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229部分

宋时明月-第229部分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百姓的责骂。反而一片歌颂声。那次,来扬州接收田产的就是蔡京女婿梁子美。
  扬州的水田一亩能卖到十贯。数万亩土地相当于数十万贯财产。接到蔡京与赵兴将相继调任的消息后,梁子美担心这些良田拿着不安稳,低价抛售了一批,帮他数钱地也还是赵兴。所以这两人早有勾结,只是贪污的事情可不是值得大肆宣扬的,所以外人并不知道此两人是熟人。
  梁子美去杭州是秘密前往的,事后靠出售良田获得地收益,他在京城上下打点,才获得了押钱纲的小官,但今天在场的押钱纲官员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位金部员外郎秦丹。
  除了以上这些人外,在场的还有一位新任陕西转运使、度支员外郎井亮采。他拱拱手自我介绍:“赵大人,你们在前线打的热火朝天,朝廷却对前线情况一无所知。听范育、谢麟说,环庆路之所以在今年有余力发动浅攻,是因为你们推行了一个叫什么……草木皆兵计划。他俩要求明年环庆路也交由你统筹,全面开展这一计划。
  朝廷对这计划一无所知,只好把前任权陕西转运使穆衍调回京中,迁为左司郎中,征询这一计划详情。可惜穆大人语焉不详,老夫受命来环庆路了解一下。这几日正准备去前线看看,没想到赵大人回转,正好,本官明日登门拜访,赵大人可有空闲?“
  论职位,这位陕西路转运使恰好是赵兴的上级主管,他说的客气,赵兴明天就算没有时间,也要给他腾出时间来,故而赵兴满口答应:“井大人,下官怎敢劳您大驾,明日自当登门拜访。”
  孙琮不客气,他抢先插话:“井大人这几日跟别地官员也聊了不少,该知道地也差不多知道了。本官有些事却要向赵大人请教,明日井大人还是让让本官吧。”
  井亮采连连点头:“当然,本官的奏折迟一两日递上去,也不是什么问题,孙大人先请!”
  赵兴冲孙琮拱手,身后地万俟咏借赵兴挡住别人的视线,隐蔽的冲家丁头目摆手,示意他赶快将这些战利品悄悄送回城内。
  可众目睽睽之下,怎么算是“悄悄”。原本大家都假意对这支长长的战利品队伍视而不见,尽说些官场寒暄话,现在这支队伍一移动,藏都藏不住了,另一位押钱纲官员、金部员外郎秦丹眯起眼睛打量着深深的车辙,以及马车上堆的高高的笼箱,别有意味的说:“看来赵大人这趟收获不小,环庆路很富足嘛,连朝廷的封桩钱都没有用上,这就小胜西夏人一把。”
  “意外,意外”赵兴连声谦逊着。
  秦丹押运的是“封桩钱”。这个词来自宋太祖,这位开国君主最初设立的国家所设储备库制度,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封存不用,以备急需,称作“封桩库”。他曾说:“俟满五百万缗,当向契丹赎燕蓟。”但后来,这成为宋朝的一种应急贮备机制,各地皆有封桩,乃至按月而桩。称月桩钱,与初意大异。
  封桩钱除了作为救灾款之外。另一个主要用途是军费开支。朝廷划给环庆路的当年战争经费就来自封桩钱。这笔经费有很多是用战争物资抵偿地,它包括十万枚火药箭、三百万支箭、20万张弓,长枪30万、大刀若干、被服、铠甲若干。等等。
  北宋政府原本在军事统筹上采取官方统筹的办法。全部征发或雇用民夫来保证后勤供应,这其中没有一个民间地商业组织能给予协助,造成效率极其低下。这次在环庆路大胜的情况下,朝廷这笔钱发放的很快,它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抵达环庆,但没想到还是成了战争马后炮。
  赵兴刚才说地“意外”。也是一句大实话。按大宋朝地规矩,将领出战,朝廷是要发放阵图的,前线将领要按照这个阵图排兵布阵才行。这是宋朝庭加强对武将控制的一种手段。而朝廷中央发放的那些阵图,经过百余年实战检验证明:它们的效果不如没有阵图。
