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汉纵横家 >

第140部分

秦汉纵横家-第140部分

小说: 秦汉纵横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官听罢,丝毫不敢怠慢,二次前往赵府之中,将平南侯的话全部转告与赵高,又听说自己的两个兄弟被斩杀,一时间很是慌乱。

    “敢问赵丞相去是不去?若是不去,我们可就去县府之中拿人,省的在此耽搁时间。”侍官缓缓的说道。

    “去,这就去,还请前面带路。”赵高有些妥协的说道。

    望夷宫外,赵高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水,但不得不向着殿内走去,此刻陆言竟然坐在了首位,胡亥只得在一旁站着,颇为有点大逆不道的感觉。

    “臣赵高拜见王上,拜见平南侯,不知这个时候找老臣有何要事?”赵高诚惶诚恐的说道。

    “我且问你,那司马欣为何将其拦着,各地纷乱的事情为何不上报,敢问赵丞相居心何在!”陆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赵高被问,只是低头不语,片刻之后才稍微开口“那司马欣自是老臣知错,各地纷乱乃是赵成与赵常管理,现下已经被平南侯问斩。”赵高故作镇定的说道。

    “来人,去将司马欣带过来,我有事吩咐于他。”陆言很是淡然的说道,只要告诉司马欣,让章邯稳住,机会还是有的。

    此时的陆言心中很是复杂,见到胡亥这般模样,心中又不忍抛弃大秦,可是想想当初的一切,似乎乃是先王有意为之。

    赵高跪在殿上,大气不敢喘一个,不消片刻,外面的侍官有些匆忙的跑了回来,“启禀王上,那司马欣逃了!”

    “什么!逃了?那赶紧派人去追,一定要追回来!”陆言有些着急的说道。

    旁边的胡亥脸色很是惆怅,“子玉,那司马欣逃就逃了,追他有什么用,倒不如坐下来喝杯清酒。”

    陆言见状,只是摇头,“王上有所不知,那司马欣乃是章邯部下长史,如今赵高这般对待他,章邯定然以为赵高怀疑,加上他又不知道我已经回朝,想必定会反秦,这些天章邯有赏不赐,有罪就罚,赵丞相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呢。”陆言有些气极而笑的说道。

    “赵高,果真如子玉所说没?”胡亥亦是疑惑的看向跪着的赵高。

    “还请王上明察,老臣冤枉啊,老臣不过是想等到章邯回咸阳的时候,一同封赏。”赵高有些无奈的说道。

    “启禀王上,臣以为赵高祸乱朝纲,应当斩首示众,如此大秦可保。”陆言很是急切的说道。

    诸位试想,这赵高平日对胡亥百般依从,可谓是佞臣的极点,今平南侯刚从临淄回来,却要诛杀赵高,胡亥自然于心不忍。

    “赵丞相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还是解决了司马欣之事,再做定夺吧。”胡亥言语中未免有些袒护的意味。

    陆言见状,有些不悦的从案牍前起来,“启禀王上,这些奏折微臣已经帮你批阅好了,照发便是,当初我答应过王上,要保你一世周全,现如今微臣怕是办不到了,另外司马欣追回来大秦便可有救,追不回来的话,听天由命。”

    言罢,当即对着胡亥躬身跪拜,行了大礼,“子玉这是为何?难道这就要离开咸阳吗?”

    “臣有要事,还望不能奉陪王上了,殿上还有赵高,王上诸事可以吩咐于他。”陆言看着赵高,有些鄙夷的说道。

    “原来子玉也认为赵高是能臣啊。”胡亥以为陆言再夸奖赵高,心中甚是高兴。

    陆言来到咸阳,本想安抚司马欣,万万没想到他竟然逃走而去,可能被赵高囚禁,并不知道平南侯回朝,而陆言斩了赵成与赵常之后,便匆匆离开咸阳,前往淮阴去了。

    且说司马欣逃跑之后,心中亦是惶恐,怕赵高从后面派人追来,因此逃跑的路线并不是官道,因此前来追捕的士兵,并未发现司马欣的踪迹,经过多日的时间,终于从咸阳逃回了棘原。

第320章 章邯惧赵高而降

    章邯屯兵棘原,听闻司马欣回来,心中大喜,立即请入帐中,“敢问王上有何指示?长史为何这般模样赶了回来?”

