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孙绍的野望 >

第131部分

孙绍的野望-第131部分

小说: 孙绍的野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一天走投无路,我这里的大门始终会向你敞开。”“能够说出如此可笑的话,还真是令人期待临湘侯以后的表情啊,那么就一言为定了。”

“子龙,如今主公的所作所为,还如同当年一样是为大汉江山的百姓们建立一个仁政天下吗?我尽管不该这么问,这不应该是作为臣下应该想的,但是最近的一些事情我深切的怀疑到了这个问题,我很怕我的所作所为使得主公进一步走上歧途。”赵云道“你是想说,主公在偏离他的道吗?我其实也感受到了,还有允明也是,急功近利的作为和不择手段的行动,我也是感到了他现在似乎在走歧路,尽管我也说了几次,不过主公的回答是有些时候必须暂时的放弃一下原则,如果人死了再有想法也实现不了。我觉得虽然这也说得通,不过主公现在这段时间没有安抚民众而是继续整军备战,说是汉中百姓安稳已久,不习惯征战,必须让他们熟悉乱世的气息,这个理由似乎过度牵强。北广汉的刘璋军人数不少,而且我认为刘璋如果战败的话就不需要武力解决了,允明却说若是不向他们显示我军的军威的话即使收服了也很难震慑得住,这样的话主公居然完全接受我都有些感到不解。”陈到说“我觉得我们还是该找个机会去劝说一下主公,诡计诈术可以用于一时,但不可以作为凭借,要是迷恋于此来扩张地盘的话,只怕是难以持久啊。”赵云也点头称是。

许昌。“这次是仲德来了,上次是你,之前是子通,都在劝我退休啊,看来我还真是令大家都失望了呢。”陈群说道“岳父不过是暂时避一下风头罢了,以您当年对于丞相的功勋以及这些年在朝廷的业绩,到时候起复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荀彧说道“你这是故意在回避关键问题,五官将去征讨田银苏伯,结果回来搜出来一批证据,然后还有大把的人自愿去认罪,又咬出更多的人,这种把戏谁看不出来?丞相让我退休不是为了让我休息,只是不愿意在扫清异己的时候把我一起扫掉而已,可是你就没想过吗?我这一下去,等到回来之后只怕是在没有人敢于跟他唱反调了,或许整个汉朝都要变天了!我承认那些保皇派中有很多不过是投机钻营的小人,我也对他们深恶痛绝,只是丞相这一动,可不仅仅是要清除那些人,而是所有在这方面跟他又不同意见的人,这样的话我就不能退,我的道不能因为时势的变化就扭曲。”“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白白牺牲掉有何意义!您仅仅不愿意看到大汉朝灭亡就抱着殉死的想法不顾一切的想着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去冲击吗!”荀彧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主公的大道已经跟我的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而我们两个自从成了翁婿之后就在也没有向从前那样交心的谈过了,世界啊,呵呵,我又何必去留恋什么呢?抱着自己的想法全力的上去罢了。”

“好个狮儿,果然是异想天开,居然用自己的新发明的无偿传授来换取世族们对于部曲的权力,想法很独特,只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永远也不知道满足,对于他们来说土地跟人口就如同命根子一样,就算是拿万两黄金他们也不愿意去换,当然这些人都是蠢货,死了也是应该的。”曹丕答道“父亲,就算是有更多的财产,要是不能够把它传之子孙的话,那么大家也会不情愿的,孙子续用自己的权力强行剥夺世族们的土地和人口,,却只用更具有价值的财产来交换,钱可是会花完的,这样子别人当然就不会满意。”曹操道“糊涂!钱生钱才是最好的法子,这些死物不仅对于国家控制国民不利,还会使得士族们本身产生依赖性,不能全心去研究国事为国家效力,这才是世之大害!这个孤明白,孙子续明白,其实刘备又何尝不明白?只是事实所迫暂时只能妥协罢了,他如今居然能够去实行的话,那可真是令人惊讶,孤也想看看他这条路到底能够走多远,只是孤必须坚信自己的道路才是最正确的,等到内部事情解决之后,准备出兵江陵!”

