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召唤无双 >

第128部分

三国召唤无双-第128部分

小说: 三国召唤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日后,汝南城内一片繁华,荀彧在正史中可是不可多得的智士,甚至比起郭嘉、诸葛亮也不遑多让,在三国演义里,把他塑造的更多的却是一个内政型良才,曹操一有战事便会让他稳固好后方,兵马政务更是全权交予他打理,可见一斑。

    自去年曹操入主豫州,便对周边的一些山匪流寇来了好几场大清洗,百姓们纷纷称道,有说在豫州甚至比在并州还要怡然。

    州牧府坐落在西府长街的尽头,早之前便有车马陆续进入,看他们急匆匆的态势,显然是曹操有急事召见。

    “这封信的确是镇国将军命你交予我的?”

    岳精看起来有些猥琐,拱手道:“曹豫州放心,镇国将军建立的暗线只有我一人,况且三层封皮都一一对上,不可能作假。”

    曹操点了点头道:“那就奇怪了,李老弟这是卖的什么关子,白白送了我三州之地不说,就连那天上横着的一尊大神都要让给我,这究竟是何意,费解啊费解。。。。。。行了你下去吧。”

    “是。”岳精恭敬的退了出去。

    郭嘉和荀彧都看完了书信,又递给身后一群等候的文武将士,这才对视一眼,都能察觉到彼此眼中的谨慎。

    二人不敢妄言,倒是荀攸拱手道:“主公,我看这李王其心不古啊,若是主公笑纳这馈赠,他李王在将来大可以这次的事情做文章,对我们造成的打击将无可估量,还请主公慎重对待。”

    曹操不及说话,一旁的荀谌点头道:“主公,依我看他李王分明就是黄口小儿,这几年为了抢夺地盘无所不用其极,在背后捅刀子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依在下看来,此事必有深意,正所谓志士不饮盗泉止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还请三思。”

    曹操瞥了眼荀谌,说起来他的本事确实不小,但他也对李王很有偏见,这次的事情曹操有意不让他参与,又担心荀氏多心,这才默许了他出现在这里。

    这荀谌在之前被李王好一番规劝后,终于觉得自己这时候可不能死啊,留着一副上好的皮囊也好为袁绍报仇,这便通知了看押他的兵卒,在得到李王的首肯后,终究还是走出了上党,转而投效了曹操。

    这以前是为了留下荀氏的香火,几人才各奉其主,但如今曹操也拥有了一州之地,三荀同时辅佐他也不无不可。

    这时候郭嘉拱手道:“公达与友若之言在下却不敢苟同,李王虽然年少,但为人处事却颇为老成,观他的前进的轨迹,不难看出他安身立命之本便是以德和信为先,我看李将军倒是行的正坐得直,二位所言有失偏颇啊。”

    荀谌面色阴郁,倒也没反驳郭嘉,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荀彧在一旁看得直摇头,荀谌早先可不是这个样子,如今却被仇恨蒙蔽了双目,连本性都改变了吗?

    等众人都看罢了书信,曹操才说道:“诸位可有明白李王此举?大可道来。”

    众人相顾无语,这时候陈昱拱手道:“听闻戏志才流连李王的军营,更是垂涎其菜肴美酒,何不听听他的建议?”

    众人纷纷看向戏志才,只见他精神恍惚,有些索然的掰着手。

    还是曹操说话才得到了他的回应:“志才,你与李王的接触不比我少,可有看透本质?”

    戏志才偏头道:“呵呵,就我所知,在场之人至少有五人看透了李王的用意,只是他们不敢说,也不敢承认罢了。”

    众人闻言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茫然,只是其中有几个是装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曹操眉头一挑,扫视一周道:“奉孝,李王最是赏识你,此前还禁了你为己用,何不指点一二。”

    郭嘉故作惶恐道:“主公,嘉当真不知,倒是我看王将军若有所思,应当有所见地。”

    曹操又看向王彦章,还不及发问就直接道:“主公,非是末将不言,而是属下确实不知此中深意,之所以深思也非为了此事,而是在黄河两岸的战局之上。”

    曹操罢了罢手,还是问道:“志才,看来还得你来指出。”

    戏志才哈哈一笑,道:“主公,此事其实不难看出关键,恐怕就连主公的心里都有个大概,依我所见,还得有荀文若道来,其他人言尽也不过三言两语罢了。”

    众人一怔,面面相觑,戏志才话中有话啊。

    曹操双目一凛,该来的还是来了吗,自己本愿避开荀彧,由其他人铺条路也好下来,奈何戏志才咄咄相逼。

    就在这时,荀彧一步走出,不卑不亢道:“主公,李王此举,不过是想要试探主公是否有篡汉之心,对此文若也想知道,主公究竟会怎么做。”

