勇气!


第169章 收编贼兵

  赵云昂然道:“这帮贼匪,既被杀散,还敢复来,看我前去捉了那贼首张燕来,献于公子。”

  甘宁、周泰也争着要去,刘瑁只让赵云去了。

  赵云最近投入队伍,需要建功,以树立威严。

  不然众将见待他如此之好,定然会心中不平。

  若是众人知赵云武功高强,有带兵之才,相信皆会钦服。

  依旧着赵云领徐和、张横两个出城迎敌,他与众将于城头压阵。

  四营屠各已经投降,拱手请命,欲随赵云一起出城,意欲劝降张燕。

  刘瑁不知其意真假,若令其出城,突然从背后袭击赵云,岂不麻烦?

  故而刘瑁安抚道:“屠各无需出面,但看子龙威风!”

  擂鼓三匝,城门开处,赵云挺跃马出城。

  刘瑁等于城头观望,见城下黑压压一片大军,少说也有五六千人。

  刘瑁叫四营屠各于城楼上指给他看,阵前为首之人,果真是张燕。

  张燕一旁,有雁门乌桓、孙轻、王当、杜长四将。

  那四营屠各道:“公子可要让赵云小心,那张飞燕极为厉害,打起仗来,速度极快,轻功了得,能穿起一丈多高。”

  刘瑁听他说得玄乎,并不以为意。

  就算张燕有通天彻地之能,还能逃得过赵云长枪乎?

  四营屠各越是如此说,刘瑁越是向城下喊道:“子龙,活捉贼首!”

  赵云在城下回头应一声,叫五十青龙卫摆开阵势,两翼弓箭射住,压住阵脚。

  赵云立马阵前,道:“黑山贼,谁敢出战?”

  那张燕帐下杜长,飞马而出。

  赵云纵马舞枪,两人兵器相交,只一个回合,杜长兵器并磕飞。

  赵云趁机猿臂轻舒,将杜长提过马来,丢于阵前,着人绑了。

  张燕见此,令雁门乌桓出马。

  这雁门乌桓一脸虬髯如剑戟,两只凶目似铜铃。

  手中一根狼牙棒,根根倒钩,宛如黑白无常手中哭丧棒一般。

  得令打马而出。

  刘瑁舞枪迎上,战不五合,赵云将其引到阵前,一招“孔雀开屏”,将乌桓手中狼牙棒拨飞。

  赵云一手握住马鞍,双脚一蹬,纵身而起,趁着两马相交之际,一脚将乌桓踹于马下。

  张横趁机带领五六名青龙卫,踏马而出,将其围住,绳捆索绑,拿回阵中。

  赵云以枪指张燕道:“张燕,你手下之人皆非我敌手,快出来与我一战。”

  张燕无奈,只得出马,怒喝道:“赵子龙,我与汝势不两立,今日必定要尔性命,救回我各位大帅也。”

  张燕骑一匹黄骠马,握一杆铁脊矛,杀向赵云。

  展眼两人大战十余回合,张燕遮拦不住,拔马欲回。

  赵云纵马赶上,一招“山鸡破晓”,将手中亮银枪打在张燕肩上。

  张燕吃痛,铁脊矛落地。

  那张燕果然比雁门乌桓厉害许多,便在此时,纵身而起,从马背上跃起,于空中翻身,顺便抽出腰间佩剑,居高临下,刺向赵云。

  若是一般将佐,便是这一招,怕是都难以躲过。

  很多使枪的武将都会一招“回马枪”。

  张燕身轻如燕,竟然练就一招“回马剑”。

  这一剑若是抵挡不住,怕是整个人都要被穿胸而过。

  饶是这张燕号称“张飞燕”,在赵云面前,也只能是班门弄斧了。

  他快,赵云比他还快。

  赵云手中亮银枪一横,一招“金鸡报喜”,不偏不倚,竟用枪杆挡住张燕剑尖。

  “回去吧!”

  赵云狂喝一声,用力一送。

  那张燕在空中抵挡不住,整个人飞了出去。

  赵云力大,张燕并非自己退回,落脚毫无准头,根本无法再落回马背,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赵云纵身而起,双脚在马背上一点,一招“仙鹟撩月”,纵身而下,长枪直刺张燕。

  “啊!吾命休矣!”张燕伸出胳膊,挡在面前。

  赵云长枪将近刺到张燕身上方寸之际,枪尖戛然停住。

  张燕见身上并无创伤,拿开手臂,望着赵云。

  张燕伸手,大军在孙轻、王当带领之下,攻击上来。

  赵云并不慌张,将枪尖对准张燕道:“还不让他们停下,莫非真要死乎?”

