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453部分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53部分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训练有关,更多的是科技力量,而这些没人能告诉祁连服匿。(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六百八十九章:余音(十)

边跑边射那是因为汉军骑兵脚下有马镫可以助于平衡才能扭身,手里的家伙也是骑射用的三射连弩,不然怎么可能办到连游牧民族都不是那么容易干出来的事情?

东胡那些人却是不清楚那么多,只以为汉军骑兵的骑术比他们纯熟,追赶着被射下数十人之后他们的降低了马速,汉军骑兵在一阵被追逐途中完成了加速,双方的距离也就随着一方加速一方降速而拉开了。

现在华夏族群有许多对骑马并不陌生甚至说是熟练的人,像是秦地人、赵地人、燕地人就属于此类。吕哲在挑选士卒进入骑兵军团基本也是从上述三地中寻找,本来骑马技术就不错,再加上改良马鞍和马镫的相助,汉军骑兵的骑乘作战根本就不会不堪到哪去。而这些却是不为东胡人所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咋呼了起来。

胥纰逼落说完,祁连服匿也在发表类似的看法。

祁连服匿阴沉着脸,低声对周边的东胡几个首领说:“汉军骑兵的骑术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熟练,这下……”

东胡这些首领本来是想着什么呢?他们对于被包围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所谓,认为汉军骑兵哪怕是能骑马也不会比他们更加懂得纯熟,毕竟汉国是一个南方国家,不像北地的秦国、赵国、燕国那么多骑士的存在,他们想突围该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看到汉军骑兵的表现,他们已经不那么认为了。

“……汉王哲的崛起就是依靠近四十万列国移民,移民之中赵地、燕地的人并不在少数。后面,汉王哲前前后后收编了大约十八万的秦军,中原和北境也在战乱中迁移过去该有小百万黔首……”韩广慢慢的讲解着。

胥纰逼落就是不明白,哪怕华夏族群现在对骑马不陌生,可是怎么也不该比从小到大就与战马为伴的草原人强才对啊?

追击的东胡骑兵自己降速。完成加速的汉军骑兵在与东胡骑兵拉开距离之后才开始迂回,双方在战马踏蹄驰骋中渐渐算是“头对头”。

正常情况下两支骑兵作战也这么拖拉吗?是的,骑兵作战因为都有高速机动性的关系,双方若是有一方不愿意接战,那么也就只能是拼双方座骑耐力了,一方追一方跑,追逐中直至追逐方放弃以未接战情况结束,或是被追逐方座骑耐力不行被追上开始被迫接战。

一场骑战,你来我往地追着屁股跑上一整天算是用时不多的了,像是草原上的胡人部落战争。除非是弱小有不得不接战的理由,不然都是用时几个月,最后双方还不一定能火拼上。

汉军之中有不少来自北疆的秦将,也有几个是出身于赵国边军,对于骑马作战并不陌生,再有吕哲这个“逆天存在”的情况下,汉军骑兵对于骑战的理解可能还比大多数的草原首领更深刻一些。

说白了骑兵打得就是耐心,在追逐中寻找机会,然后在最恰当的时刻进行接战。什么时刻是接战良机则是率队军官的事情了。

现在,汉军二千骑兵的指挥官在发现东胡有放弃追逐的迹象,显然认为是接战的时机来临了,完成迂回之后在一串“呜呜呜——”的号角声落下时。一阵由二千骑兵口中的“汉军威武!”被呐喊出来,随后笔挺挺地向东胡骑兵冲锋而上。

汉军和东胡军两支骑兵玩“猫捉老鼠”游戏的时候,双方各部队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留在后面的器械陆续被运来,何怿与卫翰沟通之后。汉军步军向前推进了一里,随后步卒变换了阵形,让出一些空间给予器械部队组装床弩、弩砲等器械。

在汉军再次进行迫近的时候。韩广也与陈胜、胥纰逼落等东胡首领进行沟通,燕军出动了两万步骑、陈胜军出动三万步卒、东胡军出动一万骑兵,出了军营在营寨边沿对准正南的方向开始列队待战。

除此之外,汉军西北方向和北边方向的骑兵也动了起来,联军做出回应的是由一万燕军骑兵和二万东胡骑兵迎上去。一万燕军骑兵的目标是西北方向的汉军骑兵,二万东胡骑兵是北边方向的汉军骑兵。

各自做出相应的调配和变动,几乎是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目标,汉军初来的首日一场大战就将爆发,而作为首波出动的双方骑兵正在向着对方驰骋而去。

骑兵互相冲锋又将各方指挥官的注意力重新拉过去,跨马驰骋的汉军骑兵在喊出“汉军威武”之后便是一阵沉默只留座下战马的踏蹄声,东胡骑兵在冲锋的时候却是“哟呵——哟呵——”不停地吆喝。