    “将军有所不知,某刚到咸阳的时候,就被赵高囚禁与府内,若不是买通看门的守卫,吾命休矣。”司马欣有些难堪的说道。

    章邯听闻此言,心中自是有些郁郁寡欢,司马欣回来不久,打探消息的董翳也从前方回来,见到帐内的两人,不免有些皱眉。

    “将军,这是为何?难不成王上没有什么事情吩咐?”董翳很是迷茫的问道。

    “赵高等人玩弄权利,根本不肯将吾等放在眼中,当真是进退两难,董长史可有什么消息?”章邯转而问向董翳道。

    “这个,我听闻平南侯回到了咸阳,不过斩杀赵成和赵常之后又离开了,而项羽等人得胜之后,一直屯兵在巨鹿。”董翳略有所思的说道。

    章邯略微颔首。“平南侯回到咸阳又离开?定是因为杀了赵成和赵常,赵高眼中容不下平南侯,因此将他赶走,如此目无法纪,大秦终是要亡!”

    “那接下来该当如何?”司马欣颇为担忧的问道。

    章邯在帐内只是来回踱步,心中并无任何好的方法,“暂且静观其变吧,如今朝中大事者皆决于赵高,我今兵败,事情难办呐。”

    且说漳水另岸,巨鹿城中,项羽已经撤回吴中,陈余和张耳心中自然担忧章邯复来攻打,今听闻咸阳赵高掌权,便有意策反章邯。

    巨鹿城中,张耳与陈余坐在殿中,至于赵王歇,没事的话尽量不要出宫,搞不好哪天让张陈二人看不顺眼就解决了。

    “张兄,章邯屯兵棘原,终究是个麻烦,现下咸阳中并无能臣,不若写封书信,交于章邯,让其投靠项籍如何?”陈余缓缓的说道。

    张耳颇为同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由陈兄执笔吧,而且最近章邯兵败,定然害怕赵高责罚,写信于他,或许章邯心中早有投降之意。”

    两人商议计定,便书信一封,连夜差人送到了棘原县,章邯目前心中最为担忧的便是赵高的责罚,如今兵败,其罪不轻啊。

    在帐中忧郁的章邯,忽闻巨鹿城中有书信送来,慌忙将人请入帐中,很是小心的拆开帛书,放在案牍之上。

    书曰:“赵王歇顿首而拜,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

    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

    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

    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赵王歇顿首再拜。”

    帐内的章邯看了陈余等人的书信,立即找来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前来商议,两人看了书信,认为可以投降,但是必须先和项羽制定合约。

    章邯惧怕赵高假借兵败之名,杀了自己,便派人前往吴中与项羽制定合约,项羽身在吴中,听闻章邯要来订合约,只是付之一笑。

    立即找来范增商议计策,项府内,两人对坐,项羽直接把书信递给了面前的范增,“亚父,以为此事如何?”

    “现下章邯兵败,故而来定合约,不过是害怕咸阳的赵高,吾楚军为何要和他定立合约,不若派兵继续攻打,最为稳妥。”范增颇为淡然的说道。

    “亚父所言极是,章邯此刻来定合约,定是左右为难,我即刻差遣大将前去棘原攻打。”项羽缓缓的说道。

    项羽听闻范增建议,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趁着章邯不注意,再次与秦军交战,击败秦军。

    就在章邯有些惊慌失所之时,项羽又率领全部军兵在乌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只得让军营后退二十余里。

    经此两战,章邯当真是进退维谷,咸阳之中,赵高因为赵常与赵成被杀,心中怨恨陆言,但是又不敢得罪平南侯,只得泄愤于章邯。

    将章邯的亲戚全部扣留在咸阳,不准出城,章邯听闻此言心中大怒,但是又无他法,就在这时董翳从外面打探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项羽的军粮不够了,如此一来反扑谈不上,但是求和绝对同意,因此亲自写书命人交给项羽。

    此时吴中的压力也很大,整天打仗义帝也有些控制不住局面,缺粮毕竟是大事,项羽见到章邯的合约,又想到前些时日大败章邯,想必也无反抗之力,便允许投降。

    于是乎,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章邯于棘原北投降于项羽,秦军投降者共有十几万人,自此黄河两边暂时安稳下来,唯有一个咸阳乃是秦朝最后的据点。

    朝中的赵高听闻章邯投降,心中亦是大怒,命人将其亲属全部斩杀,另外将此消息隐瞒,毕竟胡亥若是知道章邯反了,赵高也就玩完了。

    现在整个天下大势又是一个新局面,除了吴中的义帝,各国又起,其中包括魏国魏豹,齐国田荣,韩王姬,还有燕王韩广等人各路诸侯。

第321章 义帝分封十八王

    章邯投降,项羽受益最大,当真是一将功臣成万骨枯,吴中义帝听闻此事,心下大喜,亲自前往黄河岸迎接项羽等人。

    此时的项羽可谓是名利双收,纵使义帝也要敬他三分,比起武信君,项羽大有超越义帝权利的趋势。

    吴中王宫之中,项羽与诸位将领皆在,义帝坐在首位,面上表现的有些不自在,“项将军有勇有谋,竟用五万将士,损秦军二十万,实乃大功,不知要何封赏?”

