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244部分

三国第一强兵-第244部分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羌人想来祸害一趟,还得大老远的在草原上跑个几百数千里,匈奴人就方便多了。从西河南下就是河东郡,向东就是太原、上党,若不是太行山的几个通道都被黑山军给占了,他们的爪子说不定早就伸进冀州了。

实际上,匈奴跟于毒等人就一直有联络,于毒、白绕等人袭取东郡的队伍里,本就有匈奴的游骑跟随。这也是张燕和于毒划清界限的主要原因,他见识过胡虏的残暴,无论名字叫鲜卑、乌桓、还是匈奴,他们都可以直接被统称为野兽。

中原的兵灾很可怕,但再可怕,也没有诸胡所过之处可怕。中原的诸侯们打仗,是为了征服,有可能的话,不过热衷于杀戮,他们总得指望着征服下来的土地有人耕种劳作,为他们上缴税赋呢。

而诸胡,尤其是受过大汉恩惠的匈奴人,完全就是为了破坏而破坏的,那些平时看起来老实憨厚的牧民,一旦拿起刀,对上手无寸铁的汉民,就会化身为九幽地狱里跳出来的恶鬼,毁灭一切,就是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

太行山里的日子不好过,未尝和匈奴人没有关联,群魔乱舞之下,土地还算是富庶的并州,早已成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化外之地。

“袁绍得冀州后,不就招募了不少匈奴骑兵吗?这次是要再多招些?”报着一线希望,杜才追问道。

胡骑的确是张燕游击战法的克星,骑兵的机动力太高,张燕指挥能力再怎么出色,也没可能在平原上跟骑兵兜圈子。

而冀州军中有胡骑也不是秘密,不过,在界桥之战中,冀州骑兵已经覆灭,袁绍要重组骑兵倒也不奇怪。从匈奴部落招募骑兵很省事,只要大把的钱财洒下去,他们就自带战马来了,买马、训练骑术这些环节都可以省了。

在冀州军中的胡骑也算不上老实,但总归会有个约束,胡才担心的是另一种情况。

张燕颓然摇头,惨笑道:“袁绍联络的是虏酋于夫罗,按沮鹄的说法,我军若退,沮授还有可能劝阻袁绍引狼入室,若是我军执意不退,据说袁绍有言在先:只要匈奴人出兵助战,占领之处,子女财帛任取……”

“王八蛋!”胡才大怒,一巴掌拍翻了面前的几案:“亏他家还是四世三公之家,吃了朝廷这么多年俸禄,受了天下百姓这么多奉养,他就是这么反咬一口的吗?”

“大贤良师说的没错,苍天真的死了,连朝廷的世代重臣,都没把这天下当回事,不死还怎地?”

“大帅,咱们不能退,不能让那些禽兽进来!这冀州,才是咱们真正的家啊!你不是说过吗?咱们有朝一日还要回来的!”

群情激愤。

包括张燕在内,黑山军绝大部分都是冀州本地人。中原人乡土情极重,虽然揭竿起了义,可谁又不惦念着自己的家园呢?若有可能的话,他们宁愿放下手中的刀枪,重新拿起锄头,回到从前那朝起夕落,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中。

现在,有人占了他们的家园还不够,还要放一伙野兽进去糟蹋,但凡是个有血气的男人,谁能忍得了这口气?

“对,跟他们拼了!”

“灭了这些王八蛋!”

“叫他们知道,中原不是没人!”

张燕也咽不下这口气,沮鹄走后,他一直没说话,就是在权衡利弊,最终还是打算以大局为重。可现在局面显然有些失控了,真拉出去打,就算没有匈奴人,自己这所谓的十万大军,也不可能打得赢袁绍的五万联军啊。再加上如狼似虎的胡骑,那不是送死么?

“咳咳,兄弟们,先听俺说两句,成不?”正为难间,一直没出声的周仓突然开了口。

“周兄,你是自家兄弟,又救过大伙一次,谁不给你面子,就是忘恩负义!”

在入泽之前,张燕和周仓没打过交道,只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头而已。他知道对方是个没多少心机的爽快人,他若也要求战,早就开口了,不会等到现在。所以,与其自己一一说服,还不如看看周仓要说什么。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他也要求战呗。

“恩人什么的,俺可当不起,”周仓连连摆手,道:“俺是个粗人,没什么见识,说的话不一定有道理,要是错了,还望大伙看在这顿酒的份儿,别跟俺老周计较。”

“周兄弟,你这就太客气了,你只管说,有啥错不错的?”

“官军,毕竟还是比咱们厉害一点,不说别的,弟兄们连刀枪都备不齐,官军的铁甲就有几千副,还有匈奴人……俺老家在关中,知道哪些胡虏有多凶,不是俺瞧不起谁,可这仗啊,咱们真的打不赢,要是能赢,当初地公将军他们也不会……”

周仓的语气很诚恳,话也说的很实在,众将虽然被戳到了痛处,倒也没人跳出来反驳。能打赢官军的话,大伙这些年也不会一直窝在太行山了。

杜才问道:“周兄弟,你也觉得忍了的好?”

