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运 >

第492部分

天运-第492部分

小说: 天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是周末,我陪你一起去怎么样?”

    金帅想了一下:“这样吧,我还要问一下老板的意见,你明天等我电话吧,。”

    虽然两个人喝了不少的酒,可是熊晖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听到金帅的话后,咧着大嘴嘿嘿的笑了:“帅子,你不用瞒我了,刚才你在小吃店说那个人是你老板,我知道你是在有意的隐瞒身份,可你是体制内的人,又怎么能有什么老板啊,那个人一定是你的领导吧?”

    “你等等,”没等金帅讲话,熊晖瞪大了眼睛:“你是副厅级干部,你老板的官一定不会小吧?难道是副部或者说正部,我的老天呀,这么大的官就敢跟着你到处乱跑。”

    不得不说熊晖还是很聪明的,尽管他外表长得很憨厚,但在体制内混的人又有几个是傻瓜,他猜的不错,朱铭安确实是堂堂的正部级干部,只不过不是金帅的顶头上司而已。如果熊晖要是知道刚才见到那个人是金帅的亲生父亲,下巴准会被惊掉的。

    “虽然咱们是老同学,可有些事情我也不好和你讲,你说的没错,你见到那个人的地位确实不低,不过他这次来江北只是处理一些个人的私事,不想麻烦当地的领导,还希望你能保密。”

    熊晖似信非信的点了点头,接着又是一阵大笑:“我就说嘛,上面不会任由刘山高胡搞的,这一下子老百姓有希望了。帅子,你放心,你知道我的嘴巴很严,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讲的,需要我做些什么你尽管吩咐。”

    熊晖显然是误会了,可是像这种事还真不好解释,金帅笑了笑也没有吱声。他看出来了,熊晖最盼望的就是能把刘山高搞下台,既然他有这个想法,不如就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先做点准备。

    “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刘山高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上面的注意,至于什么时候动他,还要看上面的意思。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暗地里搜集一下刘山高的证据,以后我会给你打电话的。不过,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能打草惊蛇。”

    熊晖咧着大嘴笑了:“没问题,不仅是我和我们家老头子,还有好多花园市的干部都恨死刘山高了。干我们这一行的想调查点事情太容易了,我在警官大学学的就是刑侦专业,保证不会引起刘山高的注意。”

    看到熊晖信心金帅已经想好了,只要是熊晖父子能够掌握到刘山高的犯罪证据,就直接交给小姑,她是中纪委第三纪检室主任,刘山高现在是副部级干部,也正好归她管,只要是证据充分,中纪委派人下来调查,刘山高的后台也绝对不敢再保他,实在不行就只好请老爷子出面了。

    以前金帅不愿意动刘山高,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到他的确凿证据,毕竟不能因为金良海那件事情就对他进行调查,这不仅不符合程序,更要考虑到他的背景。虽然官场上的派系很严重,但一旦掌握了一个人的确凿犯罪证据,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不及早划清界限就是好的,谁还敢再掺和进来呢?

    熊晖此时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在他以为,金帅是国务院纠风办综合组的组长,刘山高搞的这个创收活动实际上就是很严重的不正之风,这也正在金帅的权限之内。只要是能鼓动金帅答应来调查,自己再给调查组提供一些刘山高的贪腐证据,要想扳倒刘山高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很难的事情。而这件事情也用不着熊家父子直接出面,这可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金帅来到出租车行,租了一辆八成新的奥迪,本来还想让熊晖借辆车,但后来一考虑还是算了。他们这次是秘密回江北的,如果一旦兴师动众让江北省委和省政府的人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

    还像以前一样,金帅又充当了秘书的角色,把朱铭安扶进车里坐下,然后坐到前排副驾驶的座位上。虽然离开这么多年了,城市的变化也不小,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知道的。

    出城之后,汽车驶向了一条高速路,问了问到花园市的距离,只有一百七十公里。金帅记得那次外公送他到省城的时候,汽车在路上整整晃了一天,感觉到路是那么的长,却没想到只有这么点距离。

    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也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即便是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金帅租的这辆车很好,小刘开起来也很顺手,一下子就把速度提高到了一百五十迈。

    金帅贪婪的看着窗外的景色,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一阵微风吹过稻穗摇曳,坐在车里就像泛舟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上。

    看着看着,金帅觉得有些不对劲,整条高速路上没有发现一个限速标志,这可是很不正常的。

    “开金帅的话音刚落,车的后面就响起了一阵警笛,紧接着警车上的高音喇叭喊道:“前面的奥迪严重超速,立刻靠边停下接受处理。”

    警车上下来一高一矮两个警察,还不错,知道执法之前要先敬礼:“这位先生,您的车已经超速了。”

    “怎么高速公路上没有限速标志呢?”

