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秦 >

第102部分

最秦-第102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安排完将令的调任之后,由大秦皇族派出仅存的王族公子高亲自去函谷关接回老将军王贲。同时,胡亥在咸阳西郊举行祭祀仪式,为王贲祈福,希望老将军早日康复。

    这种种表现,顿时赢得朝野一片赞叹之声。尤其是一些大秦的名将宿儒之家,顿时觉得皇上没有忘记他们。

    感恩最深的还是王家。远在边关的王离先听说传闻,之后才看到官方的邸报,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皇上为了王贲在咸阳西郊祈福祭天。王离内心震动,对边关的把守更加严密,每日整饬军马,使得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胡人也安静了一些。

    当王贲回到咸阳,李元接管了武关的大军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安稳下来。

    唯有胡亥内心隐隐的感到一丝不安。

    他原本特意安排的让章邯远离赵国巨鹿之地,就是为了避免历史上项羽成名之战,也是大秦王国之战——巨鹿大战。

    可鬼使神差,王贲病的巧合,北方大军尽是精锐,若然李元或者李剑、卫霍这样的新晋将令来带领,无疑会造成大的动荡。

    在这种形式的逼迫之下,只有章邯一人可以胜任。

    原本他打算给章邯一道旨意,就是不可轻易出击赵国。

    可行军打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一个皇帝在后方对前线的形式指手画脚,无疑是对将令的一种不信任,对战争的不负责任。

    权衡利弊,胡亥决定还是让章邯到函谷关,其中关节,他会好好拿捏。

    此刻,骑在马上的章邯并不知道胡亥的担心。

    这位从大秦一个文官之位崛起的将军雷厉风行,从接到圣旨的一刻起,一点儿时间都没耽搁,直接顶盔掼甲,只带着十几个亲兵,每人骑乘两匹战马,不眠不休的疾驰赶路。

    随着征战开始,章邯越来越感到战局的变幻根本容不得任何人的一点点间隙。他要最快时间赶到函谷关。

    虽然他一直统领南路大军,可北方的形式他也没有断了研究。

    秦灭六国,赵国死伤最惨。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四十万降卒,一时间赵国几乎没有男丁。

    这种灭国之痛,在赵国的人民之中深深种下。就算是之前刘邦项羽争斗,其他五国后裔纷纷卷入其中,赵国也没有卷入,而是目标明确,就是要和大秦死磕。

    张耳陈余在重新立了赵王之后,说服所有赵国大臣,把白霸请回了赵国。

    因为王贲的病重,大秦军队疏于防范,原本夺取的函谷关外之地,被白霸再次抢回赵国的版图。

    李剑和卫霍屡次想要出击,可老将王贲虽然病重却没有糊涂,他知道现在赵国正在锐气之上,不可硬挡。生生的一点一点退兵,把城池让给了白霸。

    函谷关成为大秦东北方向一个重镇。

    目前赵**队就在函谷关外,遥遥的和大秦军队对峙。其他五国见赵**盛,竟然也集结了联军,前来助拳。

    这一切的情势,都在章邯的掌握之中。然而这些不是让章邯最着急的。

    最让他忧心的是此刻,刘邦项羽重归于好,随着楚王景驹神秘暴毙,两人现在都于楚王熊心的麾下听令。

    此刻,项羽的叔父项梁已经率领着数万楚军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一旦让他们集结完毕,必然是一场恶战。

    这一切,从章邯接到北路军统帅封命的那一刻起,就在他的脑海之中盘旋。

    现如今,章邯所要做的就是立刻赶到函谷关,整合军队,在项梁的大军到来之前,先把赵**队击破。

    虽然所谓六国联军,兵势浩荡,可谁都知道,若论战斗力,还是项梁所率领的楚军最为犀利。只有先击破这些跳梁小丑,才可能和项梁正面硬撼。

    一路风尘,章邯带着十几个亲随只用了不到一夜的时间,就赶到函谷关下。

    当东方的微观照亮函谷关地区的山岭之时,章邯已经来到了函谷关下方。

    他抬头望向函谷关的城楼,只见上面旌旗招展,绣带飘扬。

    此刻虽然是晨曦之中最让人贪睡的时刻,可是借着东方的微光依然能隐约看到城楼之上的士兵各个身姿笔挺。

    此情此景,章邯暗暗点头。函谷关守军,不愧是大秦精锐之师,和他所带领的骊山囚徒绝对是两种感觉。

    “城上军兵听清了,新任统帅章邯在此,速开城门。”章邯的亲随在取得章邯同意之后,向着城头高声喊道。

    城上的守城士兵早就看到他们这一队人马的到来,此刻听到喊话,却并没有开城,而是立刻向此刻负责的偏将报告。

    少顷,函谷关的巨大城门在吱呀的声音中,缓缓打开。

    看到这一幕,章邯冷笑一声,内心暗骂道:“虽然岗哨林立,可这负责的将军也是个草包。这么顺利的就开门迎接,万一是敌人诈称怎么办!”

