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520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520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币在银行里存三个月后本利和所能换得的美元钱数。而三个月后的远期市场里的美元对港币汇率,就是今天所说的三个月期远期汇率。

而在现实中,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隐含远期汇率基本都不会实现,因为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上会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三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与隐含远期汇率出现差值,这个差值的正负,便是金融炒家们获利的源头。

根据华尔纳的说法,由于现在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而美国的经济虽然已经从前几年的萧条中振奋起来,可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旧无法与香港以及东南亚、东亚各国相比拟,因此,为了刺激国内消费,美元的利率相对是较低的,其年利率大概为百分之六,而且短期内没有任何调整的可能。与此同时呢,香港由于经济发展过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香港政府为了回笼资金,稳定港币市场,此前刚刚提高过一次港币利率,现今,港币利率额度维系在百分之十左右,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港币遭到国际游资的狙击,香港政府还将进一步提高港币利率。

华尔纳根据此时游走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游资总额以及香港政府的承受能力推断,在未来三个月内,香港政府面对国际游资的冲击,很有可能会将港币利率提升到百分之二十的最高限,以此来抗击国家炒家的大规模入侵。

这样一来,美元利率不变,港币利率大规模提升,同时呢,港币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恒定的,那么根据利率平价说的定律来推算,这个公式就算不通了,因港币利率提升而跳出来的大笔资金成了“空余”,这部分钱最后被谁拿走了?毫无疑问,就被那些倾力打低港币汇率的国际炒家拿走了。

到这个时候,一个疑问出现了,由于国际炒家手中没有足够的港币拿来炒汇,那么他们要想介入香港金融市场,就必须借贷大量的港币资金,而随着港币利率的提升,他们蒙受的损失将远大于他们可能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炒家还如何牟利呢?对这一点,华尔纳给出了很明确的解释。

按照华尔纳的说法,如果这场金融投机由他来做,他绝不会在即期市场炒卖港元,而是在远期市场下手。在炒汇市场上,即期和远期交易存在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即期市场需要现金交易而远期市场则是以交易双方的信用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华尔纳可以打着“万龙基金”的名头,在五月份入场炒卖九月期的远期港币,也就是三个月时间的远期汇率。由于万龙基金的名头很大,其资金支付能力是世界公认的,所以,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炒汇市场上凭空头支票介入交易,而不需要立即支付港币现金。这样一来,他也就避过了繁重的港币利息,从而达到了一个轻装上阵的目的。

解除了这第一步上的威胁,下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由于国际炒家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打击港币来扰乱恒生指数的稳定,并从恒指的大盘下跌中牟利,所以,华尔纳就可以动用五十亿的资金,买三个月后,也就是九月期的港币兑美元的远期汇率下跌。当然,五十亿美元的资金可能无法直接撼动港币的坚挺地位,更何况这还是一笔长达三个月的远期交易单,可问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是很敏感的,那些将全部身家都投入其中的人,甚至是那些比较关心汇率市场的普通香港民众,都得战战兢兢的握好他们的钱袋子,当一笔五十亿美元的远期交易单投入金融市场,狂赌三个月后港币汇率下跌的时候,这些人的心里就会发颤,为稳妥起见,他们首要的选择就是抢先一步抛出手中的港币,换来更加稳定、更加坚挺的美元——反正美元和港币是挂钩的,在香港用美元不也一样吗?

于是乎,当跟风的人,从一个发展到一百个、一万个甚至是十万百万的时候,一股抛售港币的狂潮便出现了,这就是索罗斯提出的金融市场上的狼群效应。

受港币抛售狂潮的影响,香港的经济将出现大幅的回落,从而直接对恒生指数大盘造成影响,港币汇率下跌,恒指大盘急速下滑,到这个时候,华尔纳的初步计划等于是实现了,他在炒作恒指的技术面上,已经锁定了盈利的胜局。

但是呢,在这个时候,华尔纳认为恒指大盘的变动给他带来的利润还太小,同时呢,他投入到炒汇市场的五十亿美元也不甘心被吞掉,他要赚的更多,甚至是一点赔钱的地方也不想出现。而现实如何呢?受前期港币汇率下滑以及恒指大盘下跌的影响,香港政府方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为了对抗国际炒家对港币的狙击,维持港币汇率的坚挺,保证香港股民的利益,香港政府肯定会做出一系列的决定,比如说,动用外汇储备硬性拉高港币汇率,大范围内提高港币利率,而在香港本地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七月份,随着香港回归大陆,来自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的利好消息,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在这种情况下,华尔纳不认为他还有什么机会可以继续打压港币了。那么,要想赚更多的钱,并在根本上杜绝自己的损失,华尔纳会怎么做呢?很简单,他会再次进入港币炒汇市场,同时,向里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不过与前次不同,这次他要买港币远期汇率提升了。

