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 >

第57部分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第57部分

小说: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蛋,他把咱们布的地雷给改地方了呗!”郑保国猛地拉了一下那个战士的帽檐说。
  “咱们再起了它不就行了吗?”那个战士正了正帽子,不甘心地说。
  “你要不想缺胳膊少腿的你就去,我是没那个胆儿。”郑保国边往洞里走边说。
  “他有那么厉害吗?”那个战士又问。
  “哪那么多问题,当年他埋地雷的时候,你还在家刨土豆呢!”郑保国说道,“大队长厉害吧,想当年张鹏埋了几颗地雷,他半个月楞没找到。”
  那个战士吐吐舌头不说话了。
  张鹏回到水源地,灌满水,回到阵地上,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宋德彪正急得在阵地上跑圈呢,看见张鹏和邵春光回来,立刻阴转晴,脸上乐开了花,“你们可回来了,我都快急死了。。。你拿的箱子里装的什么,印的怎么都是外国字儿啊?”宋德彪先把箱子抢了过来。
  “说来话长,我先喘口气!”张鹏把身上背的水壶摘下来,递给早就口渴难捱的战士们。
  不等张鹏开口,邵春光就把事情说了,宋德彪撇着嘴说:“你小子到哪哪吃香,让人家打了埋伏,还能弄点好吃的,下次出去我跟着你得了!”
  到了中午,大家三个人分一份野战干粮,半截水萝卜,虽然吃不饱,但总算吃了顿热饭,开了洋荤,全连人都很高兴。
  晚上,张鹏缩到猫耳洞里,穿着雨衣睡觉,阵地前几具敌人的尸体晒了一天了,发出阵阵恶臭,可也没人敢去清理,因为那是雷区,晚上改了风向,臭气一个劲的往阵地上漂。张鹏被熏得实在受不了了,翻出一次也没用过的防毒面具戴在头上,虽然有些憋气,但比刚才感觉好多了。这个办法很快在阵地上流行起来,一个个打扮的跟猪头怪似的。在远处阵阵枪炮声中,九连安然的度过了一个平静地夜晚,张鹏早上起来时,雨衣下的小坑里积满了露水,脸是不用洗,牙更不用刷,身上的衣服从出国还没有换过,他把松了的绑腿又紧了紧,找连长报道去了。
  九连第二天有接到新命令,转移阵地,到另一个山头上固守,到了地方还是老办法,挖猫耳洞,修工事,好在今天后勤上来了,给他们带来了给养,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现在红烧肉罐头又成了好东西,大家把他翻过来打开,专吃沉到底下的瘦肉,把里边的肥油扔掉,乔老爷心疼地直骂娘。今天是陆维民带人到山下砍了几捆甘蔗解决了喝水的问题,几个兵还拔了几根埋在甘蔗地里的竹签给大家显摆,张鹏要了一只,只见一尺多长的竹子,两头都被削尖了,看位置埋在地里得有四分之三,只在外头露个头儿,不过大家都穿着‘铁板’鞋,还是可以防住这个武器的,他问了问,竹签确实有股臭味,传说敌人往上边抹了牛粪,扎伤人后,伤口会感染,不易愈合。
  几天后,越军首都防卫部队精锐的308师赶到谅山增援,中国部队让开一道口子,让它钻进来,敌人还认为他们逆袭成功,解了谅山之围,却不成想掉进了中国军队的口袋阵,我军迅速封闭了缺口,将他们团团围住,很快将他们击溃,D师也加快速度向前开进,开始准备攻占谅山城外围阵地,九连这次作为三团的先锋,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到巴外山。
  巴外山离谅山市只有5公里了,是构成谅山外围的最主要屏障,是我军必夺的据点。这一仗也将打得更为激烈,守军是越军3师某团,他们曾发誓“不让中国军队越过巴外山一步。”然而事情并不如他们的设想,九连在一日清早,冒着霏霏细雨,浓浓的大雾,作为多路攻击大军中的一路悄悄的摸向越军一个阵地。
  本小说由@。cc@提供下载

