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第39部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第39部分

小说: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谭的,你这个副处的椅子还没坐热几天吧,就想换个冷板凳坐了,是不是?“石宝昌冲着谭敬廷叫嚣着。

    谭敬廷顺手又给了石宝昌一记耳光,石宝昌连忙用另一只手捂住左脸:“我操你祖宗,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少猖狂,石宝昌,老子是从枪林弹雨里,跟鬼子一路厮杀过来的,你敢跟老子耍横?当心我一枪毙了你。“

    石宝昌见谭敬廷从裤袋里掏出手枪,拉开了保险,吓得连忙跪下。

    “好汉饶命,谭处开恩,是我有眼无珠,顶撞了大爷,我该死,我该死。“石宝昌边求饶,边抽自己嘴巴。

    “就你的罪行,枪毙个十七八回都不嫌多。石宝昌,你把你的罪行都从实招来,争取从宽处理。“

    “好好好,我一定彻底交代,彻底交代。“这下石宝昌服软了,捣蒜般向谭敬廷磕头求饶。

    “于队长,你带他下去写材料,写完了之后,看押起来。“

    “是。“

    石宝昌从地上爬起来,点头哈腰,向谭敬廷鞠了一躬,跟着于勇出去了。

    没多久,于勇把石宝昌所写的厚厚的口供交于谭敬廷,谭敬廷仔细地翻看着,越看越生气,石宝昌的交代材料中牵扯到了不少政府官员。

    “这些个蛀虫真是可恶,国家内忧外患,他们却一心想着发国难财,实在是丧尽天良,助纣为虐。我要上报中央,非把这群蛀虫揪出来不可。“谭敬廷义愤填膺,一拳捶在卷宗上。

    “副处,你这样做,会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于勇觉得谭敬廷太意气用事,想给这位新来乍到的副处提个醒。

    “惹什么麻烦?邪不胜正,我还不信,这些人能一手遮天?“谭敬廷犹如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来个大闹天宫,祛除宦海积弊,还官场一股正气。

    当晚,谭敬廷就写了份书面材料,把石宝昌所供述的材料中所牵扯到的大小官员都一一罗列,上报中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没过几天,孟若愚便匆匆从老家赶了回来。

    “孟处,你爹的丧事料理完了?“谭敬廷见孟若愚急匆匆走进办公室,连忙上前迎接。

    孟若愚摇了摇头:“没有,局座一个电话催我回来,我连我爹的头七都没来得及做就往回赶。“

    “什么事,这么着急,连你爹的头七都不做了?“谭敬廷不知何事如此紧急,可以让上司连父亲的丧事都来不及料理。

    “我只求我爹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别怪罪我这个不孝子就阿弥陀佛了。”孟若愚摇头叹气:“谭老弟啊,你这次闯祸了,我是赶回来给你擦屁股的。“

    “我?我闯什么祸了?我们这儿一切正常啊。“谭敬廷有些莫名其妙,呆呆地望着孟若愚。

    “你是不是写了揭发信,交给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啦?“

    “啊,没错,这些官员跟烟贩子勾结,偷贩偷运鸦片,证据确凿。“

    “你啊,得罪了什么人都还不知道,你以为你是谁啊,是包拯还是海瑞啊?“孟若愚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信函,扔在桌上:”看看吧,这些信函都是告你的,说你滥用私刑,让石宝昌屈打成招,诬陷政府官员,动摇军心,用心险恶。“

