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352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352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倒是想拿捏一下,但时间紧急,何曾有拿捏的时间。其次,他亲自赶到阿塞拜疆已是露了怯,再躲也没有意义。

人倒架不倒,郑部长见面却是傲气十足,犹自调笑道:“想见苏董一面霎时不易,您这里是警卫森严,堪比中南海啊。”

苏城看着他,有些好笑,有些不屑的道:“这里本来就是阿利耶夫的地盘,警卫当然不会少。”

“不提这些,你躲在阿利耶夫的地盘上,难道再也不回国了?”郑部长收起笑容,开始了兴师问罪。

苏城微笑,道:“再过些天,想来我回国不回国,就与郑部长无关了。”

他出国是偷渡出国的,要是现在回去,郑部长说不定真能报警抓他,虽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恶心是必然的。

过些天,自然是要阿塞拜疆的总统选举结束,在郑部长想来,说不定还暗指自己下台。

中国官场向来是人走茶凉,他现在没走,茶就还温着,以防万一,可一旦走了,那就茶不过午就能凉下来。

郑部长对此体会甚深,也畏惧甚深,被苏城一说,脸上再挂不住笑,道:“你还真的相信阿利耶夫能做总统?别越陷越深了!”

苏城撇撇嘴,他都陷的这么深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郑部长心里恼怒,沉默片刻,道:“你要怎么,才放弃?”

“放弃什么?”

“你那些手段。”郑部长咬碎牙齿往肚里吞,他在部委得罪的人也不少。在其想来,利益相关的官员们巴不得看着他倒霉,反而是苏城这里,还有点挽救的希望。

苏城却不会考虑那么多,他只是分出了部分精力在郑部长身上,因此很不配合的道:“现在的局面,和我的手段没什么关系吧。”

“怎么会没有……”

苏城打断他道:“我现在什么都不做,是否能改变什么呢?”

郑部长呆了一下,愠怒道:“你做了的事,自然要想办法弥补。”

“如果我不弥补,你能怎么样?”苏城说的很随意。

“如果不弥补能怎么样?”郑部长默默的重复了一句,险些没有噎死。

这个话太大了。

他恶狠狠的望向苏城,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得饶人处且饶人。”

语气是很冲,可还是对着比自己年轻20岁的苏城,说出了饶人的话,称得上是求饶了。

苏城笑了笑,问:“你想要什么?”

“让我和阿利耶夫阁下见面,最好是能请他支持我。”郑部长更希望的是阿利耶夫失败。但在这个时节,他不可能要求苏城再停止支持阿利耶夫了,而且,苏城此时能发挥的作用,恐怕也是有限。

所以,和许多外国能源公司一样,郑部长期望能从阿利耶夫那里得到些好处。

阿利耶夫若是公开与他见面,拍照什么的,国内的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当然,还是会让他背上两面派或者三面派的诨名,但总比丢掉权威好。

再者,做外交的又担心什么两面派的名声。

苏城却是呵呵的笑了出来,道:“你还真敢想啊。”

郑部长胀红脸,道:“这一次你帮了忙,我必有回报。”

“郑家都不行了,你拿什么回报我?”苏城的话语舒缓,内容锋利。

郑部长哑口无言,存着最后的希望,说道:“你就不给自己留条退路……”

“做石油的,哪个不是破釜沉舟出来的。”苏城表面上带着笑,实际上一点笑意都没有的道:“我现在是有了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要是再开发大油田,说不定又得投入大部分。说到底,普通的能源公司就是过河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你说,我有什么资格给自己留后路?”

说到此,谈话就算是破裂了。

郑部长气呼呼的站了起来,又被苏城一栏,道:“不如等等,总统选举就要开始了。”

“就要开始了?”郑部长愣住了。

“侯赛因诺夫觉得情况不妙,估计要宣布提前了。”苏城随口泄漏情报。侯赛因诺夫的军政府执政能力低下,管理水平是负的,他控制的时间越久,选票得到的就越少。

此次的大选,虽然不可能真正的公平公正,但不公平公正也是有代价的,买通议员同样是要花钱的,若是能减少费用,穷的快要崩溃的侯赛因诺夫还是会从善如流的。

就民主水平来说,阿塞拜疆比中国的北洋政府强不到哪里去,说不定花的钱还更少些。

郑部长却相当不想见到结果,这意味着他的结局也要很快决定了。

不管怎么想,他都缺乏安全感。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选舞弊

阿塞拜疆宣布的总统选举时间,果然比预计的提前了一周。

郑部长怎么想怎么做,苏城均不关心,也没有人去关心。

选举前的工作仍然很多。

阿利耶夫高举旗帜,说明自己的执政纲领只是第一件步,平衡国内各方势力是第二步,平衡国外各方势力则是第三步。

这也是强国选举和弱国选举的不同之处,更是民选政府的危险之处。对阿塞拜疆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只有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0万的国家来说,时刻都要小心翼翼。

