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316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316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掌故,心有芥蒂。

由于是石油总公司自己的地盘,转眼间,陈立正就要人拿来了文件,敞开了给苏城和舒兰查看。

苏城大略的一番,问:“工业用地转住宅用地没有关系吗?”

陈立正有点奇怪的道:“一句话的事吧,我们的地皮,谁敢拦着。”

苏城释然,这又是老经验作祟了。国土牛到飞起的时代,显然尚未来临。现在的土地转让,十有八九是由国家单位来进行的,就算是私企,往往也喜欢挂靠在国家单位的名下,如此一来,国土部门也就受到了同僚的限制。

陈立正见苏城对这方面的事情不了解,乐得卖弄,道:“咱北京市今年的第六号文件,说的就是土地交易的细则,到时候,我找人按照国家规定,给你一项项的跑下来,准保不留后遗症。契税营业税什么的,你自己来交,我帮你一遍跑了,等于说,你把钱付了,就等着收地就行了。”

既然是送礼,那就要让收礼的人开开心心,陈立正大包大揽下来的这些,却是十足的诚意。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他也就是石油总公司的副总,才好拍胸脯保证,要是换个低端部门的领导,还不知多久能把手续跑下来。像是后世的房地产公司,除了少数一些根红苗正的国企以外,能在短时间内跑完手续的,一只手数得过来,有些公司跑三五年的手续都不稀罕,甚至楼建好了,房产证办不下来的,却是比顺利的还要多。

苏城在石油系统以外的根基人脉,不能和堂堂的石油总公司相提并论,忙道:“您要是帮忙跑手续,那就太好了,价格怎么算?”

陈立正看看总经理,踌躇片刻道:“100万一亩吧,怎么说都是城里的地,不能太低了。”

“4200万!”苏城表现微微有些惊讶,转瞬补了一句:“这么少。”

按照平米计算的话,100万每亩的土地,每平米价格仅1500元,这还是平地的价格。

当然了,该地区的老房子多是平房,若是直接购买,一平米兴许也就花个一两千元,但要想买3万平米,这样的工作量在北京市中心是不可能达成的。就是开发商,也不敢在这里搞拆迁啊,3万平米要几百上千户人家,拆迁的话,不知得拆出多少个部长和前部长的前期,就是拆出一个真部长,那也不稀罕。

可以说,自建国以来,北京二环内的住房就没有轻松过,石油总公司能有一个补给厂落在此处,既是因缘巧合,也是石油部当年左右逢源得来的。换成弱一点的部门,是送不起这样的大礼包的。

陈立正被苏城的前后音给闹了个大花脸,养了几秒钟,才缓过脸皮,再次笑道:“100万不算少了,正常价格吧,前段日子,秦皇岛卖了一块地,是年内最贵的,60万一亩,最便宜的住宅土地转让金是8万一亩,当然,人家是附带条件的。”

苏城却是一副不想占便宜的样子,说:“秦皇岛的地价怎么能和北京的比。”

“都是地皮,有什么区别。北京是繁华些,秦皇岛的环境好啊,说不上贵贱。”总经理插了一句话,又说:“而且,从60万到100万,已经涨了不少了。”

90年代初的人,尽管有地段的概念,也没有把地段看的有多重要,尤其是没有体现到价格上来。

对此时的中国人而言,房屋本身是第一位的。有卫生间、厨房和暖气的楼房就是最好的房子,不管它在市郊还是市中心,都比没有厨房只有卫生间的简易楼要好,而这种楼房又比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的筒子楼好的多,最差的当然是平房,可平房也有不同,四合院和大杂院就不一样……如果是同样面积的两套房,一套是市中心的简易楼,一套是市郊的标准楼,十个人里有九个要选标准楼。每年为了从市中心的大杂院里换到近郊的简易楼里,石油总公司的房产处要收几箱子申请信。

事实上,因为房产交易并不普遍,房屋的价格往往不能体现出地段的优势来。北京二环内的房子自然是要比三环的房子贵,可要说贵多少,就很难说个准数出来了。

此时的许多家庭,其实都面临着选房子还是选地段的问题,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丈夫在一个单位,妻子在一个单位,双方单位都有可能分福利房但一家只能分一套,如此一来,究竟选哪边的,90年代人和10年代人的选择就截然不同了。

90年代人,最终往往是由时间和面积来决定了,哪个单位分房早给的面积大就要哪个单位的,这要是放在20年以后,肯定是选价格高的。若是有百万左右的价差,哪怕是等,也要等市里的房子。

苏城又细细问了,确定没有明显的占便宜,才谢道:“那就按照这个价格,麻烦两位了。如果不是你们,我拿着钱也买不到什刹海的地。”

最后一句话,说的总经理和陈立正眉开眼笑,他们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

陈立正当场就让房产处的人来办手续,总经理这时候才慢悠悠的道:“苏董,你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关系这么好,就没有考虑竞标哈萨克斯坦石油的?”