    “这些都是捏造,我什么时候滥用私刑了,石宝昌是自己主动坦白交代的,我没动过他一根手指头。“谭敬廷觉得甚是冤枉。

    “你去看看石宝昌那张脸,肿得像猪头似的。“

    “我只是打了他两记耳光而已,怎么会肿得像猪头?“谭敬廷转身命令于勇:”你把石宝昌带过来。“

    不一会儿,石宝昌进来了,果然,一张脸又红又肿,像个猪头一般。

    “石宝昌,你的脸怎么肿成这样了?我可没动你。“谭敬廷见石宝昌的脸变成如此模样,好生奇怪。

    石宝昌看见孟若愚站在一边,连忙双膝跪下:“孟处长,你要为小的做主呀,谭副处长为了胁迫我供出政府官员,对我拳打脚踢,把我打成这样了,我是没办法,才写了检举信的。“

    “石宝昌,你血口喷人,我何时对你拳打脚踢了?“谭敬廷见石宝昌当面信口雌黄,怒火中烧。

    “你不仅对我拳打脚踢,还拔出手枪,威胁我,我若是不按你说的做,你就枪毙我。我是走投无路,才昧着良心,写了这些个材料。“石宝昌如丧考妣,向孟若愚哭诉着。

    “石宝昌,你……你太卑鄙了。“谭敬廷怒不可遏,从腰间拔出枪,对准石宝昌。

    “你要干什么?“孟若愚一把抓住谭敬廷举枪的手。

    “砰“的一声,枪响了,把天花板上的吊灯打碎了,玻璃掉了一地。

    “谭老弟,你疯啦?“孟若愚夺下谭敬廷的手枪:”勤务兵。“

    “到。“

    “把这儿收拾干净。“

    “是。“

    “于队长,把石宝昌带下去。“孟若愚忙下令让于勇把石宝昌带走,他怕万一这个谭敬廷是个天王老子都不怕的人,豁出去了,把石宝昌杀人灭口,那他的干系就更大了。

    “是。“于勇把瘫软在一旁的石宝昌拉走。

    孟若愚把子弹夹卸下,把手枪还给谭敬廷:“老弟,看开点吧。我看你还是歇两个月吧。“

    “让我歇息?“

    孟若愚把一张信函交给谭敬廷:“这是局座的指示,命你停职两个月。“

    谭敬廷接过信函,果然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让自己停职反省两个月。他没想到自己捉拿毒贩,祛除官场蛀虫,到最后自己却落了个停职反省这样的一个下场。

    “老弟啊,这里不是你拿着枪,跟鬼子厮杀的战场,这里是钩心斗角的地方,到处都是明争暗斗,你这样的脾气性格是要吃亏的,干我们这行的,就是要睁一眼,闭一眼,要懂得左右逢源,上下都不得罪。“

    “可总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吧?“谭敬廷想不通。

    “我们这儿可不止黑白二色,我们这儿是五彩缤纷,各色人等都有,老弟啊,我看你是个厚道人,所以才推心置腹地跟你讲这些个道理,我们这个部门,只是政府的一个门面而已,总不能把鸡毛当令箭,挡了别人的财路。“

    “前方战士在浴血奋战,这些官员却在中饱私囊,发国难财,这样下去,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民众又如何看待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如何能抵御外侮,何时才能实现孙总理的‘三民主义’?“

    孟若愚哈哈一笑:“没想到谭老弟身经百战,浴血沙场,骨子里却是个书生气十足的理想主义者。这些个主义用于蛊惑人心还可以,现实生活里,要是信这个,就没法活啰。无论哪朝哪代,只有两样东西最重要。“

    “哪两样?“谭敬廷不明其意,疑惑地注视着孟若愚。
………………………………

第五十六章 结发之妻

    孟若愚望着谭敬廷投来的疑惑的眼神,哈哈一笑。

    “哪两样?自然是钱和权,有钱能换手中权,有权能让钱生钱。有了这两样,就能在这世上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其他的,都是点缀,都是摆设。就拿石宝昌来说吧,他一个地痞无赖,怎么会有这种通天的本事,不就是全仰仗着这个Money吗?“孟若愚食指与拇指捏搓,做了个钱的动作。

    谭敬廷没想到孟若愚的人生哲学如此深刻,令他大开眼界。

    “可蒋委员长三令五申要禁烟消毒,难道只是幌子而已?“

    “我们的蒋委员长想要推动新生活,让社会有个新气象,杜绝鸦片,这放在台面上当然是鼓舞人心的,可真要是禁烟了,国民政府的钱袋子就空了,那几大家族还不翻天呢,是钱重要还是口号重要?再说了,那些官员哪个不是皇亲国戚,他们都不听老蒋的话,不给老蒋面子,我们算老几啊?又何必为此尽干些得罪人不讨好的事呢?真要是开罪了他们,这些个手上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大人物,要想弄死你我这样的小人物,那还不跟捏死个蚂蚁似的?他蒋公推行的新生活运动,搞个洗冷水脸,洗冷水澡,不随地吐痰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算可以了,倘若真的搞禁烟,有他后悔的时候。“

    孟若愚见谭敬廷默不出声了,知道自己的话有点起作用了。

    孟若愚拍了拍谭敬廷的肩膀:“你初来乍到,很多事不懂,这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利益勾连比比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千万不要以身涉险,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

    听了孟若愚的这番话,谭敬廷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为官之道。

    “孟处,受教了。“谭敬廷似乎有所醒悟,孟若愚只比自己大五六岁,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了,吃过的盐比他谭敬廷吃过的米要多,不服不行。

    “谭老弟,你也别太沮丧了,这件事就当是个教训,等于是给自己上了一课,以后要学的事情还多着呢。“

    孟若愚此番推心置腹,语重心长的话语让谭敬廷似乎觉得他的这位上司是他仕途上的贵人,若是想在这官场上继续混下去,绝非易事,一要跟对人,二要有几个帮衬的人,如若有像孟若愚这样的官场老手的指点,也许还能在这仕途上飞黄腾达。

