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134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134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普最不喜欢的就是陇右的天气,春天常刮风沙暴,冬天又冷得要命,刚进十月陇右就已经是天寒地冻了,更不说到了数九天气,滴水成冰,活活能把人冻死。乔普在堂上烤着火,正盘算着是否明年拿出点钱来,在朝廷上活动活动,想办法调回中原去,这鬼地方,他真是受够了。

陇西失陷的消息传来,让乔普惊得是目瞪口呆,陇西和南安相邻,一种唇亡齿寒的危机感顿时袭上了乔普的心头,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的反应,乔普就已经接到了蜀军前来的围城的消息。

蜀军大队人马呼啸东去,唯独留下永安营来围困南安。

刘胤给罗袭的指示是对南安城围而不打,永安营只需在南安的四门外扎营围困即可,如果南安之敌试图逃跑,就地歼灭,如果严守不出,则无需攻城。虽然南安守军不多,只有千把人,但南安好歹也是郡城,城防坚固,强攻的话,伤亡代价也是不小的,更何况南安并非是重要的城池,现在围而不打,等到天水等郡解决之后,南安孤城一座,不战自溃。

不过罗袭年轻气盛,担任中郎将执掌永安营以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打过仗,此次进攻南安,算得上是他的处女战了,罗袭带一队人马直冲到南安城下,叫起阵来。

乔普早已是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南安都尉成扬挺身而出,道:“南安兵微将少,死守并非良策,既然敌人前来叫阵,末将当率一支人马前去迎战,如能斩其首级,必可一挫蜀人士气。”

成扬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自恃勇武过人,主动地请缨出战。乔普允之,成扬带了百余人,打开城门,杀了出去。

罗袭骑了一匹青色的马,他原先的坐骑在过草地时已被宰杀了,到了陇西之后,刘胤得马数百匹,虽然不够组建成建制的骑兵,但满足所有将校的骑乘还是绰绰有余的。他一身银色的铠甲,手持银枪,英姿飒爽,俊朗飘逸。

成扬瞧得蜀军领军之将居然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不禁是哈哈大笑,道:“乳臭未干的娃娃,也敢前来送死!”

罗袭勃然大怒,挺枪上前,直刺成杨。成杨膂力过人,善使大斧,丝毫也没将罗袭放在眼中,挥斧接架,反劈过去。

这一斧势大力沉,罗袭不敢硬接,侧身闪开,罗袭自恃以力相搏,定然不是成杨的对手,不过罗袭瞧得成杨虽然力大无穷,但斧法杂乱无章,断定其不过是一个仅会用蛮力之人,遂以巧破千斤,以变化多端的枪法寻找其破绽。战未十合,罗袭便寻了一个空当,银枪快如闪电,直接就刺中了成杨的咽喉。

成杨一死,余者四处逃散,罗袭拨马向南安冲去。

乔普在城头上瞧得成杨战死,亡魂直冒,看罗袭已是杀气腾腾地冲了上来,吓得他赶紧关闭城门,喝令弓箭兵射之。

罗袭冲至城下,城上箭如雨下,也只得拨马而回,再行骂阵。

乔普此时因为成杨之死,早就是懊悔不迭,任凭蜀军在城下百般的辱骂,也是拒不出战,闭门当起了缩头乌龟。

魏兵不敢应战,罗袭亦是无可奈何,刘胤又有令在先,罗袭也不敢抗命去攻城,只得引军后退一里,在城下扎营安寨,将乔普围困在城中。

蜀兵四五千人,而城中的魏兵则是不满千人,乔普早已是了无斗志,又不敢弃城突围,只能是眼巴巴地指望着天水太守王颀或许可能会派兵救他。

但他却不知道,王颀此时承受的压力可比他大了去,早已是自顾不瑕,那里还有余力去解南安之围。

第321章激战上邽

刘胤率军绕过南安郡,直接就挺进到了天水郡境内,不过刘胤并没有将主攻的目标放在天水郡治冀县上,而只是令张乐的阳安营前去围攻冀县,主力两万人马,直取上邽。

上邽是天水郡境内仅次于冀县的一座大城,北临渭水,东靠陇山,南接祁山,一直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咽喉要冲,而魏国的陇西官仓就设在上邽,愈发突显了上邽的重要性。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之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失守,唯独只有雍州刺史郭淮坚守上邽孤城,固守待援,最终曹魏援兵攻克街亭,收复了陇西三郡。可见上邽地势险要,城防坚固,是一块最能啃的硬骨头。

刘胤此次进军,偏偏就选中了这块最硬的骨头,因为这块骨头是带肉的,天水粮仓之中,至少积粟二十万斛,现在蜀军就指望着这些粮草来充军需,以渡过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不过形势对刘胤是比较有利的,天水郡总共只有三千人马,太守王颀率两千人马镇守冀县,上邽只有不足千人的守军,由天水都尉杨豹来镇守。