    荀彧面色无常,但其他人随着篡汉两个字响起,却将心头的一根弦绷紧了,这还是荀彧第一次直面曹操吧。

    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既然入了曹操的幕府,自当为其效力,反而将汉室江山放到了第二位,只有他荀彧是汉室最忠诚的拥护者,此时问出了这句话,等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若是你曹操真有反心,那我荀彧将不再辅佐于你……

    曹操神色无常,就与荀彧直勾勾对视,仿佛彼此都想看穿对方。

    静,静的可怕,众人就连呼吸都放慢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曹操突然笑了,慢悠悠来到堂下站定,这才说道:“我在微时曾有一人为我测命,此人名唤许邵,字子将,此言便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之后我曹孟德以献刀的名义试图诛杀董贼,奈何天不遂人愿,被董贼发现,这才远走豫州,如今我辗转拥有了豫州,但天子尚在贼人之手,我又怎能生出异心。”

    荀彧面色如常,反而将手背了起来,道:“既如此,却不知李王真个打赢了战事,在退出虎牢关后主公又该作何举动。”

    曹操笃定道:“自当清君侧,稳君心,为君忧,思君愁,方能做清平之能臣,而非徐子将所言之奸贼。”

 第二百六十章 李进遭劫

    忙忙碌碌神州客,悠悠荡荡四海惊。

    连续七日,李王军竖起大旗,对黄河两岸全面布控,投入兵力虽不比袁绍那次,但此次的规模也不小,一共十三万人,剑指黄河南岸。

    算起来在古代的起义军中,几乎没有南方起事成功的案例,要说有的话就只能是朱元璋再濠州起事,一路入京北(这地不能打),是唯一的存在,不可复制。

    在汉末时候同样如此,所以北方起家的李王仅仅发展了四年便打算南下,也是怕夜长梦多,。

    中兴二年二月二十二,李王号称领军三十万,分三路进军,第一路由李王统率,李靖与赵云为副将,水陆并进,雄叩函谷关,并没有走相对薄弱的曹阳一地,选择了直面王守仁。

    第二路由周瑜为统帅,麾下先锋军由王浩民和蒲飞率领的逐命军担任,八百逐命军将士领头,其后有冀州本土五千将士跟随,走牧野南下,遥望官渡,后面还有王双和李通统帅的三万大军开赴战场,局势一触即发。

    第三路相对薄弱,平北将军太史慈领三万将士不设先锋,反而步步为营,由逃脱一劫的侯君集率部分兵,左右前往济北,随时都有南下的可能。

    首当其冲便是青州的孔融和兖州的刘岱,此二人虽然不曾与李王有过节,但朝廷发起的联盟事宜可是直接选择了接受,暗地里谁都知道他们有协同作战的意图,此二人在今日也是兵马调动频繁,各部将士前往黄河,大战一触即发。

    李王渡河之后,便择高地而守,但往来的战船却没有停歇,一具具攻城器械被运了过来,都是才将制造而成,依照李王的吩咐赶制,直至今日才落下帷幕,便即刻投入战场。

    井阑,古时候最复杂的攻城器械之一,也是汉朝时候最高的攻城器械,相传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底下设置滚轮,能居高临下移动射击城头的敌军,最高可达三层,非常壮观,

    此刻李王正在巡视这些器械,身旁有懂行的工匠挨个介绍。

    李王爬上井阑,扶着一旁的隔板也觉得有些发软,要说李王的武力倒是提高了,但这恐高的毛病却怎么也克制不了,而此时在人前不能畏缩,赶紧偏头故作镇定。

    “这井阑确实不错,我看这座井阑似乎要特别一些,不知……是否有所改动。”

    那工匠得意道:“实不相瞒,我们为了保险起见,在四个滚轮上加设了另外四个滚轮,朝向为南北纵横,可以上下升降,这能有效的避免敌军冲杀出来捣毁基座,还能增加撤离时的机动性,非常实用。”

    李王有些头晕目眩,再问道:“那不知这类井阑赶制了多少,此次战役是否够用?”

    那工匠笑道:“大都督放心,这类井阑一共有二十架,每架共有三层楼板,每层高有一丈出头,总数上比普通井阑高出了近一丈,这也是针对司隶的几处要塞设计而来,除了洛阳城头,其余要塞都要矮上不少。”

    李王点了点头,不想再停留了,踏着很窄的楼板慢慢下去,直到落到实地上才舒了口气。

    问道:“但我记得昔年楚王用井阑进攻宋国,便是被墨子使用火攻阻了脚步,不知可有良策解决。”

    那人全程非常的笃定,这时候咧嘴笑道:“此事也已经得到解决,别看这井阑是纤细的竹木搭设,其内我们用生铁熬汁,灌入打穿的竹孔里,如今的井阑可不是易燃之物,内里才是别有乾坤。”

    李王愕然,怎么听着像后世往模板里灌混凝土一样,只要成型了便难以凿穿,不过也不在意,只要火攻难以奏效,那么函谷关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就在这时,李王眼尖瞅到宇文成都沉着脸,正往这便赶来,一股很不好的感觉慢慢爬了起来。

    “成都,发生了什么事?”