泉陵,诸葛瑾家。“大家都在聊天,芸儿去拜见婆婆去了,好像所有人都对于这个地方感到非常好奇,因此都准备出去逛一下,真是没想到临湘侯居然把这种地方治理的如此繁荣。”诸葛瑾说道“那是自然,在这里只征收一次商税,交易的时候交一次就够了,那么商人们就都来了,经济也足够的繁荣。”诸葛亮道“实指那种普通商人吗?这里的世族对于商业没什么垄断情况吗?”“那是自然,由于有义仓的大量存量,囤积粮食已经没什么利润了,世族们大多数都把精力放在生产日用品或者奢侈品的产业上了,还有服务业也是兴起得很快,对于这种小生意自然是没什么影响。”诸葛亮道“还真是个好想法,只是大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请务必如实回答。”诸葛瑾道“请说吧。”“您为何没有一开始就选择临湘侯,而是现在才加入呢?这样子的话大哥不仅会背上对不起周公瑾的名声,还无法得到临湘侯最高的信任,只怕是以后只能在中心的边缘徘徊了。”诸葛瑾道“为兄一开始其实并不太看好子续,只是随着他的政策展开我也看到了这方面其实有很大的前途,若是不出我的所料,曹操的儿子们无一人是子续的对手,以他的年纪和能力统一天下并非只存在于脑中的幻想。至于身份嘛,其实没什么区别,我自从成了他的岳父就不太可能跟他分离开来了,利益已经绑在了一起,坐着收钱都行。至于重用不重用的,你见过哪家开国之主重用外戚的?”诸葛亮怔了一下,大哥平时对谁都是好说话,却没想到心思也是这般缜密,对于未来是看的很是清楚。“看来您是早有定计,不需要我来多话,那么我还是去做自己的事情好了。”诸葛瑾则说“二弟这些日子在玄德公帐下得到的重视只怕是越来越少了吧?”诸葛亮道“大哥不必说了,我不会干涉大哥的决定,还请大哥也不要干预我的主见。”“既然如此,事实会证明这一切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弃义

成都,益州刺史府。“果然是毫无保留的存留了下来,刘璋此人还真是没什么气度,连这个都要吝惜,难怪会被打败。”蒋干道“刘璋虽然败走汶山,但是严颜的军队已经攻破了安汉,阆中现在也危险了。虽然他们在听说成都陷落的消息之后也是陷入了恐慌而停止了行动,不过毕竟是两万人的大军,不可小视。以严颜的能力应该能够在十天之内把部队稳定下来,到时候他是在等还是继续进攻可是当真不好说,您还是要早做决断才是。”程普道“我们是否需要去追击汶山的刘璋呢?如果捉住了他,益州境内的各支军队就会失去名义上的主心骨而陷入了尴尬境地,这样的话估计就可以有人能够被招降了。”周瑜道“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大约只有在江阳的张任部可能会瓦解,但是其他的几个郡独立性其实很大,不管是怎样都不可能像我们轻易屈服,名义上其实不难,但那时我们要的可是一个完全由我们所控制的益州,想要彻底的结束这样的状况还是任重而道远的。”蒋钦道“那么我们应该先去进攻哪个部分呢?罗蒙已经力战身亡了,张任在江阳虎视眈眈,而袭肃面对严颜的大军也很难抵抗多久,还有剑阁如同喉中之刺那样卡在那里,必须尽快的做出决断。”周瑜道“现在应该优先解决严颜部,他们离我军最近而且威胁到我们跟荆州西部的联系,其他的军队要么实力不行,要么缺乏战意,一时半会还是难以给我们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必须快,而罗蒙战死之后袭肃是不能再死了,虽然他的才干只能算是中等,不过却代表着益州的降将们,那是必须去救援的。”蒋干道“既然如此就行动吧,必须尽快的执行了,现在为了安抚民心,可以重用一些益州人,这次立下了大功的德信和子均,加上伯岐都是可用的年轻干才,将他们委以重任的话。想必对于收拾蜀地的人心会有很大的帮助。”周瑜道“这确实是个好主意,益州人对于我们有些敌视,不过若是刘璋被拿下的话,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再继续观望了。以费观的性子他绝对不可能投降我们,但是若是刘璋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怀疑他未必会继续效忠于他,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况可能是…”蒋干吃了一惊,说道“看来我得去剑阁一趟,这里绝对不可以让给我们的敌人!”周瑜道“你没必要冒险,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未必就能如此顺利,我们一步一步来也没什么,论打仗我还没怕过谁!”

汶山,“这里有很多羌人聚居点,他们对于我们并不友善,我认为有必要尽早的离开。”刘璋道“这边的治安居然如此之差,一定是地方官员过于严苛,压迫那些羌人才导致了如此叛乱频仍。”众人都心里哂笑,但也都不敢表述出来。张松道“最好还得留下几个人在这里守御,汶山郡毕竟也是我们的属地,不能就这么放弃。”刘璋道“诸位谁愿意留下来?此地兵马不多,又有蛮人为乱,只怕是有些困难。”许靖站出来说道“我留下来好了,在诸位中我在军事上可能不太行,不过治理民众,安抚下来这些人心惶惶的民众还是在下擅长一些,因此作为出主意让主公出来的人,在下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刘璋大感兴奋,“文休公居然如此忠心,能够勇于任事,等到我们击退周瑜之后您和家人一定是重重有赏。”许靖道“犬子体弱多病,只怕难当大用,我只求能赚些棺材本罢了。”众人都对此感到有些诧异,许靖说道“老夫这个外孙自小聪明,只是为人有些爱慕虚荣,还请主公善加教导,让他能够成才,那么老夫就用这把本身就活不了几年的老骨头为主公效死好了。”刘璋道“在下一定会做得到,您的外孙就交给我了,您会看到他成才的,那么我们就前往北广汉了,还请您一定为我们守好这个西大门。”许靖道“那是自然的,老夫会让来犯之敌尝到厉害的。”