以两万人对一千人,二十比一的绝对优势兵力,任何人都不会怀疑这场战斗的结果,就算是上邽城再险要再坚固,在如此悬殊的力量面前,也是无法抵抗得了的。

“这个杨豹是何人?”刘胤问牵弘道,“难不能劝说其投降。”

牵弘摇摇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这个杨豹乃是前少府杨阜之孙,颇有乃祖父之风,当年杨阜力拒马超,深得武帝器重,杨豹性直,恐怕不易招降。”牵弘久在陇西,对陇右各郡官吏的品性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那个属于贪生怕死的,那个属于宁折不弯的,牵弘心里都有数,这个杨豹,显然就属于后者。

刘胤对杨豹没有什么印象,但对杨阜倒是印象深刻,杨阜堪称是曹操立下的道德模范,马超入冀城之时,杀了太守韦康,杨阜立志为韦康复仇,结联内应,迫得纵横西凉的马超不得不亡命汉中,杨阜也因此得到曹操的厚赏。那次的陇西之战,堪称是最血腥的战争,马超的妻子儿女,全部惨遭屠戮,而杨阜的宗族兄弟,也是死伤殆尽,杨阜的姑母姜叙的母亲,时年八十二岁,也被马超所杀,状况之惨烈,不可言表。

既然杨豹是杨阜之孙,如其真要继承些杨阜的品性,想要招降恐怕很难,牵弘也如此说,刘胤也就打消了劝降的念头,传令虎骑、虎步、无当、白帝四营人马他别围住上邽的东南西北四门,决心是强攻硬取,以最快地速度拿下上邽。

蜀军兵临城下,给上邽军民带来的恐慌可不止是一点点,从上邽城上向下望去,蜀军漫山遍野而来,浩浩荡荡,气势如虹。上邽军民惊惶失措,无心抵抗,许多人建议杨豹弃城而走,以避敌锋芒。

杨豹却是怒吼一声,道:“我等身为国家之臣,宁可死节,也绝不做贪生怕死之辈!”于是亲披铠甲,登临城楼之上,喝令诸军守城,多备弓弩箭矢滚木擂石以拒之。

蜀军此次北伐,走得是雪山草地,轻装简从,连辎重都丢光了,更别说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压根就没有带上路,到达陇西之后,只是就地取材,建造了些简易的攻城云梯,就投入到了对上邽的攻城作战之中。

上邽城经过多次地修缮,城垣坚固,守备充分,唯一的弱点就是守城的兵力不足,如果给杨豹再多个三四倍的军队,守住城池根本就不是难事。想当年,郭淮就是凭借着数千人,力拒诸葛亮的数万大军,诸葛亮天纵奇才,却终其一生也没有拿下过上邽。

不过现在蜀军的士气正旺,任何一支军队在经过磨砺和锤炼之后,都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亘古无人可以跨越的雪山草地征服在了蜀军的脚下,这种前无古人的壮举极大地提升了蜀军的斗志,现在的这支蜀军,早已和先前的蜀军不可同日而语。

诸葛尚率领的白帝营负责攻打上邽的南门,刚刚年满二十岁的诸葛尚正是血气方刚,接令之后,立刻率白帝营投入到了对上邽南门的攻击。诸葛尚身先士卒,冲在了最前面,在他的感召之下,白帝营的士卒人人用命,个个争先,向着高耸的上邽城墙发起了猛攻。

杨豹亲自在南门督战,指挥守城的魏军拼死抵抗。

一时之间,城上箭矢如雨。诸葛尚挽了一面盾牌,毫不畏惧地登上了一架云梯,亲自充当敢死队来攻城。不过是片刻光景,诸葛尚的盾牌上就已经是密密麻地扎满了羽箭,在肩之上,也挨了一箭,幸亏他的铠甲足够精良,那一箭穿透铠甲,只是伤了一点皮。

诸葛尚高声急呼,白帝营的四千多士卒如潮水般地向着那城墙涌去,就如蚁阵蝗群,对上邽城发动了一轮又一轮地猛攻。

不光是南门,上邽城的东门、西门和北门同时都受到了蜀军的猛烈攻击,没有那一处是佯攻假攻,四个方向上都是全力以赴地强攻。

攻城战是对攻防双方实力的一次考验,这完全是实打实的较量,几乎没有什么花样要耍,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的战略战术都显得很苍白。刘胤就是要用这种人海战术以持续不断地进攻来拖垮魏军的防线。

上邽的城防最薄的地方就是战斗兵员匮乏,试想一下,一千左右的守军平均分配的四面城墙上,第一面城墙的守卫兵力才只有二百五十人,随着战斗进程的发展,魏军的伤亡越来大,守城的可用兵力就越少,指望一两百人就能守住一面城墙,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个笑话。

蜀军攻势如潮,魏军防守顽强,双方陷入到了激战之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一天平似乎要倾向于人数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蜀军。