    宇文成都翻身下马,眼神有些冷,咬牙道:“探马来报,乘氏县两百余户,共计近千人被屠杀殆尽,县长李叔节和其弟李进也下落不明。”

    李王脸色彻底垮了下去,果真是李进遭劫了吗,沉声道:“去,让将士们到帅帐来,就说我有要是相商。”

    “是。”

    李王迈步就走,那工匠有些着急,这次陪着李王巡视器械,可是背负着数千直属工匠的奖赏,要是搞砸了那些人还不把他淹死。

    没有办法,那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有些豁出去的感觉,道:“大都督,这才看了小多半,何不看完再走。”

    李王一愣,看着这些质朴的工匠,一时间有些心凉,对啊,或许这些人还等着自己犒劳一下,也好为家里的妻儿老母添一件新衣,要知道这些工匠可是被李王严令不得休假的,哪怕是一年一次的返乡休息,都必须得指派两名兵卒相伴,就是怕走漏了马镫、铁器等器械的消息。

    李王转眼笑道:“不用再看了,你们的心力我都记在心底,你直接去上党寻诸葛瑾,让他按人头为你们分配赏钱,就按一人五百金(同钱,不是赤金)来算,务必落实到人头上。”

    “大都督英明,大都督真是我等的恩人。”

    那人大喜过望,这五百金等同就是他们一年的辛苦费了,李王一次这么多,哪还能按捺住心头的躁动,顿时磕头如捣穗,连李王走远了都不知道。

    满堂将士齐聚,一个个面色沉重,显然宇文成都已经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

    坐定后,李王直言道:“想必都知道了我叫你们来的意图,说吧,此事怎么看。”

    这里与李进关系最好当属宇文成都,走到堂前才说道:“主公,李进和李叔节突然失踪,但凭借他们的本事,再有流寇袭击乘氏县,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如此看来,应当有军队的人马插手,才能笼困猛虎……定然是刘岱那匹夫。”

    早之前也提到过,李靖和李进走的也近,这时候说道:“宇文统领所言在理,但不要忘了,李进是偶然回返家乡,若是真有官军针对他,也不可能这么巧知道他回去了吧。”

 第二百六十一章 遭遇战

    李王沉着道:“李靖所说的确实是个问题,况且之前局势不明朗,刘岱自身难保,哪还敢对我的心腹将领动粗,以我所见,谋害乘氏县的必然另有其人。”

    宇文成都一愣,乘氏县是兖州所属,虽然李王占据了一部分兖州的土地,但还没延伸道乘氏县,在兖州的土地上,除了刘岱,莫非是李王做的?想想也不可能。

    贾诩叹息一声,道:“宇文将军怎么如此糊涂,你忘记你去年为太史子义的老母大摆筵席了?”

    李靖暮然一惊,经此点醒才幡然醒悟,惊讶道:“主公的意思是……袁术?”

    李王点头:“正是,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这样做。”

    宇文成都一张脸憋得发紫,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毕竟袁术的地盘远在扬州,李王此时拍马也难及,更遑论报仇雪恨了。

    还是李靖,似乎想通了什么,赶忙说道:“莫非…他袁术想要祸水东引?”

    李王无奈道:“恐怕正是如此,李进我允诺他三月之期,若非我前些日子派了探马去唤他,此刻我等还被蒙在鼓里,而刘岱知道我的心腹将领在他的地盘上被杀,必定惶惶不可终日,做出一些费解的举动也在所难免。”

    贾诩在一旁听的直点头,看向李王的双目有些欣赏:“正是如此,届时周瑜必定做出反应来应对,凭借他刘岱的老弱残军,怎是公瑾的对手,这时候袁术再插手其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几人相顾而视,都看出了彼此的凝重,若是袁术此举奏效,结合李王曾经提到过的传国玉玺,不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举动。

    如此一来,紧邻扬州的曹操,将会首当其冲。

    为什么不是更近的陶谦和孙坚,反而是曹操呢?因为孙坚交出传国玉玺后,袁术为了取信天下,必然不会在近年与他交锋,而陶谦方面就更好理解了,早前大耳刘就和袁术已然联盟,李广更是和刘备合兵一处,此时正驻扎在芒砀山一地,看似为李王而去,但只要有心之人便会察觉,芒砀山的正西方却是曹操的大本营豫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