1993年末的阿塞拜疆,军事力量薄弱,经济力量薄弱,政治力量薄弱,外交关系薄弱,不跪下求着周围的国家,委实难有生存的空间。

事实证明,此时的阿塞拜疆连一个小小的亚美尼亚都打不过。若不是对亚美尼亚的战争大败,埃利奇别伊本不必那么急的操办侯赛因诺夫,也就没有这一轮提前的总统选举了。

周围一个国家都打不过,阿利耶夫的政策,就只有量“火国”之物力,讨列强之欢心了。

当然,官方的说法是平衡的多方位的务实的外交政策。

这和埃利奇别伊全身心的投靠土耳其是全然不同的。

遗老型的阿利耶夫一边对北约东扩卑躬屈膝,一边对复苏的俄罗斯联邦露出谄媚的笑脸,曾经的老大哥土耳其也不得罪,顺便还同意将纳卡地区的问题容后讨论,给了中亚调停诸国一个大大的面子……

外交政策,在后果发生以前,谁都无法判断好坏。为了消弭国内的影响,阿利耶夫又要转过头来,再一次扫平国内的新反对派……

除此以外,第一次进行西方式选举的阿塞拜疆,还有许多细务要办。

首先是登记选民。近千万的阿塞拜疆国民,适龄选民大约是500万,但只有在规定时间前做了登记的选民,才能在大选日投票。而登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审查的过程,从国籍到居住地,从党派倾向到纳税证明,都少不了检查,而且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例如投票的地区,就必须是居住地所在,那更换居住地的居民,就会在登记过程中遇到麻烦,进而可能造成怕麻烦的居民不去登记选民。

仅仅是这一项,就有许多的猫腻,或者说是博弈的地方。

毫无疑问的是,每个候选人总会在一些地区获得优势。比如侯赛因诺夫长久经营甘贾地区,他的士兵和军官甚至愿意为了他的权位而发起军事政变,那他在甘贾地区所能得到的选票就一定少不了。

但是,甘贾地区最终会有多少登记选民,却直接影响着侯赛因诺夫的最大优势能否发挥。

即便是西方民主的标杆美国,它的适龄选民有2。3亿人,其登记选民不过1。3亿,等于说有高达1亿人的适龄选民未登记。或者说,是国内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分之一的适龄选民,根本不去登记。

落在阿塞拜疆,如果甘贾地区的适龄选民的登记比例也这么低,侯赛因诺夫非得亏的吐血不可。

要增加登记选民的数量,就得增加宣传,并且帮助选民减少麻烦。

宣传要花钱,减少麻烦也要花钱。

钱从何来?

侯赛因诺夫掌握着军权,财源却少的可怜。当然,厉行节约还是能省出甘贾地区的费用,但其他地方怎么办?

马梅多夫也有自己的传统地域,但他的资源就更可怜了,只能想办法派遣无薪的人员去做这些事。

阿利耶夫则不同,他如今不光有苏城这个大金主,还有缓过劲来的俄罗斯联邦,仅仅一个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他就能依靠多登报,多放广告,多刷宣传画,增加审核的官员,提高审核的效率,服务审核中的选民,提溜出大几万的人数。

按比例来说,这至少是1个百分比的优势了。

接下来还有登记选民向投票选民的转化过程。

投票的时间仅一天,登记选民会不会一发懒就不去了?全国数千个投票点注定是要排队的,那登记选民会不会一看到茫茫多的人流扭头就走?投票点全都设立在城市等繁华地带,那居住于村落的选民,是否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出行?

西方世界的成熟选举方法,是由国家统一安排。而在阿塞拜疆,临时政府又哪里有钱安排。

最终的结果,还是哪个候选人有钱,哪个候选人就能多给自己的优势选区增加资源。

同时,资源本身还能增加优势选区。

细如牛毛的事务,挑战着每一个候选人的神经和财力,同时也挑战着这个国家。

快到选举的时间,事务更加复杂了。

被聘请来的美国选举经理,一直向阿利耶夫建议做政绩。由于阿利耶夫没有政府头衔,政绩就只能拐弯抹角的做。

苏城很自然的建议做政绩工程。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做些公共设施,总是容易让人记住的。

阿利耶夫从善如流,于是又是一笔大的花销。

这一笔笔的钱花下来,每天都是上百万的出项,比行贿官员的时候少不到哪里去,等于是将贿赂官员的资金,挪移到了贿赂民众身上。

苏城一周看一次报表,也看的啧啧出声,对做翻译的王观道:“怪不得美国人竞选总统能花上千亿美元,一个小小的阿塞拜疆都要花这么多,再过五年,阿利耶夫再竞选的时候,资金量怕是还要增加。”

王观冥思苦想,也不记得美国总统竞选要花这么多钱,只当苏城是记错了,然后配合的说道:“西方的政治制度还真是钱的制度,好像人人都能竞选总统,这么一看,没钱别说是总统了,竞选一个县长都玩不转。”

“竞选总统,第一就得让人知道你,这可比捧一个明星贵多了。”苏城笑笑,合上报表,道:“人手准备好了吗?”

