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493部分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93部分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际手段?”吕泽后面去找了不少人,其中有一些原本是刘邦的部下。

刘邦归降之后,许多原本在刘邦麾下效力的头目都有不同的选择,像是樊哙就留在刘邦府邸之中。另外的一些人有的是解甲归田,更多的是选择加入到汉军之中。

吕泽用同是出自沛县的理由找到了一名叫作丁疾的人,该人是一个身材不高但是十分魁梧的壮士。目前正在南陵戍卫军担任一名屯长。

丁疾是楚人,因此身材也就是一米六五左右。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楚人平均身高是在一米七,个头高于二米的壮士也并不少见,不过相对于秦地和燕赵那边的平均身高为一米八来说,楚人的平均数值在身材上自然是无法比较的。

丁疾一见到吕泽是比较茫然的,特别是知道吕泽在执政府当差之后。丁疾的态度也就变得比较谨慎。

“刘季?”

“是的,沛县中阳里的刘季。”

“敢问。吕侍从是想知道刘季什么?”

“可以都说一说吗?”

吕泽能察觉出丁疾有一种莫名的紧张,交谈几句之后道明自己也是从沛县出来,这次前来找丁疾了解刘邦并不是公务,而是在私事上有一些事情需要了解刘邦这个人。

丁疾呢?他听到吕泽说是私事就不太想要搭理,随意敷衍几句也就借口有事离去。

吕泽后面又连续找了几个人,可是无一都是没有太大的收获,直至转变策略之后才摸到一些边角。

秦国徭役严重,特别是对待六个亡国的黔首更狠,有那么一段时间里六国某些区域的壮年男子被抽调一空,后期在建造从内史郡与北疆长城的直道抽调的人手也就更多了,一直到秦国针对各个战国修建的长城要连接起来更是连四十岁以上的男人和女人都进行抽调。

在秦国大肆征调徭役的背景下,刘邦这个在上郡阳周犯了秦律的人自然是被押送出力,走到半路的时候恰好是遍地烽烟的那一刻,刘邦带头蛊惑同为刑徒的人杀掉了押解的官差,跑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山里躲藏起来,从此也算是有了山头的人。

与刘邦同一批被押解前往燕地长城的刑徒数量为五百,在与官差搏斗的时候死掉一些,逃跑的时候又跟丢了一些,直至在山里找到落脚处也就只剩下不到两百人。刘邦口才不错,除了有口才之外还懂得做人,也因为樊哙这个头号打手的存在,很快就成了两百来人的头目。

躲藏山中自然是缺少食物,刘邦派人摸清楚周边都有什么村落之后,一连串的下山抢劫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不过他们与普通的山贼有点区别,那就是能不杀人绝对不杀人,可以给黔首留下一些必须的粮食也绝对不会抢光。所以诡异的事情也就发生了。刘邦虽然是山贼头目,可是在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这一伙山贼与其他的山贼也就在行为上有了区分。竟是抢劫抢出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一直是到刘邦救了一个叫李封的人,他们的“事业”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李封是一名文士,若说有什么惊天地之伟才绝对是胡扯,可是相较起大字不识一个或只认识少许字没什么文化的刘邦一种刑徒比起来,他绝对是矮个里拔高的人物。

刘邦在李封的建议下改变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成了一名有正义感的山贼头目,怪异地充当周边村落的保护者。带人倒也打跑了不少同行,自此过上了收保护费不再抢劫的生活。刘邦又在李封的建议下经常带人前往周边村落处理纠纷。有了十来年亭长的经验应付起对纠纷的处理自然是没有什么难度,处理公正又赚了一批人望,那么就到了从村落拉人入伙的阶段了。

要是按照李封的套路,刘邦在几年内估计是能站稳脚跟且获得人生第一块能自己当家作主的地盘。毕竟那么一搞之后,他们从最初的二百余人迅速膨胀到三千余人,已经是有了攻打小县城的实力。

事实上刘邦有了三千多人也真的想要攻下一座县城来享福了,就在他们挑选目标的时候,一大波归属陈胜的叛军势力扩张到了周边。

陈胜做过秦军中的什长,他们是在长城地段进行暴动,几万人与长城的驻军拼杀并不严重,很顺利的暴动成功。

要知道秦灭六国之后地盘大了需要的兵力也就增多,因此光是依靠秦人绝对不够。那么也自然是要从六国之中征调青壮成为士卒,一些秦人则是作为军官进行带兵(或者叫监督),每一地只是会有数量相对少的秦人士卒存在。

陈胜带头暴动是说服了六国出身的秦卒。他们杀了本地一千不到的秦人之后立刻控制了那一地段的长城,又从长城的武库中获得一批秦国的军事物资,人多又有便利的武装,在秦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扩张的速度自然是无比的快速。

