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50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50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城将纸推了一下,放在屏幕下方。

敲打键盘的手,渐渐的慢了下来。

“要选择查看细项的话,怎么办。”做界面的正是那女生,声音很好听,但没有抬起头来,只能瞥见浓密的披肩长发,以及圆润晶莹的指甲。

苏城用笔圈了两下,道:“用鼠标。”

“用鼠标啊……”女生柔柔的声音,好像挠在肚皮上似的。

“鼠标不是要增加电脑配置吗?”后面的男生恼怒的站起来,道:“再说,用键盘比用鼠标还方便。”

后一句论断,立即让苏城无语。

或许,对于习惯了DOS系统的人来说,键盘确实方便,但要从无到有的学习那些命令,还不如一劳永逸的用鼠标。

苏城对争吵没有兴趣,只耸耸肩,对椅子上的女生道:“用这种界面的话,还是要用鼠标的。”

女生闭上眼睛,想了一会,才站起来笑道:“的确如此,这个界面做的很好,简单易学,也很明确。”

这是个瓜子脸的娇小女生,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有点瘦弱,一抹柳叶眉的感觉却很好。

苏城自上而下,看着她细幼的窄肩,突然有点邪恶的想法。

摇摇头,他笑道:“权作参考吧,我其实不会做界面,只是从外面看来的。”

“从哪里看来的?”教授认真的追问。

“忘了。”

“这怎么能忘?”

苏城很无辜的转过头,问:“怎么不能。”

瓜子脸的女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教授,人家不想说,咱就不问了呗。”

“不知道来源,怎么能用。”教授哼了一声。

苏城指着桌面上的纸,笑道:“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有什么不能用的。”

其他三个男生陆续过来了。说男生也不确切,其中有一两个明显年龄偏大,也许是助教或研究生,不过,这个时期学计算机的人普遍年龄较小。

他们陆续捡起示意图看,脸色的神色也从不爽变成了惊讶。

苏城不想留下回答问题,一面向外走,一面道:“这个监控系统,是给不懂计算机的人用的。你们应该考虑,怎么让一名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工人,在10天之内学会使用这个监控系统。普通人最好是一看就知主要情况。”

“那软件出了问题怎么办,10天怎么懂处理问题。”

苏城向后摆摆手,继续向前。

见他要出去了,瓜子脸女生赶忙追上来,在门口问道:“你是油田的技术员吗?我怎么能找到你?”

“我叫苏城,工作单位是大华实业有限公司,一般人应该都知道。”

“我叫司空嘉。”声音又轻柔又清晰。

“司空嘉,好记的名字。”苏城笑笑,下楼去了。

计算机房内,一个男生不服气的走到窗口,道:“也不知从哪看来一个示意图,真是……”

“人家看到了,不是说明人家看的书多?”教授总是鞭策性教育。

三个男生不敢顶嘴,就涌在唯一的窗口,小声说话,互相安慰。

正互舔伤口到愉快,苏城的背影出现在办公楼前。

三人立即凝聚仇恨,死死的瞪着他。

直到他打开一辆外型靓丽的轿车,歪歪扭扭的开走……

“肯定看错人了。”

“嗯,镜片没擦干净。”

“继续写程序吧。”

……

第九十八章 红灯绿灯

监控系统是最慢的短板。从美国定做的温度感应器漂洋过海又换用铁路终于抵达东营,程序才完成了粗略的雏形。

即使如此,程序员们脸上仍然露出了傲然之色,仿佛他们做到了很了不起的事。

苏城怀念的想:相比之下,后世的程序员才是真正的“劳模”啊。低工资低福利,不叫苦不叫累,电话24小时开机……

监控主系统,安放在了总部不远的流量站。

油田已经开始用计算机来核定产量,放在流量站附近,能够减少修护人员的工作量。

五个人忙了两天时间,总算让老旧的PC露出红绿黑白色。油田自己的施工队,在两个老外的辅助下,勉强安装好了温度感应器。

10万枚感应器,遍布油田主管道,如此一来,监控系统就算是初步完成了。

宦辰强请苏城出面,邀来林永贵,一群人挤在监控室中,听司空嘉给油田员工讲解使用方法:

“这些绿色光点,代表的就是温度感应器,如果变红,就说明出了问题,有可能是温度感应器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储油管漏油,无论哪种,都需要进行核查。如果变黄,说明有微弱的温度变化,原因和变化的差不多,但是,黄色温度感应器不用马上查看,你们最好是通知经过的护卫队,顺路查看,主要关注是否有隐藏的少量泄漏……”

