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孙绍的野望 >

第3部分

孙绍的野望-第3部分

小说: 孙绍的野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诓鸥粘錾痪玫闹罡疸【褪抢印V皇氰夯奘且换厥拢饔捕绮恢故橇硪换厥铝耍歉视谄接梗亲约赫庖惶司桶谆盍耍健暗闭让褡宓挠⑿邸钡膟y梦想也实现不了了,再说现在江东海运还算发达,实在不行咱一家子还能逃到海外去,这风险无疑又降低了一层。当然有些东西跟母亲说了也没用,只会令她担心而已。“我只是想自保而已,并非对谁有着恶意,人不犯我我不会犯人的,这只是以防万一的手段罢了。”“我只是提醒一下,知道即可,你身子未大好,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再叫仆役们来找我,莫要自己一人出门。”眼见母亲离去,孙绍也松了口气,只是这一天一直呆在家里也无聊来着,也罢,便先去看看有什么书吧。

进了这房间看查,发现也没有太多书,原来的藏书大多在吴侯府上,自从搬出来后也得了一些馈赠,只是毕竟原先底子不厚,这些多是一般士族子弟都能得到的书籍,很多孙绍前世也已通读过,不过既然没什么事,就先看看再说吧。先是翻看了一本《尚书》,发现上面有不少注释,都是自己以前没见过的,眼见得是这个时代的私注,这本书应该是《古文尚书》,但也与自己的前世所见有不少很大区别,在篇幅和内容上各有侧重,不过这抄书人的书法可却是相当的不错,这可是正宗的飞白书。上面的不少注释见解有些繁琐,但也多有佳语,应该算中规中矩的汉代注疏,当然和郑玄那动辄数十万言的著述是没得比的,在熹平正经后这些经书的版本应该是用官方力量固定下来了,此列书籍都有了一个大致统一的标准,以此平息持续了几百年的今古文之争(其实这个争议一直就在民间存在,不是官方确认就能平息得了的。)。应该说《尚书》本身确实对现代人来说枯燥无味,甚至有些虚伪而令人恶心,说白了这就是官话的始祖,换了任意一个普通人来看,只要不是做研究的,都很难有兴趣看太久。只是这些注释颇多又有些价值,孙绍才耐着性子粗读了数遍,(他看书都是先粗读几遍而后挑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地方精读)再找那些重点的地方,在上面做上标记,以备后日再看。随即把这本书扔到一边,再取下一本《东观汉记》,前世自己确实也喜欢历史,这本书现代已是失佚了,虽然有更经典的《后汉书》(范晔的,不是谢承那本),不过人都对得不到的更加期待,孙绍便一心扑在了这上面,书中也有不少注释,不过前后的笔迹却是不同,虽是同一书体但毕竟区别还是不小的,哪怕以孙绍那十分不济的书法水平也能看出来,可能是此书经了几次转赠,故有此不同。不过他也没太放在心上,再者自己对东汉的制度,地理,文化等也必须有足够的理解,于是他便直接跳过纪的部分而直奔诸志而去,贪婪地来吸收这个时代的知识。

书架上的书还有不少,有纸质,帛书,也有竹简,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完的。哪怕是手上这本,孙绍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也没看完表志的部分,只是肚子也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也听见仆人们来叫自己吃饭,无奈只好起来先把书放一边,前去吃饭。

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吃饭,本以为是一大家子人围一桌,不想自己却是自坐一席,然后大家在饭菜端上来以后各吃各的,这才想起来现在还是分餐制,心中暗想以后应该在家里搞合餐制,更有利于促进和家人的感情,大不了吃吃老妈和老姐的口水而已。想着就把桌上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光了,说实话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远没有后世完善,做出来的饭菜在孙绍这个后世人眼里显然是不够看的,不过自己好歹也算个官二代,吃的自是不会差,这其实也算不错了。

吃完了饭,眼见需要消消食,孙绍便说了几个前世听来的笑话来烘托一下气氛,见母亲和姐姐们都笑得够呛,孙绍便提出来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建议,孙襦第一个赞成“好啊,大家一起聚着多热闹啊,有时还能聊一聊天,对大家促进感情很好啊。”孙淑笑了笑“食不言寝不语哦,我们其实不这样也一样啊,大家都挤着未必也很好啊。”孙绍道“我们一家人是真正的相依为命,我们只能靠自己,大家聚在一起,有了近的距离,才能更加亲密无间,而且合餐制其实也是比较节约的,大家同吃的话也不会剩下那么多的食物,也省得许多空地,可以用来给客人或别的什么的。其实这好处也蛮多的。”听得如此,大姐也点了点头,孙裾见两个姐姐都同意了,也表示认同。大乔见大家没有意见,便吩咐仆人们做一张大桌,孙绍则补充说要圆形的,合餐制便这么定了下来。孙绍又表示要送姐姐们一件礼物,孙裾问他是什么,他又笑而不语,说过两天拿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现在嘛,保密。然后在姐姐们一副“信你”的表情下溜了出去。

