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64部分

武破三国-第164部分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对于这个合作也比较满意,庐江太守陆康一直对袁术不感冒,九江,丹阳二郡掌握在周氏兄弟手中,其实也就是掌握在袁绍手中,其余陆康,王朗等人既不服从袁绍,也不服从袁术,反倒是和刘繇勾肩搭背,袁术名义上是扬州牧,可扬州没有一个太守县令会听袁术的,所以此番他也有借孙策这把屠刀警告一下这扬州的几位诸侯。

    至于孙策攻取江东,在袁术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孙策有多少实力他还不清楚,且不说三万精兵还是他借给对方的,就算是送给对方,就凭这三万军队,就能拿下扬州?不是他袁术看不起孙策,实在是难度太大了。

    但是袁术不知道孙策的背后有苏辰支持,所以攻取江东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广陵郡毗邻九江、丹阳,周氏兄弟被苏辰牵制着,根本不能对孙策施加多大的影响力,至于陆康,王朗等辈,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绝不是孙策的对手。

    唯一可虑的就是谨防刘表趁火打劫,刘表原来不太可能出兵,可现在曹操屯兵新野,若是江东真的乱起来,曹操肯定会鼓动刘表出兵,而刘表也一定会派曹操出战,他只需要控制住对方的粮草就能坐收其成。

    不管如何,一个乱糟糟的江东总好过现在这样,至少乱起来了,总会有插足的地方。

    袁术答应了孙策的要求,接下来孙策必须把传国玉玺给袁术过眼,孙策当然不可能带到这里来让袁术看,双方必须约好一个地方,并且袁术还不能带大部队随行。

    有了孙坚被陷害的例子,孙策当然不会掉以轻心,这一次,他同样把袁术约在一个湖心岛上见面,湖心岛四周开阔,埋伏不了大部队,这样双方都能放心。

    袁术带着大将纪灵等人,前往湖心岛,岛上只有孙策一个人,袁术也只被允许他一个人上岛,虽然纪灵表示了质疑,但狼骑守卫丝毫不给纪灵面子,袁术不得不一个人上岛。

    上岛之后,孙策把玉玺递给袁术,袁术看得爱不释手,他当即确定这就是真正地传国玉玺。

    “袁将军,现在可以把玉玺传给我了吧。”

    “当然!”袁术恋恋不舍地把玉玺递给孙策,问道:“伯符,你就不怕我在这里埋伏了大军,来个强夺玉玺?”

    孙策无所谓地示意他看看西边,袁术瞧过去,只见远处烟尘滚滚,显然有大股骑兵靠近。

    “这是?”

    “袁将军别慌,他们不过是我昔日的部下,担心我的安慰,所以就在前方等候,如果袁将军想要用强,他们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赶到,不是我自吹,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可要对付万把人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袁将军不妨试试。”

    “哈哈哈哈,伯符多虑了,本将军不过是开开玩笑!”袁术见他准备充分,也熄灭了不该有的心思,“既然玉玺本将军也看过了,明日伯符就可以到校场上点将,三万步兵已经准备完毕,粮草军械等辎重也都随时可以调拨,伯符,祝你早日攻取庐江。”

    “多谢袁将军吉言,在下以先父的名誉起誓,事成之后,一定把玉玺献给将军。”

    “好,我信得过伯符!”

 第272章 大乔

    孙策在袁术那里借了三万军队,训练了几天,就准备出兵攻打皖县。

    袁术这些年也没闲着,庐江北部安丰阳泉,九江大部都被袁术给占领了,所以实际上庐江还在陆康手里的也就是皖县、居巢以及治所舒县周边几个县城。

    孙策之所以决定先攻取皖县,主要还是基于战略上考虑,皖县就在长江边上,他只要占领了皖县,苏辰就能通过水军从广陵沿长江而下,给孙策运送兵马粮草。

    青州水师的两艘楼船以及无数小船如今就停在广陵,只需要顺江而下,数天之内就能达到皖县,这也是苏辰要求他的。

    袁术给他的三万兵马不是什么精锐,不过在他的操练下,也逐渐变得有模有样,起初这些人不服孙策,认为他们是袁将军麾下的兵马,虽说借给了孙策,可实际上并不归孙策统属。

    但是他们很快就绝望了,在孙策一连斩杀了十几个屯将司马甚至是军侯之后,这些骄兵悍将终于认可了孙策,军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要是仅凭这三万兵马,拿下舒县的陆康都很艰难,更别谈攻略江东了,所以孙策需要快速占领皖县,然后苏辰才能给他派出精兵增援,有了青州兵那样的精锐,孙策才有信心打下江东。

    好在这一战主力并不是这三万松松垮垮的部队,真正决定性的力量是狼骑,这三万人只是他用来维持秩序,搬运粮草用的。

    孙策早就命令曹性率领一直小队前去皖县侦查敌情,曹性很快就回来了,告诉他皖县守军有三千人,这三千人不值一提,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攻下城门。

    “好!”孙策看着跃跃欲试地曹性,问道:“如果让你带人去抢占城门,你需要多少人?”

