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446部分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446部分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八……七……”

    “一”字结束,陶商将手移开,重新坐回王座之上,拂手示意那武生起来。

    那年轻的武生便缓缓站了起来,向着陶商从容一拱手,不卑不亢道:“臣韩信拜见大王,谢过大王赐名,臣必为大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陶商看了韩信一眼,只见眼前这年轻人,气势已是全然不同,恭敬之中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沉静,眉宇之中闪烁着含而不露的自信,那是一种掌控一切,无所不能的自信,仿佛天下间,没有任何人是他的对手。

    “这气质,果然是韩信才能够有的啊,嗯,不错,这个人就是韩信……”陶商微微点头,嘴角扬起了笑意。

    就在这时,陶商的脑海之中,再次响起了系统精灵的声音,提示他另外三名随机英魂,已经召唤完毕,散布于天下各地。

    前两名英魂是左丘明和宋襄公,分别散落在了兖州和并州,这两人虽也算有些能力,但前者不过是作文学家,写了部《左传》,后者宋襄公则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废材君主,非是什么有影响力的大才,而且还散落在自己的领地之中,陶商倒也没什么担心。

    最后一名随机英魂,却让陶商眼前一亮:

    西施!

    !…PBTXT WXGUAN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施的天赋

    那可是西施啊,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其美貌可与貂蝉相比,甚至还有传言,这西施乃是四大美人之首,比貂蝉还要绝美许多。

    据说这西施原本为越女,容颜绝丽,粉面桃花,在河边浣纱之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绝丽的身影,更加美到不可方物,而这时从水下经过的鱼儿,见到了她的全倒影,竟然给瞧痴了,忘记了继续游动,渐渐的沉入了水底。

    “沉鱼”二字,正是古人为西施所创。

    这样一个绝色美人,四大美人之首,换作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怎么可能不想一睹芳容,不想拥有。

    陶商已拥有了貂蝉,拥有了妲己,享有过了接近于完美的美色,而西施则是超越完美的存在,如何能不叫心为神往。

    更重要的则是,西施的身上,竟然还存有“暴击”天赋。

    所谓“暴击”天赋,就是陶商若能跟西施联姻,成功获取“暴击”这个天赋,就能够在战斗之中,有一定机率暴发出超越自己本身武力值的战斗力。

    换句话说,如果陶商现在的武力值只是95,如果拥有了暴击天赋,就有可能在某一招使出时,发挥出100的武力值。

    更妙的是,这个“暴击”天赋还拥有光环效应,不仅可是作用到自己身上,还可以影响到自己方圆百步的范围,无论是武将还是普通士卒,都将有一定机率触发暴击。

    这么神奇的一个天赋,怎么不能不让陶商眼冒金光,如果自己能得到西施,得到这个暴击天赋,这就意味着,他凭着95的武力值,都有能力跟吕布这样的满百敌人单挑!

    不过,让陶商感到头疼的则是,西施的随机召唤地点,并不在自己的统治区内,而是被召唤在了关中,召唤在了曹操的地盘上。

    “嗯,看来得尽快扫灭勾践,然后再灭了曹操,必须抢在曹操前头,把西施弄到手才行,若是落在曹操的手里就不太妙了……”

    陶商思绪飞转,忽然间又犯起了愣怔,一时失神,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左右文武们看着自家大王突然发起了呆,皆是面露疑色,彼此相望有些不解。'看本书请到

    “咳咳……”站在那里有些尴尬的韩信,干咳了几声,拱手道:“大王召臣前来,不知有何差遣,请大王示下。”

    韩信的提醒把陶商从神思中叫醒,陶商这才收回心神来,便想若想尽快得以西施,只有先灭了曹操才行,想灭曹操就得先灭了勾践。

    灭勾践,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攻克眼前剑阁这道天下第一险关。

    “罢了,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至于西施,只能期望着她不被曹操先得到吧……”

    陶商轻吸了一口气,暂时屏弃了杂念,便对韩信道:“韩卿,本王听说你在讲武堂中,一直研究的是如何在益州用兵,听说你很有心得,本王今为你赐名,就是想听听你有什么良策,可助本王速破剑阁。”

    王帐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向了韩信,有质疑,也有期许。

    韩信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来到地图之前,凝视着那张益州地图,久久不语,眼神变化不定。

    他在思考着破敌之策。

    陶商也不打扰他,自斟一杯小酒,饶有兴致的喝了起来,表现的对韩信充满了信心。

    片刻之后,韩信眼中透射出一丝精光,转过身来,向着陶商一拱手:“大王,臣适才研究这地图已久,确实是想到了一条可行之策,或许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剑阁。”

    韩信的声音从容不迫,透着一种稳操胜券的气势,王帐之中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无不是神色为之一变,惊奇的目光齐刷刷的盯向了他。

    显然,众人都不敢相信,连张良都无法想出破敌妙策,眼前这个年轻的韩信,竟然轻松想到。

    而且,还说是什么不费吹灰之力!