“夫人,绍弟他,开朗了许多,总算是不会再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胡思乱想或是对大家有些冷口冷面了,这或许,是他的福分吧。”大厅里,绿衣女孩有些吞吐的说道。见到孙淑那有些惊愕的表情,大乔笑了笑“他不会有什么事的,你这个弟弟本就早熟,只是想得太多但没有足够的知识才会对世界产生误认,当他能认识到时,就不会迷惑了。希望你也能多指导一下他呀。”“那是当然,这是我应该做的。”

孙绍回到居所,问仆人拿了些纸,却发现这纸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与刚才看的书上的相比也大有不如,在他看来这种纸只配拿来擦屁股(当然他不知道现在擦屁股不用纸,还用的厕筹。),想要发火,仆人却说”上佳的纸家中不过百余张,很多要做为信纸来使用,公子若是平时写画,用这些也够了。”孙绍大汗,眼见着只能凑合着用了,便在纸上画好了草图,吩咐仆人道“把这上面的东西做出来,只是玩具而已,府上也有一些杂工,应该不难吧。”罢了便自己再把书拿出来继续在仔细攻读,好加强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认识。毕竟得在这儿混,必须的有些货不是。

第五章 局势

两天后,孙绍见东西做出来了,赶忙拿了跑到姐姐们那里去。心中不断的腹诽这时代纸的质量,这种纸甚至在当时人眼中拿来擦屁股都是浪费,使着那硬邦邦的厕筹实在令人难过,他到是很希望自己来好好改进一下这玩意儿,反正也不难操作,只是古人没想到而已,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处境,现在还需要小心做人,觉得还是先忍忍再说。

到了房间,却发现只有孙淑在,二姐三姐听说是都跑出去玩了,反正再怎么说也不会对她们有什么限制(暂时对自己也没有限制),见此心中有些气沮。“绍弟怎么一直把手放在背后啊?不是藏了什么东西吧?”“是啊,这是给姐姐们的礼物啊,今天弄好了就拿过来的,本来想给你们一个惊喜,结果二姐三姐都不在啊,这惊喜确实只能打折了。”孙淑见他一副沮丧的样子,劝道“那行啊,等她们两个回来再拿出来就是了,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不过其实我也挺好奇的,嘻嘻…”孙绍见状,也不好再掖着,就把背后的东西拿了出来。“这是什么?从来没见过,看上去是玩具吧,那怎么用呢?”“这叫做‘跳棋’,玩法是这样的…”见大姐有些意动,孙绍就把棋盘放在了席子上,“光听是听不出个样子的,我可以叫你们,这本是我无聊时想出来的,觉得挺有意思,见到姐姐们的娱乐活动并不太丰富,就做出来供大家玩玩,要不我们先试一盘?”孙绍心中一开始本是想发明麻将的,因为母亲和姐姐正好是四个人,不过怕她们沉迷其中,加上自己又不太喜欢,所以就改成了这个,反正跳棋是什么人都适合玩的,这个时代娱乐活动有限,这玩意又比围棋简单许多,应该还是能吸引人的。不过自己确实错估了这玩意对大姐的吸引力,孙淑愣是拉上自己摆弄了一个上午,开始自己还可以让一让来平衡一下局势,下到十盘以后就得全力以赴,有些吃力了。结果孙襦和孙裾回来他们也没发现,两个小丫头也好奇的站在一边,看着棋盘上的争夺,本来也是年纪不大,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时候,看着也逐渐有了兴趣,孙襦大叫了一声“我也要玩!”孙裾则说“绍弟,这就是你说的礼物吗?”结果把孙绍和孙淑都吓了一大跳,“回来了怎么这么鬼鬼祟祟的,招呼也不打一个。”孙淑抱怨道。“明明是姐姐太投入了,我们进来有一会儿了你居然没发现,还怎么说呢。这究竟怎么玩啊?能一起来吗?”孙襦回答。“二姐,这个是可以三四个人一起来的,你刚才也看了一会儿了,我给你讲讲规则,是这样的…”孙绍这回不自己上阵了,给三个姐姐做裁判,一直花去了许多许多时间才算是让她们尽兴,然后赶紧灰溜溜的跑了。

“女人难缠啊!这么点事居然能弄出许多道道来。”孙绍想到姐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还是心有余悸,便匆匆收拾了一下就休息了。第二天早上本来准备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赖床睡一个好觉,却被母亲叫了起来,说是去向太夫人请安,便去了吴侯府,拜见了一下祖母,显然奶奶对自己还算关心,不过她的气色已是不太好,显然是病得不轻,告辞出来孙绍觉得似乎有人在窥视自己,但怎么看也找不到,一路走出来总觉得怪怪的。出了侯府,又准备拜会一下孙翊夫妇,结果到了孙翊的旧居,仆人却告诉他们孙翊在昨日已经启程回去了,似乎因为郡中有事,走得很匆忙,只是向吴侯府道了个别就离去了。孙绍听得心中一紧,别是现在就动乱了吧,再一想不对,孙权还在丹阳呢,再怎么也不会是现在,到底出了什么事。现在孙翊这一走,再想提醒他已是不可能了,只能期盼三婶能阻止他的一些轻佻行为吧。很多东西现在只能看运气了,但愿上天能保佑啊,本不信神的他祈求着。