刘邦得知一个叫陈胜的人已经占据至少六个县且陈胜手底下有近十万大军时,那个时候是一种犯懵的状态。他听到陈胜派来的人下达通牒,说是不归附到陈胜麾下就要派大军前来剿灭时。有那么一瞬间脸色更是变得发白。

结果自然是刘邦很光棍地同意加入以陈胜为首的义军当中去,成为反秦义军光荣的一份子。后面刘邦跟着陈胜的队伍南征北战,在战事的发挥倒是不怎么样,可是因为懂得为人处世倒也闯出了一个仁厚长者的名头,与之陈胜军中不少头目相处融洽。

刘邦不会打仗没什么好奇怪的,他压根就不是军中出身,要不是笼络了几个原六国的军官,那一万来人的队伍估计连最基础的编制都搞不出来,甭提再以军队纪律要求士卒对待黔首和善,操练什么的更是别谈。

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若是觉得这样绝对是大错特错。刘邦不会打仗但是会占便宜啊,友军拼死拼活攻打半天,时机到了就是刘邦带人闪亮登场的时刻了。他占完便宜还能厚着脸皮找友军头目,说是什么来帮忙,大功劳友军头目拿,他只捞捞汤水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也真的是捞捞汤水,遇见到友军头目是一个大大咧咧很好说话的人,他就不客气地该干嘛就干嘛。

脸皮厚的人不管其他人在背后怎么议论,但是脸皮厚的人绝对是能活得比较滋润,刘邦脸皮厚又懂得假惺惺,也不知道是当代的人太单纯还是淳朴,厌恶刘邦的人竟是比喜欢的人少很多。

“后面搭上了齐国那边的线,直至齐国那边开出条件,刘季已经是手底下有五万部队的大头目,”余樊君怪怪地笑了一会,摇头又说:“刘季陪伴陈胜投靠齐国,奇怪地是陈胜手底下的很多人并不怨恨,相反是觉得非常可惜。后面在彭城那边发生的事情……”

后面的事情汉国这边有详细的记录,吕泽若是想要掏根究底不说能轻易查阅,可是找个能拿得出手的借口总是能够翻阅的。

“在彭城归附王上后,刘季十分建议大伙加入军中博取功名富贵,”余樊君又露出了奇怪的笑容:“诡异的是将自己的好兄弟牢牢地栓在身边。”

余樊君吗?吕泽前来时已经打听过,余樊君也是楚国人,出身地是在会稽,后面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跑到了庐江郡,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与好友朱石鸡拉起一支队伍占了一个县,项梁率军攻击庐江时,两人算得上是桓楚麾下的将领,不过似乎在被俘之后就归降了项氏,又在后期吕哲率军东向的时候战败,最后他和朱石鸡逃亡到了中原,后面也不知道怎么成了刘邦的部下。

吕泽能很清楚地感觉出余樊君对刘邦没什么好感,不过他并没有过分地打听,送上一些谢礼之后也就告辞。

余樊君看着吕泽离去的背影脸上又带着那种怪怪的笑容。而似乎他笑起来就是怪怪的表情,是与脸上的肌肉有关,不是说那个笑容想要表达什么情绪?他为什么要说那么多?是他真的对假惺惺的刘邦没好感,另外也是知道吕泽的身份,有问必答是想要结下一个善缘。

摸清楚了刘邦的过往,吕泽却是依然没搞懂自家妹妹为什么会关注刘邦,直至接到要前往蜀郡的命令,他想了又想选择直接前去询问吕雉。

“唔???”正在给婴儿哺**的吕雉完全被问愣了,她看着自家兄长那严肃的脸庞,哭笑不得说:“兄长以为娥姁是想要偷男人嘛?就算是想要偷男人,妹妹也不会找一个沛县的混混痞子出身的人物呀!”

吕泽再一次尴尬了,他劝道:“你现在的身份……说话注意一点好吗?”

吕雉还是那种哭笑不得的表情,低头看一眼似乎是睡着了的婴儿,抬起头的时候说:“兄长,娥姁是觉得刘邦出身沛县,现在刘邦是三等男爵,似乎与萧执政也有着深厚的友情。没见萧执政在百忙之中还特意帮忙留意刘邦府邸的修缮吗?”