“忍?这种事怎么忍得了?”周仓把脑袋摇得跟拨楞鼓似的,瞪着眼睛道:“俺就是被羌胡祸害得背井离乡,从雍州跑到了冀州,现在胡虏又来了,还能往哪儿跑,跳海么?”

“那……你什么意思?”杜才眨巴眨巴眼,糊涂了。

周仓不以为然道:“杜兄弟,这你就没见识了,咱们打不赢,有人能打得赢啊!”

众人的眼睛顿时都是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了下去。

张燕提醒道:“周兄,曹操、刘岱两路大军已经北上了,正在清河与青州军激战,王君侯的兵力已经居于劣势了,再加上这边……”

再大的英雄,也架不住众寡悬殊,匈奴人若来助战,青州在骑兵上的优势也没了,这仗可怎么打?

“那可不一定,当初西凉军的兵还多呢,结果还不是被打得抱头鼠窜?俺这里有个计较,众位若是不嫌弃,不妨听听如何?”

“哦?”张燕眉毛一挑,“请讲。”

“俺是这么想的……”周仓压低声音,与张燕、杜才等人嘀咕了一通。

张燕听罢,脸色剧变,迟疑道:“这……太危险了吧?”

“打仗,还能有不危险的?”周仓呵呵一笑,拍着胸脯道:“燕子兄弟,你家中还要人照料,只管回山便是,这事儿包在俺身上就行了。”

一听这话,杜才恼了,看着周仓,大声说道:“周兄弟,你这是瞧不起人么?”

“没,没啊?”周仓一愣。

“公孙将军保家国,卫边疆,是个好汉;冠军侯驱国贼,平动乱,反掌之间,活人无数,更是举世无双的豪杰;可咱们也不差啊!你倒好,偏自己去逞英雄,把咱们这么多弟兄都抛一边?说出去,世人都道你周仓是英雄,黑山里窝着的都是孬种吗?”

“哪,哪有此事。”周仓面红耳赤,他勇气是有的,武艺也不错,但比口舌便利,又哪里比得过杜才。

杜才也不是真的发怒,见周仓没话说了,他转头向张燕道:“燕子,周兄弟的办法还是不错的,我想,咱们,可以这样……”

第327章 帝王心术

这天清晨,袁绍从梦中气醒了。

他的大军在平乡已经停留了三天。

他不是对围剿黑山军没兴趣,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对付王羽这个大敌,而他的兵马虽多,却也不可能把张燕困死在泽内,所以也只能在平乡一带驻防,防止张燕南下偷袭邺城,或者东行与王羽会师了。

对这个局面,袁绍是非常不满的,按照他最早的思路,早就应该召唤匈奴人加入战场。轻骑兵,在攻坚战中,或许显得有些弱气,但在机动作战中,却是当之无愧的王牌军队。

相对于王羽七拼八凑搞来的那点轻骑,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骑兵,无疑都更胜一筹。

要不是沮授一直在劝阻,他早就听从许攸的建议,笼络匈奴人来帮忙了。

结果,因为这一念之仁,事情又变得棘手了,胡骑再强,在泽地中也没有用武之地啊。偏偏沮授还不依不饶的极力阻挠着计划的实施,真不知道此人到底怎么长大的,能不能搞清楚自己的立场!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借助胡骑的力量怎么了?难道匈奴人不是大汉的臣子么?

没错,他们性子是粗鄙了点,但那些贱民又能好到哪儿去?要不是那些贱民贪图便宜,冀州的局势又岂会糜烂至此?

胡人至少有个好处,够听话,够忠诚,只要给足了好处,就不用担心他们阳奉阴违,或者谋逆什么的。他们毕竟是胡人,在中原站不住脚的。

这么听话又好用的手下,给点好处算什么?顺带着还能惩罚一下那些不知死活的贱民,不正是两全其美么?

怀着这样的心情,袁绍咬着牙忍过了这三天。

这是沮授跟他约定的时间,为了劝阻袁绍召胡骑助战,沮授不惜将爱子送入泽地,劝说张燕罢兵回山。

袁绍本不想答应,后来想想,左右胡骑在泽地也没有用武之地,扫平青州之前,沮授的才能也很必要,他才强忍着怒气答应了下来。

当然,期限是三天。

三天内,张燕如果还没有离开的迹象,他就召胡骑入境,同时招抚于毒等人,与张杨一道,入太行山清剿。

今天,就是期限的最后一天,也是袁绍怒气爆满的一天,惹他发怒的除了沮授之外,还有一个张颌!

