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召唤无双 >

第83部分

三国召唤无双-第83部分

小说: 三国召唤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遇春的副将马延突然惊疑不定道:“将军,那不是李王的卫军吗。”

    常遇春将长枪从敌人身体里抽出来,举目眺望,说起来常遇春前世的兵器也叫虎头湛金枪,有传闻提到此枪正是马超流传下来那柄,但常遇春出世并没有将其携带出世,所以无从考教,这时候使用的却是混铁打制的一把虎头枪,因为枪身同样抹上赤金,姑且也叫他虎头湛金枪。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兄弟们,随我杀。”

    三千骑兵没有犹豫,李王近在眼前,哪里还需要掩饰身形,直接拍马冲锋,扑杀蓝剑卫。

    三千骑兵对阵一千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情,况且常遇春一流的武力和统率,使得本军凝聚力大大提高,冲锋起来虎虎生风。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对手是谁,一千蓝剑卫虽然才重组不久,但按照李王的要求,这是要和曹操的虎贲营一较高下的精兵,战力自然比常遇春的三千骑兵要强,他们缺少的,只是临战的经验。

    而最重要的是,陪护在李王身旁的超一流武将宇文成都和李进。

    两军同时突进,当先的战马撞击到一处,十数匹战马相继被撞翻在地,鼻孔溢血,随后被接踵而至的骑兵踩的稀碎。

    李王将长枪持在手中,借着马蹄铁舞动还是极为流畅,况且84点的武力也不是闹着玩的,长时间向麾下将领请教,这时候手握长兵器杀敌,比佩剑用起来方便多了。

    李进这还是第一次见李王使长枪,暗道一声好,继续和宇文成都一左一右护住李王,偶尔微不可闻的放一两个人过去让李王练手。

    而李王的枪法贯彻了赵云的精髓,讲求形和意,不似杨再兴般招招放狠,以求用最简单的方式杀敌。

    原本该一面倒的局面硬生生出现了变故,大军被撕裂了一道口子,蓝剑卫就像一柄利剑,瞬间将三千骑兵分割成两半,而常遇春左右不相顾,就像吃了黄莲一般,死憋着一张黑脸。

    李王又斩杀了一个兵卒,哈哈笑道:“子井,现如今你并非我麾下亲卫,何不入阵杀敌,战后我赏你个将军如何。”

    李进大笑一声:“主公有言在先,可不能反悔。”说完驱马而出,直入敌军深处,竟然以一人之躯,逼的敌军节节后退。

    李王呵呵道:“成都,你看子井比你如何。”

    宇文成都平淡的看了眼李进,这才道:“真个厮杀,五十合内难分胜负,五十合后我便能占据上风,不出一百合就能将其斩落马下。”

    李王点头,这话还比较中肯,二人武力相差很少,但李进其他数值却差了宇文成都不止一星半点,战局拖下去宇文成都完全能占据上风,这是毋庸置疑的:“检测李进的无双技能。”

    “叮咚…李进无双技能为逆命:无论何人,只要其最高数值低于李进的武力,每一点将提升其1点武力,相反,敌方人物任意数值每高出李进1点,将提升李进武力2点,两种增幅可相互叠加,各为四层。”

    李王暗自点头,这技能不错,不像语文成都的技能,还要自己涉险才能全值爆发,倒是李进的逆命技能,只要同时面对两个数值高低不同的将领,便能完全爆发。

    但这只是李王打的比方,真要李进独自面对105点武力的李元霸,恐怕也只是三招之敌,岂不闻前世宇文成都也仅能接住其三锤。

    再说,之前也有杨再兴差点被冉闵一招秒杀,要知道二人武力值仅仅相差1点,但正是超一流之间的对决,往往这1点武力便是致命的因素。

 第一百六十章 一气袁绍

    李进这一冲阵不得了,直接与常遇春打了个照面,没有犹豫,二人同时举枪厮杀。

    乱军中将军是最好认的,毕竟普通兵卒只能身着皮甲,而将军却能穿戴浑铁打造的甲胄,这就有点显眼了。

    “铮”

    一声嗡鸣,正是二位的长枪有了第一次接触,常遇春一击下纵是使出了全力,还是虎口被震得发麻。

    李进没有给他考虑的时间,握住长枪的手一松,罩向常遇春,顺势握住长枪的尾端,扭身一扫,差点将常遇春连人带马击飞。

    常遇春是有苦说不出,李王麾下的猛将多不胜数,但他们都有画像被通传,这李进也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竟让自己毫无还手之力,疲于防御。

    “亲卫,速来助我。”

    根本不容他停顿,李进铺天盖地的招式再次袭来,常遇春只好呼喊一旁的亲卫快来救助。

    “哈哈哈。”李进才不管来的是谁,只管杀敌,李王可在后方看着,只要表现好,到时候受封将军,也好日后重回故里,光宗耀祖。

    其实李进如此效忠李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王阴差阳错下拯救了乘氏县,那日袁尚本要大军征伐乘氏县,为文丑复仇,但李王突袭阳平,自己也随同前往,袁尚无法分兵乘氏县,而随后袁尚便在邺城被烧得尸骨无存,间接帮助了乘氏县的乡民。

