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42部分

武破三国-第42部分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关羽的诉说,苏辰皱起了眉头,问道:“云长兄,你适才形容那怪物是肋生双翅的插翅虎,爪子比鹰抓还锋利,这样的异兽,似乎并没有在典籍上看到过,王庭为何会有这样的怪物?难道他们不怕这些怪物吗?”

    关羽对于异兽略有耳闻,解释道:“星宇,以前我也见过异兽,最初始的异兽不过是吃了天才地宝,发生了变化,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可是随着异兽开启灵智后,一些不同物种的异兽相互交配,于是生出了实力更加强大的异兽,我想我遇到的插翅虎就是这样来的。”

    “没想到异兽竟然可以通过遗传产生进化,真是匪夷所思。”结合关羽一说,他也明白了,既然开了灵智,这些异兽就有了灵性,互相交配也是有可能的,交配生出来的异兽兼具父本母本两种特殊的能力,这一点倒是不足为奇。

    据关羽描述,那巨型插翅虎有六头,两头大的,四头小的,那两只大的应该是一雌一雄,这四只小的便是幼崽。一只还未成年的幼崽都能够轻易解决一个淬体境的武者,这异兽的实力不要太可怖。

    眼下王庭有异兽守护,这成了挡在他们前面的一座大山,如果解决不了这些异兽,那么攻破弹汗山王庭无异于痴人所梦,更重要的是,经历了异兽一事,他对于弹汗山王庭多了几分忌惮,天知道对方还有什么没有被发现的底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苏辰下令全军后退五十里扎营,千万不能引起鲜卑人的怀疑,现在只能想尽办法,弄清楚弹汗山王庭的具体情况才好施为。

    好在这一路上劫掠的物资足够多,附近又有水源,倒是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有的是时间和对方周旋,不过想到九原那边的情况,他也多了几分紧迫感。

    “呜!呜!呜!”

    “咚!咚!咚!”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鲜卑大军集结完毕,终于开始了攻城。

    对于鲜卑人来说,他们攻城的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骑射。一队鲜卑士卒打头阵,奔袭在城门两侧,伺机射杀城楼上的士兵。

    另外一队步卒则是携带着简易的冲城车直奔城门,虽然偶有死伤,但在密集的箭矢掩护下,只用了半个时辰,冲城车已经到了城门下。2();

    “砰!砰!砰!”

    城门在巨大的冲撞之下,近乎纹丝不动,这城门早就被加固了,里面堆满了巨石,即便是城门被撞烂了,巨石仍然能够挡住一些进攻,为后续的增援争取时间。

    高顺亲自在北城楼上指挥守城,至于苏寔,则是巡查其它三门。虽然那里暂时没有发生战事,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敌人逮住了空隙,杀一个措手不及。

    在郭文的帮助下,苏寔没费什么心思就取得了九原县世家的支持,李家郭家都愿意拿出粮食,号召城内的百姓协助官军守城,而五原商会则是四处筹集物资,被百姓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城楼上。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这就是九原县的现状,在郭家与苏家两大世家的动员下,全城百姓都被有序地集合起来,为守卫故土贡献自己的力量。

    鲜卑大军从早上攻到晚上,期间每隔两个时辰就轮换一次军队,因为人数众多,敌众我寡,这人海战术被敌军使用得淋漓尽致。

    鲜卑大军日夜不停地攻城,汉军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到了第三天,终于露出了颓势,城门应声而破,幸亏苏寔带着骑兵及时赶来,在瓮城与鲜卑人厮杀一阵,敌军在丢下了几千具尸体后,终于选择了撤退。

    不过经此一战,苏寔率领的骑兵已经十步存一,原来的五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一万人,这一万人全部驻扎在北城门,其余三门都已经换上了各大世家贡献的私兵。

    郭家守东门,李家守西门,苏家和五原商会守南门,这样的分工是按照各自实力来的,苏家乃自五原商会的武备力量主要是狼骑,狼骑一走,苏家就只有家族护卫队了,而五原商会则是其余家族贡献出来的私兵。

    你家一百,我家五十,终于还是凑足了一千人,负责守卫最容易的南门。

    眼下战事焦灼,援军迟迟未到,高顺十分担心,他把屯长以上的将官叫到城楼上商议,最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把希望寄托在一直没有消息的援军身上。

