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46部分

武破三国-第146部分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

    “不要再说了!”孙策打断程普的话,不容置疑地说道:“今后我和三位叔父就是侄子和叔父的关系,绝没有主臣之谊,三位叔父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相信主公一定会妥善安置。”

    孙策说完就走了,三人看向孙策的背影,同时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程普三人就找到了苏辰,他们的来意苏辰当然清楚,大喜道:“三位将军不来找本侯,本侯也要派人去找三位将军了。”

    “程普(黄盖、韩当)拜见主公!”

    “三位将军这是何意?快快请起!”他赶紧上前扶起三人。

    三人却没有起身,程普首先说道:“主公,伯符已经给我们说过了,我们三人从今以后不再是孙家的家臣,主公对我们也很熟悉,多余的话我们就不说了,只希望主公能够让我们有个容身之地。”

    “何至于此!”他将三人扶起来,说道:“既然这样,那本侯在此承诺一句,只要三位将军不负本侯,本侯必不负三位将军!”

    “拜见主公!”

    “快快起来!”苏辰接受了他们这一拜,而后说道:“德谋,公覆,义公,你三人久居江东,想必对水战也比较熟悉吧?”

    程普当先说道:“主公有所不知,昔日我们三人跟随孙将军的时候,就曾经专门训练过水师。”

    “那就好!”苏辰随即下令道:“程普,黄盖,韩当听令!”

    “末将听令!”

    “本侯封你们三人为水师中郎将,前往西安平,协助太史慈训练辽东水师。”

    “末将得令!”

    辽东水师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已经有很大发展,但苏辰对此还是不满意,首先是水师士卒的训练,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其次就是造船坊,现在只能建造出一些小船,无法建造出能够纵横海上的大船,这让他有些心急,太史慈一方面要兼顾水师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兼顾造船工坊,难免分身乏术。

    有了这三个江东老将辅助,想必辽东水师的进度会大大加快,他的原则是,宁可人等船,也不要船等人,所以这三人正好过去训练水师士卒。

 第231章 燕京书院

    如今的太行书院可不叫太行书院了,而是改名为燕京书院,这个名字还是苏辰亲自取的。

    最初太行书院在九原开办,后来迁往了上谷郡,随着他成为幽州牧后,他就在涿县西北部重新建了一栋书院,取名为燕京书院。

    而原来上谷郡的书院,仍然叫太行书院,由管宁担任山长,而涿县的幽州书院,由蔡邕担任山长,郑玄,王烈,乐隐三人都在这里讲学。

    周瑜带着孙权和他几个兄弟一进入幽州书院,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如今的幽州书院可是人才济济,老师都是有名的大儒,这且不说,就说学生,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苏辰麾下官员的后辈。

    书院分为三个层次,蒙学,中学和大学,在大学中,最出名的人是诸葛瑾,诸葛瑾不仅学业出色,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苏辰的大弟子,身份然,所以成为了大学的领头人物。

    至于中学,这里面就以苏进为,后面跟着诸葛亮徐盖等人,这些人在书院中名声很大,除了身份之外,当然也是他们的学业很好,深得几位老师看重。

    而蒙学之中,才是最热闹的,他的二儿子苏牧,三儿子苏宁以及长女苏樱都是蒙学之中最调皮捣蛋的人物,尤其是苏樱,仗着苏辰蔡琰蔡邕等人的宠爱,在书院里面胡作非为,竟然还敢作弄老师,没少犯错。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没少被苏樱欺负,诸葛圭死后,诸葛瑾就把三弟和两个妹妹也接到了涿县,他的大妹许配给了太史慈,二妹许配给了张辽,如今都已经成婚了。

    周瑜见过蔡邕之后,就把几个孙家的子弟交给了蔡邕,蔡邕一番考较之后,把孙权分配到中学,其余孙家子弟都分到了蒙学,至于周瑜,则暂时在大学里旁听。

    “阁下就是子瑜兄吧?周瑜刚进书院就听闻子瑜兄的大名,冒昧来访,还请勿怪叨扰之罪。”

    诸葛瑾正在百~万小!说,看到一陌生人进来,问道:“阁下是?”