    他下定决心,要给这函谷关的守将先来个下马威。

 第216章 饿透了

    就在章邯内心暗暗不满的时候,函谷关刚刚打开一条缝隙的大门突然停住,一骑当先飙出。

    在那一骑之后,紧跟着十余骑,几乎是瞬息之间就从门缝之中冲出。

    这些骑兵冲出函谷关大门后,并没有立刻过来,而是围绕在大门周围。直到函谷关的大门在支呀呀的声音中,沉重的关上,为首的一骑才一摆手中的长枪。

    随着他的收拾,他身后的所有骑士立刻整肃战马,十几个人战马踏着整齐的步伐,缓慢的向着章邯几人走来。

    看到这一幕,章邯那被战争磨练的不行于色的脸上微微动容之后,再次沉寂下来。不过虽然依旧是面无表情,但他的心已经从之前的小看函谷关守将到现在的有些喜欢转变。

    “前方可是章邯将军?”当先的一骑之上,年轻的将令开口,不卑不亢的问道。

    他的声音清亮,让章邯听到很舒服。

    章邯的随从刚要搭话,却被他挥手制止。一带马的缰绳,章邯的战马踏步向前,开口说道:“章邯在此,还不速开城门。”

    他这话说的威严,一股以大压小的气势,从他的身上表现出来。

    作为一个未来的主帅,居高临下的感觉拿捏的极其到位。

    函谷关的年轻将令向前一步,拱手说道:“请章将军见谅,末将没见过将军,只认得朝廷调令。”

    章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对面的年轻将令看的清清楚楚。他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冷笑,一双有力的手从来就没离开手中的枪杆。

    看到这年轻将令的执拗和认真,章邯的内心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再试探。

    之前挂在脸上的骄傲,高大瞬间都收敛起来,向着对面的将军拱了拱手说道:“函谷关有将军这样的人镇守,我大秦幸甚。”

    说着,一挥手。

    他身后的亲随立刻打马上前,双手托着一个锦盒,送到年轻将令面前。

    年轻将令伸手接过锦盒,轻轻打开一看之后,原本在脸上的冷意顿时收敛起来。

    他把锦盒不紧不慢的装好,送还给章邯的亲随,这才把手中的长枪挂在得胜钩上,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卫霍,前来迎接元帅。置此战争之际,末将不敢不谨慎处事,请元帅见谅。”

    对这个年轻的卫霍,章邯早就有耳闻,如今见面,更是喜欢。他哈哈一笑在马上用手虚扶了一下说道:“卫将军快快请起,咱们都是打仗出身的爷们儿,就别整那些文臣的话儿了。”

    卫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显得更加年轻阳光。

    利索的起身之后,向着后面大喊一声:“章邯元帅驾到,开城。”

    他身后的十几个骑兵一起喊道:“章邯元帅驾到,开城——”

    随着他们的传话,章邯明显注意到,在函谷关城头之上,有一员顶盔掼甲的年轻将令一挥手。立刻城上一排排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手纷纷撤下。

    看到这一幕,他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王贲病重,匆匆离开之后,临时负责函谷关防务的就是李剑和卫霍。如今卫霍亲自出城迎接,那城上带领弓弩手的将军定是李剑。

    这两个将军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处事沉稳,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一声声“开城”的呼喊,函谷关的大门这一次是真的缓慢打开。

    在城中,早有一大队步兵,在一溜小跑之中,从城楼下冲出,分列两边。这些士兵一个个衣甲鲜明,挺胸叠肚,更是很多人脸上都带着大大小小的伤疤,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恭迎章元帅!”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一下就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城门之中,李剑骑马而出,来到章邯面前翻身下马,单膝施礼说道:“末将昨日受到朝廷的邸报,不想元帅今日就到,有失远迎,请元帅恕罪。”

    章邯开口,沉声说道:“战局变化莫测,咱们这些做将军的爷们儿都知道,时间不等人。所以就连夜赶来了。”

    说着,他看着四周那些军兵,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一摆手道:“快别整这些没用的了,兄弟们都跑了一天一夜,饿透了,给整点儿吃喝的,咱们边吃边说。”

    他这话虽然是沉着脸说出,可身后跟随的亲兵却都笑了起来。

    卫霍和李剑看到章邯的状态,也觉得这新来的元帅不错。尤其是李剑是李信的孙子,章邯早就见过,虽然不熟,但也不陌生。

    在一片笑声之中,章邯身后的一个年长亲随开口说道:“我家将军文官出身,就是说笑话也板着脸,大家都习惯了就好。”