司空嘉看看中间的苏城,又面向中间,道:“有温度感应器,输油管道的泄漏就容易被发现了。但是,要解决偷油的问题,你们还需解决护卫队的数量和速度,并联系当地警方。我们建议,护卫队最好使用高频对讲机。”

“已经准备好了。”人高马大的康明东是转业军人,做到了正团级,在保卫处内很有威信。今天是温度感应器启动的第一天,保卫处组织了三个精干小队,准备尽量多抓几个人。

司空嘉点点头,声音轻柔的道:“我们现在只在主要储油管道上安装了温度感应器,所以,你们仍然需要巡逻支路。”

油田和城市一般庞大,输油管道仿佛大街小巷,蔓延极广。保卫科的护卫队仅寥寥几支,到了晚上,根本看不过来。

有了温度感应器,也需要附近有能够快速反应的队伍。

林永贵轻轻点头,道:“从今年开始,护卫队增加两倍,给你们配车。”

康明东立刻表忠心道:“我们坚决完成油田护卫工作。”

“嗯,要积极配合警方,紧密联系群众。”

“是。”康明东不担心油耗子,反而头疼警方问题。油田虽然经常给当地派出所一类的机构好处,但人家买不买账仍是两说,而且,由于油耗子多是当地人,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是理不清,斩不断。

苏城眨眨眼,没说话。他知道,越往后面,油田的巡查越难做。油耗子赚的钱多,自然鸟枪换炮,装备越来越先进。一代接一代的警察,更是渐渐摆脱了油田管理局的阴影。

他不好在这方面说什么,于是盯着前面的司空嘉看。

秀色可餐呐。

看她的那三位师兄弟,更是几乎沉醉了进去。苏城暗想:计算机专业向来狼多肉少,80年代说不定只有一两块肉吧……如此看来,80年代的程序员还是挺有奉献精神的。

代表温度感应器的绿色光点,遍布计算机屏幕。

傍晚,正是油耗子偷油的高峰期。林永贵站在那里等着看,其他人也不好说走。

这一等,就是将近一个小时。

宦辰强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有一个绿灯变红。

他兴奋的像是堵车3天以后,见到高速公路的旅者,大声喊:“变红了,变红了。”

监控员已经拿起了对讲机,喊道:“1小队,这里是监控室,十三区783号变红。”

对讲机“兹拉”了一声,回道:“监控室,这里是1小队,十三区是哪里?”

区域是新编的。

康明东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气的骂:“就是老梁口。”

监控员重复了一边,1小队说了一句“知道,这就出发”,就只剩下了“沙沙”的声音。

所有人都安心等待着。

司空嘉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苏城身边,用柔软的声线道:“你是苏厂长吧,我问过别人,你是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怎么会做客户界面?”

她是好奇的紧了,才来问的。

苏城坏笑一声,道:“我是看来的,而且,我那个不叫界面,充其量是个示意图。”

“我翻了很多期刊,还发动同学来找,都没有见过类似的界面。”司空嘉一副发现了秘密的模样,问:“听说你认识好几个外国人,是不是国外设计师未完成的软件?”

“更像是做梦的时候梦到了吧。”

“怎么可能。”

“当然有可能,说不定,我们就是上帝的程序,他插入了一段用户界面的说明给我,并指示我交给你来补全。”苏城开着玩笑,从上往下观看司空嘉,只觉得她像一株空灵的竹子,对话本身就令人心情舒畅。

“你的说法挺有意思,是科幻小说吗?”司空嘉很有兴趣的模样。

“你没听说过这种说法吗?”苏城听着她的声音,心脏不争气的乱跳了两下,这女生的声音实在挠人。

司空嘉蹙眉道:“我只看过借看过几本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还有《隐形人》,《星球大战》,《太空神曲》……”

她说的,正是这个时代的人能读到的少的可怜的科幻小说。80年代是中国人最喜欢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年代,无论多生涩的文字都有人读,任何一名中国人都无比渴望读书。不是爱学习,只是缺乏精神生活。

IT行业大约是中国最早接触科幻的行业了,在这一点上,比学工学农出身的大学文科生要出色很多。但是,中国翻译的科幻偏向早期经典,中国人写的科幻偏向童话,与苏城后来接触的完全不同。

司空嘉喜欢科幻小说,但能读到的少之又少。不止买不到,甚至还借不到,小说感觉像是200年前的书籍一样稀罕。

左右都在小声聊天,苏城回忆了几本有关电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科幻小说和电影,杂糅起来,低声介绍。

司空嘉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被美女用大大的眼睛崇拜,让苏城的自信心爆棚,时间也过的飞快。

只是可怜了三位软件师兄,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努力嫉妒……

“监控室,监控室,这里是1小队,我们抓到了油耗子,我们抓到了油耗子,共有3个人,一辆摩托车。”对讲机中的声音,让大家精神一振。

保卫处的监控员,连忙打开对讲机,喊道:“1小队,做的好,请将油耗子送交派出所。”

“明白,送交派出所。”

通话结束,林书记带头,“啪啪啪”的鼓起掌来。

苏城也直起身子,装模作样的鼓掌。

此时天色已晚,林永贵说了几句勉力的话,就离开了监控室。其他人依序出门,只留下保卫处的人在那里继续学习和工作。

门外,没有路灯的地方黑乎乎的一片。

苏城问司空嘉道:“你住在哪里?怎么回去?”