    “我是新来的学子,周瑜周公瑾,以后请子瑜兄多多关照。”

    “好说,既然咱们都是同窗了,以后相互照顾。”诸葛瑾是个热心肠,为周瑜找到了住处,而后又带他去食堂吃饭。

    “公瑾,你有所不知,整个幽州书院有学子近千人,分为三个层次,州牧专门在书院后面建了生活区,生活区里什么都有,食堂更是免费供应学子们的饭菜,只不过有时间限制,如果你因为沉迷读书错过了吃饭的时间,那就只能挨饿了。”

    “书院左右两边是教室,左边是大学生,右边是中学生,至于蒙学生,都在前面的院子里,如果没必要,你千万别去那里。”

    “哦?有什么说道?”这话倒是勾起了周瑜的好奇心。

    诸葛瑾苦笑着说道:“有一次我去看我三弟诸葛均,结果被大小姐差点把头给烧了,你以后可要躲着他她,她是咱们州牧唯一的女儿,深得宠爱,就连咱们山长蔡

    大家也被这个调皮的外孙女作弄过呢。”

    “难怪!”周瑜没有纠结这个,问道:“子瑜,我听说幽州书院的藏里面有十万卷藏书,此事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说起这个,诸葛瑾颇为自得地说道:“你这一路走来,看到不少纸质书籍吧,我告诉你,整个大汉,都只有幽州书院和太行书院才有这么珍贵的纸质书籍,这可是天下闻名的苏纸,在外面说一声寸纸寸金也不为过,苏纸现在已经在大汉其它地方流通,可也只是作为书写工具,而且非贵族世家用不起,你在别的地方可看过直接用纸印刷出来的书籍吗?”

    “子瑜,你的意思是他们手上的书籍不是抄录的?”

    “当然!”说起这事儿,诸葛瑾简直对他师父佩服得五体投地,“普天之下,只有咱们幽州书院才有这种印刷的书籍,太行书院都不多,而藏里有十万卷藏书,全都是纸质版的,所以你知道咱们书院的底蕴了吧。”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不可思议!”周瑜自内心地赞叹道:“燕侯这是收了天下士子之心啊,对了,这印刷的书籍可对外贩卖?”

    “没有!目前这些书籍都是不准带出书院的,除非你自己抄录,印刷的课本只能留在书院里,每一本都有编号,要是少了一本,可是大罪!”

    “这是为什么?”周瑜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难道不该惠及天下士子吗。

    “这个问题,公瑾应该不难想到吧。”诸葛瑾把话点到这里就没再说了。

    过了一会儿,周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事实上苏辰没想过通过这种办法就能禁绝这种印刷的书籍流出去,他也没有把这个看得太重,有时候,越是把东西藏着,越能引起别人的主意,饥饿营销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利益。

    真实的情况并不像诸葛瑾所说,其实五原商会也对外贩卖四书五经这类书籍,只不过价钱很高,一般人买不起,只有那些世家大族买回去收藏,单此一项,就能让他养活十万军队,所以他才要搞饥饿营销。

    周瑜对幽州书院的一切都很好奇,尤其是藏,在得到了进入藏百~万小!说的机会之后,他甚至愿意住在里面,每一次都是看得饥肠辘辘才恋恋不舍地从里面出来,他现这里有书读,有饭吃,什么都有,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藏有好几层,最上面一两层放的是苏辰从洛阳搜刮来的藏书原本,下面的则是根据原本出版印刷的书籍,这个藏有重兵把守,凡是进入里面的人都要受到严格盘查,尤其是不能带任何引火之物,藏的楼主就是乐隐,楼里的所有书籍借阅都归他管理。

    周瑜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可是孙翊等人可就倒了霉了,刚刚进入蒙学,就遭到了以苏樱为,苏牧苏宁诸葛均拥护的权贵党欺压,偏偏他们还没处去告状。

    本来想去找孙权这个二哥主持公道,他却不知道,孙权都差点被诸葛亮给虐哭了,当然是在学术上。

 第232章 诸葛亮怼孙权

    “你就是孤身出使刘表,讨回孙文台将军尸首的孙权?”孙权刚刚在书院住下,对一切都比较好奇,本来还想着出去转转,没想到先有人把他堵在了房间。更新最快

    “不敢当,我就是孙权,不知阁下是?”孙权知道孙家乃是新近投靠燕侯的人,他母亲也嘱咐过他,让他在学院里要低调,千万不要惹事,所以尽管来人和他差不多大,但他还是表现得礼敬有加。

    “你先别管我是谁,听说你自比甘罗,甘罗十二岁为相,你十二岁就能出使刘表,想必有点本事,既然这样,我考考你,你觉得七路诸侯伐刘表,最后谁会获胜?”

    孙权没想到一来就被人给盯上了,他能想到自己太招风了,今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不过来人咄咄逼人,他也不是吃素的,当即答道:“阁下既然问出这个问题,那我就实话实说,七路诸侯伐刘表,最后获胜的肯定是朝廷,刘表必败,理由有三。”

    “哦?愿闻其详!”