    “一百人足以!”这个数量是曹性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人数多了,容易打草惊蛇,人数少了,有无法将城门守住,“我用一百人可以南下城门,只不过最多能坚持三个时辰,三个时辰之后将军必须带这大部队赶到。”

    “没问题,三个时辰绰绰有余,若是你占领了城门,此战我为你记头功,去吧!”

    “诺!”

    曹性整顿军马,带着麾下一百人的部众,如风一般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狼骑通常的配备是一人三马,两匹战马轮换骑乘,还有一匹马托铠甲兵器,狼骑的铠甲和兵器都很重,所以需要一匹马专门驮运。

    在出战的时候,通常都是骑乘最好的那批特级战马,因为特级战马体力好,负重强,能够长时间承受铠甲兵器和人的体重,另外两匹马都是上等战马,持久力不如特级战马。

    三十里路,曹性只用了半个时辰,等他临近护城河的时候,城楼上守卫的士兵根本来不及收起吊桥,他带着大军长驱直入,斩杀了看门的兵丁之后,留下一小队人看守城门,其余人直接就开始清扫城楼。

    用了半个时辰把城楼清扫干净,曹性留下三十人守在城楼上,而后想着不如主动出击,为大军争取时间,于是下令道:“兄弟们,随我冲进县衙,活捉县令!”

    曹性带着你是个狼骑,凶猛地冲进了县衙,此时县令正在县衙之中,没费功夫,曹性直接跃马进入大堂,一把抓住一个舌头,问清楚了县令是谁,而后一把将县令捉上了马背。

    这仓促的一幕直接把所有人都镇住了,街上的人纷纷跑回家,生怕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军士杀上门来。

    “哎呀!”

    有个姑娘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摔倒在街上,正好挡住了曹性的部队,曹性不得不勒马急停:“吁!”

    “小姐,小姐,你没事儿吧?”那姑娘看起来是个大家小姐,倒下后身旁的丫鬟赶紧上前扶起。

    狼骑在平日是不能对无辜百姓动手的,可打仗的时候这一条不适用,曹性身边的亲兵一枪刚要刺下去,曹性立马制止了他:“住手!”

    曹性这一停下,其余将士也都勒住了缰绳,那小姐被扶起来之后,看到马背上的县令,张嘴就喊道:“刘伯伯,你怎么…”

    “你认识他?”那小姐看到熟悉的长辈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军士横在马上,本来要呼救,随即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忘记了现在的处境。

    那位小姐虽然没说话,但是曹性还是从她的反应看出来了,这个女子认识这位县令,正好,他需要这么一个熟悉的人,于是下令道:“带走!”

    “啊!”亲兵二话没说就把那小姐抓起来横在马背上,大部队继续出发。

    到了城门处,果然有县兵在冲击狼骑的队伍,曹性大手一挥,迎战,双方很快就杀在了一起。

    狼骑彪悍,县兵越来越多,看得出这个县令比较得民心,这倒是难得,曹性把县令举起来,喝道:“你们的县令在此,快快放下武器,否则我让他人头落地。”

    这倒不是曹性的部队不是对手,实在是他不想多造杀孽,而且看这县令这么得民心,要是杀人太多,今后统治起来也是件麻烦事儿,他这么多年跟着苏辰南征北战,眼睛里不只是战斗,也学会了考虑大局。

    果然,有了县令在手,那些县兵一时半会儿不敢进攻了,孙策很快就带着大军赶到,接管了皖县所有的城门。

    曹性把皖县县令带到孙策面前,说道:“将军,这就是县令!”

    “哦?你叫什么?”孙策对着县令问道。

    “哼!”这县令似乎很不给面子,曹性随即就把刚才俘虏的那个女子又带了上来,说道:“将军,此女认识他,还叫他伯伯!”

    “咦?”孙策乍见此女,顿时被她吸引住了,此女不说天姿国色,至少也是一位绝代佳人,曹性这个粗人竟然如此慢待,实在是让孙策觉得有些唐突了佳人。

    “敢问小姐,你可是认识这位刘县令?”

    孙策至少看起来比曹性和善多了,那女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位刘伯伯和家父交好,他可是个好官,百姓都很爱戴他,所以你们千万不要伤害他。”

    “你放心,我们不会随便杀人的,敢问令尊尊姓大名?”

