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18部分

锦衣当国-第18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

  万历皇帝抱怨完,看着跪在地上的王通,语气缓和了些,沉声说道:“你那日的喝问,倒是让寡人想明白了些东西,也看到母后的高兴,还被先生夸奖,母后高兴就是寡人高兴,说吧,想要点什么,寡人赏你?”

  天子开口问他要什么赏赐,这是寻常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大幸运,可王通心中却明白,自己真要是要了赏赐,恐怕那就只此而已了,失去了新鲜感和刺激的皇帝再也不会来这里,那万事皆空。

  四十

  既然万历皇帝表明了身份,那张诚站起之后就没有坐下,听到皇帝的询问,恭谨站在一边的他不经意的看了眼跪在那里的王通,然后又低下头去。

  看着王通在那里犹豫,吃饱喝足的万历也不着急,反倒是随意的说了句:“别跪着了,起来说话!”

  王通谢恩之后站起来,没怎么迟疑,低声问道:“陛下,宫里的御膳房做的东西这么难吃吗!看陛下每次在小人的店中吃的这般高兴!”

  本以为要官要钱,却没想到王通问出了这句话,万历皇帝一愣,顺嘴就回答说道:“御膳房那些老货,做出来的东西淡而无味,什么时候端上来都是半凉不热的,说是早早做出来在大蒸笼里预备着,整天都是羊肉,说了几句,就跪地上回这是祖宗规矩,那里能入口!”

  “敢问陛下,小人这边的饭菜如何?”

  不知不觉的,话题已经转向了他处,万历皇帝舔舔嘴唇,拿起筷子又把虾干拌菜心的盘子底打扫了下,点头说道:“最起码这边做的香,做的鲜,火候也够,吃着就是舒服。”

  王通又向前靠了几步,笑着说道:“陛下来小店之前还没吃饭吧?”

  “又要上朝,又要听先生教书,午饭还要学什么圣贤节俭,索性来你这边吃!”

  不知不觉的,话题已经从赏赐变成了吃饭上,王通笑着躬身说道:“明日还请陛下再来,小人这边还有些新鲜东西给陛下尝尝,试试小人这边的手艺。”

  “好,好,明日寡人一定过来!!”

  即便是天子,也只是个十三岁的天子,何况又是从小在太后、冯保、张居正几个人的呵护管教下长大的天子。

  此时的万历皇帝还很天真,性格上更多的是个孩子,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忘记了方才赏赐的事情,兴高采烈的琢磨着明日的“新鲜东西”,喝了口热汤,忍不住又询问道:“到底是什么新鲜东西?”

  “陛下恕臣不告之罪,明日便知。”

  万历皇帝兴奋的点点头,三下两下把那虾干白菜心扫光,起身要走,却用疑惑的眼神盯着王通看了几眼,莫名的问道:“王通,你今年到底多大?”

  “回陛下的话,小人今年十三岁零五个月!”

  “比朕还小几个月,怎么个子长得这么大,明日再说明日再说,好不容易母后才给个空让寡人出来,下午还要听王国光讲史……”

  随便低声说了几句,万历皇帝被张诚搀扶着从椅子上下来,摆摆手出店去了,王通连忙跪下恭送。

  临出门的时候,张诚回过头对王通点了点,似乎不是要打招呼,而是另有他意。

  等万历皇帝一走,王通从地上爬起来坐在角落,开始苦苦思索,他本就不是厨师出身,现如今已经把当年的存货掏的差不多,想出个新鲜东西来,那要有多难。

  王通下午已经不在店里照应,而是在自家的客厅中琢磨,振兴楼的厨子是京师人士,也派人请了过来。

  记忆中吃过见过甚至是听过的菜肴和点心一个个的报出来,看看那厨子知道与否,知道的则立刻去除。

  到了天黑时分,王通有些绝望了,他知道的很多菜肴点心,不是这个时代本身就有,就是缺少材料根本做不出来,比如说一些需要辣椒的菜,振兴楼的厨子甚至连辣椒这个词都没有听过。

  更不要说土豆、地瓜、玉米这些东西,每说出一个词,甚至用炭笔在纸上画出图形来,那厨子都是瞠目结舌。

  到最后王通只能垂头丧气的意识到,这些东西应该还没传入到京师,至于所谓的海鲜河鲜,如今京师之中也只有冰冻或者是干货,也做不出什么花样来。

  晚饭的时候,马寡妇过来喊王通过去吃,不过也被王通拒绝了,明天拿不出新东西,维持不住小皇帝的新鲜感不说,要是给自己招来个欺君之罪那可就不值当了。

  好不容易打开这等局面,就这样放弃实在是舍不得,怎么办。

  从窗外传来钟声,这是不远处皇城宫门关闭的信号,也已经深了,王通拍拍额头,给了振兴楼那厨子五两银子,谢过之后打发走了。

  王通呆坐在屋中叹了口气,却听到有人在拍门,或许是马寡妇和张世强几个人过来,是不是应该交待下万一的情况,王通有些发愁,看来是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美味馆的伙计佣工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已经回去,店内打扫完毕,冷冷清清,王通过去拿下门板,却愣了下。

