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平平安安,娘就心满意足了。”
“娘,孩儿现在已不是羽林郎了。”
“什么?你已经辞官了?”
“不是,今日陛下遇袭,龙颜大怒,问责于中尉右丞,将其当场免官下狱,孩儿不就正好补了这个缺勤吗。”
马王妃微微一怔,羽林郎是多大的官,中尉右丞是多大的官,她可是清楚的很,刘胤秒升到中尉右丞,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呐。不过马王妃是何等的冰雪聪明,马上就想到了原因,刘胤还不就是因为救驾有功,才被封为中尉右丞的。马王妃眼圈微微泛红,这官职虽好,可是儿子拿命换回来的呀,虽然马王妃没有亲临现场,但其中的凶险却是一如在眼前。
“中尉府可是跟敌国的间谍细作打交道,这些间谍细作那个不是凶残狡诈之徒,胤儿你去中尉府任职,娘可是放心不下。”中尉府的职责马王妃可是清楚的很,负责朝廷内外的安保事务,现在天下不宁,敌国的间谍活动猖厥,就连皇帝都敢刺杀,任职中尉府风险不亚于在边关打仗。
刘胤笑了一笑,道:“娘,您就放心吧,我去中尉是当中尉右丞的,又不是去当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您就别担心了。”
马王妃秀眉紧蹙,思量了半天,左右依然是放心不下,忽然眉头一展,暗道:“有了。”
第40章执金吾
“阿坚,过来一下。”马王妃冲着门外的一名侍卫喊道。
侍卫阿坚很快就来到了面前,拱手施礼,道:“夫人有何吩咐?”
马王妃看了一下刘胤,对阿坚道:“从明日起,你就做大公子的贴身护卫,要寸步不离地保护他,如果有半分闪失,我唯你是问!”
“诺!”阿坚没有丝毫的异议,拱手称诺。
马王妃含笑着对刘胤道:“阿坚武艺高强,身怀绝技,从明天起,就由他来保护你吧,这样娘也放心一些。”
能让马王妃如此看中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刘胤不禁打量了那个阿坚一眼。体健如牛,孔武有力,不错,这种体格放到后世特种兵中也算是跤跤者了,不过刘胤注意到他的脸形与中原人不大相同,线条很硬,宛如刀削斧凿一般,深遂的眼睛精光湛然。
“阿坚是羌人,不过他从小就在马府长大,很忠诚。”马王妃看到刘胤有些惊讶,含笑着道,“前几天我派他去了一趟汉中,去祭奠你外祖父,今天才回来。阿坚的身手不凡,寻常的高手就是三五个也近不了他的身,由他做你的护卫,娘也就安心一点了。”
刘胤知道马超在羌人中极有威望,身边的护卫也不乏羌人,这个阿坚想必也是当年马超的羌人卫队的后裔,既然马王妃如此安排,刘胤也就欣然领受了。
第二天清晨,刘胤起得还是一如既往的早,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照例要跑上两圈再打一套拳。
不过今天刘胤发现身后多了一个尾巴,就跟在刘胤身后不远处,如影随形。
刘胤会心地一笑,看来母亲给他指派的这个护卫还真是尽忠职守。
吃过早饭,刘胤刚出府,阿坚已经将马牵了过来,刘胤翻身上马,直奔中尉府。
中央官署大多都座落在皇城的南面,仅开阳街上就有三座官府,中尉府坐落在中间,东面是大司农府,西面是太常府。
中尉府的格局有些特殊,一府三院,正中间的是中尉府的长官执金吾的公署,左面的是中尉左丞的公署,而右面的就是刘胤自己的办公场所了。
刘胤没有先去中尉右丞的公署,而是先去拜见执金吾何曾。
何曾已经是年过六旬,到了这个年纪,基本就等着致仕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挨过一日是一日。昨日中尉右丞柳兴在青城山上被刘禅当场削夺官爵打入天牢之事着实让何曾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青城山的巡查事务虽然是由中尉右丞一手来负责的,但再怎么说身为上官的执金吾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不过好在刘禅并没有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总算是让何曾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只是他还尚不清楚,皇上是暂不追究了,还是这事就这么算了?这段时间,皇上的脾气可是变得喜怒无常,何曾得小心翼翼才是,千万别去再触皇帝的霉头。
新任的中尉右丞是皇上在青城山当场指定的,听说是一名羽林郎救驾有功,被皇上特封为中尉右丞。
何曾在宦海中浮沉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能从四百石的小吏一步跃升到比两千石的位置上来,不过现在皇上已经是不按常理出牌,也许再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发生也未可知。