    李剑和卫霍看了看章邯,只见章邯依旧是一脸麻木的表情,却对身后老军的说法没有反驳。两个人对视一笑,带着章邯手下的十几个人进入函谷关。

    在李剑和卫霍的带领下,章邯他们越过元帅办公的府邸,直接来到了军中后厨。

    “现在是卯时末,早饭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先吃点儿垫垫底儿。”李剑一边说,一边请章邯向里面走。

    刚刚走到后厨的门口,就听到里面一个略带沙哑的嗓子喊道:“都他娘的好好干,把这些埋汰玩意儿都收拾一边而去。”

    “你,把那泔水汤倒后面猪圈去。还有你,那烂菜帮子还能吃了么?扔了扔了,我们大秦的军士要吃就吃最好的,要打就打最厉害的敌人。”

    他的声音不断传来,里面被他骂的人也都嬉皮笑脸的回道:“三哥,你天天这样扯着嗓子喊,咱们都习惯了,也都知道要好好干,对得起咱们的将士不是,你歇会儿吧。”

    “就你们这群灰孙子,我要是歇着,指不定出啥乱子呢,切。”

    “三哥,别的咱不敢说,咱自家吃的东西,绝对没有半点儿马虎的。要是真的出问题,你拿杀猪刀斩了我。”这番话说完,里面又传来一阵叫声。

    “这话说的倒还人性。俗话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咱们大秦的军队,那是必须吃肉地,都好好干,等新来的元帅到了,我给大家申请一下,也配个长矛大刀啥的,有机会咱们也上上战场,杀杀敌人,立个军功毛的。别以为咱们只会杀猪不是。”

    “那是,咱们虽然是厨子。但杀人和杀猪没啥区别,统统干了。”

    后厨之中传来一片热闹的喧哗。

    李剑和卫霍看了看章邯,脸上想笑却又都忍住了。里面的正是他们结拜的兄弟,闫三儿。

    只听一人吼道:“闫三哥,就你那点儿面皮,能见到章元帅么?还长矛大刀,给咱整点儿利索的杀猪刀就不错了。”

    “你……”就在闫三儿要狡辩的当口,章邯推门而入。

    李剑和卫霍紧随其后。

    里面喧闹的众人看到李剑、卫霍跟在一个顶盔掼甲的陌生人身后,顿时住嘴。

    圆滑聪明的闫三儿看到这种情形,立刻知道眼前这陌生将军来头不小,也缩了缩脑袋,不说话。

    “我就是章邯,你们的长矛大刀,还有新的杀猪刀,我帮你们解决。”章邯表情麻木,众人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真的,都不说话。

    看到众人这样,章邯勉强在脸上挤出一丝笑意,说道:“都他娘的饿透了,能不能先给弄点儿吃的再说?”

 第217章 掎角之势

    闫三儿是及其伶俐的一个人,听到章邯的话,立刻吩咐下去。

    不过片刻的功夫,热腾腾的早饭就端了上来。

    章邯看了看端上来的粥饭,虽然简单,却热气腾腾,给人一种暖心的感觉。

    他端起碗尝了一口,新米的清香合着热气,一下冲散了连夜奔驰的寒冷感觉。他麻木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丝笑意。

    闫三儿看到他坚硬的笑意,眼珠转了转,笑道:“元帅,那个长矛大刀……”

    章邯眉头一皱,旋即放下。

    他是大秦的军队元帅,在文官的时候倒也讲究官威。可如今进入军中,执掌兵权,不是简单的威严就能带兵打仗的。

    吧嗒吧嗒嘴,章邯一挥手说道:“军厨虽然是后勤保障的地方,但也是军人,该配的武器还是要有的。下午你带人到府库中领取兵器。本帅不失言。”

    闫三儿脸上顿时兴奋起来,向着陪坐的李剑和卫霍眨了眨眼睛。

    李剑端着粥喝了一口,没有正眼看他,却微微的示意他快退下。

    卫霍和闫三儿毕竟年纪相仿,向着闫三儿偷偷挤了一下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忍不住的笑意。

    闫三儿看着两位兄长,点点头,转身高兴的退去。这下他回到后厨可有的吹牛了,兵器搞到手。真要是敌军杀到后厨,他们除了菜刀也有了武器对抗。

    这一餐,章邯并没有吃很久。

    一碗粥,一张饼,再加点儿小咸菜,被他风卷残云的吃掉。再没有一点文官的风度和状态。倒是那股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众位武将感到特别亲切。

    “说说现在赵地叛军的形势?”章邯没有离开饭桌,直接问道。

    卫霍看了看李剑,李剑开口说道:“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白霸率领叛军先锋,攻城略地,在其他几股叛军的配合下,在函谷关外驻扎。张耳率领赵国主力盘踞在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