    孙权侃侃而谈:“刘表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设计诱杀先父,乃是无道之人,朝廷派出七路诸侯攻打刘表,乃是以有道伐无道,师出有名,此乃道胜。”

    等孙权说完这一句,来人不置可否地说道:“继续说下去。”

    孙权说着说着思路越来越清晰,继续说道:“刘表帐下多是无能之辈,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蔡瑁、刘磐二人,而七路诸侯却是人才济济,此乃才胜。”

    “刘表太过爱惜名声,遇事犹豫不决,心慈手软,又与七路诸侯分属不同阵营,七路诸侯有大将军支持,三十万大军陈兵襄阳,犹如天兵降临,刘表背信弃义,被天下诸侯唾弃,自顾不暇,此乃义胜。”

    孙权说完这三点,看着来人,毫不退让地说道:“有这三点理由,刘表必败无疑。”

    孙权本想从来人脸上看到震惊,可没想到来人却是不屑地回应道:“我原本以为十二岁就出使刘表的孙权会是何等人物,没想到今日一见,竟然说出这么没见识的话来,实在是叫我大失所望,大失所望。”

    来人说罢就要离开,这可是惹怒了孙权,即便他脾气再好,也忍不住要生气了,问道:“阁下既然这么说,有何高见?还请赐教!”

    来人见他还不服气,回答道:“我只说一点,你就知道七路诸侯和刘表谁会是最终的赢家了,袁术是有七路大军,可他万不该陈兵南阳,若是他携三十万天兵直取襄阳,尚有获胜的可能,可他陈兵南阳,与刘磐对峙,只会空耗粮草,荆襄九郡富庶,粮草要多少有多少,反观袁术,一旦粮草耗尽,除了退兵,再无他图,你想要为父报仇的心思我可以理解,不过你若是因此就判断刘表必输,那你就太缺乏见识了。”

    孙权不得不承认,来人说得很有道理,他虚心问道:“敢问学兄高姓大名?”

    “不敢,区区诸葛亮,字孔明,今后咱们就是同窗了。”

    “孙权孙仲谋见过孔明兄。”来之前孙权就听过书院学子的大名,这诸葛亮号称是太子身边最有才能之人,还是当今州牧的义子,身份超然,他若是和对方搞好关系,对他孙家也不无好处,“多谢孔明兄赐教。”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诸葛亮并没因为方才的事情就小瞧他,说道:“仲谋,你十二岁就敢出使刘表,着实有胆色,你初来乍到,我带你在书院转转吧。”

    “如此甚好!”

    两人走在路上,迎面就撞见一人,见到他二人,热情地说道:“孔明,没想到你比我早来一步,这位兄台就是十二岁出使刘表,名传天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仲谋学弟吧?”

    孙权被来人搞煳涂了,诸葛亮赶紧介绍道:“仲谋,这是我大哥苏进苏凌云,就是咱们州牧的大公子。”

    “原来是大公子,失敬,失敬。”孙权对他行了一礼。

    苏进急忙扶起孙权,说道:“仲谋这是要折杀我啊,以后万不可如此,进了书院,没有大公子,只有你们的学长,今后我们表字相称即可。”

    “这…”孙权见对方不是作假,也改口道:“见过凌云兄!”

    “好,好,好!”他拉着孙权的手,边走边说道:“仲谋,你刚来书院,很多事都不清楚,有什么需要只管给我说,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晚点我还安排了一次聚会,都是咱们的同学,你也认识认识。”

    “多谢凌云兄,这叫仲谋如何敢当。”

    “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今后啊,你只管把我当成你大哥,咱们的父辈可是结义兄弟,今后你就是我的兄弟了,兄弟之间不说二话。”

    孙权不得不承认,苏进有乃父之风,虽然知道他是为了拉拢人心,可做得却是让你如沐春风,没有丝毫不舒服。

    苏进给孙权介绍了中学里面的一些佼佼者,孙权这才知道,燕侯义子诸葛亮,徐晃的长子徐盖,关羽的次子关兴,张昭的长子张承,张的长子张玄,郑玄之子郑益等等,这些人都紧紧地团结在苏进身边。

    这也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们同在中学就读,又都是书院的佼佼者,苏进知道这些人就是他以后的班底,所以更要拉拢他们了。

    接触到了这个书院的核心圈子,孙权也很高兴,如果能获得大公子的信任,那么今后孙家就有了至少两世的荣华富贵。

    他甚至打起了自家小妹尚香的主意,小妹比大公子年纪小,等大公子加冠之后,小妹差不多也到了出阁的年龄,若是小妹嫁给大公子,那他们家可就成了外戚了啊,这才是最可靠的保证。

    只是这事儿也由不得他,且不说小妹还小,要拿这个主意还得母亲才行,只不过他却是暗暗留了心。

    苏进今年已经十五了,事实上不是没有人给他说媒,只不过苏辰不点头,这样的大事谁敢自专啊,明眼人都知道苏进是苏辰的继承人,也正因为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