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秦 >

第31部分

最秦-第31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惹得胡亥和蒙毅忍不住微笑。

    让朱家想办法垄断北方各族的官盐供给,是胡亥对付这些彪悍民族的第一步。

    大致的蓝图他已经在心中描摹的**不离十,剩下的细节执行计划,就是参赞府几人的事儿。

    朱家告退之后,胡亥忽然想到今日淳于庸进谏,让皇帝不要轻易封侯。可自己刚刚又送出一顶七级公大夫的侯爵。若让淳于庸知道,定然再次‘犯颜直谏’。

    一想到‘犯颜直谏’这个词儿,胡亥心中的草泥马再次狂奔。

 第63章 定计武信殿

    金乌西垂之时,蒙恬、李斯和叔孙通在宫外请求觐见皇上。老王贲因为忙了一天,告了个假,回府休息。

    优旃和他们三人几乎脚前脚后的进入武信殿,他手中拿着一叠蔡轴那里刚刚造出来的纸,一脸喜色。

    李斯、蒙恬和叔孙通是第一次看到纸张,立刻围了上去。叔孙通是大儒,对这种方便书写的新东西最感兴趣,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赞叹这纸张的妙处。

    等几个人新鲜够了,胡亥才让他们纷纷落座。今天他和蒙毅把朱家收服,算是开始了一个天大的计谋。这个计策应该让参赞府的几个人知道,胡亥还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在胡亥的授意之下,蒙毅把收服朱家的过程说了一遍。

    这几个朝廷中枢机构的重臣都默不作声,沉思起来。良久还是李斯先开口说道:“皇上是要通过行商的手段控制北地诸族的供盐么?”

    没有盐的摄入,人就会软弱无力。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控制匈奴和东胡,似乎不太现实。毕竟盐不是什么金贵物品,想想办法还是能弄到的。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朕想让匈奴人对咱们的盐产生依赖。只要在咱们供给的盐中掺杂一点能让他们上瘾的东西,就可以进而控制他们。”

    这个想法有些超越了几人的思想范围,他们互相看了看,揣测不到皇帝的思想。

    胡亥笑了笑说道:“这事儿不急,朱家就算能够垄断北地的盐业,也需要一点时间。叫治粟内史尽早留意一下有什么植物能让人吃了上瘾,欲罢不能的。不要局限于大秦,从西域商人中想想办法。他们那边奇花异草比较多。”

    几个大臣点点头,把这事儿记在心中。

    “匈奴和东胡那边,要安插进大秦的细作。人选还是李斯和蒙恬斟酌。”胡亥说着拿起一卷竹简,摊开放在桌案上,指点着说道:“昔日,朕借着赵成行刺之时,放出了六国后裔。如今已经有所动静。这是奏报,你们看看。”

    几个大臣逐一传阅了一下,都默谋起来。

    “咳咳。”李斯咳嗽了一下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形势纷乱复杂,比之七国争雄之日,有过之无不及。这倒是让臣想起了当初,我大秦是如何崛起的。”说完这短短的话,李斯不住的咳嗽起来。

    但这话却如抛砖引玉般,不论是蒙毅、蒙恬还是优旃、叔孙通,都是眼神一亮,不约而同的说道:“连横。”

    李斯低声说道:“连横虽然是老计策,但也是好计。臣听说赵国武臣自立为赵王,之后立刻有魏国、韩国效仿自立,张楚陈涉心中极是不满。更有齐国田澹完全是杀人自立,根本不得人心。如今六国遗老回归本土,对这些假王算是一大助力,同时也是一大掣肘。皇上当初的计策,的确高明,让这些有着资历和一定实力的六国遗老回去,若能连横离间并用,定可让反贼内乱。”

    李斯不愧为有大智慧之人,竟能这么快的明白胡亥的意思,让胡亥惊讶之余又很满意。

    “给朕详细说说。”胡亥身子前倾说道。

    后勤他有优旃、蒙毅,军事他有蒙恬,谋臣暂时也就是李斯和叔孙通。

    历史上灭掉大秦的不是张楚,恰恰相反是大秦灭了张楚之后才被各路诸侯毁灭的。

    所以,胡亥当时就针对各路诸侯,放出了六国遗老,倒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儿,就是想搅乱局面,让天下的势力越分散越好。如今看来,这个法子有些功效,但作用或许没有相像的大。

    李斯招手让身边侍奉的宫人展开了丝质的军用地图,点指这邯郸说道:“张耳、陈余辅佐武臣在邯郸称赵王;周市辅佐魏咎在魏地称魏王;田澹杀了狄县县令,打跑了周市,自称齐王;更可笑的是韩广本是武臣手下,竟也效仿他的主子称起了韩王。”

    狠狠的咳嗽了几声,李斯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臣所说几人,都是曾是陈涉手下,如今纷纷自立为王,说明陈涉内部并不团结。此等形势,正适合我们用连横离间之计,远交近攻。”

