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任 >

第532部分

重任-第532部分

小说: 重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书记,看你今天心情特别好,一定是有什么大喜事儿吧?”

    徐文博点了点头并没有出声,旁边的郭小泉抢着说:“肖老弟,我告诉你吧,徐书记已经正式担任桐江市委副书记兼古河市委书记,今天到省城就是谈话去了!”

    “啊!”肖远航闻言十分的惊喜,春节过后就传出了徐文博要提桐水市委副书记的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动静,没想到这事儿今天就突然落实了。

    市委常委兼古河市委书记和副书记兼古河市委书记有着本质的差别,徐文博从桐水副市长兼古河市委书记只是提了一级,到市委常委时才进入了桐水市权力的核心,但是,在市里他没有职务,是排名最后一位的常委,这更是一种象征的意义,而就任市委副书记就不同了,省委已经确实他排在市委书记、市长、主管党群的副书记之后的第4位,是桐水市权力核心中的核心!

    其实,徐文博担任桐水市委副书记也算是实至名归,古河市的经济发展在桐水市首屈一指,在全省市县排名第二,仅次于春城的南城区,要知道春城的南城区可是省级的经济开发区,松江省的各种资源都是向其倾斜的,而古河市全靠自己奋斗。同时,徐文博在苏联解体前的那篇极具前瞻性的理论文章,为他赢得了政治上的加分,再加上促成了松江省第三条和第四条高速公路的招商引资,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搞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徐文博脱颖而出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1113章 瓶颈

    肖远航惊讶过后急忙笑着说:“恭喜徐书记!”

    徐文博摆了摆手笑着说:“何喜之有啊,无论是市委常委,还是副书记,落到实处我还是得干古河市委书记么?今天找大家来,主要是谈经济问题,不是谈这个!黄主任,现在就上菜。”

    黄志答应了一声急忙出了包房,叫等待在门口处的服务员让后厨给上菜,回到包房内时,徐文博已经在和肖远航商量着投资的事情。

    肖远航的公司今年对古河市的投资力度很大,磨盘湖风景区整体投资在2亿元以上,方便面厂投资也在3千万左右,这还不算墨香文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升级为集团公司带来的隐形资产,但是徐文博根本不满足,他知道肖远航在俄罗斯捞了大钱,不在古河多投一些钱心里总觉得是回事儿。

    首长南巡讲话之后,全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一片红火的景象,从高层到省市,再到基层,都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上来,经济指示的好坏,是考核一地领导班子的重要的指示,古河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徐文博的政治前途,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他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他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肖远航被徐文博逼得没办法,两手一摊说:“徐书记,我也想给古河投资,毕竟这里是我的家乡,可是我想投资也得有项目可投吧,要不,你给我介绍一个项目?”

    古河市由于严重缺乏水资源,不适合大型的重工业企业落户,只能围绕四通八达的交通做文章,以及围集群式国轻工小企业来发展,徐文博想让肖远航投资的必须是上亿的大投资。市里虽然有一些项目,但是投资额度都比较小,他不想浪费肖远航这财主的资源,被肖远航一反问,他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了。

    郭小泉急忙为徐文博解围说:“肖老弟,现在没有大项目不代表以后也没有,这个不急,咱们可以慢慢来。”

    肖远航笑着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有适合我们的项目,我绝不会吝啬的!”

    其实徐文博的心里何尝不明白古河的投资状况啊。肖远航说得有道理,你想让人家投资,那就得有项目,没有项目往哪里投?春古高速和古桐高速建成通车后,古河的交通优势更加明显,古河已经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果仁市场,建成了长白山野生药材集散地的北药市场,建成了辐射五省一区的小商品市场,这三个市场带动的产业集群就支撑起古河经济的半边天。现在他是要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却苦于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徐文博终于说了实话:“小肖,现在全国上下搞改革开放。搞经济发展一片红火的景象,而我们古河经济发展到今天却遇到瓶颈,大国和小强你们都是我市著名的企业家,今天把你们请来就是帮我诊断一下。如何能突破这个瓶颈。”

    徐文博晋升桐水市委副书记不但没有感到太大的高兴,反而更觉得肩上的压力更大,如果古河的经济发展无法快速发展。那么他这个市委副书记的光环就会黯然失色,从而影响到他今后的仕途,因此,他必须尽快的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尽快的突破这个瓶颈。

    小强见徐文博点了他的名,他就不得不说一说了,经过这些年磨练,小强已经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对古河的经济状况十分的了解,略一思考便说:“徐书记,我觉得我们古河除了这三大市场外,一些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不能抓住时机做大做强,也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

    “哦?”徐文博闻言来了兴趣,望着小强说:“你说说看,都有那些企业?”