    “噢,是前一段时间下大雨被冲倒了,不过,全国的高速公路都一样,最高时速不能超过一百二十迈,你超速了总归是事实吧?”

    小刘是中警内卫,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开起车来是能开多快就开多快,从来也没有人敢管他们,可现在不行了,朱铭安这次来江北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既然在人家的地盘上违章了就要接受人家的处罚。

    金帅打开车门走了过去:“不好意思,我们为了赶时间车速快了点,既然违反了规定,我们愿意接受处罚。”

    看到金帅身穿一身名牌,两个警察相视一眼,高个子说道:“是外地来做生意的吧?赚钱更要注意安全,看到你的态度不错,就少罚一点,开票罚一千五,不开票罚一千。”

    这是一些执法人员最喜欢搞的猫腻,作为纠风办工作组组长,金帅自然是心知肚明,中央一直在纠正不正之风,可是这种不正之风又怎么禁止得了?任何人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

    金帅拿出了一千五百块钱:“还是开票吧,我不想占国家的便宜。”

    “看来你真是一个大老板,出手真是大方。”警察的话里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随手撕下了两张收据,金帅看了看收据的面额一张伍佰元,两张才一千,还少一张啊。

    两个警察已经走远了,金帅急忙喊道:“警官,还少一张呢。”

    “没错,给了你三张,可能是被大风刮走了,你再找一找。”

    当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两个警察已经开上车走了,金帅看着远处的车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些情况只待在办公室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的。

    “你和他们在那说什么呢?”

    “今天又遇到了一件奇怪事情,我们的车超速了,警察要罚款,不开票罚一千,开票罚一千五,我给了他们一千五,结果还是少给了五百块钱的收据。”

    现在距爆发还差162朵鲜花,鲜花长得不好,微笑很郁闷。



227故地

    朱铭安没有吱声,他在基层工作过多年,自然很清楚这些猫腻。官场里就是这个样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要求得再严格,下面的人也不会百分之百去执行,能给打个对折就算不错的了。

    “我昨天晚上碰到了老同学,他和我讲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反正闲着没事,我就说给您听听?”

    朱铭安睁开了眼睛,接着又合上了:“那你就说说吧。”

    金帅捡着重点把他昨天晚上听到的事情和朱铭安讲了一遍,朱铭安没有讲话,车里静极了,只听到发动机发出的轻微嗡嗡声。

    “你知道吕忠良这个人的背景吗?”

    “不知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既然不清楚就先了解清楚再说。”

    金帅明白了,看来江北省省委书记吕忠良的背景还不小,朱铭安投鼠忌器,并不赞成金帅的意见。

    花园市到了,小刘放慢了车速。像他们这些中警内卫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并不只是武艺高强就行,更要善于理解领导的意思。他们能从领导的一个眼神当中就能知道领导需要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放慢车速,实际上就是想让朱家父子好好看一看花园市,毕竟他们两个人多少年都没有回来了。

    说心里话,花园市建设得确实不错,双向六车道的市中心马路,路两边的花坛盛开着三角梅,整个街道显得非常的整洁和漂亮。

    “要不要停一下?”

    “直接去竹山吧,咱们到那里吃午饭,恐怕下一步的路就要难走了。”

    一开始金帅还不明白朱铭安的意思,可当汽车开出城十几公里后,他说的话就应验了。公路上坑坑洼洼的,显然很久都没有维修过,虽然奥迪的减震性能很好,但也颠得人很不舒服。

    金帅此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父亲,看问题的眼光极为深邃。前一段公路是通往省城的,经常有大官来往,自然是要修得好一点,而到竹山县基本上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了,当大官的谁也不会跑到那个山区小县,路好坏自然也就不会放在心上,这就叫有粉擦在脸上。

    摇摇晃晃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竹山县已经是中午十二点钟了,朱铭安突然说道:“我记得从这里一直向东有一个文魁阁,如果没有拆迁的话,附近应该有一家粉肠店。”

    金帅笑了:“你说的是金老汉粉肠店,我上学的时候还去吃过。”