第一次出手的时候,华尔纳动用了五十亿美元的资金,在三个月的远期市场上,炒九月期的港币汇率下跌。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操作,六月份估计也过去了,时间进入了七月,因此,他再炒的时候,仍旧会炒九月期的港币汇率。此时,他将投入二百亿美元的资金,狂炒两个月后,港币汇率将会大幅攀升。而在这个时候呢,由于香港回归才刚刚进入序幕阶段,各项利好措施还没有显现出来,华尔纳的先下手为强,就等于是为自己赢得了主动,而在此之后,大陆资金进入香港,港币利率提升,汇率趋向稳定并持续升高,他另一个盈利基本面出现了。

且不说别的,就单说百分之二十的港币利率,由于华尔纳投入二百亿美元购买港币远期,那么两个月后,香港政府就必须按照一美元兑换7。8港币的汇率,向他支付一千五百六十亿港币的巨款利息,另外,再加上汇率差额,股指盈利等等等等,这些项目和到一起,他就能从香港卷走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巨资。

什么叫货币投机?什么叫高智商,高层次,高技术性的货币投机?毫无疑问,华尔纳玩的就是这个,他需要的资金不是很多,几十亿足以,而这次为了能够在金融市场上狠赚一笔,郭守云手中筹集的资金高达四百七十亿,这也就是说,要想打沉香港的经济,仅凭这一股力量就足够了。

可话说回来,现在的问题是,虽然郭守云为人狡诈,而且为追求利润,他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不择手段,可他毕竟是一个中国人,从骨子里到血脉里,那流淌的都是中国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黑手伸到香港身上去的,正如他对华尔纳所说的,这次他所筹集到的四百七十亿美元,并不是打算在香港圈钱的,而是打算在最大限度上,吃下尽可能多的国际游资。

郭守云想的很具体,他认为,这次要想给国际游资下一个套,那就必须在恒指大盘上动手,因为那是国际炒家的最直接目标。

“四百七十亿美元的资金,用来维护香港恒指大盘够不够?”这是郭守云向华尔纳询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够,”华尔纳给出的答复简单明了,不过这位金融界的资深投资人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站出来护盘的应该不止先生一个,如果你不怕把这些钱都输进去,并将它们交给我来全权操作,这一场旷世决战,最后谁胜负就要三七开了。”

第七六二章 拿得起放得下

四百七十亿美元,这一笔巨款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惊人的财富,毫不客气地说,对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而言,类似这样的数字,恐怕只能存在于口头上,不说别的,这一辈子能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么多钱恐怕都是一种荣幸了。而对于郭守云来讲呢,这一笔钱同样来之不易,这是他的家底,是他拼尽力气、耗尽心力,以整条小命为赌注,在过去几年间通过套取苏联国家资材囤积起来的,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钱。

说起来,远东商业银行的储蓄款、远东各州的财政收入、郭氏集团及其旗下的各大机构综合资产,这些东西累加到一起绝不是区区几百亿就能折算干净的,可那些东西虽然在名以上可以看做是郭守云的资产,但毕竟不是随时都能拿出来用的,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即将到来的这场豪赌中,华尔纳操作不慎,或者是游资方的力量大的惊人,最终导致郭守云血本无归,那么,他这个身价巨亿的远东财豪,就等于是“一战回到解放前”了。老实说,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放在别人身上,这一场豪赌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赌不起来的,两方面原因:第一,华尔纳是个外人,听他说甚至是把如此巨额的一笔资金交给他全权操作,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第二,在这场豪赌中,就像华尔纳自己所说的,胜负只有三七的比例,郭氏集团胜出的可能性只有三成。

三成啊!为了这三成的胜算,就要押下去四百七十亿美元的巨资,类似这样的疯狂赌博,天底下估计都没有几个人会上桌的。可说一千道一万,郭守云毕竟不是普通人,他为了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野心,就能把自己的小明赌上去,就是这么一个人,天底下还有什么他不敢去碰得赌桌?