“聘了5万人,请阿塞拜疆那边派了管理,差不多吧。”王观说的是大选期间的竞选志愿者。

放在欧美国家,竞选志愿者多半是有志于政治的青少年,放在阿塞拜疆就不行了,只能是出钱去雇。

全阿将有四千多个投票点,5万人分配下去,每个投票点只能分配10个人左右,城市的大投票点要多点人,小投票点的人怕是不足10人。

这些竞选志愿者,不仅要想办法解决现场问题,还要尽可能的运送选民,服务于选民。当然,阿利耶夫派出的人,肯定会宣传阿利耶夫,更会将重点放在选择阿利耶夫的人身上。

这些都是违反竞选规则的事,苏城却是越做越熟,也是阿利耶夫不方便直接下手,否则哪里需要他帮忙。

事实上,聘用的五万人都是阿利耶夫派人帮忙选的。苏城就是扯旗的角色。

不过,没有扯旗的人在上面,此事也难办下来。

这样忙忙碌碌到了月底,距离大选还有几天的时间,各国的观察员也派了出来。

阿塞拜疆是里海石油区最重要的国家,又有巴库等苏联时代的石油基础,可以说,只要政治制度捋顺,战争结束,源源不断的石油就会出产。

各个国家关心的自然是谁来出产这些石油。

像是BP这等石油公司,除了派出本公司的要员考察,照例是要把国内的政客像是芦花鸡似的赶过来说项的。

美国的政客就更不值钱了,一个个州长参议员的,借着公务考察的名义来阿塞拜疆做说客。

与此同时,联合国聘用的1。5万名国际观察员,也来到了阿塞拜疆。

为了将西方选举制度生根发芽,西方各国也是费了力的。

这些观察员并不隐蔽身份,通常是两人组成一组,配合三倍于己的阿塞拜疆国内观察员,观察和记录整个大选过程。

竞选是否舞弊,是否公正,他们会有一个判断,最后递交报告给联合国。

联合国自然不能直接干涉一个国家的总统选举,但是,不停的用嘴说也是极恼人的。

所以,即使是做样子,阿塞拜疆也会做的很认真。何况阿利耶夫远未到拿下总统宝座的时间。

8日上午。

兴致勃勃的美国临时代表亨克尔,邀约了一票外国人,准备直面旁观阿塞拜疆的总统大选。

苏城、韩成航和郑部长都在邀约的序列中,他们由此也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观察团队,像是蝗虫似的,早早的从巴库出发,畅游周边。

巴库城内的投票点自然是极好的。

地方完全仿照俄罗斯用过的样式,还买了进口的投票箱和写票室,房子外面亦打扫的干干净净。来投票的人,先是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让工作人员核对无误以后,再领取选票,然后在单独的写票室内填写选票。

从外表来看,过程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的问题。

亨克尔霎时满意的点头道:“如果都是如此,的确可以作为中亚的样板来推广,走,我们再去前面看。”

周围人纷纷附和,也都精神抖擞的。

苏城则是无可无不可的跟上去。

郑部长看的不爽,趁着换车的机会,坐到了苏城身边,也是想探个口风,装作讽刺的模样,道:“就这样的选举,我不信你们能操纵了大选。侯赛因诺夫怕是更厉害吧。”

侯赛因诺夫有兵权,就感觉上,似乎更容易操纵选举。

也是大选太重要了,郑部长实在按捺不住,才想得些消息。

苏城只是回了一个微笑,道:“你再看。”

……

第五百四十二章 贿选

观察团的大巴自城内向城外行驶,沿途即可见到数个投票点,都是标准的制式,漂亮而庄重,同时也有秩序井然的阿塞拜疆民众在排队。

西方代表们欣喜的看着民主的种子在发芽,就连韩成航都有点发愣的道:“阿塞拜疆第一次做大选,能做到这样,不容易呀。说不定大选真能做成标杆?”

苏城坐在他的前面,听到他的话,也没有回头,笑道:“这里就是阿塞拜疆的租界,外面和这里,可是两个世界。”

“你的意思是,外面会糟糕不少?”韩成航虽然是外交大使,但他对于解体以后的前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