第三十三章 又是一场恶战(二)
更新时间2009…10…17 6:34:46  字数:2272

 张鹏战前主动要求到了尖刀班,这本来应该是陆维民的差事,但他不放心,坚决到了尖刀班。临行前,宋德彪把他的子弹袋往上提了提,这是他们因为缺乏防护设施想到的土办法,战士们一身布军装根本没有防护作用,大家就把子弹袋尽量提高些,希望借助弹匣挡下射到胸部要害部位的子弹。
  当张鹏借着大雾向上摸进时,突然响起枪声,他赶紧卧倒,后边的战士们也各自寻找隐蔽物躲起来,一阵乱枪后,敌人的阵地上又沉寂下来,原来敌人也怕我军趁着大雾偷袭,听到一点动静就胡乱射击给自己壮胆。在离敌人阵地前四十多米的地方是敌人布下的雷区,张鹏捋起袖子,拔出匕首,轻轻地在地上抽插,发现地雷后马上排除,短短的距离,他们走了近二十分钟,身后是张鹏排除的十多颗地雷和一条半米多宽的小路。
  张鹏采用低姿匍匐运动到一段战壕前,浓浓的雾霭遮挡住人的视线,近在咫尺也难以看清人的脸,他抱着枪侧身滚进战壕,落下时马上惊动了敌人哨兵,不等敌人开口,张鹏的冲锋枪就抢先说话了,一个三发点射将他击毙,随后将一颗手榴弹塞进离他最近的一个猫耳洞,‘轰’的一声,破衣烂衫夹杂着人体的碎肉飞出洞外。
  枪声就是信号,已经等在战壕外的尖刀班战士,迅速跳进战壕,分成数个战斗小组,一人掩护,一人把炸药包,手榴弹甩进藏兵洞封闭洞口,等他们清理完这段战壕里的敌人,张鹏已经突进到二壕,他是见人就开枪,见洞就扔手榴弹,根本不给人家解释的机会,敌人被打懵了,分不清到底多少人冲上了阵地,为了不被全歼,居然放弃了这个小高地,向下一个高地退去,张鹏见有机可乘,急忙让尖刀班班长留下两个战士接应连长带领的后续部队,他和其余的人摘掉帽子,尾随着敌人向下一个高地追去。
  这回连探雷的程序也省了,“队长,别开枪,是我!”张鹏用越语大喊着,跟着敌人不开一枪冲上了高地,见到不戴帽子也不开枪,上去就拿刺刀捅,尖刀班的人冲上来有样学样,乱冲乱杀,闷声发大财,一时间阵地上到处是敌人的惨叫声和刺刀入肉的‘噗噗’声,双方的人混在一起,敌人难分敌我,怕误伤,不敢开枪,一阵肉搏,尖刀班顺利的占领外壕,守卫这个高地的一个排长指挥着残余的二十多个敌人守在内壕,和他们对峙起来。
  张鹏端着枪守在战壕的拐角处,只要有敌人试图通过这里渗透,他就开枪,但一开枪,马上会招来敌人一顿手榴弹,身上的衣服被弹片炸的更烂了。张鹏为摆脱被动局面,拖过两具敌人的尸体,搭在战壕上,拽过一挺敌人抛弃的轻机枪对着内壕的敌人扫射,敌人的火力很快被吸引过来,打了几天仗的战士们很快明白了,顺着战壕向内壕冲击,一旦接敌,就死死的咬住,不给他们丝毫的喘息。张鹏一连打光了三个弹鼓,打死了数个敌人的机枪手,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内壕的敌人谁也不敢露头了,他们的枪一响,马上变成自己的催命符,身上很快会添上几个窟窿。张鹏身前的敌人尸体,也被打的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如果泉下有知,肯定在大骂他的弟兄们!
  这时雨停了,雾也变得稀薄了,敌人被尖刀班压进一个隐蔽部,凭借着一挺重机枪负隅顽抗,两个想靠近隐蔽部准备炸毁它的尖刀班的战士都被打成重伤,大家一时对它没了办法。
  张鹏赶过来,观察了一会,发现隐蔽部是土木结构的,他回头看看两个痛苦的不住呻吟的战士恨恨地说:“烧了他们这个王八窝!”
  战士们找来敌人为晚上照明点灯用的煤油递给张鹏,趁敌人换子弹的功夫他猛地窜出战壕,拖着油桶向前跃进,敌人发现了,不知道我军又找来什么新式武器对付他们,立刻纷纷开枪封锁张鹏的前进路线,尖刀班班长也马上组织了两挺机枪掩护,小小的高地上枪声响成一片,张鹏借着敌人被压制的瞬间兔起鹘落窜到个射击死角,奋力把煤油桶甩向敌人的隐蔽部,没等油桶落地就被密集的弹雨打成漏勺,他又投过去一颗手榴弹,爆炸的火焰引燃了隐蔽部,一个敌人探出身子甩了两颗手雷试图炸熄蹭蹭向上猛窜的火苗,火没炸灭,人却被滚下来的手雷炸死了。
  两个惊恐的敌人从里边窜出来,边开枪边跑,企图突围,七八支枪转眼把他们打成蜂窝,倒在熊熊的烈火中,难闻的尸臭味立刻弥漫在高地上。
  “缴枪不杀!”
  “我们优待俘虏!”几个战士用南腔北调的越语大喊着,‘规劝’敌人投降。
  十几分钟后,隐蔽部的一角被烧塌了,里边传出一声枪响,接着从里边有人喊着:“投降,我们投降,不要开枪!”几只冲锋枪被抛出来,然后六个燎了眉毛,烧了头发,衣服上还冒着烟的敌人举着手狼狈的跑出隐蔽部,原来走投无路的越军排长开枪自杀了,其他的人为了保命只好向我军投降了。
  我军的政策向来是优待俘虏,仔细搜过身后,没有捆绑他们,只是让他们蹲在一起,给了他们两个水壶,每人一块压缩饼干。
  张鹏凑过来给他们散了圈烟,用越语问道:“防守前边主峰的也是你们部队的吗?”
  一个岁数比较大的越军士兵惊讶地看着张鹏说:“当然是我们王牌三师的部队了,不过你的越语怎么说的这么好?”
  “我的越语老师就是你们现在首都军区特工大队的教官,说的当然不错了!”张鹏笑着说。
  “怪不得你熟悉我们的战术了。”越军老兵说。
  “你说错了,应该是我熟悉我军教给你们的战术!”张鹏笑着纠正他说。
  “我们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现在你们为什么要进攻我们!”老兵生气的说。
  “这个得要问你们政府了,我们国家曾经为你们付出那么多,我的战友就躺在前面这座山背后的烈士陵园里,你还要问我吗!”张鹏不客气地回答他。
  “你来过这里吗?”越军老兵问。
  “我曾经准备为你的国家流血牺牲,但我现在却作为你们的敌人来到了这里,你不觉得可笑吗?”张鹏自嘲地说。
  “你一定参加过援越部队,我们也很怀念和中国战友在一起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但现在都除了战火什么都没有了。”越军老兵的这段话是用中国话说的,说完他颓废的坐在地上沉默不言了。
  本小说由@。cc@提供下载