    韩信的“海口”,如何能不令众人感到惊奇,就连张良也身形一震,狐疑的目光看向了他。

    陶商的眼中,却始终是充斥着信任,并没有因韩信的大夸“海口”而惊奇,相反,眉宇间也闪过一丝兴奋的精光。

    手中之酒一饮而尽,陶商笑着一拂手:“韩卿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臣这道计策嘛……”韩信却又稍稍有些顾虑,“臣这么计策说出来,就怕让大王觉的有些异想天开,还望大王莫怪。”

    异想天开,意味着此计必是一道奇策,而历史上的韩信,正是因善于出奇制胜而闻名天下。

    韩信这么一顾虑,陶商反而对他更他有信心了,当下拂手笑道:“本王就喜欢异想天开之策,你尽管说出来吧,不管本王用与不用,都不会介意。”

    眼见陶商如此信任,韩信眉宇中流露出几分感动之色,当下便再无犹豫,便将自己的计策,当着陶商,当着大魏这些文臣武将们,从容不迫的说了出来。

    帐中文武大臣们,刚开始的时候,眼神中还都充斥着怀疑,但听着听着,一个个都神色震动,眼睛中无不迸射出惊喜之色。

    而众人的目光,随着韩信的讲解,皆又望向了地图,在益北大地上来回游移,个个称奇起来。

    “这一条计策,当真是条异想天开之策啊,不过若是能成功,倒确实是可不废吹灰之力,就拿下剑阁关来。”张良也轻摇着羽扇,啧啧称奇,言语明显是赞同韩信的献计。

    陶商也兴奋起来,腾的从王座上站了起来,几处走到地图前,顺着韩信的比划上下扫视,脑海中权衡着韩信的计策。

    蓦然间,他眼前一亮,突然间想起了沉埋在脑海之中,关于剑阁,关于韩信此计的种种记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只是倒过来而已,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妙啊,真是妙极了……”陶商的拳头,狠狠的捶击在了地图之上,兴奋之情已溢于言表。

    陶商猛然回头,再次看着眼前这个汉初三杰,心想自己真是没白招啊,眼前的这个人,果然是和张良一样,可以扭转乾坤的王佐之才。

    韩信目光敏锐,已从陶商的目光中,看出了他对自己此计的赞同,却依旧拱手道:“臣这道计策若实在是异想天开,还请大王见谅。”

    “异想天开的计策,才是真正的妙计啊,不异想天开,怎么杀刘璋一个措手不及!”陶商拍着他的肩膀,兴奋的放声狂笑起来。

    帐前张良也摇着羽扇道:“刘璋以为他有剑阁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手中的兵力必集中于剑阁关一线,这确实是实施此计的大好机会。”

    这时,苏秦却又顾虑道:“韩将军此计虽妙,但却太有些铤而走险,万一有所失利,只怕会徒损士卒,动摇了我军……”

    未等苏秦说完,陶商便一挥手,豪然道:“行军打仗,岂有不冒险的,这一次的收获绝对大过于风险,就这么决定了。”

    陶商决意已下,一部分谋臣们虽有顾虑,自然不敢再有所反对。

    况且,眼前这种局势,除了实施韩信之计外,他们确实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妙计,能够打破眼前僵局,赶在曹操跟刘璋联手之前,拿下剑阁,攻取汉中,一举灭掉刘璋。

    陶商重新坐回王座,目光射向韩信,郑重问道:“韩信,这条妙计既然是你所献,你可有胆量,率军去为本王实施此计。”

    除了韩信,陶商也不信谁还有这个能力,这个胆量去完成此计。

    而且,韩信满百统帅的绝世之才,陶商将来还要让他挑起大梁,所以才要他尽快建功立业,陶商才能给他尽快的升官加爵,让他统领更多的兵马,发挥作大的作用。

    帐前的韩信却没有一丝迟疑,好似他早就在为这一刻做准备,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

    “臣既然提出此计,就做好准备,为大王赴汤蹈火!”韩信单膝伏地,慨然领命。

    “果然不愧是韩信啊,这份舍我其谁的胆量,很对我的味口啊……”

