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秦 >

第29部分

最秦-第29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剑一脸傲然,白腊杆向身后一背,道:“你可以试试!”

    “求之不得!”卫霍狭长的眼睛闪过一道光,此时二人已经踏入白圈半步。

    一旁的监考官就等他们了。

    在他们迈进圈子中的一瞬间,比试锣声几乎同时响起。

    “当”

    随着锣声,四五根白腊杆齐齐招呼向李剑和卫霍身上。

    他们二人此刻距离白圈边缘最近,威胁最大。很多人都想到先把他们赶出这个圈子。

 第59章 求贤若渴

    那些袭来的白腊杆几乎封锁了李剑和卫霍的所有出路,二人若不自己退出白圈,也会被扑面而来的白腊杆撞出白圈。

    李剑、卫霍双目交错。

    什么是良将?什么是帅才?什么叫鹤立鸡群?聪明人只在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只见刚刚还互相较劲儿的李剑和卫霍忽然一错身,两人的白腊杆全都飞舞起来。

    略显瘦弱的卫霍白腊杆化作一片棍影,把砸向二人的白腊杆通通阻挡在李剑身体之外。

    李剑则借着身高臂长的优势,白腊杆当作长枪,点击挑刺,犹如雨点般落在了对面几个不怀好意的人身上。

    两人一守一攻,珠联璧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多年练就的默契。

    那几个被李剑白腊杆点中的人中,轻者被逼迫后退,重者翻身栽倒,疼的嗷嗷嚎叫。

    这一下敲山震虎,四周原本想捡便宜的人纷纷后退,如同看瘟神一样盯着李剑和卫霍。

    在圈子中央的司马毅等人素来看不惯李剑的高傲,刚刚本打算看李剑的热闹,却没想到看似互相较劲的两人竟然瞬间合作起来。这种变化他们无法理解。

    李剑出手如风,眼见几个人摔倒在地,没了竞争力,就不再理会。一边的卫霍则嘿嘿冷笑几声,手中白腊杆毫不客气的伸到摔倒之人腰间,用力一挑。那些被李剑打倒之人都被他轻巧的挑出圈外。

    “除恶务尽,杀敌斩首!”卫霍看着高傲的李剑,原本清秀的脸上此刻竟然显得有些猥琐。

    “此二人不凡!”王贲盯着场中的李剑和卫霍,眼睛放出光芒。

    蒙恬的眼神在二人身上闪烁,最后停在卫霍那里,点点头说道:“此子若能通过文考,臣倒是很有兴趣。”

    “那李剑不错,他的爷爷又是老臣的同僚。若皇上同意,臣愿带他上阵。”王贲也满脸笑容的说道。

    两个臣子衣服求才若渴的模样,胡亥有些忍俊不禁。若大秦之臣人人都有此心,则天下安矣!

    对于台上两位元帅对它们的态度,李剑和卫霍此刻不知道。因为那几个世家大族组成的小团队在司马毅的带领下竟然撇开众人,向李剑和卫霍逼迫过来。

    在咸阳的世家大族中,李剑的傲是出了名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傲气,使得咸阳城这些公子哥儿们见到他就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这种感觉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反感。

    这些贵族公子们平日就想找机会和李剑切磋一下,看看李剑如此傲,到底有什么资本。可令他们蛋疼的是李剑骄傲的根本不和他们切磋。

    如今在校军场上有这种机会,这几个世家公子怎么能放过。在司马毅的怂恿下,立刻向李剑和卫霍逼来。

    看到气势汹汹的几个人,卫霍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说道:“看来你的人品很一般啊!”

    李剑星目闪着寒光,没有理会卫霍,手中的白腊杆倒背在身后,寒声说道:“今日李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若不小心被我击出圈外,只能怪你学艺不精。”说完,他身形冲出,竟然主动向司马毅几人发起攻击。

    如此一来,司马毅这群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剑身上,反倒忽视了卫霍。

    看到这种结果,卫霍眉毛一挑,他没想到李剑竟然傲骨如此。宁愿只身面对司马毅等人的围攻,也不想把自己这个不相干的人拉下水。

    “李剑,在合作一次何妨!”卫霍轻笑一声,速度丝毫不比李剑差,手中白腊杆翻飞,几乎和李剑一起攻击向司马毅几人。

    这场原本该是混战的考核就这样被几个人搅乱了预定的轨迹。此刻圈中大部分人都躲在一旁。

    一些聪明人早就看明白情况。刚刚李剑、卫霍二人一通乱打,已经淘汰了几个人。若这次二人能够再淘汰掉司马毅等人,他们可以不战而进入下一轮考校。

    若是李剑、卫霍二人被淘汰,那他们在伺机把倒霉的人踢出圈外也不迟。

    大秦立国日短,尚武之风在各个阶层方兴未艾。

    司马毅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并非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既然是世家大族派遣进入军中效力者,身手都还算可以。