第三十四章 又是一场恶战(三)
更新时间2009…10…18 6:46:32  字数:2379

 宋德彪带领第二梯队上来了,将伤员和俘虏送到后方,战士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整修工事,防敌反扑,大家都没想到尖刀班这么顺利的就抢占了两个山头,战士们满是乐观的情绪,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信心,认为明天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拿下主峰!
  时至中午,各处的战斗基本都停息下来,我军胜利的完成预定计划,扫清了谅山外围的小据点,接下来就是要打破谅山的最后一道大门,饮马奇穷河。
  三营的任务是拿下前方的281高地,为师主力攻击部队打开缺口,下午,营长带着担任主攻的九连连排干部到前沿查看地形,了解敌人的火力配置。雾已经散了,281高地清晰的出现在他们眼前,秀美的山川已经被敌人挖的千疮百孔,到处是面目狰狞的碉堡群,火力支撑点,形成密集的火力网。山脚的缓坡都被改造成人工断坡,下边是装甲车和坦克构成的移动火力点,前方是几道铁丝网,竹签阵和地雷密布的雷区。
  营长命令七连迂回到侧翼向敌人发动佯攻,七连假戏真做,向敌阵地发起轮番猛攻,已成惊弓之鸟的越军马上枪炮齐鸣,疯狂地射击,七连几次试探后,大家逐渐看清了隐藏的火力点和火器配置,山腰主要由轻重机枪构成火网,山顶是高射机枪阵地,三挺机枪可以封锁住正面的进攻路线。
  侦察完毕后,七连没有撤回,依然在和敌人玩‘捉迷藏’打打停停,搅得敌人不得安生。九连晚上饱餐一顿后,利用夜色,潜出阵地,悄悄地运动到281高地前二百米处,然后派出数个破障小组开辟通路。张鹏排雷经验丰富,当仁不让的前出排雷,他脱掉上衣轻装上阵,随身武器只带了一把匕首,一支手枪。
  七连还在‘呯呯嗙嗙’地和敌人打个不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张鹏在前边探雷,发现后能绕过去的就做上标记,交给后边的工兵班派来的一个战士,绕不过去,就只能亲自干了,最后面是一个持枪警戒战士,由他负责保护两个几乎没有战斗力的战友。
  张鹏先遇到的是敌人的竹签阵,几千根竹签按照梅花的样式排满阵地前的开阔地,形成一个五米宽的吃人地带,他小心的用探雷针在竹签旁探明是否有地雷后,才轻轻地拔下竹签,顿饭的功夫终于清理出一条一米多宽的通道。张鹏遇到的第一颗雷是颗反步兵地雷,做好标记交给了后边的工兵,接着是颗反坦克地雷。。。。。。他的手臂突然碰到一根绊线,吓了他一身汗,幸亏当年老秦教的好,他事先光着膀子,敏感的皮肤在黑夜里比眼睛好使的多,张鹏用手摸着绊线找到地雷,插上保险销,拔出匕首割断绊线,轻轻的把地雷挖出来,才松口气。敌人的日子看来过的不富裕,后面布的雷变得稀稀拉拉的,尽是些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自造的‘土地雷’,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将通道开辟到铁丝网下,伪装好后,又往后退去,这里将是炮火准备的打击目标。退到离敌人前沿阵地一百多米的时候,连副陆维民已经指挥一排潜伏在那里,陆维民赶紧给张鹏披上衣服,把水壶递给他,让他休息。
  张鹏披挂好武器,选了个洼地爬过去,潜伏在那里,折腾了整整一天,他疲乏极了,在枪炮声中,竟沉沉地睡着了,午夜清凉的露珠打湿他的衣服,他仍然没有醒来。。。。。
  清晨六点钟,我军集中了上百门大炮,开始进行炮火准备,排山倒海般的炮击,瞬间把山脚下的越军装甲车和坦克送入地狱,许多坦克未开一炮,就被猛烈的炮火炸的稀烂,一些反应快的,不顾上级严令,开足马力向谅山城的方向逃去,随着炮火的延伸,山顶上,山腰上到处是盛开的死亡之花,281高地像是被笼罩在一个半球形的眩光四射的音乐大厅里,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