第322章狠辣

杨豹的双目赤红,似乎被眼前的鲜血给染红了,他声嘶力竭地指挥着,但他的声音,终究还是淹没在山呼海啸一般的喊杀声之中。

杨豹感到了一丝的绝望,眼前蜀军的攻势就如同是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的士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可用之兵越来越少,但蜀军的攻势丝毫没有衰减的迹象,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守住上邽城的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

其实从战斗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持续了大半个时辰而已,但这大半个时辰,对于守城的魏军而言,简直就是炼狱般的折磨,一场丝毫也看不到希望的战斗,本身就会轻易地让人滋生绝望的情绪。

如果没有杨豹的坚持,守城的魏军很可能早就崩溃了,现在的局面几乎是杨豹一个人支撑着整个上邽的防守,不过这种影响力随着战斗的进程,也越来越变得微乎其微了。

“杨都尉,蜀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上邽城恐怕是守不住了。”上邽县尉李拓脸色苍白,虽然天寒地冻,冷气袭人,但李拓的额头上的汗珠却如豆大,不断地沁了下来。

“胡扯!”杨豹脸色铁青,目露凶戾之色,用嘶哑的嗓音道,“就算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能让这些贼子踏入上邽城半步!谁再敢言败,惑乱军心,定斩不赦!”

李拓心中一颤,看着杨豹阴鹜的目光,不敢再多说什么了,不过内心之中,他却是腹诽不已,说到怕死,谁不怕?李拓可没有杨豹那样的视死如归,他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还等着他去奉养,他可不想为那些点微薄的俸禄就把自己的命给卖掉了。

杨豹大概是疯了,上邽城就这么一点儿的守军,拿什么和声势浩大的蜀军相抗衡,拼下去,只怕真的只能是与城共存亡了,不,存是谈不上了,只剩下一个亡了。

但杨豹素来严苛,治军严整,平时也无人敢顶撞半句,此刻杨豹如同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可能会爆发,诸军畏惧,只得依令拼死而战。

上邽守军的顽强倒是有些出乎刘胤的预料,原本以为四门围攻,一路碾压过去,再顽强的抵抗也会崩溃掉,没想到一连攻了近一个时辰,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却还是没有能拿下上邽。

“这个杨豹,倒也算是有两把刷子。”刘胤倒有几分惜才之意,如此忠勇之士,的确是难得。“暂停攻击,派人到城下喊话,劝其投降,上邽城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这个杨豹如果识时务的话,也是应该明白现在的处境。”

牵弘看了一眼,欲言又止。中军官派了几名嗓门超大的士卒,到城下去喊话。

“城上的人听着,你们已经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识时务的赶快献城投降,我们汉军优待俘虏,所有降者,一律官升一级,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杨豹冷笑一声,道:“让我投降,痴心妄想!”取过弓箭来,瞄准了那喊话兵卒,一箭就射了过去。

喊话的士兵原本是站在一箭地之外,可没想到杨豹这一箭射得极猛,冲着他张大的嘴就射了过来,直接就射穿了他的人中,两颗大门牙都给崩掉了。喊话的士兵血流满面,狼狈而走。

刘胤一皱眉,道:“看来这个杨豹还真是吃了砰砣铁了心,要誓死战到底。”

牵弘道:“陇右诸吏之中,只有这个杨豹性情刚烈愚直,油盐不进,想让他拱手而降,恐怕不行。”

刘胤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是日影西斜了,十月的天气虽然还没有冷到那种滴水成冰的时候,但早晚寒气凛冽,只有午时前后,方可用兵,对上邽的攻击开始的时候是刚到午时,现在到了一个时辰,午时已过,看来还得加快攻击的力度,争取在未时结束之前,就可以拿下城池。

“传令诸军,全力攻击,务必于未时拿下上邽。”

刘胤没有动用火器,如果将竹筒手雷运用到攻城战之中的话,别说杨豹只有一千人,就算他再多几倍也未必能撑得住,不过攻克一个小小的上邽都需要动用火器的话,那可就真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了。杨豹虽然负隅顽抗,但刘胤相信,他坚持不了多久,拿下上邽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再次投入进攻的蜀军攻势更加地猛烈了,两万人打到一个多时辰都拿不下一千人把守的城池,这让负责主攻的赵卓、高远、邓朴和诸葛尚很是没出面子,所以四个营官都一齐上阵,亲临第一线,督促蜀兵强攻不停。

在这一轮强攻之下,杨豹也是颇感不支,他心里很清楚,上邽的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杨豹绝没有投降的意思,他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他的爷爷杨阜就是他的楷模,杨家从来只有战死的义士,没有投降的孬种。

不过让杨豹奇怪的是,蜀军自攻取陇西之后,不打与陇西相邻的南安,也不打天水的郡城冀县,偏偏集结重兵,绕道攻打相隔较远的上邽,如此舍近求远,的确让人费解。现在不管是南安还是冀县,守城的兵力都不比上邽多多少,用先易后难来解释蜀军的策略似乎讲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