  张燕无奈,只得在赵云押解之下,站起身来,对着孙轻、王当二位小帅喊道:“汝等速速退下,不准进攻!”

  张燕乃是黑山军之渠帅,既有威信,黑山军哪里敢不听,只得乖乖后退。

  赵云压着张燕,缓缓回阵。

  刘瑁与众位先生将士看到赵云如此英勇,都连连称道。

  又见捉了张燕,刘瑁带领众将,急下城头,上马出城,便于阵前,谓张燕道:“褚燕,汝乃是朝廷命官,官拜中郎将,如何还要背叛朝廷耶?”

  张燕道:“我何曾背叛朝廷?是汝等拥兵自重,各位自己也。”

  刘瑁道:“你我两翻交手,褚燕可识得我否?”

  张燕听他两次叫他少时名字,知刘瑁知他底细,遂道:“我亦知汝,不是汉中刘瑁又是谁?哼,你不去汉中呆着,跑来这里作甚?还捉了我手下大帅!”

  刘瑁道:“你手下大帅四营屠各已然投靠于我,回归朝廷。褚燕,汝本是朝廷命官,何不亦回归朝廷,反要为贼为寇,在这冀州之地,被袁绍追杀?若汝回归朝廷,不但可以受封将军,来日我还可以提汝找袁绍报一箭之仇!”

  “果真?”张燕道,“我久欲为朝廷效力,恨无门路耳。前翻承蒙朝廷眷顾,容我等归顺,封为中郎将。我随公孙瓒抵抗袁绍之祸,反被所败,而今再度流落为贼也。”

  “既如此,若汝愿归顺于我,我等这便西行迎驾,定可让献帝封汝官位,那时比在此做贼强上百倍也。”

  刘瑁一翻言辞,说动张燕。

  那张燕当即归附,刘瑁让人放了雁门乌桓与杜长。

  张燕召集小帅孙轻、王当来见,黑山军五六千人,尽皆归附。

  刘瑁便令孙轻、王当带兵于城外安营扎寨,他自领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回到毛城,与张燕摆下宴席,庆贺一番。

  那张燕见刘瑁及其手下将士,皆非凡之辈,投诚之心越发坚定。

  宴罢,张燕请命,令四营屠各和雁门乌桓出去召集四周黑山军,皆来相投。

  刘瑁允准,给予其三日为限。

  第四日起行之时,已得投靠之黑山军上万人……

第170章 孔明第一

  刘瑁着即将张燕部曲上万人进行改编,分为五曲,每曲两千人。

  第一曲黄忠为主将,魏延为副将,孙轻、王当为军侯。

  第二曲许褚为主将,张辽为副将,郝萌、成廉为军侯。

  第三曲甘宁为主将,蒋钦为副将,任夔、何曼为军侯。

  第四曲太史慈为主将,四营屠各为副将,徐和、张横为军侯。

  第五曲张燕为主将,周泰为副将,雁门乌桓、杜长为军侯。

  赵云独领青龙卫两百骑为中军护军,官衔暂为校尉。

  刘云、吴凤与众位谋士随侍左右。

  众将安排已定,刘瑁发布“三斩”禁令:

  第一,不遵号令者,斩。

  第二,祸害百姓者,斩。

  第三,临阵退缩者,斩。

  “三斩”禁令一下,三军肃然,皆不敢僭越分毫。

  如此,黑山军军容军威为之一变。

  刘瑁催动大军,朝着河内进发,沿途有祸害百姓者,当即斩首,传示三军,据此三军无不动容。

  如此行军,百姓秋毫无犯,只是平定贼寇,劫掠恶霸富户,以为军资。

  如此行了八九日,到达河内,与河内怀县三十里处扎下营寨。

  刘瑁因为有一万大军,随军军粮紧张,着石韬前往河内张杨处借粮。

  张杨以天下大汗,城中实无粮草为由,拒绝借粮。

  刘瑁大怒,欲带兵攻击河内。

  便在此时,甘宁来报,言说任夔部捉到一位先生,样貌不凡,问问刘瑁是否愿意相见。

  刘瑁正在气头上,叱道:“什么人?便让我来见?”

  甘宁被顶了一句,一脸黑线,转身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