    小强说:“徐书记,比如古河市啤酒厂,在89年以前其所生产啤酒畅通东三省,而且还获得了冰城国际博览会的金奖,但是89年以后,啤酒厂一直在走下坡路,所生产的啤酒口味越来越差,现在已经接近倒闭的边缘!”

    徐文博闻言点了点头,小强说的是事实,虽然古河啤酒厂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由国际和国内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和啤酒厂管理层经营不善、任人唯亲、贪腐成风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市里下大力气对啤酒厂进行了整顿,但由于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以及资金短缺,使啤酒厂现在举步维艰,无力回天。

    大国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场合,小强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当然也想在徐书记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他望着徐文博说:“徐书记,我也想谈一谈我的看法。”

    徐文博兴奋的说:“好的,大国,你说。”

    大国说:“我觉得我市做为东三省物资的集散地,主要是原材料的集散,或是初级加工产品的集散,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拿果仁来说,我们最多把坚果加工成果仁,属于粗放型的加工产业,根本挣不到多少钱,而果仁一出口到日本,身份就成倍增长。像北药市场经销的药材,基本上就是走原材料,挣的就是初加工和流通的钱,把我们大好的资源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徐文博点着说:“小强和大国说得都有道理,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必须形成我市支柱性产业,才能彻底打破这个瓶颈,小肖,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大国刚才一提起北药市场药材原材料流通的问题,一下子提醒了肖远航,他想起前世有多家依托长白山药材资源而崛起的大型制药企业,并有四五家制药企业成功上市,而成为了古河市的支柱产业,现在除了在桐水市成立的长白药业外,其余的几家药业还不见踪影,如果依托北药市场这个药材基地,引进几家大型的制药企业也许能解决古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想到这里,肖远航望着徐文博说:“徐书记,我觉得刚才大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古河市的药材资源这么丰富,几乎都是白菜价卖给了各地的药企,如果能引进几家大型的制药企业,这盘棋一下子就活了!”

    ****************************************************

    PS:感谢“cjh228”5万厚赏,由于月底月初这几天老曲特别忙,抽不出时间,等过了这几天,一定加更一章表示感谢!(未完待续……)

 第1114章 察觉

    徐文博说:“小肖,那你就投资做制药吧,我全力支持你。”

    肖远航呵呵一笑说:“徐书记,我对制药行业一窍不通,怎么做啊?”

    徐文博说:“不会可以学么。”

    肖远航说:“这可不是学的问题,隔行出隔山,一不懂行,二不懂管理,三不懂制药,更没有研发团队,能生产出好药么?”

    徐文博一想也是,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自己是太心急了。不过,肖远航提出的这个收进制药企业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他清楚现在想发展就得有钱,有些制药企业想扩大生产,想发展,却苦于没有资金,如果让肖远航提供资金与他们合作,兴许这事儿才真能成!

    肖远航不知道徐文博心里正打着如意的算盘,见徐文博没出声,便说:“徐书记,小强说得对,不如先从把我市的传统企业做大做强入手,其它的事情可以循序渐进,比如说市啤酒厂,有技术,有工艺,有专业人才,只是没有市场渠道和发展资金,我们可以整体收购,也可以和市里合作,利用我们的资金优势,把古河啤酒的名号打响。”

    还没等徐文博说话,大国就接上说:“对,还有大高粱酒厂,他们酒厂出的冰高粱酒我最喜欢了,可是是听说这几年他们酒厂由于资金问题后劲不足,逐年在走下坡路,我们可以接手,只要肯花钱在电视台打广告,把大高粱酒卖遍全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徐文博闻言心里暗暗高兴,如果像肖远航说的,要把古河啤酒做大做强,最少得投入个三亿两亿的,而大高粱酒厂也一样。也得上亿的投入才能形成规模,这还不算在广告上大笔的投入,既然他们有意接手这两家酒厂,可以立竿见影的见到投资的效果,那么就让他们先做两家酒厂,制药企业的事情可以缓一缓,如果找到可以与他们合作的制药企业,再和他们谈不迟。