苏城心情挺好,就笑:“老总你还真心急,我瞅着您总得请吃了饭,最早得喝茶的时候,才提这事呢。”

“唉……我的错,我的错,咱们先吃饭,东来顺的铜火锅怎么样?热乎乎的羊肉,配点啤酒,咱们自己人吃,我叫他们送过来。”总经理知道苏城说笑呢,随着棍子就往上爬。他可是玉门油田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陪着石油部一起长大的人,都有会伸手的传统,不会伸手的都饿死了,也升不到总经理的位置。

陈立正也说:“苏董喜欢吃什么就要什么,咱们就在这里摆一桌,自在,还好吃,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那就在这里吃。”苏城也懒得再跑,何况,拿了人家这么大一块地,没有一点表示也说不过去。

他坐稳当了,等陈立正打过了电话,主动提着话头,道:“石油总公司想竞标哈萨克斯坦的油田?”

“我们不光想了,其实还打问过。不过,咱们虽然想要走出去,路子却总是探不熟,学费交的人心慌啊。”总经理摸着脑门,道:“这不是,就想请教一下苏董?大华实业当年竞标阿联酋油田,如今想来,尤有惊心动魄之感。可惜我们当初鼠目寸光,放弃了与大华实业的合作,如今时过境迁,不知苏董对合作,是否还有想法?”

苏城抿嘴笑了笑,有意等了一下,才沉稳的道:“竞标国外油田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运气的成分也很大,石油总公司走出去,我是很支持的。不过,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大华实业暂时不准备介入。”

暂时不介入的说法,却是让两人都迟疑起来。

……

第四百九十二章 脾胃

“那么,大华实业准备何时介入哈国的油田竞标?”陈立正听出了苏城话中的含义。

“这很难确定,但今年不是一个好时间。”苏城简单的说了一句。

陈立正好奇的问:“大华的计划是什么样的?”

他的语气稍有些急切,再看总经理阁下,也是目光热切。细想一下也能理解,国内石油企业喊着走出去,也喊了两三年了,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三家里面,中海油掌握着海外油田吸引了不少的国外企业,中石化的炼油项目也少不了外资的参与,只有中石油缺少海外途径,只能间接寻找大华实业这样的路子。

估计除了大华实业,他们也没少联络如哈利伯顿之类的企业。不过,在30美元每桶石油的时代,稍微看得过眼的油田,都被石油七姐妹等一众公司盯着,他们就算是有点微末关系,也轮不到石油总公司来抢油田。至于那些桶油成本很高的,或者储量不明确的油田,以石油总公司的国企身份,又难得下决定,等于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也是真的找不到路子了,他们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询问。

历史上,为了找一块海外油田,石油总公司费了老鼻子的劲,最终好容易才混到苏丹的油田,却是闹出了成堆的国际纠纷和国际丑闻,苏丹项目最终有没有赚到钱很难说,政治账至少是纯亏损的,哪怕是这样,中石油都坚持了下去,可以想见他们对里海石油圈的渴望。不管怎么说,哈萨克斯坦地区都是世界上仅次于中东的石油批发市场,比苏丹那样的零售店,不知要强多少。

这也是时代在变迁。几年前的石油总公司,对海外油田不说是全无欲望,也基本是抱着有了好,没有了也没关系的态度。但是,当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之后,中央对石油总公司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国企的思路,高层提出了新想法,那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都是要戮力奋斗的,最好还要有一个典型来证明自己的行动力。

眼看着93年就要过去了,行动力还没表现出来,就是快退休的总经理,心里也不敢说轻松。

他和陈立正两个人,都紧紧的盯着苏城看。

刚刚平价收了人家的土地,苏城也不能表现的太没心没肺,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我准备先获得阿塞拜疆的油田,再看看哈萨克斯坦有没有机会。”

虽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阿塞拜疆继承的产业比较多,国内政治也比较稳定。尽管一样是急着要把黑金换成黄金,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采业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再加上来自外国的投资者,他们自然没有阿塞拜疆那么好说话。

陈立正和他的小伙伴惊呆了!阿塞拜疆也是外国啊,两人对视一眼,激情满满的问:“苏董对阿塞拜疆的油田有信心?能得到吗?”

