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70部分

武破三国-第70部分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好奇的是,徐庶如何会来到太行书院呢?

    “元直不用多礼,能得到郭师如此盛赞,又能让岳父动了传下衣钵之念,想必元直乃是大智慧之人,对于有识之士,本侯素来仰慕,待之以上宾,归化城内的招贤馆便是为此而设,这几年来,也为本侯治下引来了几位大才,着实为归化城的建设出力不少,建言献策之功,足以名垂后世。”

    “侯爷此言大善。”徐庶对此倒是十分赞赏,说道:“招贤馆一事乃开本朝之先例,假以时日,侯爷麾下必定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定能为大汉再建功勋。”

    双方客气地寒暄几句,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接着郭家主又指着一人介绍道:“贤侄,此人名叫顾雍,乃是江东顾家子弟,才识仅在元直之下,颇得蔡大家欣赏。”

    “顾雍?”这个人历史上就是蔡邕的弟子,而且深得蔡邕看重,本以为蔡邕出任太行书院院长,没有了历史上江淮避祸之举,顾雍也就不会再是蔡邕的弟子了,却不曾想,阴差阳错,此人还是成为了蔡邕的弟子,一饮一啄,真是因缘际遇。

    只不过看他的年纪,应该未曾加冠,江东四大家族和苏家也有商业往来,顾雍在太行书院求学并不稀奇,只是他和徐庶不同,徐庶出身寒门,尚可收拢,而顾雍乃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凡事必以家族为重,所以要想得到他的效忠,并非易事。

    “原来是江东顾家的子弟,果然是钟灵毓秀,且随蔡师好生做学问,将来必定是将相之才。”勉励了他几句,苏辰便不再继续。

    “多谢侯爷,学生自当如此。”顾雍也是客气地回了一句。

    “嗯,如此便好!”他环顾四周,看了看翘首以待地众学子,朗声说道:“诸位,尔等能够在此地相遇,实属缘分,本侯平日公务繁忙,也未曾有暇前来看望诸位,今日适逢其会,稍后会在书院后堂举办一场宴会,届时还请诸位都能到场,以诗书佐酒,也是一件雅事。”

    “多谢侯爷!”

    又勉励了学子们几句,他便辞别了郭家主,前往蔡邕的住所。

    走在路上,他的心情大好,本来这一次过来完全是为了拜访岳父,将妻儿接走,没想到竟然还收获了一位大才,认识了几个潜力之人,这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对于要徐庶效忠,他没有任何的担忧,不说徐庶现在是无主之人,单说他乃是蔡邕的衣钵弟子,这一点就意味着他早就和苏家绑在一起了,谁不知道蔡邕乃是他的岳父,岳父不帮自己人,难不成还帮外人?

    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徐庶的母亲,徐庶此人事亲至孝,历史上曹操将他母亲捉去之后,让他不得不前往曹营,一身抱负无处施展,若是没有这一茬,或许天下三分指不定是谁的功劳呢。

    想到这里,他当即对身边的护卫杨阿若说道:“阿若,你去查一下徐庶的母亲在何处,查清楚之后,持我的书信,将她请去归化城居住,记住一定要待之以礼,好言相劝,就说黄巾贼寇即将叛乱,徐庶担忧母亲的安全,这才请她往归化城一行,务必要耐心劝说,不得有任何强迫之举,明白吗?”

    “主公放心,丰誓不辱命!”杨阿若好不容易捞到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怎能不尽心竭力呢?

    看到杨阿若被派去执行任务了,这可将祝公道羡慕得不行,苏辰看在眼里,也没有说话,现在孙宾硕和杨阿若都派出去了,他身边就只有祝公道一人,显然他必须留在身边护卫他左右。

    如今典韦乃是神照境的修士,即便是他也待之以礼,恩遇盛浓,可不敢再像从前那般把他当成一个简单的护卫统领,而是将其当成客卿一般,没有大事,尽量不要去叨扰他。

    虽然典韦对他很忠心,可是灌顶之后,他也不敢百分之百地相信他了,上次典韦被雷击之后,真气竟然附带着雷电属性,威力更甚从前,如今他虽然是神照境的修士,可即便是面对高一个境界的修士也能硬扛,这样的存在,早就不是他能够像原来一般大呼小叫的存在了。

    不只是典韦,自从典韦修为越来越高之后,他对清凉寺僧众的态度也十分热情,这些僧众要什么给什么,不曾亏待一丝半豪,至于重建清凉寺之事,还为时尚早,而且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他不愿轻易为之。

    如今他手下诸将不少,关羽,徐晃,鞠义,高顺等八健将,真正能够和典韦在武力上分庭抗礼的存在几乎没有,单就潜力而言,也就关羽有可能成长为他的对手,不过这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