    可他们的身手和李剑、卫霍二人相比,还是相差太多。

    双方刚一接触,司马毅一方就有人被李剑一棍抽在腰间,飞出了圈外。

    “哎哟,李剑——你欺负人——”被击飞的正是伺候过始皇帝的老侍医夏无沮的后辈,名夏钦。

    夏无沮因荆轲刺秦王而立功之后,夏家渐渐也成为咸阳大族。只不过他家世代以医术为主,刀剑弓马上要差许多。

    李剑也是抓住夏钦这个软肋,给司马毅团伙来了个杀鸡儆猴。

    果然,这一招还是管用。

    几个靠近李剑的世家公子犹豫了一下。就是这犹豫的当口,卫霍和李剑的白腊杆趁机旁敲侧击,逼迫的几人步步后退。

    眼看司马毅几人被李剑和卫霍迫退,那些看热闹的人不禁心惊。没想到这两人竟然战力如此强大。

    “愿和我把他们赶出圈外者,今后共同对敌,军功平分。”卫霍大吼。

    那些旁观者中有几人和卫霍本是一组,对他也算熟悉一点,此刻听了他的话,稍稍犹豫一下,便有几人端着白腊杆准备帮忙。

    此次来考校的,以黔首出身居多。这些贫苦出身的人早就看司马毅几人身穿锦绣战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顺眼。如今有人迈出第一步,立刻有更多人跟着冲上来。

    “仇富”的心理让这些人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卫霍一边。

    人多势众的卫霍一方已经不再讲究技击技巧,一通乱棍之下,司马毅几人鼻青脸肿的被打出了白圈。

    对这种比赛结果,蒙恬感到非常意外。这种乱斗是他在北疆边防时候,选择精英的常用方式之一。这种戏剧性的比赛结局却是他第一次遇到。

    看着被狼狈赶出圈外的几人,胡亥叹息一声,这几人中有先秦名将司马错的后人,有夏无沮的后人,有尉缭的后人,甚至还有蒙氏支脉。

    对如今的大秦而言,世家的利益胡亥还伤不得。朝廷和大族的利益属于捆绑关系。这捆绑的纽带越是紧密,世家大族为朝廷卖命的忠心就越是稳妥。

    想到这,胡亥命令叔孙通传旨:“咸阳英才,弓马骑射,朕很满意。刚刚一翻乱斗,可做考校之余,供诸位朝臣一笑。令,凡晋级第二轮者,均可参与战策考校,酌情加封。”

    那些刚刚被淘汰的听到这个旨意,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对着观台高呼万岁。原本沮丧的司马毅等人也都再次露出了精神。

    所有朝臣都称赞皇上求贤若渴的英明举动之时,却有一个不过三十上下,眉目清秀,身材匀称,中等的个头的御史一脸严肃,盯着雀跃的人群神色复杂。

 第60章 犯颜直谏

    相对于刀光剑影的武考来说,文考就显得没意思许多。

    虽然二世皇帝胡亥下旨通晋级第二轮比试的都可以参加战策考校,可一些大字不识的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退出。

    此刻蒙恬和王贲也离开了观台,和几个文臣武将一起到对答战策的考生中巡视。

    蒙恬关心的是卫霍,王贲关心的是李剑。这二人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临场表现出来的应变素质,都不可小觑。

    看着下面作答的人,胡亥有一种天下士皆为所用的感觉。

    就在这时,观台边传来奏报声:“臣,淳于庸觐见!”

    胡亥正满心高兴,听到淳于庸的声音,一下想起了这个三十多岁眉目清秀的男人。

    “传!”对淳于庸,胡亥很有好感。此人是个直臣,朝堂之上,这种人不可或缺。

    淳于庸在宦官传唤的声音中,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到观台之上。先给胡亥跪下磕头。

    胡亥摆了摆手说道:“此刻观台上并无他人,爱卿不必如此,请起。”

    淳于庸却不理会眼前皇帝的命令,依旧坚持行完君臣大礼,才缓缓起身,没有任何铺垫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臣御史淳于庸,有要事奏报陛下。”

    “嗯,倒是有些御史的样子。”胡亥点了点头,示意淳于庸说下去。

    淳于庸一拱手说道:“今日选材,原本是大喜之事,臣本不该进谏。可有些事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请皇上恕臣冒犯之罪。”

    看到淳于庸这个样子,胡亥的身形端正了一下,表情也严肃起来。御史就是负责监督皇帝和朝廷政事的,他这样认真,胡亥这个二世皇帝自然要重视起来。

    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冒失,淳于庸重新跪下,仰着头说道:“臣今日辅政李斯大人,熟悉许多大秦律法,深知皇上乃上天之子,言出法随。既然皇上出言,既是法。臣就不敢不冒死进谏。”

    “今日选材取士,是朝廷慎重抉择的大事。我大秦立国,军功至伟。以军功封爵者,可世代沿袭。从某种角度说,这军功封爵比朝廷官职更为重要。爵位,是大秦之重宝,无军功者不可冒领。今天子一时高兴,便赏赐任嚣四级不更爵,是对大秦军功律法的不尊重,对其他选材人士也不公平,此臣之一谏!”