苏城用尾巴也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懒洋洋的道:“大华实业已经为此策划3年了,自然是有信心的,能不能得到就不确定了。”

“策划三年了,苏董果然是深谋远虑。”陈立正捧了一句,他也不知道苏城说的三年是真是假,但花花轿子众人抬,恭维话又不要钱,他没口子的赞扬,一时间倒是没有提出合作开采的意思。毕竟,人家准备了“3年”,不好就这样要啊。

苏城却不愿和他绕弯子,直接道:“你们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帮你们在里海地区牵线搭桥,但怎么竞标就要靠你们自己了,老实说,阿塞拜疆内部不靖,哈萨克斯坦的外国企业众多,没有好相与的。”

“既然如此,苏董为什么要选阿塞拜疆?”陈立正微皱眉,觉得苏城是有推脱的意思。

苏城撇撇嘴,说:“我是准备站队的。我准备了1亿美元,支持某位阿塞拜疆的政治领导人竞选总统,如果他成功,我就前往阿塞拜疆竞标油田,如果失败,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家族在石油界是非常有名的。和其他的前苏联加盟国类似,盖达尔阿利耶夫也曾是前苏联的高官,回到家乡以后成为政治名人。不过,现在的阿塞拜疆总统是人民阵线的艾利奇别伊,如果不是一场军事政变,他原本有机会坐稳阿塞拜疆总统宝座的。

然而,就苏城所知,阿利耶夫家族至少要延续两代,到盖达尔的儿子,阿利耶夫家族仍然是阿塞拜疆的统治者。由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极高,也注定了阿利耶夫家族是世界石油圈子的重要成员。

对这样的家族,苏城读书的时候印象深刻。他虽然不清楚阿塞拜疆的政变情况,但却不妨碍他向正出于政治生涯低潮的阿利耶夫示好。

早在数月以前,苏城就选定了王观和李建夏,并要求董峰的信息局配合他们,前往阿塞拜疆打前站。其后,更是将新兴集团的张建军忽悠去了阿塞拜疆,让他做个见证。

阿利耶夫目前闲赋在家,等同于下野状态,有苏城的资金支持,断没有拒绝的道理。苏城虽然没有和他见面,但却是通过电话和信函的,对于投入和目标,两人均已明确。

如今没有确定的,只是阿利耶夫何时上台,以及苏城会选择哪个地块罢了。

陈立正却听着1亿美元愣住了,说道:“阿塞拜疆目前的总统似乎刚上台不久,你是计划要再等四年?”

“就石油开发的周期来说,4年也不算久吧。”苏城才不会扯政变的事。

陈立正和他的小伙伴顿时犹豫不定了。

片刻,陈立正重新确定道:“真的是1亿美元的豪赌?”

“也不能算是豪赌,就当时竞标金吧。”

陈立正哆嗦两下嘴唇,道:“石油总公司拿不出这笔钱。”

他们不是没钱,是这笔钱的用途太超出国企的审批范围。如果要像是苏城这样用钱,最少得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发话才行。

陈立正和目前的总经理阁下,又哪有这样的魄力。

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了一会小话,还是陈立正开口道:“既然这样,还是拜托苏董介绍纳扎尔巴耶夫给我们认识。”

他们是放弃与苏城合作竞标油田了。

苏城乐得如此,笑道:“没问题,你们做一个大纲,我过几天飞去哈萨克斯坦的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去。”

两人重新高兴起来,连连点头,仿佛油田已经到手的样子。

苏城暗自感慨一声。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可不是那么好得的,以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现在的样子,怕是到退休都难得到等到一块油田。

没有绝对的掌控力的中小型公司,又如何能与石油七姐妹这样的庞然大物竞争。石油总公司在国内算是庞然大物,可出了中国,没有了行政垄断权以后,它的牙口就差多了。基本上,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总公司就等于是一个没牙老太太,不光行动缓慢迟钝,而且吃饭只能靠口水浸润。在里海石油圈竞争最激烈的时代里,这样的老太太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陈立正他们却不会觉得自己实力孱弱。如同大多数人那样,他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客观原因。没有门路没有关系,同样是石油总公司自怨自艾的原因之一。

如今,苏城承诺了门路,陈立正和总经理都高兴坏了,东来顺送的涮锅来了以后,二人都不用劝,连连干杯,将三瓶56度喝了个底朝天,才唱着歌离开。

翌日,陈立正的秘书,更是郑重的送了一个新礼物,正是先前看过的长安街边上的地块,2亩多,也就是1500平方米的样子,只要了400多万元就可以转让,相当于每亩两百万的样子。

即使如此,陈立正的秘书还很不好意思的解释:“因为有一栋楼的原因,价格太低不容易通过审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