  门外只有一人,他并不认识,这人带兜耳棉帽穿短襟棉袍,百姓打扮,三十岁左右年纪,一手提着个灯笼,一手提着包袱。

  这时代是没什么夜生活的,除却特权阶级之外,夜晚都是宵禁,在皇城附近尤其严厉,这个时间如果不是本地住户在街上乱逛被五城兵马司的巡夜兵丁发现,甚至会被格杀勿论。可门外这人明显不是南街的。

  “王大人,外面天寒风大,让在下进去说话可好?”

  声音尖细阴柔,王通眯着眼睛看了眼对方脸庞,发现对方没有胡须,这时代男子都要蓄发蓄须,居然是个宦官。

  王通心中疑惑,还是侧身相让,把人请了进来,那宦官进门之后,先把棉帽摘下,借着灯笼的光芒看看美味馆的陈设,笑着说道:“白日宫中诸位相约来这里用饭,看个新鲜,沾沾贵气,在下正好有差事错过了,谁想到晚上居然被派过来。”

  这人说话说的轻飘飘的,王通心中正烦闷,也不想接话,这宦官拿着灯笼在屋中照了一圈,找到灯火自顾自的点上,然后抱拳笑道:“在下邹义,内官监当差,司礼监秉笔张公公有话捎给王大人!!”

  “张公公?”

  王通愣了下,他不知道张公公是谁,那中年宦官干咳了几声,有些尴尬的解释说道:“就是白日里陪着皇上来那位公公,是皇上在东宫时候的伴当,现如今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的确是不知道,偏生大家都一副应该知道的模样,王通说了句惭愧,邹义却开门见山说道:“张公公说,你这边不过是个小饭馆,能有多少新鲜菜式,但能兜住皇上回头就是好的,今晚张公公就是让在下给您王大人送办法来了!”

  四十一

  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王通禁不住一愣,自己正在发愁的时候,居然就有解决的办法上门。

  那邹义回头确认了下门闩已经架上,笑着说道:“皇城根有个好处,就是晚上外面清净,宫里值夜的打更的,闹个不停,睡都睡不安生!”

  边说笑边从包袱里拿出了厚厚的一本册子,放在桌上,施施然的问道:“冒昧问句,王大人认识字吗?”

  王通遇到的宦官不少,顾客们不去说,几个打交道比较多的,都是宫里的大人物,说话办事带着一股上位者的气派。

  眼前这邹义则不同,说话和气,慢条斯理,没有一点的架子,王通却还在糊涂,要帮自己的忙,问认字不认字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沉声的回答:“字倒是认得,不过认得不多。”

  锦衣卫的普通校尉认识字明显是特例,邹义也惊讶了下,随即笑着说道:“那好办许多,张公公特意让王大人细读读这本册子,肯定能琢磨出来什么新东西的。”

  册子递过来,王通一看,描金黄底的封面,用朱笔写着标题“尚膳监食档”,看着王通脸上糊涂的神色,和气的解释说道:“这尚膳监食档是宫里尚膳监记录历代天子饮食和宴席的单子,宫内的诸位贵人,天天吃的就是这个。”

  只要不在册子上的,那对于皇帝来说就是新东西,王通马上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一时间大喜过望。

  皇城夜间宫门关闭,出入必须有几位大太监核发的腰牌,控制的极严,而这尚膳监食档尽管不过是菜单食谱,可也是宫内的机密文档,邹义拿出来也是担了风险,王通大喜之后,连忙给对方施礼致谢。

  “……事情紧急,先不给公公奉茶,在下先看册子……”

  邹义含笑答应,坐在了一旁,他脸上不动声色,可心中对王通的表现极为惊讶,他是第一次来,按照他想,一个不到十四岁的锦衣卫校尉,能有这么好的机遇,无非就是运气好再加上聪明伶俐。

  可短短接触,发现对方识得文字,气度沉稳,应对从容,这那里是个校尉,分明是文人世家子的风度。

  这样的人有这样的际遇,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宦官邹义端坐在那里,心里已经有了结纳的心思。

  王通一边翻看,一边询问,不过掌管尚膳间的太监和下面的宦官每日和饮食酒饭打交道,文化程度倒也不高,记录上都是些粗浅白话文字,而且还专门用符号做了断句,很容易看得懂。

  “还真是种类不多,普通的紧……”