    “你说明天九原县能守住吗?”如果陷阵营在的话,他尚且有一战的决心,可眼下最精锐的陷阵营被苏辰带走了,面对明天的攻城,高顺真的有些不自信。

    眼下已经是后半夜,鲜卑人暂时退去,只等天一亮,便会引来大规模的进攻,这一战生死存亡,全都在明天揭晓。

    苏寔也不知道能否守住,该做的已经做完了,朝廷大军迟迟不到,从各个县城乃自五部都尉府抽调的五万士兵只剩下了一万能战之士,其余四万伤亡的士兵中,经历此战后,最多能够恢复五千,剩下的不是死亡就是残疾,这辈子是不用想着上战场了。3();

    这么大的伤亡,饶是苏寔打了一辈子仗也有些心惊,这几日惨烈的守城战正在一步步摧毁他的战心,甚至不只是他,敌人是在摧毁大汉的战心,一旦城破,那将迎来鲜卑大军在整个并州的烧杀抢夺,结果必然是十室九空,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退,他们是第一道屏障,也是最后一步屏障。

    他正准备回答,这是突然有个传令兵急吼吼地上前报告:“启禀两位将军,援军到了。”

    “援军?哪来的援军?”苏寔这话像是再问对方,又像是在问自己,不过稍待他与高顺对视一眼,惊讶地问道:“你是说度辽将军的大军到了?”

    “是的,度辽将军和护匈奴中郎将正在太守府等候两位将军。”

    “赶快带路!”

    高顺兴奋地下了城墙,边走边感慨道:“这援军还真是及时雨啊!”

    只有苏寔,经过先前的大喜之后,却是忍不住想到:如果援军早来几日,也不会有那么多士卒丧生,在这个时候才来,不知道这度辽将军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不怪他这么想,要知道这几日折损的可都是苏家的实力啊,经此一战,苏家也必定元气大伤。

   

 第63章 因私废公

    得知援军已到,高顺二人喜出望外,虽然来得迟了些,不过不管怎么说,援军的到来,让五原郡暂时避免了破城的危机。

    度辽将军管辖北方军备,和太守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董卓这个中郎将同样是两千石高官,三个大员聚在一起,并无高下之分,也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高顺身为东道主,自然对二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尽管战事紧张,可还是在太守府安排了宴会为其接风洗尘。

    董卓最关心战事,刚刚吃了几口酒菜,就开口问道:“高使君,如今战况如何?”

    高顺被董卓的话勾起了伤心事,实话实说道:“如果两位将军再晚来片刻,这九原县城怕是就要被攻破了。我五原郡五万大军守城,如今十步存一,只剩下不足一万残兵败将苦苦支撑,其余三门如今已换成了各家私兵驻守,危在旦夕,我与苏长史日盼夜盼,总算盼来了两位将军的到来。”

    “竟然这么惨烈!”董卓和度辽将军都是知兵之人,闻言稍微一想,便能够想象出战况是何等惨烈。

    不过和董卓的忧心不同,那度辽将军闻言却是翘起了嘴角,这一幕正好被苏寔捕捉到,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莫非这度辽将军和苏家有怨?又或者是与高顺有仇?

    尽管心中这般猜测,他却没有丝毫表露出来,举杯说道:“苏某十分感谢二位将军的到来,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我敬二位将军一杯。”

    说罢他就饮下了杯中之酒,董卓和苏家算是半个同盟的关系,也豪爽地喝下了杯中酒,而那度辽将军却是婉拒道:“周某不胜酒力,苏酒虽好,眼下大战在即,却不可贪杯,望诸位海涵。”

    “理解,理解。”苏寔讪讪一笑,揭过了这一茬,不过脸上的失落却是谁都能够看得出来。

    酒宴结束后,大家并未安歇,而是就地安排明日的战事,董卓最为积极,手中有八万骑兵,底气十足,扬言要出城偷营,出奇制胜。

    他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高顺的赞同,按照高顺的想法,眼下敌军是汉军的两倍多,当务之急还是守城为要,等到敌军粮食耗尽,必然会退兵,到时在一举出击,趁机歼灭。

    不过度辽将军却是不同意高顺的意见,要守城肯定需要的是步兵,董卓手下没有步兵,五原郡只剩下一万残兵败将,那这守城的主力必然落到了他度辽将军身上,打从一开始他就抱着保存实力的想法,所以赞同了董卓偷营的提议。

    于是当晚董卓便在三更时分,率领一万大军出城偷营,不料敌军大营之外有异兽守卫,还未接近,就已经暴露了目标,鲜卑骑兵趁势杀出,虽然势均力敌,可董卓在扔下了数百尸体后引兵返回,无功而返。

    偷营失败,众人只能接纳高顺的意见,坚守不出,等待敌军粮草耗尽。

    于是接下来两天,九原县四门紧闭,高顺率领一万大军和各家私兵驻守北门,其余三门有度辽将军麾下步卒把守。

    没多久,朝廷的旨意就传到了九原县,当听到皇帝命令边地太守自己募兵,抗击鲜卑大军的时候,各人心思各异。

    不只是五原郡一处,云中郡,北地郡,代郡等遭到鲜卑攻打的郡县都收到了这样一份旨意。

    朝廷许可边地太守私自募兵?

