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杨小年升官记 >

第202部分

杨小年升官记-第202部分

小说: 杨小年升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对贾副省长的尊重,同时也是表示市里对开发区工作的支持,不仅李儒英和郭敬东两位同时到场,我看还可以让曾书记也一起过去……”

电话那边,赵良栋沉吟了一下,笑了笑说道:“方市长,我看曾鸿海同志就不要去了,明天咱们都不在家,还需要鸿海同志留下来主持家里的这一摊子事情。”

就在一帮子市领导勾心斗角争斗的时候,杨小年在开发区忙的也是不可开交。虽然会场的布置、现场的安排大部分都是李霞和夏清菡两个人的手下在做,但开发区这边也还是要准备很多东西的。

首先就是发言稿的事情,办公室文字秘书写了好几稿了,拿过来看的时候杨小年都觉得不尽如人意。那些官话套话太多了,没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事儿。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直接说清楚,我已经说了几遍啦,这种文章很难写吗?”已经尽量的克制了自己的情绪,但当阮凤玲拿着稿子过来再一次请杨小年审阅的时候,杨小年还是忍不住发起了脾气:“这个稿子是谁写的?不行的话你赶紧的给我换人。如果不是一大堆事情在这里摆着,我自己写都比这样反反复复的省力气。”

看看身后的房门关着,阮凤玲嫣然一笑:“行啦,我知道了大老爷,咱们秘书科那几个人哪里能和你比?我这就拿过去让他们修改去,你别生气……”

杨小年就摇头叹息:“我没生气,我就是觉得我手底下怎么都是这么一帮子笨人 ?'…'从门口上山的那条路你看看你安排的那个小伙子给弄成什么样子啦?我给你说你这个事情让齐超去弄,当过兵的人最会弄这个了,部队里面,不仅仅被子是叠整齐的,就连种一畦子菜,也都弄得跟当兵的列队似得横竖齐整。那些彩旗你就让齐超带着人去弄,保准不用返第二遍工。”

阮凤玲笑着问他:“喂,我记得在最开始咱们风景园林区挂牌的时候,陈书记一直要求你插彩旗,那个时候你可是最反感的,现在怎么又弄起这一套来了呢?”

杨小年白了她一眼:“愚蠢啊,这和那个是一回事儿么?那次是咱们自己做给自己看,弄这些虚的干什么?现在咱们是开业做生意,人家来旅游的人图的就是个轻松喜庆,不然人家到你这里来干什么?”

阮凤玲吐吐舌头:“嘻嘻,人家就是笨吗?不然的话,谁会心甘情愿当人家情妇还被人骂的?”

“你欠收拾了是不是?”杨小年横了她一眼,阮凤玲转身就走,那浑圆的翘腚一扭一扭的很是诱人:“我就是欠收拾,有本事你来啊?嘻嘻……”

阮凤玲刚走,于东就进来了。“杨主任,事情总算是可以了解了,这两天把我憋得……”

“怎么啦?李树勋那边收兵了?”杨小年抬起头来笑着问道。

“咦?杨主任,您还真是神了,嘿嘿,领导就是领导,您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呢?”于东笑着说了一句,赶紧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市委督查组认可了咱们对侯玉强的材料,为怕夜长梦多,明天我就想把材料报到检察院去。”

杨小年笑了下说道:“不怕,李树勋急着来山城区上任呢,你拖着他他都要求着你赶紧回去。”

于东惊讶的叫了一声:“啊?主任,这家伙到山城区上任?他要是当了区委书记,我怕是会影响咱们开发区和山城区之间的合作……”

“哦?你能这么想很不错嘛,看来于局长的眼光不仅仅只是盯在公安工作上,已经在开始全面的考虑问题了……”杨小年点了点头,对着他笑着说道。“不过,别说他是到山城区担任区长,就算他真的到山城当书记,他也破坏不了两个区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

“他来当区长?”于东讶然道:“不会吧?市委副秘书长放出来,怎么这也得弄个书记吧?当个区长,这算不上是进步吧?”

