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563部分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6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四十四章 陶商之誓

    永安城。

    军府大堂中,陶商手握着那一道道情报,剑眉深凝,鹰目上之中流转着熊熊怒焰。

    那些情报中,记录着鲜卑人自绕过晋阳防线,南下抢掠后的种种恶行。

    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冒顿和他的鲜卑人,一共洗劫了二十多座村庄,杀害了并州百姓近五千余人。

    这五千百姓,皆是手无寸铁之辈,鲜卑人抢了他们的粮食,抢了他们的牛羊还嫌不够,除了年轻女人之外,竟然老幼不留,统统都杀了个干净。

    “可恨——”陶商将手中帛书情报,狠狠的拍在了案几上。

    左右众将们,看着鲜卑人的斑斑恶行也无不愤恨,个个都咬牙切齿。

    一片愤慨中,曹参却叹息道:“自古以来,我华夏北边就外患不断,先有匈奴,现在又有鲜卑,这些胡虏就如同恶狼一般,没完没了的侵入华夏烧杀抢掠,并州百姓深受其苦,哪一次不是家破人亡,可惜啊,这些北狄是赶走一波又来一波,怎么杀都杀不完。”

    “杀不完么……”

    陶商的脑海之中,不由浮现出了原本历史中,华夏神州所经历过的那一次次黑暗时代。

    五胡乱华,整个北方都沦落在胡人的铁蹄之下。

    宋朝时,北方更是一个接一个的被强大的胡虏入侵,先是契丹,接着又是女真,最后又是蒙古铁骑,华夏再遭荼毒,甚至全面沦陷。

    而明朝复兴华夏文明后,没过两百多年,又被清兵入关,再次沦陷于野蛮文明的铁蹄之下。

    一次次血的教训证明,华夏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塞外那些游牧民族。

    而今之时,陶商的出现使大魏崛起,也许五胡乱华将不再出现,这个时代的人们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华夏被北狄征服的痛苦,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历史为鉴,不会有陶商这样超前的警惕心理。

    “朕既然知道了那么多血的教训,就不能置之不理,终我陶商有生之年,一定要彻底解决来自北面的异族威胁,哪怕我陶商不在了,哪怕华夏改朝换代,我也绝不允许华夏被异族的铁蹄践踏!”

    陶商拳头紧握,心中郑重的发下了宏愿重誓。

    心中发完誓愿,陶商的目光看向了李牧,这员被他给予厚望的战国名将,问道:“李将军,一切准备就绪了吗?”

    李牧上前一步,拱手道:“禀陛下,鲜卑人已经被引入了我们的预设战场,臣已给徐公明下令撤,四万将士也已准备完毕,明日可以一战。”

    陶商点点头,拂手道:“很好,明日一战,就让鲜卑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臣必竭尽全力一战。”李牧慨然道,眼神之中,却又有几分犹豫。

    陶商看出了他的心思,便道:“既然要决战,就不能带着疑虑决战,李牧,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牧一怔,迟疑了一下,拱手问道:“臣确实有一点疑问,还望陛下明示。”

    陶商摆了摆手,示意他但问无妨。

    李牧便道:“这永安城位于谷道之南,而这条谷道又是自北向南延伸而来,按照正常情况,我军应当东西列阵,迎战北面而来之敌,可陛下却叫臣南北列阵,把鲜卑人引到东面来决战,这就让臣有些不明白了。”

    “你不明白在哪里?”陶商淡淡一笑,似乎对于李牧这疑问,心中早有所料。

    李牧便继续道:“陛下虽已命人提前于北面挖了长沟,防止了鲜卑人从北面抄袭我侧后,逼他们从东面对我军发动进攻,但决战若是发生在明天上午,我军就要面朝东方,迎着太阳列阵,介时视线被光所刺,反而不利于我军,尤其是弓弩手,这就是臣不明之处。”

    陶商暗暗点头,心想李牧不愧是李牧,对战场决定胜负的每一个要素,都了如指掌,连阳光的照射方向这样的细节,都不曾放过。

    陶商没有先回答,而是先看了刘基一眼,二人眼中同时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陶商便一拂手,“你放心,朕叫你这么列阵,自然有朕的用意,介时必会有意外的惊喜,你只管专心指挥明天的决战便是了。”

    显然,陶商不打算揭开迷底。

    李牧也没办法,只好心怀着狐疑,拱手道:“既然陛下另有玄机,那臣只管竭尽全力一战便是。”

    陶商点了点头,缓缓站了起来,衣袖一拂,愤然道:“明日一战,咱们就齐心协力,杀他个痛快,叫鲜卑人血债血偿!”

    天雷般的威喝声,回荡在大堂之中,震撼着每一名大魏之臣的心灵,他们心中的怒火战意,也顷刻间被点燃。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群臣们一跃而起,挥舞着拳头,咆哮怒喝,复仇的誓言,几乎要将整个大堂都掀翻出去。

    望着群情激愤的众臣,陶商鹰目射向北面,口中冷冷道:“冒顿,明天的这个时候,就是你为自己所作所为,深深懊悔之时!”