毗陵县,县衙。

孙翊立于堂上,身旁坐着另一个年轻人,生的上身长下身短,相貌与他大不相同,尤其是那碧绿色的瞳孔,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一种妖异之感。“三弟,你对丹阳那帮人的要求有什么看法?我已经答应放宽政策,只要这帮家伙老实一点,绝不会亏待了他们,可这帮人倒好,一个个的都得寸进尺了都,还要你去向他们当众立誓才答应,我看这些豪族就是觉得我软弱可欺,一个个都跳得比天高啊。我是真后悔,没听你的建议,对这样的家伙,姑息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手中的刀才能然他们屈服。”孙翊听他发完了火,回答道“对于那些不安分的豪族,必须予以清洗,然后以收获拉拢那些靠近我们的部分,您可以扮演仁慈的一方,恶人还是由我来做吧,这些家伙,我来收拾。名单上的这些人大部分已经撒好了眼线,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了。”孙权面露满意之色“这次让你当恶人,实在是对不住啊,我本以为这次扮一下好人就能收服他们,没想到…这次累你声名受损,实在是为兄的过错,这就向你赔不是了。”说罢便向孙翊一揖,孙翊急忙将他扶住“二哥这是何必,我对丹阳豪族本就颇为刻薄,让他们在恨我也无妨,他们也是不识好歹,二哥的面子也不给,这是取死之道。我本就不喜欢这种败类,这事啊,我包了便是。”孙权见状,大为感动。“我们兄弟一心,还怕有什么怎不到的吗?若有事,我们兄弟共担;若有福,我们兄弟共享。现在老一辈的人只剩幼台叔父一个了,孙家由我们来支撑,这更需要我们这一辈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啊。”若是孙绍在此,只怕会对他嗤之以鼻“孙辅和老曹通了个信你连内容都不看就说他背叛家族,把人家一关到死,又在豫章派了那么多独立部队对孙贲进行掣肘,这明显是杀鸡儆猴的行为,现在居然好意思这么说。”不过孙翊确实是被感动了,伏在孙权身上痛哭流涕,良久才问道“二哥这次是回吴郡吗?”孙权答道“吴郡有张公在,并不需要我来担心,上个月元叹的弟弟去世,他回来奔丧。这会稽郡又缺人了(顾雍是以郡丞代行太守职务),换其他人我不放心,况且也对不起元叹,不过一两个月时间,我大不了行使一下自己的本职(指会稽太守),等他操办完了再回来。再者,我也有必要自己查看一下会稽那边的状况,最近山越人又有些不安份,也得有人坐镇,反正时间也不会长,我会亲自去一下。”孙翊见孙权还有不少事得处理,便先告辞前往丹阳进行布置。见到孙翊出去,孙权叹了口气,“老三啊,但愿你不会让我失望啊。”也吩咐从人,不用经过吴县,直接奔会稽去。

同时,魏郡,邺城,城外军营。

曹操看着这几日统计的报告,不禁皱起了眉头。部队伤亡太大了,这个审配把邺城经营的跟乌龟壳似的,哪怕使用地道突袭,或是放水淹城,都未曾对城内有致命的打击。这个邺城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空耗了许多兵马钱粮,围一座孤城,这样的损失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好在袁尚已经被打残了,一时分不出兵力来援救,否则非得在付出许多牺牲才行,离开许昌日久,虽然自己的威望现在是如日中天,但总有些人在不断地搞小动作,也确实令人心烦。心中合计了一下,问旁边的郭嘉道“现在围城不下,消耗太大了,你认为是否应该留一部分人继续围城,其余部队分掠各临近郡县,回复一下士气,顺便把邺城变成彻底的孤城。再或许能进一步打击城内的士气,以方便破城。”郭嘉马上回到“不可,我军一退,审配必然在城内宣称我军力竭兵疲而撤退,他们的士气只会更高。况且附近的残余势力只能自保而不能有力救援,拔掉他们并不会使邺城更加孤立,而所得也不会太多。战争拖得越长,对我军在河北百姓中建立统治越不利,时间的延长也会刺激冀州豪族的不安分心理,从而对我军造成更大的阻碍。再者,一旦拖延很可能使袁熙有所反应,这样会对中山郡、代郡造成很大的破坏。我们疲惫的同时敌人也更加疲惫,他们坐守孤城毫无希望,只是浑浑噩噩的战斗,只要再加一把劲,应该就会崩溃的。这时候应该加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