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260部分

刺刀1937-第260部分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百名中国士兵冲了出来,有的浑身绑满了**,冲到日军面前的时候几乎一声不响,但却恶狠狠的拉响了**。
  冲在最前面的两辆坦克,就是被几名士兵这么炸毁的。
  那些和第三战区有过无数次交手,最终幸存下来的老兵,曾经郑重地告诫过那些才进入中国的同伴们:
  “当看到支那军人身上绑满了手榴弹或者**包向你冲来,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赶快趴在地上,千万不要逞强,千万不要怀疑他们有没有勇气拉响,这是支那军人最可怕也是最能给予帝人杀伤的办法……”
  有些新兵并不相信,他们不相信在自己印象中懦弱、无能的支那人能干出只有帝人才拥有地武士道精神。
  但当他们亲身来到这个战场之后。他们重要相信了,因为太多太多的帝事就死在了这种几乎自杀式地攻击下……
  眼前又是这样。
  悲壮。或者说悲哀无奈,但不管什么说法中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倭寇:
  后面是自己的首都,无论谁想占领那里,都必须从自己的尸体上跨过去!
  一个中国士兵倒下了。他身上中了一枪,跌跌撞撞地没有倒下,他看到一辆坦克冲了过来,侧身躲了过去。然后奋力爬了起来,追着坦克不停的用枪托砸着,砸着。
  他好像要用枪托就把这辆坦克砸掉。
  一串子弹从后面飞了过来,全部没入到了他的身体里,士兵终于倒下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手里地枪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可他的手依然在那挥动着,似乎他的武器还牢牢的抓在手里……
  日军上来得太多了,密密麻麻的,兄弟们渐渐的有些顶不住了。
  “撤,撤回去!”李天霞大声吼着:“工兵,在那钉着,给老子钉着,鬼子上来就给我炸死那些狗日地!”
  兄弟们都撤了回去。随着李天霞的一声令下。工兵用力按下了手里的把柄。
  可是意想中的爆炸却没有响起。
  “怎么回事,你***给我炸啊!”
  “旅座。线被炸断了啊!”
  “我要枪毙了你,枪毙了你!”李天霞暴怒地吼了起来。接着一转身大声叫道:“上去一排人,给老子想办法把**爆了!”
  十几个士兵冲了出去,李天霞看清了,冲在最前面的是一营长胡豪……
  三枝冲锋枪和一挺机枪组织起来的火力,把冲上来的日军撩倒了一片,可是胡豪带出去的十几个士兵也几乎都倒下了。
  胡豪栽倒在了那堆汽油筒旁,他看到了一截导火索就在他地面前。
  他地两条大腿几乎被机枪子弹打烂了,生疼生疼,疼得几乎要让人哭出来,胡豪觉得自己没有出息到了极点,好歹自己大小也是个营座,怎么就这么不耐疼的……
  他掏出没有舍得抽完地,从旅座那打秋风来的半截烟,放到嘴里点燃了,然后朝城墙上看了眼。
  他看到旅座团座一起对自己敬着礼,胡豪得意地笑了。
  看到没有,弟兄们都看到没有,那是旅座和团座啊,他们正在向一个部下敬礼呢!
  胡豪用力吸了几口烟,眼看着要烧到手了,这才哆哆嗦嗦的将烟凑向了导火索……
  中华门西城墙下随着连续的爆炸声淹没在了一片火海之中,那些冲过来的倭寇士兵哀号着在火海里正者着,惨叫着……
  中华门西城墙一战,旅团苦守两日,全团一千五百余人,阵亡一千三百余人,三个营长殉国,旅长李天霞,团长邱维达负伤。
  一直到了十三日凌晨,全团几乎耗损完毕的团才被撤换下来。
  当蒋百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一个一千五百人的团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人,除了负伤的旅长和团长,竟然没有一个活着的连以上的军官了。
  “不能打了,真的不能打了,我的团全完了!”
  李天霞怔怔地说道,好像面前站着的不是南京城防司令,只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倾诉的对象。
  他的眼神麻木而绝望,看不到一点生气。
  蒋百里轻轻地拍了拍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安全自己的部下。
  惨烈的南京保卫战,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填到了这个无底洞中,而战争却还没有结束,还会在这继续进行下去……
  尸体一具具的被搬运了下来,伤员也被一个个的抬了下来。
  有些重伤员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呼,巨大地疼痛让这些在战场上铁打的汉子也无法承受。他们宁愿死在战场之上,也不愿意承担这样地痛苦。
  他看到了一具熟悉的身体。那是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四旅的副旅长刘国用,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
  他以前经常会向自己请教一些问题,也算得上是自己半个学生了。就在昨天自己视察阵地的时候还和他谈过。
  可这么一眨眼就没了?