“干好你的活去,问那么多干什么?”杨小年看这家伙越扯远远,笑着把他轰了出去。这种话,也只能是一二好友私底下议论议论,于东虽然这段时间表现的不错,但和他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晚上一直忙到了十点多钟,开发区这边才总算是完成了一应准备工作。杨小年也没有回家,晚上就睡在了办公室里。第二天上午,杨小年又带着开发区的领导班子到开发区和市中区的交界处迎接省市领导。

贾副省长和方如皋一行人乘坐的是一辆中巴,前面一辆警车开道但并没有拉响警报,就这么静悄悄的开过来了。

杨小年就站在自己的车门跟前等着呢,等中巴车在面前停稳之后,随着车门子打开,最先出现在杨小年眼底的,是一双黑色的尖头圆口的黑色半高跟鱼唇凉鞋,露出了三颗被肉色的丝袜包裹着的白皙的玉圆脚趾。再然后,杨小年就看到了双脚上面的修长合体的蓝色长裤,以及包裹着她珠圆玉润身材的蓝色细长条的西服。

从车上第一个下来的,是位看上去大约年龄在三十七八,最多也不会超过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有一头漂亮的短发,纤细的弯眉下,有着一双水晶般晶莹的双眸。由于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让她高挺的胸部不住地在杨小年的面前晃动。整个人看上去文静、优雅又魅力十足。

贾省长是个女的不假,这一点杨小年也是听说过的。可是,省部级的领导不都五六十岁了么?她怎么这么年轻?

就在杨小年疑心不定的时候,那中年妇女已经伸出了手,一双清澈流动的眼睛冲着他微笑着道:“这位就是开发区的杨小年主任吗?的确是很年轻啊。”

她这话把杨小年说得更愣了,心说我还看着你显年轻呢,你到底是不是贾省长啊?

“杨主任,你还冷着干什么,这位是贾省长……”第二个下车的是方如皋,看到杨小年愣着,赶紧给他介绍。

“您好,欢迎贾省长光临开发区。”杨小年一边说着,赶紧两只手捧住了人家贾省长伸过来的一只粉嫩的小手。

“贾省长,我给您介绍一下啊,这位是副主任张英平……这位是副主任李芸芸……”随着杨小年的介绍,贾副省长和开发区的人一一握手。

“在省里从下面报上来的材料上,以及这几天的报纸、杂志、电视上,我可是经常看到开发区的消息,听说你们搞出了一种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早就想来看看了呢……”这大概也算是下车之后的即兴演讲了吧?但从贾副省长的这几句话里面,却实在是找不到肯定或者否定的字眼。

不过,领导讲话就是有水平。杨小年这还是第一次从她的嘴里面听到“农村建设新模式”这个词语。

农村建设的新模式?这既可以是一种肯定,也可以是一种否定。新的病菌,新的病毒……新的东西并不全都是好的、积极地、健康的。

“要说新,可能我们算得上吧。但要说是不是真正适合农村发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也就是到年底吧,基本上也就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了。”杨小年一边微笑着接了一句。贾副省长看了看杨小年,嘴角里很显然的带着一丝微笑。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你这个话的意思我明白哦。”

杨小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各位领导还是上车吧,具体的情况,到了开发区我再详细地向领导们汇报。”

“也好,杨主任上这台车吧,我可是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听一听你们具体地做法了呢。”贾副省长一边点头,一边冲杨小年说道。

他这个话,把杨小年说的又愣了一下。上次,马副省长来的时候,自己在会议室里面给他汇报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情况,马副省长还说自己是专门来参观游览的呢,除了修路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他听了也就听了,没有听到的也绝不多问,这位贾副省长倒很是与众不同呢。

第318章 开园仪式

贾玉兰副省长很健谈,但同时也可以说她很好奇。自坐在车上一路往开发区走的时候,看着窗外的“景色”她就不住地问东问西。幸好杨小年对于凤山镇和李家庄水库附近的村庄、道路、风土人情很熟悉,对贾副省长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让贾副省长脸上程式化的微笑变得越来越真切。

按照今天的议程安排,杨小年陪着贾副省长和方如皋等人先去了蔬菜种植园参观,又去了科技养殖园。道路两边原本杂草丛生的低矮丘陵现在却已经是繁花似锦,一株株短枝优质苹果树生机盎然,新窜出的枝条发着碧油油的绿色光芒。

车子从鱼塘中间的马路上经过,那一方方整齐的池塘碧波荡漾。再进入养殖厂的时候,众人现在门口的接待室坐了一会儿,说是喝口水休息休息,其实是利用房间里面的紫外线进行消毒。

然后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拿出了白大褂,人人穿了一身往里走的时候,倒好像是来了一群医院的大夫。

“杨主任,你这样弄下去,我看农村也不像是农村了,倒好像是西部和北部边疆的军垦农场一样呢。”一边往里面走着,贾玉兰笑着说道。

“嗯,这个我倒是不清楚……不过,养殖场现在倒是按照工厂化管理。”杨小年陪在贾玉兰的身边,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说道。