    按照三国二十四将排名,关羽仅在典韦之后,可那是典韦没有奇遇的情况下,灌顶之后的典韦,其修为恐怕除了那些不出世的老妖怪,以及张角这个获得传承的道人之外,普天之下再无敌手。

    这个时候,他不禁想起了黄忠,即便靠着英雄楼的网络,也依然无法查探到黄忠的行迹,尤其是在他放出了可以治疗黄叙不治之症的情况下,黄忠依然杳无音讯,这种情况只存在一个可能,那就是他被某些隐世门派盯上了。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黄忠幼儿的病放在大汉,或许很多人无能为力,可放在那些不世出的门派手里,不见得如此,毕竟大汉四百年江山,谁知道隐藏了多少的大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黄忠就不要想了,即便那些隐世门派不在外行走,可四百年巨变他们肯定会扶持代言人的,而黄忠想必也会在那个时候出世。

    另一个触手可及的办法就是提升关羽的实力,若是苏父没有中毒,或许他会考虑匀一颗龙元丹给关羽,以此提升他的修为,和典韦分庭抗礼,可如今给父亲用掉一颗,只剩下两颗,这两颗一个是给他自己服用的,另一颗则是将来给他儿子服用的,没有多余的,所以这条路也行不通。

    除了丹药,还能够提升修为的就是功法了,关羽修炼的春秋大义全是他自己领悟而得,越往上,就越难进阶,毕竟他走的是创功流,昔日他已经把李彦的刀法给关羽参悟了,所以要想让他有更高的领悟,必须观看更高阶的功法,目前却是有这么个机会。

    那就是张角修炼的《太平经》。

    虽不知道太平经是一部什么样的功法,但能让张角三兄弟在短短十数年就有这样的修为,此功法功不可没,所以若能得到太平经,不只是关羽,即便是他自己,也会有莫大的收获。

    “太平经,本侯势在必得!”说话间就来到了蔡邕的房舍之外,听到里面的欢笑声,他原本提起的心神又放松下来,这个时候,家庭才是他最重要的牵挂。

 第107章 征兵

    “跌跌!”刚刚进屋,小苏进就注意到了来人,颤颤巍巍地朝着他扑过来,苏辰赶紧上前几步,将他抱在怀里。

    “进儿,有没有听话啊?”抚摸着怀里的儿子,看到他天真灿烂的笑容,苏辰的心中十分欣慰。

    “跌跌!”苏进年龄还小,对他的话自然听不太明白,看到丈夫这一刻,蔡琰眼含热泪,几乎就要落下泪珠了。

    蔡邕见此情形,识趣地说道:“星宇,你陪昭姬先说说话,为父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晚上咱们翁婿俩再好好絮叨絮叨。”

    “多谢父亲体谅!”待蔡邕离去之后,屋子里就只剩下他一家三口了,抱着小苏进来到蔡琰的身边,将苏进放下,而后一把搂过蔡琰的肩膀,宽慰地说道:“昭姬,这些日子苦了你了,让你跟着我担惊受怕,实在是为夫的过错。”?蔡琰用手堵住他的嘴,阻止他继续说下去,真诚地看着他说道:“夫君此言过已,妾身与夫君乃是一体,虽然受了些惊吓,但已经过去了,夫君不必自责,如此该让妾身心里难过了。”

    “好好好,为夫不说,不说。”暂时揭过这个话题,他转而说道:“昭姬,我平时公务繁忙,也没太多的时间陪你,现在看着进儿一天天长大,要不了多久,就该到了识字的年龄,岳父早已将蒙师一职预定,我意将太行书院迁移至归化城,一来是为了方便进儿求学,而来也是想让你能够多陪陪岳父,你以为如何?”

    搬迁书院之事早在建城之时已经有了计较,当时在城东划出了一块地方,专门修建了一所学院,地盘是太行书院的数倍之大,里面不仅包含了校舍,还修建了大量的宿舍,足够容纳上万学子就读,这里才是苏辰理想中大的大学之所在。

    听到苏辰的话,蔡琰十分高兴,说道:“多谢郎君体谅,昭姬心里十分高兴,只是搬迁书院一事十分繁琐,夫君若是信得过妾身,就让妾身襄助父亲一臂之力吧。”

    “你能有此心自然更好!”蔡琰能够操持诺大一个苏府,自然不是无能之辈,区区小事在她手里,不足挂齿。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相处了半日,他才辞别了妻儿,来到蔡邕的住处,给他说了晚上举行宴会之事,蔡邕对此事倒是十分支持,并且提议道:“星宇,如今学院之中不乏才识卓绝之辈,你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若是能让这些人归心于你,对你的将来自有莫大好处。”

    蔡邕的提议正中他下怀,趁机说道:“岳父容禀,适才小婿和元直有所交流,发现他谈吐不俗,智谋超群,某麾下现在正缺这样的谋士,还请岳父成全,让元直辅佐小婿。”