骑兵在进行冲锋的时候都是将身躯微微向前倾斜,东胡骑兵手里是抓着角弓,汉军骑兵则是持着骑弩。

在双方距离进入五十步左右的时候,东胡骑兵率先张弓射箭,发出破空呼啸的箭矢飞行一段距离之后落在汉军骑兵队伍之中,驰骋中的汉军骑兵不断有人中箭。箭镞与皮甲发出的碰撞声中,皮甲起到防护作用的汉军骑兵自然是继续向前驰骋,甲胄没有起到防护作用的汉军骑兵则是闷哼出声然后摔下马去。

骑战过程中掉落下马哪怕是中箭未死基本也是别想活了,一旦落在地上绝对会是被不断驰骋而过的马蹄踩成稀巴烂,东胡骑兵射出的箭矢真正当场射杀的汉军骑兵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人,但是中箭翻身落马损失的汉军骑兵却是接近了一百人。

双方距离拉近四十步的时候,汉军骑兵终于是扣动了骑弩的扳机,三发连射之下,随着后面不断有汉军骑兵也进入射程,一杆杆弩箭破空而出向东胡骑兵漫射而去。

从远距离来看会发现东胡骑兵的射箭断断续续,汉军骑兵的射箭却是连绵不绝,两军的骑兵在对射过程中不断有人掉落下马,惨叫、闷哼、马蹄声交织着成了生命流逝的旋律。

驰骋中的第一声短兵碰撞发出“叮当”声响,随后是密密麻麻的兵器碰撞声、兵器入肉声、战马相撞发出的凄厉马嘶声。

汉军骑兵装备的是长一米五稍微有弯曲幅度的长柄斩马刀,东胡骑兵装备的却是齐燕制式的笔直六十厘米青铜剑,在近身搏杀中兵器长的汉军骑兵占足了便宜,经常是汉军骑兵的兵器扫中东胡骑兵,而东胡骑兵比较短的青铜剑却是碰不到汉军骑兵。

另外,长柄斩马刀在驰骋之中的杀伤力十分恐怖,借着战马的速度再加上汉军骑兵刹那间的发力,双方交错而过之后经常是被汉军骑兵扫出去的斩马刀的东胡骑兵身体变成上下两截,画面极其的血型。

追逐上个把时辰,真正的“肉对肉”碰撞却不过是短暂的一刻钟不到,双方最前列的骑兵发现前方视野一空,直至最后一名骑兵也脱离交战,身后留下的是一地因为马蹄子不断踩踏的泥泞,而似乎想在骑战中保持尸体完整就是一种奢望,交战场地的泥泞里满满都是人与马的肉渣滓。

脱离交战之时,汉军骑兵由二千减员到不足一千五,东胡骑兵二千剩下的却是稀稀拉拉的二百左右。

事实证明有马镫的一方在与没有马镫的一方交战真的是占足优势,驰骋碰撞之时有马镫借力,汉军骑兵能够稳住身形不掉下去,没有马镫借力的东胡骑兵哪怕是平衡感再好也会被力道推落下马。

骑战比的是什么?就是谁能够在马背上待得住,毕竟马蹄子奔踏的战场谁掉下去可真是别想活了。

短暂的骑兵战有了结果,给予双方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汉军骑兵的身影出现在战场十分频繁,可是之前交战的对象基本没有骑兵存在,有的也是不同兵种的车兵,这是汉军组建骑军以来从真正意义上与同样是骑兵的敌军发生交战。

“目测损失五百左右,敌军残余的骑兵数量不足二百。”

“下令驱赶敌军,收拾战场。”

“诺!”

其实不用汉军去驱逐,遭受严重打击的东胡骑兵在脱离战场之后已经没命地朝自己的营盘逃去。

卫翰为了保证能够收拾交战场地,他选派出一校骑兵在刚才交战的场地游走,好让先前交战过的那支骑兵能够将遗落在战场上的马镫等物收拾回来。

“汉军骑兵肯定有什么秘密!”胥纰逼落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否则我们出战的骑兵都是部落里最为优秀的骑手,没可能输给他们!”

这年头能骑马作战确确实实是需要最为优秀的骑手,不然话说是骑兵,但是胡人在作战时也很少会一直待在马背上驰骋冲杀,基本是依靠战马的速度行军,真正开打就该是下马作战了。

列国都在猜测汉军骑兵的装备有秘密,他们也为了知道那个秘密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一直没有搞懂其中有什么秘密。

“不正常,非常不正常,他们的骑兵似乎……似乎能在马背上借用什么东西稳住碰撞时的冲撞力!”祁连服匿深深皱着眉头。

第六百九十章:余音(十一)

事实上单脚马镫早就出现了,最高记载单脚马镫存在的是在春秋时期,比较诡异的是单脚马镫出现的国家是楚国。≥頂≥点≥小≥说,单脚马镫的出现是楚国的贵族为了方便上马,至于单脚马镫出现且知道能够借力为什么不研制出双边马镫……真心是不清楚了。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的话,经过一场碰撞之后残存的二百余东胡骑兵,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压根就是将自己绑在马背上。