    只是与描述不同的是,阳平失利后李进并未前往蓟县,反而是回返了乘氏县,在其兄的劝说下,这才在此役重返李王麾下,为其杀敌斩将。

    李进一连斩杀十数名亲卫,常遇春被他的武艺吓得心肝俱丧,喊道:“世间竟有如此猛将,撤军撤军。”

    其实并非常遇春怕死,而是他功利心极重,如今尚未建功立业,怎能死去?况且此时见到他前世也从未见过的猛将,怎么不慌。

    大将慌忙逃走最是影响士气,常遇春慌不择路的逃走后,剩下的骑兵再无一战之心,赶马就走,但还好消极情绪只出现在这一方,否则引起大军哗变也不无可能。

    李进赶马欲追,被李王叫住:“穷寇莫追,如今我军人数处于弱势,不能贸然追击。”

    李进应诺,一行人重返高坡,贾诩、沮授等人赶忙迎了上来,好些人赶紧拍马屁,什么主公威武一类的都听出老茧了,要是后世随便来个段子手,都能将马屁拍的上天。

    李王对贾诩道:“按说袁绍应该已经接到了馆陶失陷的消息,为何迟迟不见敌军慌乱?”

    贾诩摇头道:“纵然是敌军听到这消息,也不会通传全军,反而会闭口不言,就当没发生,以求之后补上。”

    李王眉头一勾,看了看厮杀不停的大军,良久后道:“再等下去我方伤亡将会增大,不能等了,鸣金收兵,按照之前的吩咐撤军。”

    铜锣的脆响在四面八方,接到信号的并州军赶紧使出全力逼退敌军,随即如同潮水一般向后退去,口中高声呼喊着什么,起先还只是小规模的喊声,到了后面声音铺天盖地,唬的敌军一愣楞的。

    “袁军粮草尽毁,我等不杀肚饿之人。”

    “袁军粮草尽毁,我等不杀肚饿之人。”

    声音此起彼伏,远在另一方的袁绍大惊,从车架上站起,正好看到并州军井井有条的撤退,忙而不乱。

    确实如贾诩多言,袁绍已经收到了赵云叛变,夺取馆陶的消息,怒不可遏的同时,也在与麾下谋士商议补救之方。

    从平原运粮少说也要一周的时间,本军粮草就算省吃俭用也只够五日用度,毕竟二十余万大军,三日的口粮足够一郡人口近一月的用度了。

    此刻敌军竟然山呼袁军粮草断绝,怎能不让袁绍火气上涌?

    “哇”的一声,袁绍吐出一口黑血,一阵头晕目眩,软倒在地上,看来是急火攻心,郁结难解造成的。

    谋士武将大惊,袁谭一把将其扶起:“父亲,你可要挺住。”

    袁绍幽幽睁开双目:“是我们小瞧了李王啊,没想到一切都是他的苦肉计,如今我军粮草断绝,兵卒哗变在所难免,如何杀敌?”

    袁谭咬牙道:“巨鹿郡距离我们阳平并不远,何不向公孙瓒借梁,只要度过三日所需,我亲率大军收复馆陶,平原的粮草必定能按时到达。”

    袁绍虚弱的挥手道:“公孙瓒刚愎有余狡诈不足,此时我军向他借梁,他必然摇摆不定,贻误大事不说,还会致使我军出现伤亡。”

    郭图看到袁绍有一种英雄迟暮的疲态,悲凄道:“主公何不就此退守阳平,再遣大军收复馆陶,催促平原粮草加急赶来。”

    袁绍推开袁谭,就坐在地上道:“也只有如此了,传我令,全军退守阳平,粮草用度三顿并做一顿吃,令平原清点粮草,分批送来。”

    李王整顿好大军,就看到袁军缓缓后撤,虽然看不清兵卒的面容,但从他们慌乱的步伐中看出,自己的计谋恐怕已经引起了敌军的骚动。

    李王可惜道:“要是我有一万骑兵,就此冲将过去,敌军岂不是溃逃的更快?”

