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526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526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身上,其实就等于是一种恶意性的收购投资。今天把这十三亿的税款给他补上,那么明天我就在另一个方面,将这笔钱成倍的收回来,另外呢,我还得让他基里延科,没办法在总理的宝座上坐安稳了……我的意思你能明白吗?”

“不明白,”守成耸耸肩,直截了当地说道。

“呵呵,不明白不要紧,你只要能耐下性子来看就行了,”郭守云说道,“我今天在这里向你说一句预见性的话,基里延科那家伙即便是坐上了总理的宝座,他也呆不长久,别列佐夫斯基能前脚把他送上去,我就能后脚把他踢下来,你等着看好了。”

“至于现在咱们所需要集中精力去关注的,”沉了沉,郭守云继续说道,“仍旧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依我来看,此次亚洲大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势必会在这两个月内袭击到联邦,后续一段时间,别列佐夫斯基的日子不好过,霍多尔科夫斯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而咱们呢,肯定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咱们都得打足了精神,瞪大了眼睛,随时准备应付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嗯,尤其是资金短缺上的困难。哎,坚持一段时间吧,只要过了这段时间,咱们的日子就能过的舒舒服服了。”

第七七一章 万劫不复

一本十月刊的《全球财经》杂志拿在手里,看着其中首开页所刊载的一篇评论,郭守云的脸上笑容怪异,说真的,看着这么一篇评论,他的心里就想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来,让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应该高兴还是应该痛哭流涕了。

港币汇市以及港指大盘的狙击战役,到九月底的时候终于结束了,受各方面利好消息以及庞大市场资金诸如的影响,财大气粗的国际炒家在发动了最后一次的强势进攻之后,带着数百亿的丰厚回报,得意洋洋的离开了香港这个亚洲的金融中心,而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华尔纳的稳步操作,郭氏集团以及万龙基金仍旧蒙受了将近二百亿美元的惨重损失——金融市场不是任何人可以长胜不败的人间福地,郭守云当初既然打算要进场护盘,那他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坦率的说,没有一次性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赔掉,他已经很满意了。

十月三号,郭氏集团与万龙基金做了资产交割,此前郭守云拿出来的四百七十亿家底,现在只收回了不到三十亿资金,除了战役过程中损失掉的二百亿之外,剩下的大量资产就全都是港指大盘中的股票以及有价证券了,按照他与刘海涛达成的协议,这些股份和有价证券,郭氏集团将会交割给北远集团方面,同时呢,北远将按照三个月后港市稳定情况下的股价面值,向郭氏集团交割资金。因此,从这方面看,郭守云手头上资金短缺的困难,仍旧没有得到解决,而更大的问题是,随着年关的临近,远东政府新一年度的财政拨付计划又要到了,钱,这个东西只有到用的时候才会发现少一分都不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国际金融界显然不会去考虑郭守云以及他的郭氏集团蒙受了多大的损失,他们唯一关注的,就是这一场香港金融战役打的是多么精彩,远东的经济形势在面对亚洲金融风暴席卷的时候,是多么的稳固与良好。正因为如此,《全球财经》在十月刊的杂志中,排出了新一年度的“全球对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十二大人物”,他们分别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格林斯潘、亚洲金融稳定之源中国的国务院朱总理、俄罗斯联邦远东共和国经济决策人暨郭氏集团总裁郭守云、索罗斯基金的基金经理人乔肯米勒,新闻公司梅铎、德国联邦银行总裁提特梅尔、万国宝通银行董事长李德、摩根银行董事长华纳三世、苏黎世保险公司董事长胡比、美林公司执行总裁柯曼斯基、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梅克以及高盛公司的柯辛。”

类似这样的排名看似非常无厘头,可实际上,它却反映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金融控制全球的新时代正式到来了。而能够登上这个榜单,郭守云最初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郭氏集团的经营不出现严重问题,俄罗斯联邦政府层面就不太可能对他下手了。

放下手中的杂志,郭守云长吁一口气,从办公桌上的烟盒里取出一支香烟,给自己点上,而后站起身,缓步来到窗前,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朝大厦外的城市街道上看去。