  “鬼子突了进来,旅座他亲自带着敢死队反冲锋。明明都把鬼子给打下去了,旅座正在指挥着重新加固工事,可一发炮弹飞来,正好炸在旅座地身边……”
  抬着他的士兵泣不成声地说道。
  蒋百里轻轻地抚摸着刘国用的面庞。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走了,又一个高级将领走了,之前一点征兆也都没有。
  蒋百里现在终于明白当初总指挥在得知部下死讯后的心情了,那是一种用刀在割着自己心脏,一刀一刀割下地痛苦。
  蒋百里站了起来,忽然头脑里一阵眩晕。然后重重栽倒在了地上……
  松井石根显得有些无奈,看着只要再进一步就能够夺取,但这一步却始终无法跨出的南京城,他疲惫地摇了摇头:“支那,支那……”
  支那人的几大主力部队都撤退了,可南京城依旧让帝队望城兴叹,十几天里又是那么多的帝人死去了。
  消耗,完成是在打一场可怕的消耗战,尽管帝国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现在却在中国战场上显得如此地无足轻重。
  “蒋百里同样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山本宏次苦笑着说道:“我记得他和蔡锷。方孝淮三个人当初在帝校的时候,就被称为三杰。现在我们真正面对到了这个敌手了,他远比我们想像得更难缠。这个人的韧性十足,司令官阁下,南京城还会让我们付出更多代价的。”
  “尽管有所准备,我们还是低估了支那人的战斗决心。”
  松井石根叹息着说道:“我现在能够断定,即便我们攻入了南京,面临的还是顽强抵抗,我们会遇到更加可怕的巷战,那时,一切炮火上的优势将会毫无意义,我们只能用士兵们地生命去一步步占领城市……”
  “我真地不明白为什么一定非得占领南京?”山本宏次满脸迷惑:
  “就仅仅因为它是支那人的首都?占领了它难道能让支那zf投降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战略开辟另一个战场?司令官阁下,我不明白,真地不明白,难道我们之前为此而吃的亏还少吗?”
  松井石根坐了下来:
  “如果不占领南京,那么我们之前经历地一切战争都显得毫无意义,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战斗,除了战斗以外任何的建议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其实不光仅仅是蒋百里,松井石根也感觉到了现在部队的战斗力正在减退,有的时候遇到小股中队守卫的阵地,居然也必须动用整中队、整联队用自杀式冲锋的方式才能夺取,而这让炮火压制完全失去了意义。
  之前这些事情只会发生在中队身上。
  在今天的战斗里,甚至出现了一个联队长,完全不顾敌我力量,完全不过防御方的优势,一连命令部队冲锋了十余次,伤亡惨重,这才夺取了一个战略价值并不大的阵地。而在随即中队同样敢死队方式的反击下却并没有能够守住阵地。
  这完全是拿士兵们的生命在开玩笑,是彻头彻尾的愚蠢!
