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350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350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等对方把话说完,郭守云倒先笑了,他在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大腿上捅了一手指头,说道,“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怕我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同时呢,也担心中了北京那边设下的挑拨之计,为此才专门跟我这儿坦白来了?”

“我要说不是你相信吗?”霍多尔科夫斯基一愣,随即释然笑道,“说实话,同北京打交道,我真是整日里提防又提防,小心又小心,你们中国人脑子里的歪主意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落进陷阱里。”

“看出来的就不是陷阱了,只有没看出来的才是陷阱,”郭守云笑了笑,说道,“你放心好了,我这个虽然算不上多么精明,可也不至于傻的总犯一个错误,现在,既然北京那边更信任你,希望能你能在这件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你就出面替他们牵线搭桥好了,我绝不会有什么想法的。”

“真心话?”霍多尔科夫斯基试探着问道。

“真心话,比真金还真呢。”郭守云失笑道。

“嘿嘿,比真金还真的真心话也没用,这次的事情啊,没有你参加还就真不行了,”听出郭守云这话说得很真诚,霍多尔科夫斯基总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不过他转头又摇头说道,“现在华盛顿显然也信不过北京那边,当然,他们也信不过我,最重要的是,基辛格这个人似乎对你很有好感,他这次来莫斯科之初,也就是前天下午,就曾经公开表示过,希望能与你这位‘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年轻人’好好谈一谈,做个忘年交什么的。”

“那好啊,对他这位忠厚的长者,我可算是仰慕已久了。”郭守云一笑,他知道,里尔克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在犹太人身上花去的大笔经费,已经开始实效了,郭氏集团在美国犹太人群落里,已经开始享有一定知名度了。

郭守云前世对美国状况的了解相当有限,而对美国政坛上那些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顶尖政客,他更是所知不多,但在这其中,基辛格作为一个犹太裔政治家,算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郭守云对这个人还是稍稍有一些了解。在他看来,华盛顿那些犹太政客中,如果说有谁是以色列的最强硬支持者,如果说有谁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最坚定奉行者,那这个人无疑就是基辛格了。而此人的主张以及其对犹太国家的态度,可以直接追溯到他的童年,作为一个十九世纪二十年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这位老政客有十三个直系亲属是在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中罹难的,而这种近乎悲怆的童年,也直接影响到了他毕生的政治立场。

其实,在郭守云看来,要了解一个政客的思想立场其实并不难,如果能从他们的童年尤其是成长历程着手,就可以很容易的把握到一些深邃的东西,这些东西绝对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的花哨。

“什么仰慕不仰慕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显然对郭守云的话不屑一顾,他撇撇嘴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坦率的告诉你,类似他那样的老狐狸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当然,如果你能彻底摆脱与那些‘左’的联系,摆脱与北京方面的牵连,那凭着这棵大树,你倒是能在美国找到最安全的立身之地,不过这两点你做得到吗?很显然,你做不到,所以啊,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回过头来,谈一谈更加现实的问题吧。”

“呵呵,这话说得不错,”郭守云飒然一笑,从洁白的躺椅上站起来,探头朝正在泳池里戏水的几位女郎瞄了一眼,随口说道,“咱们现在不应该想太远的问题,而应该更加现实一点。不过对我来说,现在最大的现实是,在沟通中美的问题上,北京没有打算让我插手,也就是说,我在这件事上是一个旁观者,嗯,彻头彻尾的旁观者。你想啊,我现在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不管什么事,既然能有忙里偷闲的机会,我自然是乐得轻松,何必上赶着自寻烦恼呢?”

“我听着这像是气话,”霍多尔科夫斯基眯缝着眼睛,似笑非笑地说道,“咱们的郭大先生可不像是那种喜欢负气甩手的人。”

“是气话,但也是真话,”郭守云耸耸肩,不紧不慢地走到泳池边,而后扶着池边的一杆梯栏蹲下,这才笑眯眯地说道,“在我看来,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现在还远远不到缓和的时候,他们之间还必须都斗下去,甚至还需要斗上几年的时间。这次布什先生委派基辛格来探路,并不能证明华盛顿准备结束持续近三年的中美紧张关系,当然,这更不意味着美国人准备结束对华持续三年的全球经济封锁,说白了,这就是华盛顿的一种政治策略,面对即将带来的总统大选,布什先生需要拉拢更多的选票,需要得到来自那些美国大型出口企业的支持。而将来无论他是能够连任,华盛顿的对华政策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谁要对他们抱有希望,那还不如直接去马路上撒网打渔来的现实。”

