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131部分

刺刀1937-第131部分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击,还是不追?
  中国士兵们并不知道,他们面前的这支军队,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淀”师团。
  中国士兵们也更加不会知道,这支军队从成立之后唯一做的一件最最“英勇”的事迹,就是在年的时候发生在日本国内让所有日本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事件”。
  这就是第四师团从成立之后在日本国内的“武勇”……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战是守
  “郑永!”
  “到!”
  “郑永,上海战斗期间战功卓越,数次歼敌军,坚守要碍,克尽功成,授予国光勋章!”
  “是!”
  郑永大步向前,端正的军礼中,那枚国光勋章佩带在了他的胸前。
  这是抗战爆发之后,政府刚刚制定的勋章,为了表彰那些抵御外侮,保卫国家,立下卓越功勋的中**人,而郑永,则成为了第一个被授予者。
  “郑永于上海抗战期间,战必胜,攻必取,屡战屡胜,使倭人丧胆,扬我国威,晋升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衔!”
  “是!为国捐躯,誓死捍卫国家!”
  当这一道晋升令发出,大声应出这一句话的时候,郑永并没有任何感觉。
  中将也好,二级上将也好,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
  保卫南京!
  “都坐吧。”
  看着自己最得意地爱将。蒋介石笑了一下。说道:
  “抗战第一阶段已经完成。鉴于目前形势。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此前。由于我们在上海坚持了整整五个多月。致使政府得以腾出手来。将工业、民众大量内迁。
  此时上海已经落入倭寇之手。倭人必将图取南京。诸位有何看法?“
  沉默了一会儿。军政部长何应钦站起来说道:我以为倭人已在上海大举登陆。其占据压倒性地海陆空优势。又新得上海。其势正锐。南京断不可守。当以吴福线、锡澄线为依托。尽力迟缓倭寇进攻。为撤离而做准备。但这两条防线失守不过月余时间。我以为南京断不可守。当以安排十余个团象征性防御即可。“
  “不可!”
  何应钦的话还没有说完,已经有人大声打断了他。
  训练总监唐生智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南京乃我首都所在。世界关注之中心,岂有不守而放弃之理?若真如此,岂不沦为笑谈?南京不但要守,而且必须守住。上海尚能坚持五月之久,何况首都?
  况且南京不但是我国首都,是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陵墓所在。如果弃守,何以面对先总理在天之灵?“
  他这番话当真慷慨激昂,连先总理都搬了出来,反对他的话就等于反对先总理,一时间在座高级将领还有谁愿意接这个茬。
  “这个。”蒋介石稍稍沉吟了下:“南京首都所在,总理陵墓所在,必须要守。谁愿意负起防守南京的责任呢?”
  唐生智又大声说道:
  “自从抗战爆发以来,我们中下级干部在战场上牺牲的很多,但还没有一个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我愿意防守南京,誓与首都共存亡!”
  他说的话当真有了杀身成仁。以身殉国的味道,但蒋介石却没有立刻回答。
  郑永只冷笑了一下。
  这个蒋百里将军的得意弟子,嘴里说得漂亮。但充其量只是一个纸上谈兵地废物而已。而南京大屠杀的发生,这个现在不可一世地训练总监,要负完全的责任。
  面前站着的这个人不甘寂寞,功名心非常重。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训练总监”,不受重用,想以此来重振旗鼓。恢复军权而已。
  而且这个人听信了术士顾子同的劝告。
  顾子同告诉唐生智,唐的前生是“金陵王”,合当坐镇南京。
  顾子同的占卜结果说,日军占领上海之后不会再向南京推进。
  因此,唐生智才自告奋勇,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这其中地如意算盘,如果日军真地不进攻南京,唐生智白捡一个舍身救国的英雄美名。
  唐生智当时弃城逃跑,那不叫“失败”,叫“临阵脱逃”,一件比“失败”可耻一百倍的事情。
  况且他一个湖南军阀。脱离军队十年多。在南京守军中没有任何根系,根本指挥不动军队。
  他这时以“左”的面目出现。高唱爱国高调,别人不敢反对他,否则就是“汉奸”。
  “如果真的由你指挥南京保卫战,你又会怎么做?”蒋介石淡淡地问道。
  唐生智顿时精神大振:“我将集中一切可以集中之兵力于南京周围,死守南京不退半步……”
  “那么南京必失,首都必丢。”这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声音响起之处。
  郑永,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郑永!