    陶商暗暗点头赞许,当即起身将韩信扶起,抚其肩道:“很好,你既有此胆量,本王就给你一万兵马,去为本王实施此计,一战扬名于天下的机会就在你手中,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大王放心,末将必不负大王所托!”韩信神情语气自信之极。

    陶商满意的点点头,拂手道:“好,那事不宜迟,你今夜就出发吧。”

    当下韩信领了王命,当天晚上便借着夜色掩护,离开剑阁关,反向南面而去。

    南面方向,四五万的魏军还在赶往剑阁关的路上,陶商让韩信去后军调动一万兵马去实施此计,也是避免引起勾践的怀疑。

    韩信出发后,陶商遂也不急于进攻剑阁关,只令全军逼城下寨,形成威逼之势。

    韩信抵达雒城之后,以陶商的王令,接管了一万善于山地作战的精兵,以吴懿为副将,率军脱离了大部队而去。

    韩信率领着这支兵马,并没有赶往剑阁,而是半路改道,直奔江油城而去。

  

第六百八十章 暗渡陈仓

    七天之后。

    头顶的日头火辣无比,几乎将人的头皮都能烤干,那崎岖的山道之上,一支万人的队伍,却在顶着烈日前行。

    更确切来说,他们是在边凿山开路,边艰难前进。

    脚下的那一条栈道,乃是沿着几乎陡直的峭壁凿建,一侧是山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让人只看一眼,就有种晕眩的错觉。

    在这样危险的栈道上行走,必须要极度的小心,哪怕是再善于山地行走的士卒,也不敢有一丝马虎大意,因为只要稍有不慎,脚踩偏了那么一丁点,就可能直接坠落入深渊之中,摔成肉泥。

    “韩”字大旗下,韩信正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在悬空的栈道之上行走,整个人都在大口喘着粗气,浑身都被汗浸了个透。

    突然间,前方便来了一声尖锐的惨叫之声。

    韩信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就看到前方转弯处,一名踏空了脚的士卒,正在飞速的下坠,转眼间便坠入了深不见底的暗渊之中,发出了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响。

    所有人都打了个冷战,即使看不到,也能想象的出来,那名倒霉的士卒撞在地面之上,摔成肉饼的惨样。

    韩信轻吸了口气,心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继续扶着崖壁前进。

    前后的那些士卒们,也仅仅只是战栗了一下而已,随后便低下头,继续默默的前进。

    他们早已经麻木了。

    自从踏上这条荒无人迹的古道以来,不知有多少同袍坠山而死,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哀悼叹息没有任何用处,他们必须集中所有的精力,来不得丁点分神,时刻要注意着脚下的道路。

    否则,多一秒的失神,就多一分的机会摔下去,步那些已死同袍的后尘。

    日落时分,韩信率领着他的兵马,越过了那座叫作摩天岭的山峰,终于走过了这段古道最艰险的部分。

    从这里开始,前方的道路渐渐开始好走起来,预视着他们终于要结束这段死亡之旅,从山地步进入平地。

    韩信这才长松了口气,下令士卒们停止前进,就地扎营休息,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块足够平坦的地域安营。

    气喘吁吁的韩信,也一屁股靠在了一棵大树下,大口大口的灌起了水。

    “韩将军,不得不说,你的这条计策可真够冒险的,这么难走的路,我们还没走出去,只怕就要损失三成的兵力,这样一条道,刘璋就算是作梦也绝对想不到。”吴懿也坐在了他旁边,又是仰头灌水,又是感叹道。

    韩信一口气灌了大半囊水,这才渴意稍稍缓解,抹着嘴角水渍,冷笑道:“越是敌人想不到的险计,成机的机会才越大。”

    吴懿点了点头,叹道:“我现在才明白,大王为什么要让你担当统帅了,你就是一个赌徒,也只有你敢用这样的险招。”

    几天的相处,吴懿跟韩信吃了这么多苦,也算共患难,彼此了解许多,也算成了朋友,说话自然也就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真诚。

    “吴将军过奖了。”韩信微微一笑,“吴将军不会因为跟着我吃苦受累,就怪怨我吧。”

    “怎么会呢,怎么可能。”吴懿连莽摆手,“说实话,这条路走起来是吃了不少苦着,但若是成功了,就等于是立下了不世奇功,我还要感谢韩将军能带着我立此大功呢。”

    韩信点了点头,目光移向了东北面,抬手指手道:“以吴将军的见识,咱们还有多久才能走到平地?”

    吴懿掐着指着算了半晌,答道:“依计我的估计,咱们过了最难走的这道岭子,前路只会越来越平坦,最多只需四天,就一定能走入平地。”

    再有四天……

    韩信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