这段时间里,全球的经济都在遭受震荡,作为全球经济中的一员,远东的经济虽然不存在泡沫的问题,但是在近一段时间内,远东各大企业的出口已经面临着萎缩的影响了。出口萎缩意味着海关税收的降低,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的缩减,意味着出口行业的不景气,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意味着……它能引导出来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在更多时候,这些问题能把一个经济决策者搞得焦头烂额。

现在,经济形势的走向,还没有在社会阶层引发太明显的问题,而在郭守云的有效控制下,远东各大型企业集团,也没有出现任何裁减人工的计划,不过话说回来,目前的问题是这场经济危机的持续性很强,谁都不知道它会延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它会给远东带来多大的影响。

换一个角度,从全联邦的范围内来看,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力已经开始蔓延了,仅仅是一个前期的影响,全联邦就有四十余家私营的商业性银行破产倒闭,而塔斯社方面这几天频频爆冷,宣布联邦财政部门对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的悲观预估。昨天,霍多尔科夫斯基与维诺格拉多夫来了哈巴罗夫斯克,他们统计出了各自商行所出现的坏账资金总额:前者的梅纳捷普银行,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总共出现呆坏账七十三亿美元,同时,由于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做出的长期性投资,霍多尔科夫斯基手上还有近三百亿的资金短期内无法抽回,这也就是说,老霍要相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银行资金危机,就不得不另外筹备近三百亿美元的应急款。而相比之下,维诺格拉多夫的国际商业银行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现在面对着二十三万储户随时可能到来的挤兑危机,他所需要的应急款项高达二百七十亿。

资金啊,如果放在过去或者说是一个环境相对缓和的时机里,类似这样一笔钱,绝对无法难住直接瓜分了苏联的几位金融寡头,可是现在呢,由于前一段时间寡头们之间所发生的势力争夺,几位巨头都在拼了命的扩张势力,而他们在对外扩张的手法上,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投资,大笔大笔的投资。这样一来,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几位巨头手上的流动资金甚至是银行储户的储蓄款,有绝大多数的一部分都投入到了收效期漫长的基建行业里去了,这也就是说,寡头们的流动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他们现在能拿出来应对风险的应急款,实在是少得可怜了。

而相对于霍维两人来说,别列佐夫斯基与古辛斯基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当然,在几位巨头中面临危机最大的,还是一向资金最为充足、财力最为强大的斯模棱斯基,这家伙从九五年起,就展开了疯狂的经济扩张,从石油到基建,再到船运、重工,甚至是武装运钞车这门行当,他都要伸手进去做一做,当然,迄今为止,占用他资金最多的,还要数其九六年收购的农工银行。这个原本属于联邦国有的银行,实际负债数百亿美元,斯模棱斯基凭借其庞大的资金实力,将这个银行吃了下去,并直接导致他手上流动资金的巨额亏欠。按照郭守云得到的消息,现在斯模棱斯基的农业储蓄银行直接亏欠储蓄款达数万亿卢布之多,如果短期内他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一旦有利差消息传出来,储户爆发挤兑风潮,那么斯模棱斯基这老头子就离死不远了。

在前世的时候,郭守云曾经觉得颇为疑惑,为什么俄罗斯联邦的几位经济寡头,会在一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纷纷破落,他们只不过是亏损了十几亿的资金,怎么就那么快的破产倒闭了?现如今他总算是明白了,几位寡头之所以破落的那么快,不是因为他们身价不足,而是因为他们扩充的步伐太大,从而导致手头的流动资金太少,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他们的资金链条一下就被打断了。由于短期内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应对储户跳兑,他们唯一能够选择的命运,就是尽快转移资产并寻机破产清算。

毫无疑问,对于几位寡头来说,真正能够维系他们在联邦政坛影响力的东西,不仅仅是他们手上的钱,同时,还有他们那几家银行对国家金融经济命脉的垄断,这两者缺一不可。现如今,面对商业银行频频出现的庞大呆坏账资金,面对投入到各经济领域内的长期性投资,几位寡头名下的商业银行已经陷入了经营的困境,如果有人打算收拾他们,现在无疑是最佳的良机了。

窗外楼下,哈巴罗夫斯克的大街上已经繁华,往来的车流行人络绎不绝,而在郭守云的眼里,潜藏在这份繁荣背后的,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如果应对不当,三巨头联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而在目前的时局下,没有了霍维两人的鼎力帮衬,远东的未来将会更加难以操控。