    想到这里,徐文博说:“你们的建议都很好,我原则上同意把市啤酒厂整体出售给你们。或以啤酒厂现有的资产入股与你们合作,但这要经过市研究之后才能决定,不过,市里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答复。大高粱酒厂是个人的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了困境,可以说是绝境,市里为了扶持这个酒厂,已经几次协调银行给他们贷款,但由于是个人企业。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不大,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市里也没办法,市里会给你们协调。是你们整体收购,还是合作,到时你们可以具体谈。”

    “好的。”肖远航点头答应了一声,然后对大国说:“大国。现在小强这边有磨盘湖风景区和方便面厂两个项目,你就接手这两家酒厂的事情,一是做好酒厂的调研工作。二是聘请专业团队做好评估,最主要的是要请了一个国内最好的销售团队,迅速开拓市场,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把钱挣到手。”

    别看刚才提建议的时候大国心气挺高,可一听肖远航要让他接手两家酒厂的事情,脸便立即苦了下来:“二哥,酒厂这事儿我说说还行,要让我干就像刚才说的,我是一窍不通啊,你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感觉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怎么干。”

    肖远航嘿嘿一笑说:“大国,你啥也别说了,反正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大国苦着一张长脸说:“二哥,你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啊!”

    肖远航说:“我这是给加担子,不懂可以请专业的管理,制酒的工艺不行,可以花大价钱挖人,缺什么样的人才你就挖什么样的人才,咱们有钱,还有办不成的事儿么?”

    大国心里其实也是有一些想法的,他这么做就是向肖远航要政策呢,见肖远航这么大方,立即笑了起来,说:“二哥,你这么说我这心里还有点底了,我试试吧。”

    肖远航说:“不是试试,是必须得做好,否则有你好看的!”

    这时饭菜都上来了,今天由于是徐文博高升的喜庆日子,黄志玲特意让上的茅台酒,徐文博见今天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一招手说:“菜已经上来了,咱们先喝酒,酒厂的事情明天再谈。”

    大家高高兴兴的喝了起来,再没有谈及酒厂的事情,其实话说到这个地步,酒厂的事情基本上已经算是谈成了。一直喝到晚上9点多钟,大家才尽兴而散,肖远航上车之前嘱咐小强,酒厂的事情帮大国把把关,小强当然不会拒绝,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下午,肖远航和王刚等站领导在站台接到了罗光喜一行人,下了车直接出站把他们送到了商贸大厦宾馆先休息,罗光喜却把肖远航招呼到他的房间,说有事情要跟他谈。

    这段时间唐正林的活动力度挺大的,当然也找到了老站长罗光喜,罗光喜得知唐正林想活动当古河站长的事情,心里有些莫名所以。肖远航才干古河站长站长一年多的时间,就算这期间安全成绩十分耀眼,就算古河站能够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天,他也没有可能在近期内提拔的,唐正林可能是听到什么风声了,现在就开始活动了。

    罗光喜侧面向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一位铁路局领导打听了一下,也没听说路局近期有提拔肖远航的打算,但是唐正林现在就开始活动很说明问题,他可是肖远航手下的铁杆干将,如果没有肖远航的授意,他不可能这么频繁的活动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肖远航知道自己要走了,才让唐正林这么干的。

    铁路局没有提拔肖远航的打算,分局这边也一点相关消息没有,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铁道。部那边,肖远航跟部里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他从来没有透露过,但是能从部里把十吨箱和五吨箱的修理线拿下来,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办不到,罗光喜此时心里已经明白,肖远航这是真的要走了!(未完待续……)

 第1115章 隐患

    大家一见罗局长有事要与肖远航谈,都知趣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王刚等人则是被楼层经理安排到一个大包间暂时休息。肖远航跟着罗光喜进了房间,罗光喜手向会客厅的沙发一示意说:“小肖,坐!”

    随即从自己的手包里拿出一盒软中华烟,弹出一支递给肖远航,肖远航接过来拿出火机先给罗光喜点上,然后自己才点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