“哦,你是说,你并不看好华盛顿与北京的这次接触?”霍多尔科夫斯基皱眉说道。老实说,这方面的问题,他还真没仔细考虑过。

“不是不看好,而是根本懒得去看,”郭守云嗤笑道,“蜈蚣不存在了,谁还能奢望毒蛇与蟾蜍的和睦相处?同样的道理,苏联既然解体消亡了,谁还能期盼着中美蜜月的延续?所以说呢,你要想在这件事抢一个亮点,那我劝你趁早死了这个心吧,因为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无用功。”

郭守云这番言论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他前世的所知所闻得来的。在他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中,从七九年到八九年的十年间,是中美关系的真正蜜月期,那时候中美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就说军事上,在八四、八五年,由于印度列装了前苏联提供的T72主战坦克,中国军方感觉到国内使用的79型主战坦克已经失去了优势,于是当时的美国人就主动提出与中方合作,联合研制一种性能超越T72的新型坦克,以便使中国在军力上优于印度。而为了能够对印度进行进一步的钳制,美国人甚至还决定向巴基斯坦提供F16战机。中、美、巴三方的军事合作进行数年,美国人为此还在巴基斯坦成立了“临时研究联合陆军机动作战武器中心”。

不过类似这样的蜜月期随着苏联的解体在一夜之间就彻底烟消云散了,从八九年开始,先是一个联合国的制裁议案,紧接着又是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随后是台海危机、南联盟使馆事件、中美撞机等等等等,毫不客气的说,蜜月期的十年之后,紧接着就是十年的关系紧张期。

郭守云对所谓大国政治博弈不感兴趣,可他却知道,如果俄罗斯这边缓不过气来,那中美关系的缓和就是奢谈,无论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也好,基辛格也罢,他们要想在这上面拿分出亮点,纯粹就是空想。

郭守云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身价,他手上的钱可以说是胡吃猛造的用上一百年也用不完,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名”这个玩意不可能一点兴趣都没有,可话说回来,感兴趣的事得也得办得成才行,如果说一早就知道这事没搞头,他才不会去废那股子冤枉力气呢。

“那你的意思是……”霍多尔科夫斯基细细思索了一番话老朋友的话,良久之后,才试探着问道。

“我的意思是,今天中午咱们应该吃点什么,”从泳池边扭过头,郭守云笑道,“嗯,顺便还要好好睡个午觉,下午呢,养足了精神去跟克里姆林宫打交道,这才是最现实的,也是咱们迫切需要办好的事情。”

第四八五章 会面

与郭守云以及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的正式会面,被安排在了克里姆林宫一号大楼里紧邻斯维尔德洛夫大厅的一件小型会议室内举行,出于对总统先生的最基本尊重,两位巨头是在一点半钟进入会议室的,毕竟他们在名义上还是联邦的一份子,这种样子还是必须做一做的。

郭守云前世的时候对克里姆林宫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的记忆中,俄罗斯联邦政府在进入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将这个数百年里都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地方向公众开放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花上一笔钱就能进来参观一圈。不过相对来说,这种开放并不是无限制的,比如说这个一号大楼就不包括在开放参观的经典名单内,这里藏着太多的秘密,太多不能被世人了解到的东西。

比如说一九四一年苏联的大阅兵,数万红军将士在接受红场检阅之后,开赴苏德战场保家卫国的那一段历史记录,就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苏联政府在其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一直公开播放的那段阅兵式中,斯大林有一段慷慨演说的实录片,而这段录像实际上并没有现场的直接记录,它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厅里拍摄的,录像中出现的一切场景,除了采用了大量道具之外,还经过了精密的剪接。

在此前的一段生活中,郭守云通过安全委员会的部分解密档案了解到了这段历史,只不过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到这个近乎神圣的地方来坐一坐,而且还直接坐进了现在身处的“天字号会议室”内。

说真的,在刚一进入这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会议室的时候,郭守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什么地方,但是当他在房间里等的无聊,无意间看到左侧那些几乎挂满整面墙壁的老照片时,才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这些照片显然已经有经历很长岁月了,尽管它们的外面都有明净的玻璃屏面保护,可是照片的边角仍旧褶皱发黄了。而在每张枯黄照片的下方,还有一些简略的俄文注解,这些文字说明了照片中的人物正在这个房间里,同时呢,还标注了具体的时间以及人物的名字。