  赵兴是在前线遇敌的,他是文官,压根没有想起问朝廷索要阵图那回事,如果他当时按照程序一板一眼派人快马到汴梁通报军情,并所求朝廷发放地阵图,也许等朝廷将阵图送到怀威堡时。他已经用不上了。而更大的可能是:他被戴上镣铐在西夏人那里当奴隶了。
  赵兴从来是个不延误反击的人,他遇敌后的一系列举动压根没向朝廷打招呼。也因为朝廷这种失控,他“意外”地获得了胜利。这是必然的“意外”。
  但此后前线频频捷报,每份捷报都语焉不详。朝廷方面只知道赵兴攻破了洛川口两个城寨,扫荡了城寨周围四十里,但战利品是什么,战果如何,捷报中通通都没有表述。
  这战果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如果不是章随后率军赶到洛川口,并成功的在洛川口修筑好定边城,百官们都不肯相信这是事实。但章确实不受骚扰的在洛川口筑城成功了,这说明虾蚂寨与贺兰原确实不存在。感觉到对场面失控的朝廷这才紧急撤换了陕西路转运使,并加派孙琮这名密探前来前线了解情况。
  刚才初见时,万俟咏向赵兴使眼色就是提醒赵兴说话谨慎,他虽然没有机会解释清楚前因后果,但赵兴是什么人,孙琮与井亮采先后一辞让,再加上秦丹这句话,他已经明白这群人出现的原因,不过赵兴脸皮厚,向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
  这几位官员又是暗示又是明示,就差向他大声呐喊了,可他脸不红心不跳,像个没事人一样扯起几名官员的袖子,乐滋滋地说:“几位大人,本官在前线半年,日日跟那群大兵混在一起,身上都长了跳蚤。现在本官急着回去洗浴。各位,等明日本官在明月楼上召开宴会,庆祝我们这次大胜……”
  赵兴笑嘻嘻地说这番话时,他身后马车辚辚,许多车装的太满,需要家丁们喊着号子推着走。孙琮见识过赵兴地无耻,还不觉得惊讶,井亮采一个文化人,没见过像赵兴这样会撒赖的人,他瞪着牛眼睛盯着赵兴身后那群卖力推车的家丁,话语在唇边滚动,差一点就要喊出来。
  几个环庆路军官也不好意思,他们用范阳帽遮着脸,躲躲闪闪的从几名官员面前快速跑过,忍无可忍的秦丹气不过,用哆嗦的手指着赵兴背后,尽量平静的问:“赵大人,车上装的什么?”
  赵兴眼睛也不眨,回答:“我的猎物。”
  这时,一队队捆绑在一起的奴隶面无表情的从赵兴背后走过,秦丹眼睛瞪的更大了,他声音提高了八度,指着那队俘虏继续问:“那又是什么?”
  赵兴连头也没回,依旧用单调的嗓门回答:“我的猎物!”
  井亮采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孙琮见势不妙马上接过话题:“赵大人,你连破西夏两个寨子,战果如何?战报里也不交代,这些是不是你此战解救的百姓——我瞧他们都是宋人是吧,既有缴获,何不上报朝廷?”
  赵兴瞪大眼睛,诧异的反问:“攻破虾蚂寨、贺兰原,这难道不是战果吗?”
  井亮采被气蒙了。他气急反笑,说:“真不知道苏学士是怎么教你的。每战杀敌多少,俘获多少,解救多少边民。俘虏多少敌方大将——这些你怎么全不提。攻破两个寨子。这算什么战报?”
  赵兴脸上地诧异神色更浓了,他反问:“占地得城,这还不算功绩吗?至于杀敌多少,俘获多少,又算得了什么?这十年里,还有什么比夺占西夏两城。筑城堡于西夏人鼻尖之下更大的功绩。俘虏多少,战利品若干,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纠缠这些干什么?将士们百战浴血。大胜之后取点自己该得地战利品,难道我还要扫他们的兴,去清点他们的战利品?”
  秦丹一跺脚,指着赵兴身后吼了起来:“那些是什么,也是你地战利品?”
  “当然!”赵兴斩钉截铁地回答:“西夏嘉宁军司倾力来攻,我跟几个家丁困守怀威堡,身边只有百十来个堡丁。与环庆路第四将罗信身边的几名家将。我也参加战斗了,我杀了西夏将领。俘虏了西夏统帅张五,按夏人的传统:他的家产、他的家奴当然归我所有——这是西夏传统!我是个很传统的人。”
  秦丹暴怒:“强词夺理!”