    这个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募兵多少那还不是由各地太守说了算嘛,长此以往,势必尾大不掉,形成边地郡守割据的局面,也不知道朝廷中哪个傻瓜想出了这个办法,端的是误国误民。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脸上的羡慕之情,对着高顺恭贺道:“恭喜高使君,如此一来,高使君便可大举募兵,守住九原县不在话下。”

    至于募兵的钱粮,那当然是就地解决了,朝廷肯定不会支援半分,高顺得到执意后,便找到苏寔商议,现在九原县有大军驻守,鲜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攻破,眼下五原郡兵损失惨重,必须重新征召士卒训练,而这个任务就落到苏寔这个长史身上了。

    苏寔闻言答道:“伯平你放心,此事由我全权处置,咱们边地民风彪悍,习武之人不少,只要有足够的的钱粮,募兵之事轻而易举。”

    因为没有外人在场,所以苏寔并没有称呼高顺使君,高顺也没觉得不妥,等他走后,苏寔便找来了苏安,让他给留守五源县的苏武传信,在五原郡,雁门郡乃自往南的整个并州设立招兵处,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兵员,有多少要多少。

    光靠苏武一个人远远不够,他又找来了五原商会的众位股东,让他们利用各家的渠道,设立招兵处,务必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兵员。

    这个时候,他又去信中山豪商苏双以及一直与苏家合作紧密的甄家,让两家帮忙采购皮革铁器粮食,主要是生铁,粮食苏家这两年存下了不少,暂时不缺,不过兵器就不行了,苏家的那个作坊一个月的产量只能满足五千士卒的军备,这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借助外力。

    李家和苏家也有合作,不过考虑到李肃如今在董卓麾下任职,苏寔没有让李家参与到募兵之中,以免引起董卓不必要的误会。

    不得不说,近几年天灾**不断,流民遍地都是,听到招兵的消息,各州的流民全部蜂拥并州,给各郡各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最后无奈之下,各郡县只好也加入到了募兵的行列中,不过他们招募的士卒则是卖给了苏家,苏家付出了三倍的代价。

    虽然消耗掉不少钱才,可短短半个月,募兵之事已经卓有成效,三万精壮只需要稍加训练便能投入战场,情况特殊,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训练士卒,只能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将三万精壮稍加训练之后与一万精兵混编,虽然暂时降低了郡兵的战斗力,但总算是可堪一用。

    而那些原本伤残的士兵也没有闲置,有些伤好后就安排去训练新兵,这个工作让他们找到了自己余生的价值,一个个投入了十二万分精力练兵,原本的流民在他们手上稍加训练,就成了一个合格的士兵。

    半月之后,又招募了两万精壮,这两万精壮没有立即投入战场,而是由苏寔亲自训练。与此同时,各地的招兵处也没有闲着。

    苏家乃自五原商会的底蕴彻底暴露了出来,五原商会和苏家一荣俱荣,他们当然知道募兵的好处,只要军权在手,将来的收获会是现在的数倍,而且这些士兵吃穿用度可不是朝廷供给,虽然没有灌输效忠苏家的信念,可从一开始,这些士兵就打上了苏家的标签,说是苏家的私兵也不为过。

    依附于苏家的世家们也都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他们家族崛起的机会,所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个月之后,竟然拉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队伍。

    苏寔也被这个速度吓了一跳,他赶紧去信各地,停止募兵,不过各地的百姓蜂拥而至,最后不得已又招募了五万精壮,才结束了募兵的工作。

    这五万精壮苏寔并没有训练,而是先将其编队,用来开垦田地,这些年,苏家在五原郡囤积了不少地,一部分种上了高粱,另一部分则是缺乏人手,任其荒凉。

    这里面从崔家抄没的土地占了一半,原本的佃户因为大战早就逃荒去了南边,这五万精壮一部分用来屯垦,另一部分则是开凿矿山,苏家在五源县有铁矿,而且还是个富矿,只是由于人力有限,再加上当时怕保不住这一份利益,所以只开发了周边一些小矿。

    如今有了足够的人手,又有朝廷的旨意在,苏寔便假公济私,将五万人收为佃户,开凿出来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送到五源县,进行冶炼,练出来的生铁主要供应军队。

    也是因为之前的积累足够,否则苏家根本养不起这十万军队,仅靠五原郡的那点赋税,还抵不了苏家一个月的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