    ……

    永安城以北,谷口南端。

    黄昏时分,鲜卑的狼旗已插在了那座简易的营寨中,徐晃赶在鲜卑人杀到之前,接到了李牧撤退的命令,果断弃营而去,留了一座空营给敌人。

    那一面狼王旗如风而至,冒顿在数十骑的簇拥之下,汹汹踏入了空营。

    环顾一眼空空如也的魏军营垒,冒顿目光中流露出了几分疑色。

    这时石勒飞奔而至,拱手道:“禀大单于,那些牧民驱赶着三十多万头牛羊,退至谷南十里的永安城,在城东发现了四万魏军步骑,魏军应该是想背靠城池,拼死一战,保护那三十万头牛羊。”

    四万魏军步骑?

    冒顿神色微微一动,眉宇间流露出一丝疑心,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这时,身边的马超忙道:“大单于,照眼前形势来看,魏军很可能是利用那三十万头牛羊,来诱我们追过这条谷道,却提前布下了四万步骑,以逸待劳,坐等着对付我们,陶贼诡计多端,用兵如神,大单于千万要小心才是。”

    听马超把陶商夸成“用兵如神”,冒顿眼神就有几分不悦,却又觉的马超言之有理,便又问道:“是谁统领那四万魏军?”

    “回大单于,细作已经探听清楚,领军魏将好像叫作李牧。”

    “李牧!?”听到这个名字,冒顿神色一动,再次狐疑。

    冒顿对魏国名将们也算是了如指掌,无论是早年的霍去病,还是新近崛起的罗成之流,冒顿早已把他们的能力和底细,都打清的是清清楚。

    可这个李牧之名,冒顿还是头一次听到。

    冒顿当然知道,战国之时就有一名叫李牧的赵国大将,打的匈奴闻风丧胆,十余年不敢入侵赵国,此李牧必是冒充彼“李牧”之名,这似乎也是魏国独有的一种“传统”。

    但就算如此,这个“假李牧”也是头一次出现,多多少少让冒顿感到有些意外。

    “大单于,那陶贼麾下有一个叫讲武堂的地方,藏了许多奇人异士,当初的项羽和卫青之流,就出自于这个讲武堂,这些人皆是名将之才,只是陶贼喜欢给他们赐以古之名将之名而已,这个李牧必不可小视。”马超深知陶商底细,忙又站出来提醒。

    冒顿一时沉吟,似乎被马超的提醒所打动。

    那石勒却是一脸质疑,不以为然道:“名将之所以为名将,除了本身才华出众之外,还必须要经过战火的锤炼,方才真正能用兵如神,我就不信那李牧就算再有才华,头一次上阵领兵,就能爆发出名将的实力,那他简直是神了。”

    “这——”马超一下子被堵住了嘴,不知该怎么解释。

    其实他也一直想不通,陶商麾下那些武生,为什么个个都是天才,不经战火考验,只要一登场,个个都是名将之风。

    马超无法解释,冒顿脸上的忌惮之色,便顿消了几分,问道:“那陶商人在何处,可在敌军中?”

    “禀大单于,陶贼的皇旗一直都在永安城中,多半是他只有四万兵马,自知胜算不足,不敢冒险亲自统兵,所以只能龟缩于城中。”石勒答道。

    “那魏军可曾挟带暴雨连弩?”冒顿又问道。

    石勒不紧不慢道:“根据我目前的侦察,魏军应该没有装备暴雨连弩,而且也不见魏军大量搜集耕牛,他们也应该不会用火牛阵,我已密报人监视魏军动向,只要他们有一点异动,我们立刻就会察觉。”

    冒顿紧皱的眉头,渐渐便松了开来,狰狞的脸上,重新燃起了自信的冷笑。

    他并非是小看陶商,相反,还对陶商有着相当的忌惮,对于陶商击破匈奴,击破羌人的每一场战例,都派人详细的了解过,一直都提防着陶商故伎重施。

    而今听说陶商没有亲自提挥四万兵马,魏军中又没有装备暴雨连弩,也没有动用火牛阵的迹象,这自然就令冒顿警惕心大减。

    “大单于,魏人还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石勒嘴角扬起了讽刺的冷笑。

    冒顿眼前一亮,示意他说下扶持。

    石勒便冷笑道:“我愿以为魏军会在永安城北列阵,却没想到那李牧竟把营扎在了永安城东,反在北面挖了一条长沟,显然这厮是想在城东跟我们一战,此人实力不过如此,这一战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李牧在城东扎营?”