    多少年过去了,竹山县建设得确实不怎么样,仅有的几栋大楼,除了县委县政府就是银行和通讯公司,另外还有一些零零落落地二层建筑。这种建筑在江北省很常见,上面是一家人居住的地方,下面是临街的店铺。

    按照金帅的指点,小刘驾车从县城中“我下去打听打听,我记得好像就是这个地方。”

    金帅之所以记得这个地方,因为他上高中的时候,经常会到粉肠店买一碟粉肠打打牙祭,至于朱铭安为什么要执意到这个地方来,那可就不知道了。

    “大叔,”金帅拦住了一个挑着担子的中年人:“我记得这里有一家叫金老汉的粉肠店,怎么不见了?”

    中年人打量了一下金帅:“你是从外地来的吧?那家粉肠店早就关门了。”

    “为什么?他们的生意不是很好吗?”

    “金老汉生了两个女儿,嫁出去没有几年,金老汉就死了,店也被他的两个女儿卖给了别人。不过,从这边过去不远还有一家粉店,是金老汉的侄儿开的,味道也不错。”

    看了看前面,无论如何也开不过车去,三个人信马由缰向前面走去。虽然朱铭安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但心里却异常激动,三十年没有回来了,东街差不多还是原来那个老样子。

    在一座破旧四合院门前,朱铭安停住了脚步:“这里过去是东街生产大队的大队部。”

    金帅向里边看了看,十几间北屋东面那几间已经全塌了,剩下的也摇摇欲坠,院子里长满了杂草,里边还停放着两辆拖拉机的残骸。金帅上学的时候这个生产大队的院子还在,没想到现在竟然破旧成这个样子,生产大队是过去那个年代的产物,现在已经是历史名词了。

    一股诱人的香味传了出来,朱铭安笑了:“我闻出来了,这就是粉肠的味道。”

    小店不大,只有两间门面,三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一人面前放了一盘粉肠,正捏着酒盅美滋滋的喝着。

    看到来了三个打扮阔气的客人,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咧着剩不下几颗牙齿的嘴巴迎了上来:“呵呵,三位老客来了,里边请,小菊,快泡茶。”

    小刘皱起了眉头,怎么能让领导在这种地方吃饭呢?桌子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制成的,凳子也是那种长方形的条凳。

    看到小刘要讲话,金帅急忙使了个眼色,作为朱铭安的前任秘书和现在的儿子,自然是很了解朱铭安的,他知道朱铭安之所以要找金老汉粉肠店,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想必是要寻找一种已经逝去的思念。

    “老板,听说你是金大牛的亲侄儿。”

    “老客说的没错,金大牛是我的亲叔叔,他老人家临死前把这门手艺传给我了。”

    一个小姑娘端上了茶,金帅看了看有些似曾相识的样子,和他在高中的一个“三位老客想吃点什么?小店大鱼大肉没有,只有粉肠还拿得出手。看到你们是从远路而来的,老汉我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露一手。”

    旁边喝酒的几个老头笑了:“这三位老客有口福,金老板五年前就金盆洗手不干了,今天能够让他亲自下厨确实不容易啊。”

    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到金帅就是一愣:“你是不是柳东镇的金帅啊?”

    金帅迟疑了一下:“你是?”

    中年妇女笑了:“你不认识我了?我就是金柳枝啊,上高中的时候,咱们还是同位呢。”

    金柳枝很大方的向金帅伸出了手,金帅一边握着她的手,一边在想着金柳枝原来的样子。那个时候的金柳枝和李玥一同被同学评为校花,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她竟变成了这个样子。在城里三十来岁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刻,而她现在差不多成了一个老太婆了。

    朱铭安笑了,昨天晚上在小吃店里,金帅碰到了他的同学,今天在县城又碰到了他的同学,这要是回柳东镇连高中加初中,还不知道要碰到多少。

    金柳枝还是像在学校那样非常健谈,像在学校时那样和金帅坐在一条板凳上,热情的聊了起来,听着她的诉说,金帅才知道她这几年来过得很不顺心。

    由于家里没有男孩,金柳枝高中毕业后,就被她的父亲许配给了当地的一个小伙子,条件就是当上门女婿,而那个叫小翠的小女孩则是她们的女儿。

    金柳枝的丈夫很能干,也得到了岳父的真传,小日子一度还过得很红火,没有几年就在县城中心的大街上买了一间铺面。

    两年前,金柳枝的丈夫生了一场重病,不仅花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