  这话顿时让唐生智勃然大怒。
  但说话的人却是委员长的得意爱将,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却也让他无法发作。
  “恒渊,你失礼了。”蒋介石地话里却并没有半分责备的样子:
  “年轻人要懂得虚心听取意见,那么你来说说,当前局势,你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南京必守,但不是这么守!”郑永站起声说道:
  “按照唐总监的方法,日军当得以集中全部优势之力量狂攻南京,用不了多少时候南京必失,属下以为此法断不可取。”
  说着他走到了硕大地地图前,指着上面说道:
  “以昆山、无锡、苏州、杭州一带为第一线;以江阴、镇江为第二线;以南京、京杭公路为第三条防线。
  由上海撤退下来的受损严重的部队可以撤到浙江以西及皖南一带,整理补充,准备新的阵地,以后各线均如此交替撤退,交替抵抗,交替休整,这样就可以长期支持。
  以上三道防线将是保卫南京之关键所在,在三道防线尽可能的迟缓日军进攻,重新修整、调整部署兵力之后,则可以退至以南京为中心的决战阵地,与日军展开最后之决战。
  以雨花台、紫金山、银凤山、杨坊山、红山、幕府山、乌龙山、栖霞山一线为复廓阵地;而在长江北岸,则当以浦口为核心,由点将台、江浦县为主阵地,与东南主阵地夹江形成环形要塞。
  尔后,候敌至汤水一线。利用复廓阵地消耗日军战力,寻找一切可能机会诱敌深入到紫金山以南地区而歼灭之。
  如果,南京不光可以守住,同时还有极大可能歼灭日
  “轰”地一下,整个会议室一片议论。
  这个年轻的上将胃口实在太大了,他不光要在守住南京,而且意思里还要歼灭进犯的日军,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蒋介石什么话也没有说,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本意是要坚守南京的,但其时上海新丢,军队损失严重,南京能不能守住是自己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现在看来那些欧美“朋友”是靠不住了,指望国联调停也成了天方夜谭。
  在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上,一开场便否决了苏联
  在九国公约会议结束后,倒是发出一份不痛不痒的宣言:“与会各国代表,现仍相信如中日两国允予停止敌对行动,俾给与试行斡旋之机会,则成功未始无望。”
  但就是这么一份低三下四的宣言,日本也根本不予埋睬,反而变本加厉地扩大侵华战争。
  蒋介石对这个文告气得暴跳如雷:
  娘希匹!谁能使日本停止进攻!“
  九国公约会议前后,中国拿钱向英国买战斗机,堂堂大英帝国慑于日本地压力。只敢卖给中国不带机枪地战斗机,还得由中国自己装配。
  中国缺少运输机,在香港从英国手里买了三架,英国又要求把飞机改装成救护机,才能小心地卖给中国。
  美国偷偷把波音飞机部件运到澳大利亚,装成整机准备卖给中国,可是澳大利亚却不许出境。
  美国赶紧向日本人保证:决不用美国船只把美制飞机运往中国。
  日本炸伤了英国大使和美**舰,英美两家却表现出了如此宽容。
  上海撤退之时,日本飞机在长江炸坏了英轮“德和”号、“大通”号,又袭击了英**舰“瓢虫”号,还炸坏了美**舰“巴纳”号,炸死人,余人落水。
  日本如此放肆,英美居然令人难以相信地宽大为怀,对自己如此的损伤选择了息事宁人……
  “娘希匹!这算得上什么朋友。”蒋介石忽然低声愤怒地骂了一句。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年
  “娘希匹!这算得上什么朋友。”
  蒋介石明显带着怒气的话让会议室里的声音一下安静了下来。
  “打,坚决和倭寇打到底!”
  蒋介石忽然站了起来,顿时,整个会议室里的所有军官都一齐站了起来;
  阴冷的眼光从高级将官们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在郑永身上停了下来:
  “任命郑永为第三战区总指挥,兼首都卫戍司令长官,保卫南京!”