反正也是闲着无聊,郭守云从左侧最上一副开始看起,一直看到了最后一张,而等他看到最后一张的时候,总是明白过来了,这间看上不大也毫不起眼的会议室实际上是大有来历的,它不仅曾经是苏联建立初期“三人军事小组”的决策原点,同时也是二战期间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主要会议室。

在这些照片中,有苏军创始人伏龙芝与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两位元帅商谈军事策略的情况,也有“红色战神”图哈切夫斯基与克雷连科、布勃诺夫三人探讨红军改组时的摄影,除此之外,还有类似一九二七年苏军军事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合影、一九三六年伏罗希洛夫组织召开军事会议的照片,甚至还有朱可夫在军事演习中击败梅列茨科夫晋升为苏军总参谋长之后,第一次主持军事会议的摄影图片。总而言之,在苏军历史上能够叫得出字号来的著名将领,几乎都在这个房间里出席过会议。

郭守云在右手边第三排的一张照片上,看到的是一九四三年苏军冬季反攻战略决策会议时所拍的一张照片,而在这张照片上,像朱可夫、崔可夫、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等十几号苏联元帅级的人物全都在场,叼着大烟斗的斯大林看起来正在这个元帅们训话。

按照照片上的作为席次数一数,郭守云扭头看了看,赫然发现霍多尔科夫斯基所坐的那个座位,正好是当年属于贝利亚的位置。臭小子在这位子上看来还坐的挺舒服,他两个胳膊肘都按在铺了红色绸绒的桌面上,整个一颤一颤的,估计是正在心里哼歌呢。

揉搓着下巴颏,郭守云嘿嘿一笑,径直走到椭圆形会议桌的左侧,在斜对着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第二把椅子上大马金刀的坐下,这才说道:“真看不出来,这个不起眼的小会议室还挺有来头的,看样子总统先生并没有轻视咱们的意思,与此相反,他对这次会面可是给与了厚望啊。”

“哦?”想不明白对方怎么抽冷子来了这么一句话,霍多尔科夫斯基投来一个困惑的眼神,问道,“你又想起什么来了?”

“不是我想起什么来了,而是我看到了一些东西,”随手指指对面的墙壁,郭守云笑道,“看到没有,那些可都是这个会议室的勋章啊,从那些照片上就能看出来,这房间里的每一把座椅都是很有来历的,嗯,甚至可以说,这每一把座椅,都代表着一个身份,一种历史。”

“是吗?”霍多尔科夫斯基笑了,他不无戏谑地问道,“那你选的椅子代表了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有蕴含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我这把?”郭守云笑容满面,他伸手抚摸着椅子上那多少有些褪色的扶手,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这把椅子可是当年由巴季茨基元帅所坐的,呵呵,华约军队的三大首脑之一啊,坐在这儿,我都觉得与有荣焉。”

“与有荣焉,那你怎么不去坐首座?我想那应该是属于斯大林同志的吧?”霍多尔科夫斯基嗤笑一声,说道,“坐在那儿,你不是应该更加与有荣焉了?”

“当然,如果你没有坐到那里的话,我可能真会考虑去首座上坐一坐了,”郭守云一脸坏笑地说道,“不过现在嘛,还是坐在这里的荣幸度更高一些?”

“嗯?”霍多尔科夫斯基先是疑惑地哼了一声,但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他迅速坐直身子,而后一挪屁股,跑到了前面一张椅子上,这才狠狠瞪了郭守云一眼,颇为不满地说道,“亏你还口口声声的说什么朋友,这么点事上也忘不了算计我一下。”

郭守云嘿嘿一笑,刚想说什么,一个身穿黑色西服套装,耳朵边还挂了通讯器的克里姆林宫便装卫兵已经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在会议室内扫视一圈,很随意的朝两位巨头比划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尽管这个卫兵什么都没说,但郭守云两人还是立刻便明白了过来,毫无疑问,今天这场会面的主角来了,而这个卫兵则是给他打前站的。

瞬间收起脸上的笑容,郭守云一本正经地站起身,目光炯炯的朝会议室门口望去。

出人意料的是,大约过了两三分钟之后,随着脚步声的临近,第一个进入会议室正门的却不是鼎鼎大名的叶利钦,反而是一个身材魁梧,脸盘大的出奇的家伙,因为他脸上带了一副宽大墨镜的缘故,郭守云无法准确看清对方的面容,但在意识里,他还是很快就把来人认了出来。

基辛格?

没错,来人就是这个犹太老头,美国人的确已经把大手伸到克里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