  “南京是肯定能被我们夺取的,因为支那人根本就没有打算守住南京,从我们目前的情报来看,支那人正在积极整训新的军队,司令官阁下,支那人正在用他们的首都消耗着我们的力量,而为他们自己争取时间,我们却不得不按照他们制定的战斗进行着山本宏次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他忧虑地说道:
  “我想,当我们夺取南京之后,也许得不到任何休息补充的机会,支那人就会重新发动一次新的大规模攻势,而我们,却不得不在被动的状况下迎战……”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四百六十二章 抢劫
  天上黑压压的一片,暴风雨很快就要来临了。
  沉闷的雷声一声声好像在天际的尽头炸响,让人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
  六千吨苏联物资的到来,极大程度缓解了中国军队的困境,那些从第一线撤下来的军队开始得到补充。
  就在南京奋力抵抗日军疯狂进攻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秘密使者抵达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开始商量中美合作事宜。
  但这并不包括军事方面的,仅仅是情报方面的合作。
  郑永亲自出面接待了维尔斯。斯耐德,这个三十七岁的美国人。
  斯耐德对这位传奇的中国将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向郑永表达了美国总统以及美国人民对于在困境下奋勇抗战的中国军民杰出表现的尊敬。
  尊敬对于现在的郑永来说是最不在意的事,他唯一关心的就是美国能给予自己除了贷款以外什么样的帮助。
  “郑将军,请恕我直言。”斯耐德摊了摊手:
  “我以前也曾经在中国呆过,那时是使馆的武官。根据我对中国的了解,有很多官员都喜欢把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划拨到自己的名下……”
  “你的意思是说贪污吧。”郑永微笑着说道。
  “是的,出于对您的尊敬,我只能采取最委婉的说法。”斯耐德也笑了出来。
  郑永的神情正了正:“是的,在我们国家的确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贪污、腐败,但这是每个国家都无法避免地,我想美国一定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国家的进步和成长总是需要一个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各式各样的矛盾爆发。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斯耐德先生,如何这么说你还不能理解的话,那么有一件事或许能够说明,那就是在倭寇入侵之前地中国。那时我们的国家内乱横生,军阀处在一片混战之中。可是当抗战爆发之后,所有地势力。所有的党派都团结在了国民政府周围。
  同心同德,共抗外辱。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我相信,在抗战胜利之后,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沿着更好的道路走下去地。所有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决。
  美国所担心的是你们地贷款和援助能不能够真正的用到需要的地方,会不会那些官员中饱私囊。
  我可以给你或者你背后的政府一个保证,那就是一旦出现了这种问题的话。我们的总裁一定不会放过那些官员,如果我知道的话,我还可以保证,我会利用我地影响力。把那些可恶地官员一网打尽……斯耐德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喜欢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坦诚无私,让自己感到真诚。虽然自己只负责带耳朵和眼睛来,但他会把自己所看到和见到地一切,源源本本的报告给自己地总统和政府……
  “我能够问一下目前中国的抗战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吗?”斯耐德摘下了自己的眼镜,擦了擦:
  “我听说贵国的首都正在被日军围困,请问一旦首都失落之后国民政府。或者更准备的说您和您的第三战区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郑永稍稍沉吟了下:
  “是的。我们的首都正在遭到倭寇的攻击,并且我必须承认。南京很快就会沦陷,但这只是暂时的而已。我想特使先生会在这里驻留一段时间,那么你很快会看到反击战即将开始,那些继续前进的倭寇会遇到什么样的下场!”
  有些发怔,斯耐德愣愣地看着面前的这位中国将军,他看到了中国将军脸上写满的自信。
  也许吧,这个身上有着太多传奇故事的将军,会带给自己惊喜,不,更加准确的说,是带给美国政府惊喜。
  毕竟,如果是一个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政府,那么美国一定会考虑一下该不该援助这样的政府……
  很快就回到了正题上,即斯耐德这次来的另一个目的,成立双方共同合作的情报机关。
  很明显,成立这样的机构符合双方的利益,而假如这次能够成功合作,势必也能为日后有可能到来的越来越频繁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美战略情报研究所”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秘密成立的。
  中方负责的人选郑永还没有考虑好,本来罗鱼勐是当仁不让的人选,但郑永却并没把他列在自己的名单之内,似乎他不愿意一个人掌握着过大的权利。
  初步的方针已经定了下来,具体的拍板还需要双方政府首脑的同意,不过郑永知道在自己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蒋介石让斯耐德第一个就来到第三战区已经能够很好的说明他心中的想法了。****
  斯耐德忽然问道:“郑将军,我知道苏联方面也给予了你们援助,您是如何看待国民政府和苏联的关系?”
  这个问题有些敏感了,郑永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才说道:
  “这个问题应该由我们的政府来回答,可是如果非要问我的话,我只能说,在全民族抗战的非常时期,谁能够给予我们帮助谁就是我们的朋友……”
  正当斯耐德还想追问下去的时候,罗鱼勐匆匆走了进来,看到进来的中国人面色凝重的样子,斯耐德非常知趣的站了起来告辞。
  “出了什么事了?”郑永捧着杯子喝了一口水。
  罗鱼勐脸色阴沉地说道:“苏联援助我们的一批军火半道被劫了!”
  “什么!”郑永一下站了起来。
  事情出的非常突然,之前谁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当时苏联援助的一批军火,经由马骡山经一察岭之间的时候遇到了强匪。
  由于当初运送地这批军火数量不多,并且之前的运送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因此负责部门仅仅派了一个班的士兵护送。
  那些士兵已经尽力了,土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