何况这个新任的中尉右丞也不是一般人,皇室宗亲,霸陵侯,先前还当过几年的安平王,既然是皇上钦点的,何曾自然不敢怠慢,听得刘胤前来拜见,他首先便迎了出去。
“右丞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听说昨日皇上遇刺之时,刘大人舍身救驾,方保天子无恙,真少年英雄也!”虽然何曾心里有所准备,但看到刘胤如此年轻之时,还是略吃了一惊。
“何大人谬赞了,身为臣子,主上危难,自当义不容辞,何功之有?”刘胤很是谦逊地礼让了一番。
在堂上坐定之后,刘胤谈到了昨日遇刺之事,道:“刺客如此地嚣张,陛下十分地震怒,着成中尉府限期破案,擒拿元凶,下官临危受命,初仕中尉右丞,不懂之事尚多,还望何大人可以指教一二。”
“这指教二字,本官可不敢当。圣上既然委刘大人为缉案主办,中尉府上下理当同心合力相协刘大人才是,本官亦不例外,刘大人只管按圣意办事,我等自当协助。”何曾只想着自己可以平平安安地致仕,可不想临老弄个晚节不保,既然皇上都指派刘胤来处理这次的刺杀事件,他断没有出头之意。
刘胤此来,也是想探一探何曾的口风,毕竟何曾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果他要是背后掣肘的话的,无形之中会给他带来很多的麻烦。
不过还好,显然这位何大人何是识趣,主动地让贤,把办案大权统统交给了刘胤。不过想想也正常,都快到退休致仕的年纪了,何曾犯不着再去拼命了,得过且过,混吃等死,也许才是他不二的选择。
在何曾的公署,刘胤还见到了中尉左丞杜弼,四十多岁的杜弼显得年富力强,听说此前他可是出了名的间军校尉,打入到了敌人的内部,屡建奇功,其中策反夏侯霸就是他的功劳。
不过中尉左丞和中尉右丞是执金吾的左膀右臂,平行而设,互无隶属,除了情报上的交流,显然左右两丞是分别隶属两套班子的,并无多大的交集,刘胤也是出于地礼貌与之寒喧了几句,而后便告辞离去了。
来到中尉右丞的官署,冯全、张乐、赵卓以及官署的诸官吏已经是应卯而来。
张乐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模样,看到刘胤随身带了名护卫,阴阳怪气地道:“右丞大人初上任,派头果然不同,还带着贴身侍卫。也对,昨日没带护卫,那多危险呀,幸亏刺客那一剑刺偏了,否则还真不好说今天能不能见到大人您。”
张乐的脾气大伙儿都清楚,不过这种场合张乐居然不给新上任的右丞大人一点面子,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刘胤身上,想看看刘胤如何应付。
第41章议事
不过刘胤还真没有与他计较的意思,如此场合,如果和张乐反唇相讥的话,倒不免失了自己的身份。他微微一笑道:“现在时局维艰呐,天子陛下都有刺客胆敢行刺,可见暗藏的敌人会有多猖狂,中尉府可是缉凶捕恶之所,与这些穷凶极恶之徒打交道,不得不可谨慎从事。昨日我还思量了一下,中尉右署还得加强一下内保,不给那些藏在暗处的势力以可趁之机。所有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需要配备一到两名贴身护卫,同时外出办案之时,也要加强兵力,提高警惕,我们对手很狡猾,也很可怕!”
冯全等人点头称是,显然对刘胤的这个提议大为赞赏。
张乐脸上不禁微微一红,颇为自傲地道:“多派护卫,那倒不必了,那些个土鸡瓦狗,某可没放在心上。”
刘胤是见识过张乐的功夫的,这胖子虽然看起来不着调,但却有着一身的好武艺,可惜他还是没有见识过厉害的角色,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今天是刘胤初次上任,首先地要熟悉一下中尉右署的情况,右式道冯全简明扼要地向刘胤做了汇报。
中尉右丞属下有右式道、中垒令、武库令、都般令、寺令、左辅都尉、右辅都尉、左右中侯等属官,中尉右丞担负着整个京师的激循,禁暴、除奸、捕盗都是它的职责范围。
刘胤最关心地还是自己可以调动多少的人马,了解了一下,整个中尉右丞拥有直系部属有千余人,而且这也仅仅只是京师附近的可以调动的力量,如果加上其他地区的部属,数目还是相当地可观。
虽然与刘胤想象之中的那种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相比差了很远,但中尉府的职责范围和后世明朝的那牛皮哄哄的锦衣卫也相差不了太远。历史学家考证说,一直到明朝,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情报特务机构,这不是瞎扯吗,三国时代的中尉府完全有着锦衣卫的职能,只不过它比较低调,不为世人所熟悉而已,史书的记载又相当地隐讳,所以后世的人一直以为明朝之前无特工。
事实上,只要有战争,只要有国与国的对立,它就会有间谍和特工,这一群怀有特殊使命的人就象是水银泄地一样,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反间谍同样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敌国不灭,间谍不除,甚至敌国虽灭,间谍犹存,这条隐蔽战线上的战争,远比正面战场上的厮杀更加的残酷血腥。