诸葛亮来了这些天一直待在诸葛瑾家中,黄月英却是经常去大学院查阅资料,也跟蔡琰姐妹结下了很好的关系。他来了三天之后才前去面见孙绍表达刘备的意思,就是暂时达成和睦,互相不侵犯,而他也带来了刘备的条件;承认江夏郡南部归于孙绍占领,带来若干财物,这个条件相当不怎么样,江夏早就占领了,而这点钱孙绍根本就看不上,可谓是毫无诚意。“玄德公就拿出这么点东西想要跟我停战?这样未免太看不起我了吧?”诸葛亮道“主公现在还有些余力战斗,虽然兵力已经相当不足了,但是主力精锐骨干犹在,要是您执意攻击,只怕是得不偿失。而江东才是您最大的敌人,吴侯的动员能力和江东的人口发动起来对于您的威胁显然是远大于我们,这样子您也可以抽出些兵力来对付江东,对双方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孙绍道“玄德公的信誉可算不上多好啊,昔日攻打房陵就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现在又用同样的办法夺取了汉中,哪怕是看上去撤兵只要我一露出破绽第一个冲上来的就是玄德公吧?玄德公和孔明叔父对于荆州的执着,可比我更甚,这叫我怎么相信呢?”诸葛亮也觉察到了不对,说道“既然主公夺取了汉中,那么他的重心也必然西移,哪有多余的兵力来对付您呢?我主玄德公若非困窘之际,也决不至于攻打江陵,虽然我们两家敌意很深,但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并没有什么冲突,因此是存在和解的可能的。您要攻略江东,而我主要攻打益州,我们有必要舍弃在此要方向的不必要防卫,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更需要的地方来,这也是主公派我前来的原因。”孙绍道“真是如此吗?要知道姨父可是也在攻略益州,我一样可以按照同盟的要求去进攻房陵上庸,获得的也不会少到哪里去,虽然房陵上庸是山地,但却水力资源丰富,也并非不可发展的地方。”“是吗?您在三年之内把荆南发展成这样,估计再给您三年交州也会变得如同现在我所看到的样子,不过房陵上庸若是变成一堆焦土,还需要您投入重建,更是在您需要跟曹孟德一较高下的时候拖了您的后腿,那么一定是得不偿失的。”孙绍道“如果是这样这点礼物是决计不够的,我不去进攻的话所得会少了许多,因此还请叔父回禀玄德公,若非两倍以上的财物,我是不会许和的。”“临湘侯何必如同市井小民那样斤斤计较,我们都心知肚明双方本来就是敌人,本来就没有一直和平共处下去的可能,只是形势不允许我们继续在做这种无谓的争斗罢了,既然本来就没什么约束力,又何必去强求条件呢?”孙绍笑道“就是因为知道玄德公一定不会遵守协议,我才要斤斤计较,要是不能从他身上刮出点东西来,这个协议可就是白签署了。”诸葛亮无奈地说“其实我还带来了一些财物,只是这是之后送给临湘侯大婚的贺礼,作为主公跟我个人的送出,要是回去增加,只怕会迁延时日。”孙绍道“叔父所希望的就不是如此吗?刘玄德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他用背信弃义的法子所得到的土地,这样他就有更多的资本跟我对抗,更不会给我实现这些承诺了。”“那么以临湘侯的意思,你认为该是如何?”孙绍道“没什么,就是希望能够把离我们最近的房陵郡交出来,毕竟在江陵同时防备两边还是有点困难的。”“您这是无理取闹!如果临湘侯执意要与主公一战,我们也不会害怕的!只是您要好好想想选择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的荆州西北,跟您扫平江东跟曹操争霸天下的计划是否是抵触!”孙绍见他动容,也懒洋洋的说道,“那么三叔能留下吗?他的性子更适合做学问一些,从政的话他好像没什么兴趣,留在刘玄德帐下也是有些浪费,不如就在学院里当教员跟大家研讨学术的好。”

诸葛亮也是一凛,真正的目的是这个吗?还真是好手段,没有出言挽留自己却把目标锁定在了诸葛均身上,明显是看到无法招揽自己而想出的补全之法。诸葛均的学识还是不错的,留在大学院里作为教员基本上即使合他的性子也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而且这么一来诸葛亮在外人眼里就成了脚踏两只船的骑墙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