  二十七岁的二级上将,二十七岁的总指挥,二十七岁的南京保卫战的总司令。
  军官们的脸上并没有什么诧异,在这个年轻军官的身上,发生的奇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郑永笔直的站着。
  来到这个时代就快要十年了,而这一天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一段惨痛的历史,那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候,能在自己的手上改变吗?能够沿着另一条历史轨道进行吗?
  郑永并不知道。
  但很快这个时候即将来临……
  在蒋介石地办公室里。他微笑着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爱将问道:
  “此番你地责任重大。不管有什么条件。只要我能够做到地。我一定会尽量满足你地……”
  “是。郑永地确有些要求。”
  现在不是客气谦虚地时候。郑永没有一分犹豫地说道:
  “要想打好这一仗。把日军阻挡在南京城外。就必须我全军将士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军令所到之处。各级将领必须无条件执行!”
  “你的意思是有些人应该撤换一下。”蒋介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是的,我发现**将领中有很多人不是真心抗日,而只是对政府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在我军从上海撤兵之后,有的人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郑永一声不响静静听着。少顷,蒋介石忽然说道:
  “为了确保南京保卫战成功,击退倭寇,我将对各级师以上军官进行调整。恒渊,你可以稍稍整理一下,把这次在上海保卫战中作战英勇将官的名单报上来……”
  稍稍停顿了一下:
  “这次上海保卫战,各经德国顾问训练的部队都表现得非常英勇。伤亡也是相当大地。但是平心而论,你的师所取得战果,是其它任何部队都无法比拟地,这点,很让我欣慰……
  将,是一支部队的魂,军魂,长官不怕死,底下的士兵哪里有愿意苟活的,所以我考虑了下。你可以重点推荐下你师的各级军官。这个,如果我们的每个师都能像你的师一样能攻擅守那日本人还有什么可怕地……“
  郑永知道自己的师在上海的杰出表现已经彻底让委员长信任,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委员长已经把守卫住南京的全部希望都放到了自己的身上。
  “委座。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从上海撤下来的各部都损失惨重,唯一还算满员编制的只有提早撤下来的九十八师等寥寥几支部队。”郑永定了定神说道:
  “我地想法是立即以吴福线为主防御阵地,尽一切可能阻击日军,为那些部队整编后重新投入战场争取到时间……”
  蒋介石沉默了下,问道:
  “你认为我们的国防线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至少能够坚持一年以上!”郑永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
  蒋介石猛然抬起了头,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不错。上海是坚持了五个
  而这,却并不是说国防线也一样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
  尽管国防线是耗费了政府大量的金钱和人力造成,但现在坚守着这些地方的中**队已经大部都被打残,况且日军还拥有着海陆空优势。
  在蒋介石看来,两条国防线虽然坚固,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三个月就已经很不错了……
  “委员,只要我第三战区全体官兵上下一心,凭借吴福线和锡澄线之坚固工事。坚守一年以上当有把握。郑永愿意在此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两条国防线若不在我手,军法从事!”
  郑永的回答落地有声。
  “好。既然你那么有把握,我就把南京交给你了!”蒋介石显得有些兴奋:
  “恒渊,你的部队是很能打仗地,你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将领。事关全局,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需要什么帮助,直接给我电话……”
  说着叹了一口气:
  “这样做似乎对你太残忍了,你的妻子都在美国,孩子出身到现在也没有看到……”
  “委座,属下现在不会去想自己的老婆孩子,等中国战事结束,我想我会看到他们的……”
  当说出这话的时候,即便连蒋介石也能感觉到他话里的无奈和痛心……
  当他从委员长处出来的时候,冬季的阴霾笼罩着古都南京,阵阵江风瑟瑟吹得万木凋零,当初那个繁华喧闹,歌舞升平地南京,这个时候已经不见了。
  工业撤离,达官显贵撤离,政府要员撤离……
  唯一还在南京地只有那些暂时还没有离开的百姓了。
  他地肩膀被人拍了拍。
  郑永回头看去,是自己的岳丈孔祥熙。
  “岳父……”郑永轻轻的叫了一声。
  “我从美国到达上海,当时上海战事正急,也没有来得及去看你。”孔祥熙叹息了一声:
  “这次政府撤离至重庆,而我将驻汉口办公,你又自告奋勇留守南京,下一次见面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郑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踌躇了会才说了句听起来更像是在敷衍的话:
  “岳父保重……”
  “你是个好的军人,但不是个好父亲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