    李斯所言和胡亥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对于历史,他此刻更是了解。武臣对陈涉的命令并不服从,甚至按兵不动,有坐山观虎斗的态势。此人虽有野心,但眼界太窄。或可利用此人牵制几方诸侯。

    见胡亥不做声,李斯继续分析道:“臣所知,齐王田澹是杀县吏自立。曾和陈涉手下的周市对战,才在狄县站稳了脚跟。韩广原是武臣手下,却也自立为王,对此武臣并不满意。这些矛盾虽然为形势所迫被他们刻意压下,但只要我们派出使者,用重利**这些反王,一定会有奇效。”

    蒙毅此刻也插言道:“陛下放出的六国遗老都回到了故地,和这些反王沆瀣一气。这些反王借重遗老遗少的名望,遗老遗少借重反王的势力。这种合作关系,必然矛盾重重。只要对手内部混乱,对我们来说就是好事儿。”

    优旃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化他们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戒备,给我们消灭陈涉争取时间?”

    蒙恬一拍大腿,大声说道:“陈涉不过跳梁小丑,臣听闻有人打着楚国项燕的旗号造反,恐怕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

    叔孙通赞同的点点头说道:“陛下,陈涉可以灭,但这些自立的小国却还可以利用一下。一旦灭了陈涉,陛下只管大肆封赏跟大秦连横的诸侯,封王封候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儿。到那时候,如果再有叛乱,这些尝到甜头的小国定然会因为陛下的重赏而前赴后继。就算他们不肯为陛下出力,也必然互相戒备,不能坦诚相待。”

    胡亥笑道:“朕若再胡乱封赏,恐怕淳于庸这个御史又会‘犯颜直谏’打朕的脸啊!”

    几个臣子被皇帝的诙谐逗得笑了起来,末了李斯说道:“淳于庸耿直,今日劝谏是公忠体国。对这些阴谋阳谋,他是分得清的。”

    胡亥看着李斯笑道:“淳于庸在丞相身边,你要多多引导。朝廷之中,耿直之人不多。”

    顿了一下,胡亥说道:“参赞府几人之中,只有李斯久居朝堂,对众臣贤愚掌握最清。选何人去各国游说就由你李斯全权负责。后勤保障这一块优旃辅助蒙毅,若是忙不过来朕就调冯去疾过来帮忙。”

    优旃忙躬身施礼笑道:“这样最好,后勤油水很多,臣也怕自管不住手脚。有冯去疾丞相前来,咱们几人正好可以互相督促。”他弄臣出身,这话虽然说得滑稽,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是这个理。

    胡亥点点头,望着蒙恬脸上略带歉意的说道:“蒙老将军,恐怕你还要陪朕劳苦一番。我们去章邯的大营,亲征陈涉。”

    蒙恬躬身施礼道:“陛下,你尚且不自惜贵体,臣这贱骨头又算得了什么?”李斯的带动下,蒙恬竟也涌起了万丈豪情。想他当年一扫六国如烹小菜,如今竟然被陈涉这个农民出身的家伙兵临咸阳。

    这不是侮辱,是在打脸。打他蒙恬的脸,打所有大秦将帅世家的脸。作为名将世家,蒙恬可以对大秦皇帝心中有所不满,但他不能容许大秦在外人手中覆灭。这是一个名将的尊严。

    王贲老迈之身,毅然出山,也正是心中有这样一份骄傲。

 第64章 厉兵秣马

    这些都是名将世家的骄傲,是他们的追求。在那个有梦想的年代,名将游侠都有自己最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好多名将都是宁死不屈。这是他们的气节,也是他们存在的价值。人都有自己的守候,名将是人,也一样有自己的守候。名将的守候就是国家!

    胡亥沉默了一下说道:“朕曾经糊涂的时候被赵高摆弄,曾征集五万天下善于弓弩骑射之人驻守咸阳。此次虽然给章邯三万人,还有两万,明日通知下去,三日后随朕亲征。”

    参赞府的几个重臣听了大吃一惊。他们知道胡亥是要亲征,但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胡亥则扯过军用地图,指着荣阳说道:“解决周文之后,朕想大军直插三川郡,解救荣阳之围,同那假王吴广大战一场,蒙将军看如何?”