就这样,面对华尔纳那一句应算是玩笑的话,郭守云当场就拍了板,他要将四百七十亿美元的巨资以风险投资的方式,交给万龙基金去打理,为期三个月,风险出资目标香港恒生股指大盘。

对郭守云的这种决然,不仅是华尔纳,就连出身美国金融世家的史蒂夫都吓了一跳,在他看来,眼前这位心上人的亲哥哥,显然是得了失心疯,他骨子里的那份赌性实在太强悍了,要知道,如果输掉这一笔钱,远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都会出现财政吃紧的困难,而面对随时可能蔓延开来的亚洲金融风暴,俄罗斯联邦国内将会受到的冲击肯定也不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郭氏集团的决策者,郭守云将这么一大笔身价扔进深不见底的港指大盘里,还能是真正明智的选择吗?

是啊,在这个节骨眼上,郭守云拿出几乎全部的积蓄去进行这一场豪赌,真正值得吗?这个问题如果让别人来回答,那答案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值得。可话说回来,如果让郭守云自己来回答的话,他却会给出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值!因为这场豪赌如果赢了,他们郭氏兄弟将在国际上占据一个绝对有利的地位,作为一个在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战区中力挽狂澜的人物,他郭守云将成为国际金融史上一个传说般的人物,在国际金融界,他所享有的地位与声望,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俄罗斯联邦将来的局势发展到什么程度,联邦的总统多么强硬铁血,也绝不敢摆明刀枪来对付他的郭氏集团,毕竟那就等于是挑战整个国际金融界了。做一个很简单的假设,如果在这场豪赌中郭守云胜出了,那么国际金融史甚至是当代史的教本上将怎么记录这么段历史?毫无疑问,历史的记载中将会详细叙述这场亚洲金融风暴的始末,同时,重点论述“金融奇才”郭守云,在港指大战中重挫国际游资的全过程,并客观的评述这一大战获胜的正面意义。这样一来,在对郭守云这个金融奇才的人生评述上,肯定要谈及他的归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来联邦某位总统对郭氏集团下手,并将郭氏兄弟锁进深牢大狱,那么毫无疑问,历史的记载中就会出现“金融奇才被俄罗斯联邦某某总统与某年某月定罪入狱”之类的记载了。

在这世界的历史上,政治上的是是非非都是多变的,今天一个乱臣贼子,到了将来的某一刻说不定就成了为国为民的贤哲,但与此不同的是,经济的历史却是不分是非对错的,正面的永远是正面的,反面的永远就是反面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的正面形象世人千载皆知,可他作为权奸阉宦的那一面,后世又有几个人知道?正因为如此,但凡在经济上有所建树的人,当政者是轻易不会去触碰他们的,其原因就是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在历史上留一个不伦不类的污点。

所以说,郭守云这一场豪赌,不仅仅是为了赌钱、赌利益,还是为了赌他的地位永固,赌他的郭氏屹立不倒。

反过来说,如果在这一场豪赌中落败了,郭守云也不在乎,因为这一笔钱的付出,等于是为他与弟弟,还有他的一家人买下了一个将来可以退身定居的地方——香港。作为历史上英属殖民地,后来的一国两制经济特区,香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占有一个很特殊的地位。这个地方虽然属于中国大陆,但是它的很多政策都不是跟着中国官方走的,它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现在面对着俄罗斯联邦日趋稳定的政治形势,尤其是少壮派政客的逐一显现,郭守云作为一个在动乱年代里靠挖国家墙角起家的地方实力派人物,他已经逐渐预感到危险的临近了。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凭着郭守云那种走一步看十步的性子,他注定会在这个时候提前为自己准备好最佳的退身之路,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将是他最佳的选择之一。

前有远东与真正操控香港的诸多实业家的友好交往,后有港指大战中郭氏集团毫无保留的倾力付出,郭守云可以断定,即便将来自己的郭氏集团遭到莫斯科打压,以至于他不得不选择出逃的时候,香港人也会为他留一处栖身之地的。

四百七十亿买一个退路,这就是郭守云算盘里打的最响的地方。

当然,在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提两个疑问了:第一,郭守云失掉了郭氏集团,又失掉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他去香港还有什么精彩的生活啊?这一点根本不必操心,别忘了,瘦死的骆驼比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