    “孟处,虽然我在部队里干了十多年,但在官场上还是一个新兵,今后有不到之处,还请孟兄不吝赐教。“

    “好说,你我在一个屋檐下共事,自当相互扶持。以后用得着愚兄的地方,尽管开口。“

    孟若愚之所以对谭敬廷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这为官之道,并非是视谭敬廷为知己,怕兄弟吃亏,在仕途上受阻,所以才出手相帮,更重要的是他看中了谭敬廷的军方背景,对他来说,有军方这一后台的支持,以后在官场上更是如虎添翼。

    入夜,谭敬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发生的事情像放电影一般历历在目,而孟若愚的话更犹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原本他以为靠自己的雷霆手段,灭了几个烟贩,得到上峰的赏识,今后便能青云直上。现在看来,他确实有些幼稚,想当然,连于勇这样的粗人都好几次告诫自己这官场的水很深,可他居然还那么书生气十足,非要去捅这个篓子,现在鸡飞蛋打,非但没有把石宝昌这样的烟贩绳之以法,自己反而遭到诬陷,停职反省。

    回想过往,他心中不免有些忿忿不平。自己虽然在军队里混了十多年了,哪一次晋升不是用血,用命拼来的,若论战功,他也应该是个师级军官,可是,直至退伍,他也只不过是个正团级。每次论功行赏时,不是被一些长官的亲信走卒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被一些溜须拍马的人捷足先登。何况,军队里面派系众多,非嫡系的往往像是后娘养的,不但军需物资少而破,而且在战略部署上,总是让嫡系保存实力,让那些杂牌军去充当炮灰。虽然他一直以孙总理的‘三民主义’来激励自己,对理想,信念深信不疑,但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反思自己,这么做对不对,值不值得。

    今天的事情确实给了他一个教训,让他明白了其实自己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小小的,猥琐的石宝昌就能置自己于困境,如果再一意孤行下去,只能是鸡蛋碰石头。看来应该改弦易张。识时务,知进退,方能善其身,顺势而为才是王道,何必死抱着什么主义,信念,理想,使命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放,而让那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身边悄悄溜走而熟视无睹呢?

    谭敬廷似乎豁然开朗,他决定跟以前的自己决裂。

    停职之后,谭敬廷便写了长达十几页的检查,反省自己在此次禁烟过程中由于认识水平有限,缺乏大局观,非但未能够促进同志间的团结,而且还莫须有地怀疑自己的同志,从而让大家人心浮动,挑起内斗,在客观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且好大喜功,在对案情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抓捕嫌犯,对疑犯态度生硬,脾气粗暴,甚至动手打人,导致疑犯轻伤。严重破坏了政府官员在民众中的形象,恳请上峰严厉制裁。

    谭敬廷的这份检查让孟若愚刮目相看:“嗯,你总算是开窍了。“

    “孟兄,我还带来了金创膏,你帮我交给石宝昌吧。“谭敬廷把一盒金创膏递给孟若愚,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钱:”这个就算我本人对石宝昌的慰问金吧。“

    “钱就不必了,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的。石宝昌昨天已经回家了,我会托人转交的。谭老弟啊,石宝昌不算什么,关键是石宝昌身后的那些人,那些人我们是得罪不起的。好了,这事啊,我会替你摆平的,你就好好在家休养吧。“

    “多谢孟兄。”谭敬廷对孟若愚的慷慨相帮心怀感激。

    “报告。”勤务兵在门外喊报告。

    “进来。”

    一个勤务兵带着一个农村妇女走进了孟若愚的办公室。

    “报告,有个女的想要见谭副处长。“

    谭敬廷扭头一看,见这个女人穿着一身花布棉袄,头发凌乱,身上,脸上沾满了尘土,手里拿着一个包袱。不禁眉头一皱:“找我?你是谁啊?“

    “敬廷,你不认识我啦?我是桂花啊,吴桂花呀。“

    “你是桂花?你怎么不在老家待着,跑到重庆来了?“

    “家里遭水灾了,田都被淹了,房子也被冲走了,没法待了,所以我就一路打听,找你来了。“

    谭敬廷望着桂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谭敬廷二十岁那年,爷爷病重,父亲便想出了让谭敬廷娶亲冲喜的主意,让谭敬廷娶邻村的吴桂花为妻,吴桂花比谭敬廷大三岁,且目不识丁,还裹着小脚。

    谭敬廷从小被送往广州求学,接受新学思潮,对于婚姻,更是反对父母包办,因此当父亲把娶亲冲喜的决定告诉他时,遭到了严词拒绝,死也不从,结果被父亲锁在屋内。成亲那天,谭敬廷硬是被家丁拉拽着和吴桂花拜了天地。

    而在成亲当夜,爷爷就去世了,谭敬廷趁家里忙着办丧事,偷偷跑了出来,后来便去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

    吴桂花自从嫁给谭敬廷之后,就主动承担起媳妇的责任,一直在老家伺候公婆。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