    项羽自斟一杯清酒,“启禀陛下,我慕周室,有功者当分封诸侯,放显得妥当,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那是自然,只是朕即位不久,分封诸侯之事尚不熟悉,还请项将军赐教。”义帝有些唯唯诺诺的说道。

    “今反秦者十八路诸侯,陛下应当下诏书,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至于臣之封号,可后拟定,先封他人即可。”项羽缓缓的说道。

    义帝略微颔首,“那就按照将军所说,朕立即命人起草诏书,分发各地,至于将军王号,将军想好之后再议。”

    项羽听罢心中大喜,当即回府,而义帝则是在宫中拟诏,先行分封十七路,分别是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其次便是胶东王田市、西魏王魏豹、九江王英布、燕王藏荼、殷王司马印、衡山王吴苪、辽东王韩广、韩王韩王成、临江王共敖、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济北王田安、代王赵歇、汉王刘邦。

    有些人虽然已经是国主,但碍于义帝威势,不得不就封,现下十七王皆被分封,唯有项羽没有王号,义帝没有征求项羽的意见,自然不敢加封。

    项羽府中,范增等人皆在其中,“将军,莫要如此骄傲,应当谨言慎行,殊不知树大招风,还需牢记。”旁边的范增劝慰道。

    “亚父所言极是,我闻亚父读书渊博,不知我应当有何称号才好?务必要斟酌得当”项羽有些激动的说道。

    范增故作思量,“启禀将军,尊号各有不同,容老夫细说,在大王亲自选用,自古圣帝明王,有天下必有国号,此乃义帝所用,将军自用不得。”

    “亚父还请说来,何为国号,或许日后便能用到也说不准。”项羽略显神秘的说道。

    范增亦是颔首,“如三皇五帝皆是国号之用,盖为皇帝也,天号也,德配天地,不事干戈,揖逊有天下,将军这般自然称不得。”

    “皇帝之后,有三王,乃是夏商周也,夏王大禹,相继十九王,共计肆佰二十三年,殷王乃帝喾也,相继三十一王,享国六百二十九年,周王姬昌,相继三十六王,国祚八百六十六年,此三王也,克勤克俭,崇尚仁义,厚德好生,专为百姓,治水之劳、祈雨之勤,伐纣济世,皆三王之盛德也,大王以为如何?”

    项羽听罢只是摇头,“王号可称,但略有不足,但不知王之下,又有何号,烦劳亚父细细说来,容我三思。”

    范增颔首,“王之下有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公,此五霸为天下除去残暴,各霸一国,假仁尚义,威武强大,人皆恐惧,大王以为如何?”

    听完范增之言,项羽心中大喜,“王号虽只可用于古,而不合于今,霸号虽合于今,却未尽乎古,若合古今而兼有之,不若称之为霸王,我生于楚,自淮以北为西梦,当以西楚霸王称之。”

    项羽心中计定,便命人通知义帝,分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义帝自然不敢反对,立即命人拟诏,封项羽为西楚霸王。

    吴中诸事不提,且说刘邦自从项羽伐秦,并未留在会稽,而是带领两万兵马,前往函谷关,准备破了咸阳。

    旁边跟随的只有萧何、郦生等人,但是函谷关也是地势凶险之地,刘邦不善于打仗,因此未敢强攻。

    营帐之中是,三人对坐,气氛有些尴尬,“两位先生,吾应当如何破秦,还请指点?”刘邦有些无奈的说道。

    “将军勿忧,吾听闻赵高在内擅权,自然知道天下大乱,不若写信一封,交于赵高,让其为内应,吾等破咸阳,不失其爵位如何?”郦生缓缓的说道。

    萧何闻言颔首,“此言甚是有理,现下天下唯有咸阳一地为秦所得,好言相劝,受制于礼,必然助吾等破秦。”

    就在三人讨论之时,吴中突然来报,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