不是想要偷人就好,可是事情也没有好到哪去,自吕雉生下男婴之后,吕泽认为吕雉正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有心劝解又怕妹妹反感。

“为了他,妹妹必需笼络沛县那些人等,谁让我们老家单父县没有出现人才,我们的后背又没有氏族支持,亦是没有做大王的祖宗。”

这一刻,吕泽看着睡着的婴儿和表情坚毅的吕雉,他只能用沉默应对。

第七百五十章:尴尬之举

这是一个讲求出身血统的年代,没有一个好祖宗想要成为人上人必定是要比有好血统出身群体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时候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收获。

吕哲成功崛起并站稳脚跟并不是没人要牵强附会给“寻找”一名赫赫有名的祖宗,用以证明吕哲身上有着高贵的血统。吕氏在上古先秦不是没有出现过显赫人物,例如曾经的吕氏姜姓(即田氏代齐之前的齐王室)就是一个,周室分封的三千多个诸侯国中也有一个姬氏吕姓的诸侯,其余例如吕不韦等也是有不少名人。

其实吕氏的出处就是起于姜子牙,人们基本都是知道姜子牙这个人,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姜子牙的本名叫吕尚。

吕是“氏”,姜是“姓”,子牙是“名”,按照上古先秦的姓氏讲究,“氏”要比“姓”重要,通常说某一氏所指的就是氏族,而“氏”是大家族大贵族才会有,毕竟“氏”是与封地有关,“姓”则是氏开枝散叶之后的一个延伸。另外“氏”也是上古时期母系社会的一种延续,上古的人们认为女性能够怀孕并生育生命很伟大,普遍存在一种莫名的尊重和崇拜思想。

一直是到胡人取代正统华夏族群占有中原之后,氏才遭到弱化,此后“氏”也就通常被冠名在女性身上,古时候的女性很多都是没有名字,只以女性的娘家姓来称呼。例如某某人的妻子就被称呼为某氏。要是华夏大地一直是由正统的华夏族群来统治,“氏”依然还会是比“姓”重要。

大贵族都会有“氏”和“姓”的存在,主支以“氏”为“名”的前缀。旁支以“姓”为前缀,若是旁支后面发展得比主支更大强大则会进行取代,旁支的前缀会重新冠上“氏”,像是在秦国王室因为强大,越是到后面各国使节称呼秦王时都开始改变称呼,史书上的国家使节往来记录经常能看见“秦王赵政”的字眼,那并不是一种轻蔑的行为。是在承认秦王室的强大,发展得比赵国王室要好。

臣下想要给吕哲找一个显赫的祖宗。对此吕哲只感到哭笑不得,后面发展成在追询吕哲的“姓”,可是吕哲很清楚的姓就是“吕”,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氏”。从哪一方面追询而起呢?

作为一名有现代思想的人,吕哲也不会随意给自己“找来”一名祖宗,在他的反感和排斥下,汉国臣工为自己大王“寻找”祖宗的荒唐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对于很多人来说,秦一统天下又遍地烽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毕竟身在底层的黔首并不想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他们将会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却又是一个代表机遇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受益人当然就是已经建国并成功站稳脚跟的吕哲,余下则是一些没有显赫祖宗又在这场战乱中受益的人群。

成为新兴贵族的人不算多,失去贵族待遇的人却是多到难以想象。统治集团的变动让那些“吃老本”的失去了血统带来的优异地位,不是没人想要保住自己的特权,可是一番挣扎在面对兵锋强劲的汉军时只会带来铁与火。自王氏带头走上归附之路也算是起到榜样作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挣扎无用只能是靠拢寻找新的机会。

有人利益受到损失也就有人因此获得利益,那是一种关于抉择的考验,刘邦很显然是做对了选择。

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估计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清楚。

吕哲在北上的时候有带着刘邦,一路观察下来总是会有所了解。根据吕哲的观察,刘邦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按照现代的形容就是一种很“四海”的人。而“四海”从某一方面来解读其实就是能说会道又个性豁达。刘邦从不会将自己装作成有涵养或是气质的人,对于自己身上的痞子气也不会刻意地伪装。但是在面对什么人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上很有分寸。

还是那句话,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必然是会形成什么样的思想和思维,一个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总是在给自己选择不同的人生。刘邦的经历算得上是多姿多彩,吕哲在查阅刘邦成为沛国(齐下属封国)的所作所为,分析下来发现刘邦是一个很喜欢享福且偏好奢华的人,至于有没有什么大志向则不是那么确定了。

新的统治阶层总是要扶持一帮新兴集团来压制老牌集团,这么一个肤浅的道理吕哲没有可能不会明白,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想好应该怎么进行操作,那也是为什么吕哲统治下的国度贵族稀少的原因。

因为吕哲的统治集团贵族稀少,刘邦这么一个三等男爵其实在身份上可以说有着优势,例如在一些饮宴上怎么也能排得靠前一些,用餐的皿具也相对比不是贵族要有排场。

离开邯郸之后,吕哲是率军向南,按照行程本来是该前往三川郡,可是后面行程的安排又出现了变动。

提出不前往三川郡的人很多,很多人是隐晦地表示三川那四十来万的军队虽然接受整编,从一些行为上来讲也表现得服从,可是天晓得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蒯通更是明白说出忧虑,说是天下即将重新定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什么的。

不就是觉得三川郡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