  井亮采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他拦住秦丹,平静地说:“赵大人刚才说的也有道理,夺城占地,此十年来未尝有过的大功,至于那些小节该如何评判,朝堂之上自有公议,我等只要据实上奏就完了。”
  孙琮刚才一直躲在一边看热闹。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当初他在密州见赵兴时,那时赵兴是八品官,他是七品。如今赵兴从五品,他还是七品。在场的这些官员中,论品级,最低地除了梁子美就是他。而秦丹的金部员外郎属于五品,陕西路转运使属于三品,都是些大佬。平常别人尊重他的职方司职业,但这些人争吵起来,他这个小官只有靠边的份,所以他不敢开
  稍后,看到井亮采平静下来,孙琮想及自己还欠赵兴一份人情,他连忙出面打圆场:“诸位大人,争什么争,环庆路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恢复元气,连朝廷的封桩钱都没用上,已经开始转入反攻,占地夺城,立下十余年来未尝有过的大功,光这一下子就给朝廷节省多少钱,井度支、秦金部,这事你们两个该清楚呀,还争什么。”
  孙琮在这里提到的是那两位官员地另一个官衔——朝廷地财政职务。这话一说,两位官员立刻哑然。
  孙琮这一打岔,赵兴的家丁已经跑远了,万俟咏连冲赵兴使眼色,赵兴一抱拳,脚跟都提起来了,就准备把告辞地话一说立刻拔腿开溜,但两位高级财会师拦住了他,井亮采与秦丹用目光交流了片刻,还是井亮采开口,他神色尴尬的哼唧说:“赵大人,我等还有一事,想请赵大人在范老大人那里说说……嗯,朝廷的封桩钱今年减少一半,乃是因为范老大人扣下了西夏岁赐,还有,朝廷今年不是给环庆路上拨过一百万贯吗,所以朝廷就想着减少一半封桩钱。
  嗯,再怎么说,我们不是也打胜了吗?你瞧,今年你们第二笔五十万贯还没有动用,封桩钱也还没有交接,这不就已经打胜了吗?朝廷这也是财力匮乏,以至于全国禁止新建大工程,这放夫令都颁布两年了,也还没个尽头……朝廷缺钱啊。可范老大人不肯体谅,坚决不肯签收这笔钱,所以,秦大人前来求告老夫。
  赵大人,你看眼看快要新年了,大雪一下路就不好走了,秦大人家里有老有小,至今还滞留在庆州,实在是于情于理交代不过,赵大人,你看是不是向范老大人解释一下……我个人以为:环庆路上多了个赵离人,这比朝廷给拨个三百万贯还有用。“
  井亮采马屁拍的通通响,但赵兴却不肯上道。因为无论秦丹与井亮采私人交情如何好,这事也不应该由井亮采出面求情,除非……除非这事出于朝廷授意。
  封桩钱是宋太祖立下的战争费用,也就是战争的特别拨款,这笔费用数目极其庞大,陕西路上每年得到的封桩钱大约有一千万贯,减少一半就是五百万贯,这数目庞大的想起来就令人打哆嗦,赵兴自信在范老大人那里的面子还没有五百万贯,让他去说情,估计会被范纯粹骂个狗血淋头。因为明显的,朝廷是想从庞大的经费压力中缓一口气,这才授意井亮采出面说情。只要范纯粹答应了,朝廷就能按照这个先例,以后每年都将环庆路战争经费减半发放。
  万俟咏在背后冲赵兴摆手,也示意赵兴不能答应,赵兴眼珠一转,打了个哈欠:“两位大人,我这才从前线回来,有些事情还需了解一下才能开口,两位大人,可先容我沐浴更衣。再聊,如何?”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88章 喜好战争的理由
  赵兴回答的稍微缓和,话里没有拒绝的意思,两位大人轻轻松了口气,井亮采连忙一拉秦丹,让开道路,和蔼的回答:“当然当然,我等恭候赵大人的消息。”
  梁子美一见这种情况,马上抢步上前,装作素不相识的拱手:“赵大人,下官押送茶药钱给陕西路,环庆路应该分得二十万贯,数目已经清点妥当,还请大人紧快用印……唉,秦大人这才来了十几天,下官都待了四个月啊,四个月。”
  梁子美愁眉苦脸的叹息着。
  这厮纯粹装模作样,因为赵兴的官印全在万俟咏那,他要是图省事,让万俟咏盖上官印就行。但他徘徊不走,一定有什么机密事要私下里谈。
  梁子美这一诉苦,秦丹感同身受,他同情的插嘴说:“梁大人不如随赵大人去府上,茶药钱既然清点完毕,用个官印而已,不花什么功夫。”
  秦丹这是不知道官印都在万俟咏那。因为万俟咏全盘掌握赵兴的官印,这在大宋朝是个特例。以前大宋朝都是些书生做官,书生不懂事,常常把自己的官印交给属吏掌管,结果常让书生们受到属吏的劫持。此后,有个好武的官员知道了,这人鼎鼎大名,名列古代中国风尘十三侠之一,名叫张乖崖,这人拔剑把属吏杀了,此后他便与虬髯客等人名列侠籍。
  张乖崖官运也很亨通,他坐到了四川府知府的位置,宋军灭蜀时杀戮过甚,历任官员都平定不了川民的反抗。张乖崖去了,川民们老实了。而后李之纯这位老好人接了他的任。
  从张乖崖杀了属吏后,宋朝官场便形成了一个潜规则:无论情况多么紧急,官印决不让属吏掌握,一百年过去了,首先打破这一规矩的是苏东坡,那位大文学家生性大大咧咧。又极其喜爱游山玩水,在杭州地时候他的官印是赵兴掌握,现在在扬州,官印归晁补之掌握。
  赵兴继承了苏轼这一传统,他只要离开州衙,就将官印扔给属吏,以方便他们应付紧急突发事件。这习惯梁子美知道,所以他刚才的表演纯粹是做戏,但秦丹不知道,他还在一旁帮忙。将梁子美推到了赵兴身边。
  有了秦丹这句话,梁子美顺水推舟,大摇大摆的跟随在赵兴身后进入赵兴府里,等赵兴洗浴过后,发现梁子美已经在他书房内就着小菜喝着小酒,舒服的哼着小曲。
  桌上堆了一桌子的西夏瓷器。地上放着好几个打开的箱子。
  没人在跟前。梁子美也不再装样,他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