    冒顿精神大为振奋,紧接着,便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讽刺意味。

    他仿佛已经看到,明日一战,南北列阵的魏军,在太阳光刺目的照射之下,视野不畅,弓弩发挥不出优势,被自己的铁骑冲到四分五裂的惨烈画面。

    笑声嘎然而上,冒顿马勒一挥,冷笑道:“陶商那小子用人不当,这李牧原来是个不知兵的家伙,竟然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这真是天佑我大鲜卑也!传令下去,明日在永安城东跟魏军决战,本单于要杀尽四万魏兵,杀到那陶商落荒而逃,乖乖的把三十万牛羊送给本单于,哈哈——”

    自信狂烈的大笑声,回荡在这残营上空。

    !…PBTXT WXGUAN ……》

第八百四十五章 我也不傻

    。

    李牧所在的中军,即为后军,是近一万多骑兵,保护住了车阵后方。

    这一道铜墙铁壁,攻守兼备,由步兵、骑兵、弩兵、枪兵、盾兵、弓兵以及战车组成的混合军阵,迎着晨光巍然屹立,坐等敌军前来。

    永安东门之上,陶商已经登上城头,鹰目穿过刺眼的晨光,勉强看到了己军之阵。

    “李牧不愧是一代名将,于普通的步骑阵中,又加入了武刚车,便能使军阵的防御力大增,妙,此阵甚妙,看来我没有召唤错人……”陶商暗暗点头,目光中掠过几分赞许。

    下一秒钟,陶商就感觉到,脚下的城墙开始微微颤动起来,耳边也响起了隆隆的雷声,视野的尽头,遮天的狂尘袭卷而来,几乎将东升的旭日之光都遮掩。

    “冒顿,你终于来了么……”陶商冷冷自语,鹰目中杀机渐燃。

    滚滚尘雾之中,东面的尽头,六万鲜卑铁骑,挟着天崩地裂之势,汹涌而来。

    初晨的霞光,照亮了鲜卑人的刀刃,反射出来的森然寒光,更加刺目。

    片刻后,鲜卑人在里许之外,停下了奔腾的脚步,露出了狰狞肃杀的真面目。

    放眼望去,鲜卑人黑压压无边无际,如同死亡的海洋,兵器盔甲闪烁着点点精芒寒辉,漫山遍野,杀势滔天。

    东北面,冒顿已经登上了一座土山,将象征自己权威的狼王之旗高高树起,悬挂在土山之上,傲然飞舞。

    冒顿立于土山之上,俯视下去,可以清楚的看清魏军阵形,也能看出魏军中并没有藏有牛群,也没有布置暴雨连弩,只是再正常不过的步骑盾阵,只不过是多了千余辆战车而已。

    “这个李牧,倒也有些能耐,这个车阵结的还算紧凑。”冒顿微微点头,眼神流露出几分赞许,却又冷笑道:“只可惜,你以为多了几辆破车,就能挡得住我大鲜卑的六万铁骑吗!”

    冷笑声中,冒顿目光越过魏军军阵,向着更远处的永安城望去,隐约瞧见了魏国飞舞的皇帐。

    他知道,不可一世,战无不胜的大魏皇帝陶商,此刻就站在那座城上,也在看着即刻爆发的这场大战。

    冒顿感觉到,陶商的目光,仿佛在跟他进行着隔空对视。

    冒顿冷冷一笑,傲然道:“陶商,你是强,可惜,今天本单于就要亲手打破你不败的神话!就以这一场大胜,做为我大鲜卑染指中原,奴役你们这些软弱华夏人的开始吧。”

    豪情宣泄之后,冒顿没有一丝迟疑,马鞭一挥,大喝道:“传令马超,即刻以五千骑对敌阵发动冲击!”

    呜呜呜

    土山上,肃杀亢奋的号杀之声冲天而起,狼王之旗摇动如风,向土山下列阵的马超,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马超看了一眼土山上的令旗,又看看迎面森然列阵,坚如铁壁般的魏阵,眉头暗皱,眼眸中掠过丝丝忌惮之色。

    “大哥,那大单于这分明是拿我们作牺牲,让咱们去做试探性进攻啊。”旁边的马岱沉声道。

    马超眉头凝的更深,他岂会不知那冒顿的意图。

    迎面魏军的虚实尚未可知,首次发动冲击,必会为魏军强弓硬弩所伤,死伤难料,这第一波的冲击,明显是用来试探魏军实力。

    而他麾下这五千骑兵中,有三千左右都是他从秦国带出来的,冒顿只给他添了不到两千鲜卑骑兵而已,而且那两千骑兵,还都不是精锐之士。

    很显然,冒顿并没把他当作自己人,而是视为可以牺牲消耗的“外人”,用他和他的嫡系兵马,来试擦魏军强弱。

    “寄人篱下,也只能这样了……”

    马超暗暗咬牙,强行压制住了胸中的憋火,手中大枪向着魏军一指,厉声喝道:“大单于有令,全军随我冲破魏阵,冲啊”

    大吼声中,马超纵马如电,当先狂杀而出。

    马岱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只能跟了上去,随后的五千骑兵也轰然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