“那,他们这些干活的算是农民还是算是工人呢?在你们这个农场里面工作的人每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在车上这女人就好奇宝宝似得问了一路,现在才刚一进门就又开始问上了。

杨小年笑笑说道:“这些人应该算是工人,他们有的也是三八制上班,除了咱们聘请来的技术人员之外,大部分人员一个月能拿到一千三四百块钱,饲养的牲畜出栏之后,还会按照经济效益有一定比列的奖励。”

“啊!!……”

身后跟着的这些人里面,有不少还拿不少这个数的。杨小年的话说完之后,身后就传来了几声很轻的惊呼。

“我们开发区的设想,就是把这些人变成拥有土地的‘工人’,我们正在和山城区接壤的地带兴建新城区,打算逐步把周围这一带的村庄搬迁进去。这样就能够腾出更多的土地加以改造利用。将来在城区里面,除了有学校、医院等公众配套设施之外,还会有图书室、体育馆等活动场所……”

杨小年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被方如皋打断:“杨主任,村庄搬迁,农民是不是愿意?毕竟是住了多少辈子的家园啊,他们愿意搬迁到一起吗?房子怎么办?他们能买得起吗?”

“方市长,我们是这么打算的,这些村子的农民,我们会按照国家搬迁的标准,区里出钱对他们住的老房子进行估价收购。额度不够的部分,可以‘以工折现’,现在工地上搬砖和泥的人大部分都是开发区的村民。另外,每家有六十岁以上老人或者十五岁以下小孩的,我们再按照年龄的比例进行补助。家里有学生的,再按照小学、初高中、大学分段补助。这么一来的话,按照现在的建筑成本,每家70平方的面积,基本上也不用出多少钱,就可以搬进新房了。我们和凤山化工厂达成了协议,供暖和生活用燃气用的都是工厂的余热和尾气,他们的二期工程上马之后,富余量还是很充足的。实在不够的话,我们再出资金,请化工厂专门为我们上两台炉子。不过,我想这种情况,最少也会在十年之后了……”

“啊……”

这一次,杨小年说完之后,身后的惊讶声更响亮了。咱们住在城里的人还在往楼上扛煤气罐呢,人家这都考虑到集体供气供暖了?再说了,咱们住的那是什么房子啊?说是蜗居一点都不为过,人家这一上来就是70平米……

“区里能承担的了吗?”方如皋却没有和后面那些人一样激动,而是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一缕问道。

杨小年的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道:“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今后就算是再对考上学的大学生适当那补助一下生活费也不是不行,就怕现在一下子走得太远,引起其他县区的非议,不然的话,我们还想对全区的老百姓实行免费医疗的……当然,现在区里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这个目标三年内我们绝对能实现,到时候我们会有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的……”

贾玉兰笑了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道:“那,你们开发区可就成了第二个大邱庄了,是不是今后有人想成为开发区的人,落户你们开发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大邱庄和南街村都是前两年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但去年大邱庄的党委书记禹作敏公然抗法,已经被批捕判刑,现在贾玉兰用大邱庄来和开发区作比喻,实在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的。

这个话听得方如皋和郭敬东等人也是一愣,心想着贾副省长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小年脸上的神色却依然很平静的笑了笑,这才说道:“这一点倒是有可能,因为开发区毕竟容量有限。再说了,这一片土地上的农民,可是把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交给了开发区,才换来的这些福利待遇,今后我们原则上只接受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其余的人要想落户开发区可能会有一些难度。但开发区不是大邱庄,咱们这边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让谁在这里主持工作,还不是上级领导的一个命令?所以,倒是不虞会出现第二个禹作敏……”

大邱庄不等同于禹作敏,禹作敏犯了罪自应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可国家也没有否定大邱庄的发展模式。既然只是禹作敏的个人问题,那就防止出现第二个禹作敏就是了。给我三年的时间,等开发区的发展走上了正轨之后,想让我调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听着杨小年的回答,方如皋的脸上微微的闪过一丝错愕的神色,紧跟着,他的眼神就转向了远处几头正在咴咴而鸣的草驴身上。

李英平在自己面前对杨小年的评价是:这人没有什么心计,就是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干点事情,一脑门子想的就是怎么经营好开发区这一亩三分地。

也许,李英平的评价是对的。唯其没有什么野心,不把这个官儿当回事,他才敢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炮筒子似得直来直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从刚才他面对贾副省长时候说的这一番话来说,还真的有点是这个样子的。贾玉兰话风里面刚刚露出一点点对他的质疑,这人马上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反击了回去。这么看来,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