这次针对皇帝的青城山刺杀事件对于蜀国而言称得上是头号大事,而如何破案就落实到了中尉府,新上任的中尉右丞刘胤更是当仁不让,今天中尉右丞署的第一次议事,自然也是围绕着青城山刺驾案来进行的。
“诸位,昨日陛下在青城山遇刺,朝野震动,陛下震怒,已经下旨要求我们中尉府彻查此案。对于我们中尉府而言,这也是职责所在。前任右丞因为巡查不力,已经被陛下撤职查办,刘某临危受命,自当与诸位同僚同心协力,共破此案。”
刘胤在首席落坐,冯全、张乐、赵卓及中垒令贾循、武库令陈斌、寺令丁允、左中侯郭宁、右中侯徐谦等人分别跪坐于两侧,人员齐至,济济一堂。刘胤环视众人,开场白直入主题,没有讲半句废话。
冯全率先道:“我等深知案情重大,自不敢有所懈怠,一切唯右丞大人马首是瞻。”众人齐声附和。
刘胤冷眼打瞧,这些人言语之间虽然谦恭,但内心之中却未必真心服气,想想也难怪,任何一个官僚体系,它也是有着自上而下的层层壁垒,自己一个小小的羽林郎,直接就空降到了他们的头顶上,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外行,让外行领导内行,恐怕没有一个人服气。
刘胤也从没指望仗着皇帝的钦点,凌驾在别人头上,就可以让人家心服口服。口服容易,但想让人真正的心服,还得拿出真本事来才行。
而青城山刺驾案,便是一个试金石,刘胤能不能在中尉府站稳脚跟,能不能真正地让这些僚属心服口服,成败系于此案。
“想必诸位昨天也看到了,这件案子非常地棘手。刺客一共三十六人,除了行刺陛下的主犯逃逸之外,剩余三十五名刺客全部当场毙命,其中大多数是被禁卫格毙,少数在伤重之下服毒自杀,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活口。这些刺客身份隐秘,现场没有任何关于刺客的身份证明,也就是说,这些刺客受何人委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的刺杀事件,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能实施这样的刺杀行动,非一般人可以为之。而且刺客的动机非常地明显,就是想要置皇帝陛下于死地,一般来说,除了私仇,便是国恨。我们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势力,有能力组织这么一次暗杀行动?”
刘胤昨天一宿彻夜未眠,就是在分析案情,多年的特警生涯,对刘胤养成缜密的思维、理性的逻缉有着极大的帮助,虽然古代的刑侦技术和现代有着天壤之别,但任何事件首先得有动机,刘胤决心从这个方面入手,层层剥茧,找到线索。
冯全若有所悟,道:“右丞大人的意思是,此次行刺,逆魏间谍的嫌疑最大?”
刘胤道:“不错,陛下身居皇位,树敌虽多,但有能力实施如此周密如此规模的刺杀行动,一般个人是无法实施的,魏国间谍势力庞大,很明显地拥有这个能力,而且从刺杀皇帝的后果来看,一旦行刺得手,必定可以给我朝局势造成混乱,魏国便可以乘机进军,可以说魏国是这次暗杀事件的最大获益者。”
刘胤吩咐人将昨日在竹林中获取的那些机关弩器及各类物证呈上堂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这样的机关弩器可是我朝可以生产的?”
第42章突破口
刘胤昨日已经找老工匠验证过了,这些机关弩器蜀国便无生产能力,显然是外地流入的。这倒不是说蜀国的机械制造能力比魏吴要差,事实上则是恰恰相反,蜀国由于拥有天才的器械制造专家诸葛亮和一流的匠师蒲元,在机械制造的领域,要比魏吴两国先进的多,损益连弩便是其杰出的代表之作。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蜀国地狭民贫,资源有限,只发展具有先进的性的武器,象这种用途不太广泛的机关弩器,蜀国是没有开发的。
冯全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看过之后,肯定地道:“不错,这些机关弩器的确不是我朝可以生产的,应该是刺客从境外偷运来的,这些机关弩器便于拆卸,通过关卡偷运入境并不太困难。”
张乐撇了撇嘴,道:“就算这些弩器来自逆魏,却出未必就能证明那些刺客也一定是逆魏的间谍,那些刺客所穿的衣服,所使用的刀,都是产自蜀地,右丞大人又做何解释?”
刘胤微微一笑,道:“方才我所言,也是指明魏国间谍行刺的可能性最大,并不排除蜀中的地方敌对势力和与陛下有私仇的一些世家豪族。这些刺客所穿衣服,皆是蜀地所织造,不过从里到外,皆是用最上等的蜀锦所裁制。虽然蜀锦是本地的特产,但价值昂贵,我想在座的诸位也不会把蜀锦赐给家丁奴仆们来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