    沮授闻言,拱手道:“主公何必计较微末的得失,况且主公爱民,便让敌军自生自灭便是。”

    李王哈哈大笑,传令道:“敌军再不敢来犯,张郃听令。”

    张郃拱手道:“末将在。”

    李王道:“令你统率全军骑兵,让侯君集配合你统筹,走济北攻伐高唐,届时你二人分兵两路,一路守卫高唐,一路暗伏在阳平到平原的路上,大军路过可放其离去,其余情况你可自行决断。”

    “末将领命。”

    一个小将这时候牵马给张郃,此人正是李通,李王也没在意,只有等他多磨练,再抽调到核心任用。

    “太史慈何在。”

    太史慈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命你统率大军在阳平外二十里处扎营。”

    “末将领命。”

    李王接着又对王浩明、蒲飞等将领有了命令,自己却打算领蓝剑亲卫和一万大军开赴馆陶,支援赵云。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步错满盘输

    战争总是残酷的,袁绍劳师动众率三十万大军在阳平与李王大战,消息传出去,神州震惊。

    可以说一开始除了曹操,没有人认为李王能占据上风,包括朱元璋也不是这样认为,但正是因为李王化腐朽为神奇,逼迫袁绍撤军,死守阳平,这才让天下为之侧目。

    仅仅三日,阳平城中一片哀嚎,粮食即将告罄,兵卒无心杀敌,好多士卒擅开城门,各自奔逃,守城将士与他们发生冲突,死伤不少,袁绍压制不住,也只能任由他们逃散。

    袁绍双目无神,低声道:“如今我军还有多少人马。”

    审配拱手道:“连日来多有士卒溃逃,直至今日,已有五万余人夺门而出,我军剩余人数不足十五万,而且溃逃人数还在增加。”

    郭图等人想要说什么,却被袁绍挥手打断:“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无非背水一战,但我袁绍身上系着十余万将士的性命,不能弃之不顾,何况天子尚在蓟县,我等怎能轻言生死,我决定,明日一早,便大军回返平原。”

    袁绍声音虽然虚弱,但积威已久,不容置疑。

    而李王如今已经身在馆陶,亲自向张燕和赵云告罪。

    “兄长,子龙知道你深明大义,我等别无责备之意,还请兄长出来吧。”

    张燕同赵云一道跪在地上,苦苦劝谏李王:“师弟所言在理,为主公分忧,本就是我等职责所在,还请主公不要折煞我等。”

    李王却非常悠闲,坐在地上一脸的平淡:“二位不必在劝,我李王出此下策,委屈二位将军,本就有大罪,今日画地为牢,戴罪受过。”

    贾诩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个主公还有如此可乐的一面。

    原来李王亲自前往馆陶向赵云和张燕谢罪,用长枪在地上划出一道牢房,将自己关押在其中,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但同时,众位将军也是感动不已,好感度铮铮的往上涨。

    “叮咚…宿主兑换张燕游离好感度,此时为60点。”

    “叮咚…宿主兑换马超游离好感度,此时为40点。”

    包括贾诩、沮授等人都有上涨,这里就不一一统计。

    再来看张郃所部,自前日攻伐高唐以来,守将张南只做了一日的抵抗,便望风而降,因为他收到了袁军粮草断缺,被困阳平的消息。

    张郃率领骑兵一路横扫,收复周边县城,一时间冀州以北人心惶惶。

    一日后,袁军打开城门,拖曳着身体弃城而走,早有准备的太史慈也不追赶,只是稍稍冲杀了一阵,便回返阳平,成功将其占据,拟好文书,加急送往馆陶。

    时至中旬,袁军大部队开赴平原,所部将士逃的逃,死的死,余者不过数万,但还好根基尚在,只要占据平原,就能养精蓄锐,谋求重新来过的机会。

    “守将何在,何不速开城门,让我三军饱餐。”

    石宝在城下大喝,实在是饿慌了,但他们谁都没注意到城垛后面有一张漆黑的弓箭,暗中瞄准了石宝。

    “嗖”

    一声破空声响起,雕羽箭蓄满了力量,破空而去,完颜宗望99点武力全力一箭,石宝根本躲避不了,发现有暗箭来袭,只能微微一偏,稍稍避开了要害,但箭矢还是没入胸口一大截。

    石宝从马头栽倒,瞬间就昏迷过去了。

    完颜宗望一击得手,这才从城头站出来道:“袁本初,可识得荡寇将军完颜宗望?”

    石宝被暗中袭击并没有让袁绍兴起波澜,反而完颜宗望自报姓名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

    常遇春策马而出,喊道:“蛮夷之地始终都是未开化的偏远地区,只懂暗箭伤人乎?”

    完颜宗望哈哈大笑:“你这汉人好不知耻,岂不闻尔等兵法有言,虚实相间,方能克敌制胜?我暗箭伤人也不及尔等阴谋诡计。”

    常遇春大怒:“异族人也会逞一时口舌,还真让你常爷爷好生诧异。”

    完颜宗望懒得和他计较,大手一抬,顿时躲藏在墙垛后的弓箭手全部起身,拉弓满弦,蓄势待发。

    大军一阵惊慌,袁绍让驾驶战车的兵卒向前开去,来到城下才说道:“不知你是如何拿下我平原城?”

    完颜宗望笑道:“平原城城高墙厚,我一人之力怎能将其拿下,还得亏你袁丞相征召大军,抽调了大半人马,才让甄家五千门客有机可乘。”

    “甄家?”袁绍苦笑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