“就在油田招待所,我已经喊了朋友来接。”司空嘉细声道:“故事很好听,谢谢你。”

苏城挥手告别,看着司空嘉向自行车停车棚走去。

那里站着好几个男生,都目光灼灼的望着司空嘉。

苏城不知怎的,突然心中一紧,心想:她有男朋友了吗?

好悬,路灯下走出又两名女生,与司空嘉说说笑笑的闹到一起,苏城的心才放下,又不禁暗骂:你们有什么羞于见人的,要躲在路灯的黑影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抢劫犯。

当晚,共有4拨14名油耗子落网,缴获6辆摩托车,1辆皮卡改装的油罐车。

林永贵又惊又喜。惊的是数量众多,这还是敢在主管道上打洞的耗子,全都买得起交通工具。其他小管道上的油耗子,还不知有多少。喜的是温度感应器有用,这是他今年独立做出的决定,大家全都看着呢,几百万元若是打了水漂,会很没面子的。

第二天早,苏城开着车,自然而然的到了监控室。

司空嘉却是早就来了,苏城于是一边和她聊油田油管的技术,一边和她说科幻小说。

直到康明东气呼呼的进来,将帽子摔在地上。

“怎么了?”苏城奇怪的问。

康明东随便找了一杯水,咕嘟咕嘟的喝了,道:“昨天抓的14个人,有12个人判的治安拘留,一个星期就放出来,剩下两个认罪的主犯,才是刑事拘留,怎么说都说不通。”

“怎么会这样?”前面的工作人员已经跳了起来。

“说是证据不足。”康明东呸了一声,道:“一个个都说自己是初犯。初犯会往主管道打节?会开着摩托车和改装皮卡?”

苏城反而不吭声了。现在的技术装备落后,要是不用手段的话,除了现场证据,犯人招什么就是什么了,警察通常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现场调查。

就是放到几年前,派出所和检察院都听油田的,也只能往重里判,不能无中生有的判刑。当然,现在就更麻烦了,连重判都寻不到。

“要不找林书记问问?”有人提议。

康明东一咬牙,道:“我去问。”

苏城连忙拉住他,道:“康处,别急。先想想。”

虽然不熟,但康明东知道苏城,也就住了脚步,问:“你有办法?”

第九十九章 控制与斩除

苏城让康明东坐下,才道:“这一次我没办法,但是,以后你们可以注意收集证据,最好是用录音机把现场的声音录下来,用照相机把现场的损失拍下来,一方面可以用来做罪证,一方面也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让油耗子赔钱给油田,再倒逼他们家里人作证。”

“民事赔偿这个好,就是麻烦了一点。不过,录音机有点难吧,那么大个东西拿出来,只要不是傻瓜,谁会说?”康明东笑了两声。

“有小的。”苏城伸手比划了一下,笑道:“现在能买到的估计都是日本货,德国应该也有产……”

“进口的录音机得好几百块吧?还有空白磁带的消耗。”康明东一脸的愁眉苦脸,出门去了。

司空嘉做着记录,对苏城笑道:“听说的外国人有一种机器,不用磁带,一次存几百分钟的对话,还能直接copy到电脑上,想擦就可以擦掉,非常方便。咱们要是有的话,康处长就不用这么愁了。”

“是固态存储器吧。”苏城心想,她说的大概是MP3的前身了。只是,这种东西的价格,怎么想都应该有几千上万盘空白磁带了吧。

司空嘉讶异的道:“你真的很关心电子行业呢。”

苏城暗道:全都是我用过的东西,能不知道吗。

两人说着话儿,康明东又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还是一样的动作,先摔帽子,再端别人的水喝,最后才道:“我找了管财务的主任,说不行,没这个钱。马勒个巴子的,一百万的这个什么感应器做了,几千块钱的磁带搞不成。”

康明东越说越气。

在场的几个年轻人也感同身受。有人直接道:“就该再来一次严打,这种油耗子,枪毙一个少一个。”

康明东拍桌子道:“还枪毙,现在连劳教都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