    蒙恬点点头,说道:“周文军一旦溃败,吴广应该不足为虑。”

    胡亥点点头,蒙恬的确有名将风范。只一句话就和他心中的想法印证到一起。

    不用回忆脑中的历史资料,胡亥从现在的情况就判断出这假王吴广并不具备指挥大军作战的天赋。

    张楚初立的时候,四处出兵。吴广率领就是最早向咸阳出发的西路军,可是他在走到三川郡的时候,就被李由死死的遏制在那里。

    这吴广倒也有意思,直接较上劲儿,围着李由的军队,一门心思的要歼灭之。李由一个小小的三川郡竟然牵制了吴广一路大军。

    陈涉无奈之下才派出周文。周文倒有大将之才,几千人从陈县出发,一路烽烟滚滚杀到咸阳脚下,戏水城边,大军竟然滚雪球般的壮大到几十万人。

    想到后世提起来就认为是中国历史里程碑式的陈胜吴广起义,胡亥脸上不禁带出一丝嘲讽之意,一句话瞬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骊山之下,章邯大营。

    此时已近冬日,猎猎的北风卷着一杆杆写着秦字的大旗在风中飘扬。

    校场上,整齐的列队着刚刚从刑徒和劳工的角色转变过来的大秦军队。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比大秦驻守南北疆两支精英部队的总和还要多出十万。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让这些人畏首畏尾,如刀的北风把这临时拼凑起来的大秦军阵中每个人都雕刻的棱角分明,仿佛出鞘的战刀。

    胡亥低调的来到章邯的军营。军营的气氛让他为之一振,不禁佩服章邯,这人有大才。不过短短月余,竟然把这些刑徒和骊山劳役训练的如此强悍。看气势,这些临时训练的军队不下于咸阳的宿卫军。

    章邯急匆匆的来到大帐,拜见胡亥。他正在各个军营中巡视。朝廷的内传来的消息他早就知道,陈涉手下大将周文的军队已经越过函谷关,到达戏水扎营。

    其实周文的行军路线,胡亥早就已经掌握。但骊山的刑徒和劳役还刚刚集结,这支军队还不具备征战的能力,如果勉强上战场,很可能临阵哗变。

    周文曾是楚国春申君的门客,精通兵法战阵。他一路杀来的确威势不凡,抵达函谷关之时,竟从最初的几万人滚雪球般迅速增加至几十万大军。此时周文已经得到陈胜的旨意,脱离吴广的辖属成为这支大军的元帅,他们的目的就是杀进咸阳,砸烂赢秦的宗庙。

    周文大军虽然已经到达戏水,兵锋压境。

    这在章邯眼中却毫不担心,此战他胸有成竹。

    大帐中,胡亥很和蔼的让章邯坐。

    军营简陋,只有一个大火炉。君臣二人围着火炉,胡亥有感而发道:“朕观将军治军,的确不凡。不过月余竟然将刑徒和劳役整治出如此军威,好好干,朕看好。”

    章邯伸出冻得通红的手,一边在炉火上烘烤着一边道:“陛下过奖了。若不是我大秦对于军功赏赐极重,这些人怕没那么容易管理。”

    胡亥看了看章邯,微笑道:“朕曾说过,平乱有功裂地封侯。今天朕也给你撂下一句话,你若平乱有功,朕给你个王位。”

    这是话从皇帝嘴里说出,不啻天大的恩典。章邯立刻起身,不顾甲叶子牵绊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放心,章邯定不让大秦军威蒙尘。”

    “朕信你。”胡亥眼睛闪烁着精光问道:“战周文大军,你可有必胜把握?”

    章邯沉声道:“陛下放心,周文孤军深入,不足为患。只需派出奇兵断他粮道,我军在他没有粮食和援兵的情况下,只需三面包抄,他们定然全军溃逃,到那时自可任我宰割。”

    “三面包抄,给他留一线希望,他的军队自然不会死战。好计!朕把蒙恬和王贲派过来,做左右军统帅,你率领中军,希望你们能精诚合作。”胡亥顿了一下,旋即问道:“可找到周文粮道?”

    “臣已经派出细作,不日就有音讯。”对蒙恬和王贲的来到,章邯面无表情。咸阳城选材之举,他已经听说。

    皇帝锐意进取,自然会有些新晋将领迅速冒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过如此。

    听章邯说到‘细作’,胡亥心里一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单列一用间篇。何不挑选军中精英组成一个专门刺探敌军各种情报的组织呢?此刻在章邯大营中,胡亥并未深刻思索,咳嗽了一声说道:“朕要检阅秦之大军。”

    “诺。”章邯早已令大军集结,等候皇上的检阅。

    操练场上,直属章邯的十几万大军在寒风中如标枪挺立。

    秦二世走上中央的点兵台,陈甲立刻拿出狐裘给他披上。却被他拒绝,只穿着和周围将军差不多的铠甲站在台上向操练场上的军兵致意。

    “吾皇万岁万万岁!”在胡亥挥手致意的一刹那,十几万人异口同声的齐声高呼,震彻天地。

    胡亥身着铠甲,站在点兵台上倒有一股英姿勃发的气息。他看着冷风中挺立的士兵,大声道:“朕来这里只说简单的几句话。一、家有老幼者,现在可以随意离开。”

    说完,胡亥扫视着章邯直属的大军。良久良久,他没有看到一人离开。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二、平乱有功者,裂地封侯。”

    十几万大军立刻高呼“万岁”,把手中明亮的矛戈向天不断举起。一瞬间,操练场上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