五百七十亿,这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与维诺格拉多夫目前账面上的缺口总数,从现在的情况看,他们自己是无法筹集到这么一大笔钱的了,昨天两人联袂前来远东,虽然嘴上没有直说,但那一份意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希望郭氏集团能够在这个时候拉他们一把,替他们拆解了这一笔资金。而对于郭守云来说呢,这一笔钱他不能不借,这是一种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是一种应对风险时,战略伙伴间所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呢,郭氏集团自身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郭守云要把钱借出去,那就必须动用远商行的应急储备金——这是一个风险,一个很可能将郭氏集团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巨大风险。

第七七二章 红与黑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郭守云就是一个为求利益与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可在另一方面呢,尤其是在对待朋友的立场上,他又是一个真正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到两肋插刀的人,只不过很遗憾的是,能够被他看做是朋友的人太少了,而在这其中,霍多尔科夫斯基与维诺格拉多夫恰恰就是很特殊的两个。于是乎,在这个人人缺乏资金,人人为随时可能到来的金融风险抓紧钱袋的时候,郭守云作出了一个险些令他赔掉一切的伟大决定——以远商行的名义,向梅纳捷普与国际商业两家商业性银行拆解五百七十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以扶助他们渡过短期的财务危机。

说实话,郭守云的这一项决策,震动了整个联邦的金融界,在获知这个消息之后,别列佐夫斯基沉默良久,才对上门拜访的古辛斯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人,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的太晚了。”

按照郭守云做出的决定,远东商业银行高达五百七十亿的拆借资金,从十月中旬开始拨付,包括三百亿的储蓄金、二百七十亿的抗风险储备金,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梅纳捷普与国际商业这两家面临着巨大资金困难的商业银行账户上,这就像是一针强心剂,令两家商业银行在最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元气。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郭氏集团的这一决策,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联邦国内的金融风险,就为这件事,面临着巨大政治危机的联邦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专程赶赴哈巴罗夫斯克,按照他的话说,在面对金融风暴袭击的情况下,郭氏集团做出的这一决定,足以证明郭守云是一个负责人的联邦商人,他使联邦数十万储户躲过了金融风险,同时,也为联邦的金融业注入了最新的活力。

就在切尔诺梅尔金造访远东的同时,克里姆林宫方面也罕见的对郭守云的举措作出了正面的褒奖,同时,为了彰显莫斯科对郭守云这位“爱国金融家”的政策扶助,克里姆林宫在随后召开的联邦经济工作决策会议上,要求政府方面出台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在远东方面给与远东共和国政府更大的经济自主权,而在这其中,就包括“安大线”的投资兴建计划。

其实,早在半年前,由于中国方面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大增,再加上中俄关系的一步步调整,由安加尔斯克通往中国大庆的原油运输管道计划,就已经出现了俄罗斯联邦能源部以及经济发展部的决策案头上,只不过由于联邦国内的政坛上,有大批右翼政治力量全力抵触这一方案,再加上日本方面从中作梗,因此,这一方案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出台。而这一次,克里姆林宫方面之所以抬出来这个计划,一方面是为了给远东一些好处,从而赢得郭氏集团的进一步支持,另一方面呢,也是为了提振国内经济,以工程拉动就业市场的扩大,并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

坦率的说,这一计划的出台,对目前陷入资金调度困难的郭守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要知道,这个工程可不是刨个坑埋下一根空心管就能解决问题的,它是个浩大的工程,是个耗资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超级工程项目。如果郭氏集团能够在这个时候接下这一工程,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有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将于近期从中国国内流过来,注入到郭氏集团的账户上,而这些钱,将在最大限度上缓解远东的资金困难。而在另一方面呢,这一工程的开工,将拉动包括钢铁、石料、基建、石油化工等若干门类经济部门的高速运转,其所能带来的就业岗位,将不下于十五万个,毫无疑问,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状况下,这一利好消息将盘活整个远东的经济形势,从而为远东下一年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开一个漂亮的大红门。

就这样,由一个“安大线”计划为开端,在九七年年末的几个月里,郭守云的心情可谓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在他看来,尽管联邦国内的经济形势正在一步步走向恶化,尽管远商行账面上的资金还是寥寥无几,可是在经过了前一阶段的数番努力之后,远东目前所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却是前所未有的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