  看了一会,王通忍不住感叹说道,日常吃饭,无非是羊肉、猪肉、鸡鸭鹅等几样,再加上时令蔬菜和河鲜,没什么新鲜做法,没什么奇异的菜式。

  邹义笑着接话道:“宫内的菜式好吃不好吃不重要,关键是别吃出问题,所以这选料火候都要中规中矩,不能出格,没意思的紧,挑剔的都有自家的小厨房,太后和张阁老要皇上简朴,所以至今皇上还是吃的御膳房定例。”

  事情简单了很多,王通长出一口气,仰天呆了会,站起来对邹义说道:“邹公公先请进,今晚就在寒舍委屈一夜,这边忙碌,王某先安排一下在过去奉茶。”

  邹义点点头含笑进屋,王通连忙把谁在隔壁的一名厨子和佣工叫醒,他想到了点东西,不过需要今晚就开始准备了。

  睡眼惺忪的厨子和佣工被叫起来之后都有点不情愿,虽说做工赚钱,可白日里实在太忙,晚上要是睡不好,那可太难熬了。

  不过王通也不含糊,直接拿出了银子,熬夜加班不是白干,这么一来,厨子和佣工的劲头顿时高涨。

  看着风箱被来回推动,厨房生起了火,材料下到锅中,王通才放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内宅。

  邹义还真不把自己当作外人,正拿着一卷书在等下阅读,王通心里倒是打了个突,他这边为了认字,除了“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启蒙教材之外,也买了几本笔记和评话消闲,这些书尽管不登大雅之堂,可却不是他这个年纪能看的,千万不要因为这个露出什么不该有的破绽。

  听到门开的响动,邹义放下了书,笑着点点头,王通看对方没什么异样,这才抱拳大礼谢道:“请邹公公代为致谢,此等大恩,王某没齿难忘。”

  “王大人言重了,这册子明日间还要带回宫去,要不再看一遍,多记住些也是好的。”

  尽管菜式不少,可大概的思路王通却已经知道,至尊无上的皇帝在饮食方面真没有什么太让人羡慕的享受,可以做文章的地方有很多,总算不用担心。

  但有个记录总是好的,王通准备在对方睡下后用炭笔抄录些下来,谢过对方的好意,就要给对方准备下晚上睡觉的被褥。

  王通屋子不小,客房的被褥陈旧,可还能用,他没什么佣人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又是折腾了好一段才回到客厅。

  客人来了到现在还没口水喝,王通少不得又去饭馆,拿着个炭炉回来,烧水沏茶,邹义不时客气几句,温和的很。

  等到茶水沏好端上,喝了口之后,已经有香味从前面传来,很是浓郁,看来已经准备上了。

  天色已经很晚,王通劝邹义休息,邹义也是起身谢过,把册子放在客厅的桌上就要去客房睡觉。

  邹义走了两步,停下脚步,似乎是迟疑了下,但还是回头笑着问道:“王大人,你和皇上见了能有四次吧,可声势却闹的这么大,冯公公,张阁老都来关照,张公公也是如此的帮忙,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的确,也不过就见面几次而已,可闹出的动静却有如天下震动,而且无论怎么看,这张诚张公公也犯不着帮自己这个忙,想的刻薄些,萍水相逢,开饭馆一个锦衣卫校尉,皇上来了兴趣可以看重些,皇上没了兴趣,那就不值得放在眼中,位高权重的张诚张公公怎么这般的用心。

  四十二

  更难得的是,来的这个中年宦官邹义想要告诉他究竟,对方的风姿仪态不凡,和这些日子来店内吃饭的各级宦官颇有不同,怎么看也应该是绯袍、红袍那个层级的人物,可待自己温和有礼,客气异常,而且还要告诉自己究竟。

  对方的交好结纳之意,此刻就算是个傻子也看得明白了。

  王通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抱拳躬身说道:“邹公公愿意点拨在下自然是最好,王通年纪小还不到十四岁,邹公公这么大人的称呼,岂不是折杀,要是邹公公不嫌弃,叫王通就是。”

  对王通的反应,邹义内心真正震动了,自己的结纳交好之意不难理解,可一个十四岁不到的孩子,能够这么迅速的领悟,并且做出得体的回应,这就算普通的成人也未必做的这么妥贴。

  “直呼名字太生分了,咱家套个近乎,不若称呼你小兄弟,你叫我声大哥如何?”

  “大哥既然如此,小弟那就不客气了。”

  双方相视而笑,彼此的关系,最起码表面的关系可是亲近了不少,邹义返身坐下,喝了口水润润喉咙,开始讲述:“那日小兄弟你讲父母的辛苦,讲孝义,别人都是给皇上讲大道理,没人说的这么实在,皇上听进去了……”

  原来是万历小皇帝正在和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呕气,万历皇帝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意,难免和人争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