“来人!去看看子远回来了没有,回来了的话,让他来见我。”不待梳洗,袁绍便扬声喝令。

“喏!”帐外有人应了一声,快步而去。

许攸是沮授遣子入泽的同时,与郭图一道出发东行的,他的目标是张颌,郭图的目标则是刘岱。

曹操自作主张的那封信中提到了张颌,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盟军在百里外苦战,张颌麾下的冀州精锐却好整以暇的在坚城之中观望,这可不是有诚意的表现。连袁绍这个主人都这么不主动,也就难怪各路友军也不肯向前了。

此外,曹操还假作无意的追思起了去年会盟的盛况,一番感慨之中,虽然没有几句实际的,但袁绍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曹操的言外之意,或者说嘲讽?

反董联盟,就是因为各家各怀私心,袁绍这个盟主更是心存杂念,不肯向前,最后摆出的偌大阵势,只是成就了王羽这个后生晚辈之名。

这是袁绍心里的一根刺,从未对人说过,但曹操和他是多年的交情,又岂会看不出?

这根刺被触动,才是袁绍暴怒的最终原因。

真实原因不能对人明言,他也只能迁怒了,沮授是第一个被迁怒的,第二个就是张颌。

于是,他派出了许攸这员干将,嘱咐后者,就算全军覆灭,也要敦促张颌出兵,攻袭王羽的后路。同时,他让郭图去通知刘岱,请对方在张颌出兵之后,予以配合,他的主力大军十日内必至!

去寻刘岱须得绕路,一时三刻来不及,但公孙瓒退却后,安平境内已经恢复了通行,若是赶得快,三天也能走个来回了,毕竟只是传个口信而已。

许攸果然回来了,接到召唤后,来的很快。袁绍刚刚梳洗完毕,坐到摆满早膳的桌案前,许攸就到了。

“许攸参见主公。”

袁绍抬头一看,只见许攸发髻散乱,满脸尘土,形容狼狈之极,不由愕然问道:“子远,你怎么搞得这般狼狈,莫非是连夜赶回来的?”

“军情如火,攸不敢不尽力。”许攸摇摇晃晃的一拱手,看上去都有些站不稳了,十足一副劳苦功高的模样。

“子远辛苦了。”袁绍大觉欣慰,感慨万千道:“若是天下士子都如子远一般忠于任事,不辞辛劳,何愁不江山永固,开创出一个清平盛世来?”

“主公过奖,攸愧不敢当。”许攸大喜,面上却不露声色。

“有功当赏,有过则罚,古之圣主,无不如此,子远何愧之有?”袁绍欣慰的,不仅是许攸不辞辛劳,更重要的是,许攸懂得他的心,而且以此为己任,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在袁绍的幕府,很少有人会提及大汉如何如何,因为袁绍从来不提,对于冀州的目标,他更喜欢用‘开创’一类的字眼,而且对盛世二字,也是情有独钟。

众人都顺着他的口风说话,但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并且不避讳于此的人,却不算多。哪怕是郭图、逢纪这些嫡系,也没有许攸表现得这么热切,这么合他的心意。

“天下英雄虽多,却皆有其短,论气度,论德行、论名声,能成此开天辟地之功者,除主公外更有何人 ?'…'许攸何幸,得附骥尾,又岂敢不尽心尽力?”

“哈哈哈,子远知吾心也。”袁绍心怀大畅,高声吩咐道:“来人,再上一副膳食来,孤要与子远共膳。”

有侍从应命而去,许攸再次一揖到地,满脸激动的谢道:“多谢主公。”

同吃同睡,在这个时代,就是主上对臣下最得力的笼络手段了。袁绍身份高贵,当然不会轻易跟人同床,但同膳还是时有发生的,通常都是在他心情极度喜悦的时候才会发生,由不得许攸不兴奋。

说老实话,要不是这个基础打得够好,等下说起正事,许攸还真有点发憷。

早饭毕竟不是酒宴,再丰盛也吃不了多长时间,等许攸放下筷子,袁绍就开问了。

“子远,此行可有见到张将军,他为何始终按兵不动?他这次总该奉令了吧?”

“这……”最怕的问题来了,饶是思忖了一路,可许攸还是有些迟疑,感觉袁绍的眼神中带了一丝凌厉,他这才硬着头皮回答道:“主公,攸此行并未见到张将军……”

“嗯?”袁绍脸色一沉。

“主公有所不知,那王羽在清河广布密探,外来人寸步难行,而且,越接近鄃城,来回巡哨的游骑就越多……臣冒死到了城下,发现城中已经堵死了城门,身后追兵追得又紧,故而只能留书予张将军,并未进城。臣无能,请主公责罚。”

袁绍神情稍雯,过了一会儿,恨恨说道:“这个张颌,真是个外强中干的无能之辈!先前孤令他守住清河,封住王羽西进之路,他不听令,贸然出战,招致惨败,令得冀州局势糜烂至今。现在孤三令五申命他出战,他却又被吓破了胆子,成了缩头乌龟,徒令孤遭人嗤笑!可恨,至为可恨!”

说着,他又转向许攸,确认道:“子远,这次,孤的亲笔信,你是亲手送进城了吧?”

“是。”许攸低头应道。

信肯定是进城了,去了二十人,回来了俩,伤亡是惨重了点,但终究是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