神奇吧?知道将自己绑在马背上能够更安稳地待在马背,可就是没有想过在马背上设置双边能够踩踏的“借力点”。也明明知道马蹄在驰骋中踩到石子会崩掉马蹄,但是从没有想过为战马穿上“靴子”。

吕哲就没有奢望过能够把马镫、马蹄铁的秘密永久的保守住,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所欠缺的就是一个灵感。

没有错,很多有用额度东西所欠缺的就是一丝丝的灵感,术语一点就叫科研能力。

在冷兵器时代,发挥出科研能力的兵器种类并不是太多,也就是弩机和攻城器械那些东西,而弩的出现恰恰就是在华夏族群失去战马之后能与胡人骑兵在野外进行抗衡最重要的兵器之一。

在吕哲现在的时代里,华夏族群可以说是在骑战上与胡人没有差距反而有优势的时候,概因育马地还保留着陇西地、河套一部分、辽东地,在战马的出产上虽然是输给草原胡人,但是数量的差距并不是太多。

吕哲完全有自信在一统天下后保住原有的育马地,不会像刘汉政权取得天下后丢失那些育马地。再则,草原上最大的族群,也就是匈奴人深入秦地,可以算是命运给予吕哲一次将从原上的主力族群歼灭在“内地”的机会。马镫、马蹄铁的装备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不装备还等什么时候?

济北战场的汉军骑兵首战得胜,一千五百余汉军骑兵交战之后没有撤离,而是驰马前去收拾战场。联军这方面稍微思考一下不难想象出那是汉军为了保守秘密。

“命令军队向那边移动!”祁连服匿红着眼睛:“周围的军队全部扑过去,一定要发现他们的秘密!”

韩广并没有同意,他说:“那边场地合起来有七千余汉军骑兵,正面战场和局部也有不下于八万汉军在迫近,调动太多兵力过去难以维持其它阵线。”

胥纰逼落阻止祁连服匿将要说的话,对着韩广点点头:“汉军是步卒正面推进,正面战场由燕军与……”转头看向陈胜:“你俩共同应对,我们的骑兵在侧翼游走寻找战机?”

韩广讶异地看一眼胥纰逼落,然后点头应承下来。他会讶异是发现祁连服匿这个东胡首领对步战似乎不陌生,很不像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胡人。

哪个族群又没有一点精英呢?历史上没有什么文化传承的胡人出现人杰的次数可是不少。不然也不会发生那么多次有文明优势的华夏族群被奴役的历史。显然,胥纰逼落估计就是东胡这个时代的人杰之一?

汉军战阵那边传出了“咚咚咚——”的战鼓声,步卒在鼓声之中有节奏地踩踏步伐向前,由二万汉卒前军所踩踏而出的统一步伐发出了阵阵的脚步声。

作为回应,联军本阵也是敲响了战鼓之声,不过联军中的陈胜军却是在向后退却,补上的是扛着大盾的燕军士卒。

其实在济水一线打了那么久,汉军步兵的战法联军已经不陌生,汉军的步战与秦军的步战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开战之初绝对会是利用劲弩的射程优势进行没完没了的箭阵覆盖,要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劲弩,交战的另一方都是被箭阵覆盖得士气低落。

果然,迫近的汉军战阵之中梆子声非常紧促地被敲响。然后从军阵之中升起了朵朵的“乌云”。

声嘶力竭的“竖盾!”口令在联军战阵中被喊出来,身穿绿色战袍的燕军士卒或是慌张或是镇定凑起了一面又一面盾牌形成盾墙,然后军阵之中的口令变成了“进!”“进!”“进!”有节奏的喝声。

一片“叮叮当当”或是中箭的闷哼、惨叫等各式各样的声音随着汉军弩兵射出的箭矢落下发出,就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燕军组织起来的盾墙在缓慢地向前推进。

在前沿指挥的汉军偏将曾贤很清楚敌军盾阵后面会有什么。他在敌军接近到二百步距离的时候开始命令己方弩手后撤,前沿的汉军也在军令声中搭起盾墙,然后在一声声“嘿!”之中也是做出迫近姿态。

“器械部队组装还需要多久?”曾贤是跟着弩手退到后侧。顶上去的除了盾兵之外是少部分的弩手和射程比较近的弓箭手,作为掩护的是必要的朴刀手。

统率器械部队的一员卑将答:“至少还要一刻钟。”

器械部队就是这么麻烦,以前是运输困难,在对器械进行改良成为可拆卸是便于运输了,可是组装的流程成了新问题。

汉军弩兵进行保护性质的退后,战场上飞在半空的箭矢总算是暂时消停了下来,借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燕军自然是要加快推进的脚步。

联军这边是燕军顶在最前面,陈胜军跟在后方,东胡军的骑兵也按照约定开始游动起来。

燕军的盾墙后面是被保护的弓弩手,他们在进入汉军二百步距离的时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