    胡亥一愣,自己刚刚一时兴起,对任嚣赞赏尤佳,也没想太多,就给了个爵位,没想到却让这新晋的御史抓住了把柄,参劾一本。

    淳于庸刚直不阿,说完那番话喘了口气,一顿借着说道:“选材大比,要的就是能者进,庸者退。可刚刚皇上不顾预先订制的规矩,一句话就免了一个环节。臣窃以为这种事情,不可取。此为臣之二谏。”

    躬身磕了个头之后,淳于庸接着说道:“这两谏,一是望陛下少开幸进之门,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产生揣度陛下之意,投机取巧,获得官爵。二是希望天下有法可依,否则事事都指望陛下亲自决断,一者皇上劳累,二者效率底下。”

    “臣身为御史,犯颜直谏是职责所在。望陛下接纳之余,尚能恕臣之罪。”淳于庸刚直,可这最后几句话还是有些委曲之意,给胡亥这个皇帝也算留了面子。

    对淳于庸的进谏,胡亥多少有点不舒服。

    自从穿越而来,附着胡亥身上之后,所有人都怕他滥杀之名。除了赵高几乎都对他敬而远之。御史职司更是无人敢进谏半句实话。

    刚刚经淳于庸一番进谏,胡亥想了想刚刚自己的举动,的确有爵位轻封之嫌。

    幸进之门一开,许多朝臣幕僚都会全方位的揣度自己的心思,迎合自己的口味以图加官进爵。那样整个朝廷就会乌烟瘴气,最终导致政权**不堪,国家千疮百孔,还是免不了灭亡之灾。

    想到这,胡亥激灵一下。自己来到大秦虽然阴差阳错成为秦二世,却不想尸位素餐,而要做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今天这事儿,自己的确有些冲动。

    不过这个淳于庸,胡亥看了一眼,还真是不给人面子啊。竟然就在这观台上犯颜直谏,幸好蒙恬和王贲都已经离开观台。否则被他们看到,朕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想到这,胡亥开口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朕受教了。说道幸进,你不也是?”二世皇帝有些悻悻然,又不能借此杀了淳于庸,只好拿话撞一下他。

    哪知淳于庸这倔驴竟然不解皇上之意,非但没有就坡下驴,反而脖子一挺,狠狠的磕了一个头说道:“臣知道自己属于幸进,所以这御史职责一刻不敢忘,虽说言官无罪,御史无咎。但臣终属幸进之列,请辞御史之职。”

    “我操!”淳于庸这一番话说出来,胡亥暗骂一声,下意识的对着淳于庸竖起中指。

    淳于庸不明白这手势是什么意思,却也知道不是啥好事儿,依旧梗着个脖子在哪里把犯颜直谏进行到底。

    虽然这里所有人都不知道竖起中指是什么意思,可一个皇帝对臣子竖中指,还是有失体统。

    胡亥现在算是明白,历史上魏征的直谏为什么名流千古,唐太宗的胸襟为什么被文人无限夸大。

    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犯颜直谏的御史言官被皇帝‘喀嚓’了。有时候话赶话的,真特么气人啊!

    他竖起的中指隔空点了点淳于庸,最终还是缓缓的收了回去。随着中指的收回,胡亥的心气渐渐平稳。他知道淳于庸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他负责,为大秦江山考虑。

    胡亥气的是这个家伙难道真的是大脑进水亦或是少了一根弦,说话竟然如此直接,还拿辞职来吓唬自己。

    臣子炒皇帝鱿鱼,真特么奇葩。胡亥虽然有点小郁闷,可对于淳于庸还是欣赏大于反感。

    “朕,受教了!”对于一脸死也要直谏的淳于庸,胡亥服了。

    “臣,告退。”淳于庸给胡亥磕了个头就要退下。

    “这家伙,也是为朕好!”胡亥叹息一声,说道:“淳于庸,你到治粟内史那,领赏谷三石。算是朕对你直谏的嘉奖。”

    原本以为淳于庸会谢恩退出,那只这个原本打算退出的家伙竟然又跪下,一脸平静的说道:“臣谢陛下赏赐。不过臣是御史,进谏乃职责所在。每月俸禄是陛下给的工钱,该领的已经领了,不需要额外赏赐。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刻,胡亥心中有一百只草泥马飞过。这一百只草泥马把他的心踩踏的乱七八糟。

    对于淳于庸这样一个二货,胡亥有些无奈。

    盯着他看了半晌,胡亥竟然被气乐了。

    淳于庸借机告退之后,胡亥突然想明白为什么皇帝多数接受不了‘犯颜直谏’,忍不住骂了文人一句草泥马。

    什么叫犯颜直谏?说白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