    “家父姓乔,人称乔公!”

 第273章 周瑜到皖县

    孙策占领皖县后,苏辰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当即让周瑜将四万大军分批运送到皖县。

    庐江太守陆康很快就得知了皖县失陷的消息,他急忙派出援兵驰援皖县,援兵到了城外,被孙策打了个埋伏,只剩下不到一成的残兵败将狼狈而归。

    陆康也知道,孙策在皖县站稳了脚跟之后,很快就会沿江而上,对舒县用兵,所以他顾不得皖县的丢失,而是调集周边县城的兵马,全力防守舒县。

    在援军到来之前,孙策不会轻举妄动,攻入皖县之后,他才知道这一仗打得侥幸,陆康在庐江官声很不错,深得百姓士族拥戴,如果不是占了骑兵之利,杀了个措手不及,要是强攻的话,仅凭袁术麾下的这三万军队还不一定能轻松拿下皖县。

    皖县刘县令是个好官,孙策劝降他之后,令其出榜安民,稳定城中局势,而后便开始普查人口赋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他的大本营,所以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皖县有人口十万,县兵三千,因为靠近长江,所以良田比较肥沃,百姓尚能果腹,比起中原地区,这里的百姓是很幸福的,这也多亏了陆康这个太守。

    陆康一心忠于汉室,不属于任何一路诸侯的势力,只听从朝廷调遣,之所以能在庐江太守这个位置上做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得到了本地士族和百姓的支持。

    周瑜的船队一次只能运送一万士卒和一部分粮草,等周瑜从广陵沿江而下,到达皖县的时候,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对于周瑜的到来,孙策很高兴,因为要保密,所以孙策只带了亲兵去江边接周瑜,二人再见,唏嘘不已。

    周瑜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伯符,之前传出你私放曹昂,背弃主公的事情,我说什么也不相信,后来主公让我青州水师南下运兵运粮,我才知道你是主公安排在扬州的一枚棋子,伯符为了主公的大业,真是太委屈了。”

    孙策不以为意地答道:“公瑾言过了,主公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既然主公有命,别说是受点委屈,哪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好,伯符勇烈!”周瑜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说道:“伯符如今屯兵皖县,可有攻下庐江之策?”

    不待孙策回答,周瑜先说道:“我叔父周尚乃是庐江郡丞,昔日我在陆康麾下待过,对陆康此人有些了解,这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伯符要想拿下舒县,只怕不易。”

    孙策对此也是一筹莫展,闻言说道:“不瞒公瑾,之前我想的是等公瑾的先头部队一万军士一到,便带兵围攻舒县,此时想来,这个做法的确有些笨拙,舒县作为庐江治所,粮饷不缺,守城士卒不弱,要想攻下,并非一日之功。”

    “我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

    “什么办法?”

    周瑜侃侃而谈:“战事一起,受苦的终究是黎民百姓,主公对扬州志在必得,我叔父如今在舒县,我想进城去见他一面,若是能说服我叔父归降主公,事情就成了一半,而后再想办法叔父太守陆康,只是这后面一半怕是不容易啊。”

    “公瑾真是妙计!”孙策听闻,大喜道:“即便不能说服陆康,若是公瑾叔父愿意归顺主公,咱们只需要来个里应外合,如此便能打开城门,免去一场刀兵。”

    “哎,此事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陆使君对我周家十分照顾,除去公务上的关系,我叔父与陆使君私交也甚好,我也不敢保证能够说服我这位叔父,一切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

    “如此就拜托伯符了。”

    周瑜带来的一万先头部队,领兵将军是徐盛,徐盛投靠苏辰已经十来年了,忠心耿耿,带兵的能力很突出,苏辰此次命他前来协助孙策,也是对孙策的一个制衡。

    周瑜孤身去了舒县拜见周尚,周尚早就知道自己这个侄儿在燕侯麾下深受重用,对于周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燕侯可是如今天下一等一的诸侯,周瑜年纪轻轻也已经是青州水师将军,实在是难能可贵。

    当周尚听管家说周瑜独自求见,周尚抛下公文,立马赶回了府邸,刚刚见到周瑜,就问道:“公瑾,你为何会出现在舒县?你不是在燕侯之下当官吗?”

    “叔父,此次小侄奉主公之命率领水师南下,襄助屯兵皖县的伯符,想必叔父猜到我来的目的了吧?”对于周尚,周瑜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来意。

    “你是说孙策是燕侯派来攻取扬州的一枚棋子?”周尚大为震惊,不敢置信地说道:“没想到全天下的人都被燕侯骗了,那你此来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想劝降我?”

    “正是!不瞒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