    “哈哈哈哈,好你个星宇,没想到你早就把我这个弟子盯上了。”自己的弟子能得到女婿的看重,蔡邕心中自然高兴,不过话音一转,却是说道:“你虽有此心,但元直从学于为父时日尚短,日下还未到其出山之时,若是此事离开书院,为父只恐误了他这个好苗子啊。”

    蔡邕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后来的徐庶虽然厉害,但现在的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学子而已,经历还没有以后那么丰富,其能力是否如传言那般厉害还有待考证,若是因为他的缘故,拔苗助长,那时候他可就连后悔都没有地儿后悔去。

    “岳父的意思是?”

    蔡邕说道:“为父的意思是让他继续在书院待几年,待为父这一身本事尽数传给他之后,再让他到你麾下历练,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苏辰狐疑地看着蔡邕,问道:“岳父,您不会是舍不得这个衣钵传人吧?”

    “咳咳!混账小子,你岳父是那样的人吗?”蔡邕尴咳嗽两声掩饰自己尴尬的表情,说道:“为父是怕你把这么个好苗子给耽误了,你这混账小子竟然敢怀疑为父,该打!”

    “岳父息怒,此事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什么办法?”

    于是苏辰把搬迁书院之事给他提了提,蔡邕听后,沉吟许久,说道:“你想扩建书院,这也是好事,不过你是否考虑过,本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五原人,有的年龄尚小,故土难离,他们远赴归化城求学,只怕问题不少。”

    蔡邕说的还真是个事实,这可是古代,交通不便,学子们要想回家一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旦搬迁之后,就意味着远离家乡,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事情,而这其中,苏家的佃户子弟没准就占了大半。

    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问道:“那依岳父之言,此事该如何处置?”

    蔡邕说道:“无它,只需要将此地的书院设为别院,由郭兄担任院长,太行书院则搬迁到归化城,年龄小的学子依旧可以在此地求学,待他们长大之后,再前往书院就读,别院可以为书院提供优质的学子,如此一来,书院的规格自然就上去了,老夫也不用再去教那些蒙学的内容。”

    这不就是说教育分级吗,别院成了小学初中,书院就是大学,如此一来,虽然花费不少,却也是人尽其才。

    “好,那就依岳父之言办理,此事小婿已经全权委托昭姬襄助岳父,希望借着这件事儿,也能让她暂时忘记过去的悲伤。”

    “嗯,为父知道了。”

    晚上的宴会自然是以诗词歌赋,文章词句为主,以如今苏辰的身份,自然不需要在这群年轻人中表现,拔得头筹的不是徐庶,反而是顾雍,不得不说,对于诗词一道,顾雍造诣不凡。

    宴会之后,他将徐庶单独叫了出去,给他透露了搬迁书院之事,并询问他是否愿意在校尉府中做一个书佐,负责传达命令,纪录文字。

    徐庶自然没有推辞。

    得到徐庶的允诺,他十分高兴,虽然不是拜他为主,可至少说明徐庶是比较认可他的,这个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徐庶心怀大志,渴望明主,苏辰虽然是他最先接触到的人,但也不意味着他就绑死在苏家这一条船上了。

    在九原停留了数日,期间还去拜访了太守郭文,如今他和郭文的关系颇为复杂,类似于盟友,绝不是主仆,在郭文的眼中,能够让他认主之人,至少目前的苏辰还不行。

    苏辰这一路走来,郭文都是看在眼里的,他承认,苏辰很厉害,也很有潜力,但也仅此而已,郭家乃是几百年的望族,他们不会过早地下注,这是家族生存之道,苏辰能够理解,别说他现在官职没有郭文高,即便将来比郭文高了,他也不一定是对方理想的主公。

    而且目前的这种合作的方式也挺好,现在天下即将大乱,大乱之后,有心人才会看出大汉已经垂垂老矣,才会开始布局,现在的有识之士们,至少还没有发现这点,郭文也不外如是。

    回到归化城后,听取了闫忠的汇报,他对于张梁的挑衅真是捏了一把冷汗,好在关键时刻,鞠义挺身而出,先登死士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当着众将士的面,他重赏了鞠义:“先登守护城池用功,赏千金,绢十匹,良马十匹,望尔等今后都能如鞠司马一般,恪尽职守,本侯对于有功之人,绝不吝惜赏赐。”

    “多谢主公!”鞠义单膝下跪,叩谢之后,静待一旁。

    黄巾叛乱几乎是他一手导演,眼下军队的建设才是根本,关羽带着云影坐镇度辽将军府,归化城有战力的军队就剩下了徐晃的三营三万人马,先登死士一千余人,狼骑两千人以及虎卫不到两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